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美现代称谓礼仪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1 18:09: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美现代称谓礼仪比较分析

白银亮

李效媛

摘要:本文将称谓礼仪分为正式称谓礼仪与非正式称谓礼仪,并以此为视角对中美现代称谓礼仪作了详细比较。本文指出中国现代称谓礼仪较多地、较重地反映了一个人的地位与身份等级,等级观念较强。而美国由于一直倡导自由、民主、平等等思想,所以美国现代称谓礼仪的等级观较弱,人与人的平等意识较强。本文追本溯源,对中美称谓礼仪的特征及其成因作了深入分析,入木三分。最后指出了我国称谓礼仪存在的问题,以及使用非正式称谓礼仪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称谓礼仪

个人称谓

正式称谓

非正式称谓

引言: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愈发重要,已经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人际交往,礼貌当先;与人交谈,称谓当先。称谓礼仪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

是人们为了表示相互之间的某种关系,或为了表示身份、地位、职业的区别而使用的一些称呼。称谓礼仪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 ,它除了一般语言符号所具有的指称功能外,还体现了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以及他们头脑中的社会文化思想观念。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行业、领域和组织有不同的称谓礼仪,从而形成了一个由若干小系统组成的极其庞大的称谓礼仪文

1 化系统。随着社会语言学的兴起 ,称谓语和称谓礼仪越来越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成为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中国与美国是世界大国,中美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正在日益走向深入,这是大势所趋,但跨文化交流引起的文化障碍也日显突出,因而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的国际交际礼仪日显重要。对中美交际礼仪进行比较研究将为中美文化更好交流创造条件,它有助于进一步增进中美人民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合作,有助于中国的和平崛起。

称谓礼仪是交际礼仪的一个问题,过去有的学者在这方面有一些研究,有一些真知灼见,但看法还不全面,有的问题还有待深入。鉴于此,本文对中美称谓礼仪进行一番比较,指明各自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称谓礼仪有古今之别,现代称谓礼仪还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例如从交际对象角度划分 ,可以分为面称和背称;从称谓语适用对象的性质角度划分 ,可以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从称谓语关涉的人数划分,有个人称谓和公众称谓之别,我们这里主要研究一下对交际对象的个人称谓,同时涉及对交际主体个人的自称称谓。就个人称谓来说,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中国现代社会,称谓一个人时,在下层社会和上层社会、非正式场合与正式场合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把在下层社会和非正式场合所用的称谓叫做非正式称谓,把上层社会与正式场合所用的称谓叫做正式称谓。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分别,其实称谓的使用随具体情况的不同非常灵活,难免有两可的情形,或者说是半正式、半非正式的情形存在。称谓最能把人与人

2 之间那种复杂微妙的关系反映出来,从中也最能看出人与人在等级与身份上的差别。

一、中国现代称谓礼仪分析

(1)非正式称谓。中国现代交际礼仪的非正式个人称谓主要包括以下四类:第一,称呼名字(不含姓);第二,以“老”、“大”或“小”等字加“姓”称呼对方;第三,以亲属称谓相称;第四,下层群众日常口语中使用的一些固定词语,例如“掌柜的”、“老头”、“哥儿们”等,含有封建色彩,或格调不雅。第五,如果是复姓,可仅以复姓两字称呼对方。在现代社会,长辈对晚辈或熟悉亲密的同辈人之间可以称呼名字(多为两字,一个字的名,叫起来像昵称)。 朋友、邻居和亲密熟悉的人之间,在非正式场合是以“老”、“小”等字再加上对方的“姓”来称呼对方的,如“老张”、“小王”等。“老”与“小”从字面上看体现的是年龄差别,但暗含着阅历、资历的差别。这种分别是有重要意义的,在传统上,年龄和身份一样重要,或者说年龄就是一种身份和阅历。“老某”,含有敬重之意,“小某”含有可爱之意,这是和“尊老爱幼”的传统伦理原则相一致的,也体现了一种尊卑关系;

在现代中国社会,亲戚之间在非正式场合一般是以亲属关系来称谓的,如表兄、姑妈,等等,这是中国的一大特色。传统上下层老百姓较重视血缘、亲缘、辈分、年龄、资历等,这是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老百姓安土重迁,人们的交际范围很有限,大都仅局限于亲朋好友这个圈子,仅限于熟人之间。这个圈子里的人常常不是有

3 血缘关系,就是有亲缘关系,或者兼而有之。我们常说“是灰比土热”、“血浓于水”、“亲不亲故乡人”反映的就是以血缘为重、以血缘、亲缘关系来对待人的思想,也体现了亲疏贵贱的等级观念;即使都以亲属来称谓,也是分远近等差的,也就有了贵贱之别。例如父亲方面同姓的亲属称为“堂”,意思是同一家的,是本家姓,是由男性亲属延续出去的,有血缘关系,在家谱和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母亲方面或父亲方面由女性亲属延续出去的亲属称为“表”,与自己的姓不同,只是表面的亲戚了,在家谱中是没有任何表亲的,形同外人,所以有“一表三千里”之说。

亲属称谓制度产生很早,早在血缘家族阶段就产生了。恩格斯指出:“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等称呼,并不是简单的荣誉称号,而是一种负有完全确定的、异常郑重的相互义务的称呼,这些义务的总和便构成这些民族的社会制度的实质部分”,“这并不是一些毫无意义的称呼,而是实际上流行的对血缘亲属关系的亲疏异同的观点的表现。”正因为如此,亲属称谓在原始社会中蕴含着家庭礼仪的功能和作用。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组织、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亲属称谓的礼仪功能与作用基本没有变化。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血缘、亲缘观念是一套现成的、无可替代的、行之有效的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和框架。以亲属来称谓一个人,实际是交际主体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宗法血缘、亲缘观念来拉近与交际对象之间的关系,为的是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互助的关系。以亲属称谓一个人,既是在给交际对象进行角色定位,也是在给主体自身进行角色定位。它既界定

4 ⑵ 了一个人在特定群体中的身份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也界定了一个人所具有的相应的权利与义务,也界定了一个人应具有的举止言谈、穿着打扮的角色形象,这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含义。因为主客体的关系是一种具体的、相互作用的和辩证统一的关系,有什么样的主体,就会有什么样的客体,反之亦然。所以在中国以亲属称呼一个人,是对对方的极大尊重,也是一次以情感人、以义动人的感情“公关”。对方接受了称呼,就是接受了礼的约束,就得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表现一定的亲情和善意,否则“人而无礼,不知其可也”,就会将交往对象置于禽兽的境地,这是交往对象所无法承担的后果。所以亲属称谓对于一些油滑之人来说,无疑是一枚得心应手的绝妙棋子,在人际交往中令他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即使对于一般人的社会交往,其意义和作用也非同小可,这就造成在中国现代社交生活中亲属称谓礼仪在非正式场合和乡下老百姓中比较流行,还具有相当生命力。

(2)正式称谓。正式称谓是市民阶层、职业人员在公务、商务场合,或在会议、典礼和各种仪式中所用的称谓,包括专语称谓、职业称谓、职务称谓、职称称谓、学历称谓、谦称与尊称和姓名称谓等。

专语称谓包括“同志、“先生、太太、(某)小姐、女士”等称谓语。“同志”作为男女通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范围内通行的一般个人称谓,那时正式和非正式场合都使用。这一称谓是近代以来随着“革命”运动而流行起来的。可以说同志的称谓是革命的产物,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同志”一词还是很流

5 行的,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以及同志一词鲜明的政治色彩,在国际商务和政务交往中称呼同志会产生较大的文化障碍,因而不便使用;国内由于受国际潮流的影响,又由于可用于不同人群的称呼很多,同志的使用范围大大缩小了,只在党政机关等范围使用,出现频率也大大降低了,“同志”已失去对一般男女个人称谓的通用性。它的通称功能已被新兴的称谓语“先生”、“女士”、“小姐”等所肢解和取代。在台湾地区、港澳地区以及海外华人地区,包括许多中国网站,同志一词有特殊的含义,它被用于男女同性恋之间的称呼,新闻报道中也常用“同志”指称男女同性恋群。可见同志的“志”,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志,不一定是政治志向,也可以是“性”趣志向。所以出了国门,不可对人乱叫同志,以免误会。

“先生、夫人、太太、小姐、女士”等称谓词语,解放前较为流行。解放后,这些称谓的使用范围大大缩小了。 “先生”一般用于涉外场合,或者用于称呼民主党派成员和民主人士,也用于称呼德高望重的老知识分子、老教授、老教师等。对已婚妇女称“夫人、太太”、“女士”,是从其丈夫的角度对她的尊称,妻以夫贵,解放后也已很少使用了。“夫人” ,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夫人,明清时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近代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解放前,只有有钱人家的女儿(未婚)才叫小姐,解放后除了外交场合也已不用。解放后“先生、女士、太太、小姐”之所以很少使用,是因为现实生活起了很大变化,对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关系及个人角色

⑶有了新的看法和界定,“先生、夫人、女士、太太、小姐”这些称谓被认为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和资产阶级色彩,不能适应新的时代的需要,而被人们抛弃。改革开放初期,在一些很正式的场合,人们对有身份的女子尊称为“小姐”。到80年代后期,国内卡拉OK与夜总会等逐步流行,到那里休闲的女性多被称为小姐。这个称呼既新颖别致,又体现了个人的价值,因而受到广大女性的欢迎。后来社会上凡是年纪轻些的女士都叫“小姐”,尤其是酒店、饭店、舞厅、歌厅、浴池、发廊的年轻女服务员,人们多称之为“小姐”, 这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女性的称呼基本一致。此后不少文化娱乐场所趁政府监管不力、法制不健全之机,利用色情牟取暴利,有一些小姐干起了“三陪”生意,随着“小姐”一词使用频率的增大,其色情味道也就越来越明显,最后“小姐”的适用范围缩小,成为专门用于对提供性服务的年轻女子的称呼。所以现在礼仪场合一般不用“小姐”来称呼人,除非在“小姐”前面加上姓,叫“某小姐”。

中国上层社会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常常以职务、职称、职业等相称。例如在行政机关里有部长、厅长、司长、局长、区长、科长、书记等职务;部队里有军长、团长、排长等职务,在企业里有董事长、总经理、业务主任等职务,等等。这与中国的文化传统有渊源关系。古代官场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相当普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称,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

⑷ 与此相关,还可以称爵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等等。由于受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现在人们对政治权利十分重视和敏感,所以在人与人交往中常常称呼对方的行政职务,诸如“某处长”、“某局长”、“某主任”、“经理”、“厂长”、“校长”,等等,体现出下属对上司的恭维和抬举,或者说是“尊重”,显得较为正式;在封建社会里做官有巨大的经济利益与政治好处,它能极大地提高本人的社会地位,从而被看成是“人上之人”。“有权就有一切”、“官大压死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等等,这些在社会上流传的谚语就反映了数千年来人们的一种普遍的官文化心理。到了现代,中国人的“官本位”意识仍然十分浓重,不论一个人是何种职业,身份高低,都喜欢用行政官员的级别来套一套,权衡一下,以此来区分人的贵贱高低,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所以今天人们以行政职务相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较多受到西方工业文明和商业文化的影响,人们亲身感受和认识到现代社会是一个优胜劣汰、激烈竞争的社会,人们为生存自然要重视金钱、财富,看重一个人的经济地位等级。人们常说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就有一切”、“有钱就是老大”等格言警句就说明了人们对金钱的崇拜程度。商务往来中,人们张口一个“王总”,闭口一个“李总”、“赵董”,经理人指点江山,企业家声名赫赫,人们把他们看作是新时代的民族英雄,有口皆碑,是理所当然的。

在社会交往中,现在人们常常以职业相称(或在职业前加姓)。

8 职业称谓在古代也很流行,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师说》中的“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师旷”,“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现在,职业称谓一般用于较为正式的交际环境中。有些职业称谓本身带有一定的尊重对方的职业和劳动的味道,这些职业的社会地位一般较高,例如“老师”、“医生”、“李会计”、“赵编辑”,等等,又如“师傅”这一职业称谓,专指具有某种技艺的老工人,有时候还可称“老师傅”,更是含有对长者的敬意。还有一些职业如司机、邮递员、护士、警察、门卫、清洁工等,社会地位较低,它们本身不含有敬意,也没有贬义,属于中性词,但是如果被称呼者与称呼者有地位差别,或者说话语气不庄重,在这种情况下以此类职业称呼对方,容易冒犯对方,成为一种侮辱,因而是不礼貌的。称呼这类职业的人员时,比较安全的办法是在这类职业后面再加上“同志”或“叔叔”之类的亲属称谓。以职业称呼对方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同。我们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我国过去人们的职业十分固定,不像今天社会上的人们职业不固定,可以随意跳槽,可以跨行业找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我们的称呼较重视人的社会关系、社会角色、社会属性等“社会”的因素,而没有体现个人的品格、个人的能力等“个人”特征的东西。职业是一种社会角色,用职业相称符合我们的文化传统习惯。

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制社会,中国的礼仪历来就强

9 调等级,强调一个“分”字,讲“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称”。对人分内外、亲缘有远近,男女有尊卑,辈分有高低,年龄有大小,资历有深浅,职位有高低,这既是划分贵贱的标准,也是体现贵贱的标志。现代中国虽然在政治、法律上否定了等级制度,但并不等于社会上没有旧的等级观念遗留,并不等于现实社会没有上下层之差别。现实的情况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目前贫富悬殊、社会地位差别巨大,社会生活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这是等级观念生存发展的肥沃土壤,称谓中的等级色彩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原因。在现代中国,按照礼仪要求,对于有高职务、高职称和高学历的人,以称呼其职务、职称和学历为宜,例如“书记”、“部长”“教授”、“博士”、“总工”,等等。在目前的历史与现实环境下,称呼对方高职务、高职称、高学历,是对对方地位、身份等级的认可,也是对对方的极大尊重和敬重,是对对方社会贡献和价值的认可。现代社会在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中充分利用等级观念对人们的正面激励作用,将荣誉与贡献挂钩,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所以等级观念对于社会有其有益的一面,不可一概否定。

受封建等级制与等级观念影响,中国传统礼仪的正式称谓用词还有谦称与尊称,两者相对而言,此外还有贱称。中国人传统上自称往往很谦卑,如称自己为“愚”、“卑”、“敝”“寡人”、“臣”、“在下”、“仆”、“贱姓”、“卑职”、“小生”、“小人”、“牛马”。 或自称自己的姓名或名,也是一种谦称。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等等;妇女的专用谦称有“奴”、“奴家”、“婢”、

10 ⑸ “妾”等。中国古代,直称对方姓名往往包含有对对方厌恶、轻视的意思,可称之为“贱称”,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在中国古代,尊称对方有以下六种形式:第

一、使用专门的尊称词语,例如“夫子”、“先生”、“君”、“师傅”等;第

二、称对方的“字”,对平辈或长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第三,称号。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第四,在姓、名、字、号前加上某些表敬的词,例如称对方“贵姓”、“大名”、“尊字”等;第五,把“老”字加在对方姓氏后面,例如“李老、赵老、邓老”等,这是对老年人的一种尊称;第六,用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之人。中国古代的谦称与尊称十分发达,用词丰富,这是现代称谓礼仪无法相比的。谦称与尊称既是中国古代等级观念、等级制的一种产物,也是中国人在等级制环境下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艺术手段。在中国现代礼仪中,谦称在口语交际中已不多使用,但谦称在书面语交际中还有较多的体现,因为口语是语言的一种革命性因素,它在历史上一直就比书面语发展变化得快,书面语显得比较保守,所以到今天,书面语中除了保留了较多的文言词语、成语、格言之外,还保留了旧时代的许多谦称习语;

以亲属称谓称呼非亲属之人,也是一种尊称,较为正式,这是中国现代礼仪的一个特色。它既显得亲切、近便,也表现出对对方的喜爱、欢迎和尊重,也意味着把对方看作是自己圈里的人,是“自己人”,是与自己休戚相关的人;如果不以亲属称谓,就意味着把对方看作圈

11 外的人,对方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是“外人”,对方的存在即使不能说对自己毫无意义和作用,也被自己看轻看贱了,也就谈不上对对方太多的人情了。

二、美国现代称谓礼仪分析。

(1)正式个人称谓。美国现代交际礼仪中的正式个人称谓主要有如下三类:第一,使用专门词语,如“先生、女士、夫人、太太、小姐”等。西方人之间,如没有血缘关系,对男子统称“Mr.”,对未婚女士统称“Mi”,对已婚女士统称“Mrs.”;第二,使用“Mr.+姓”、“Mi+姓”等;第三,使用少数几个职务头衔,如总统、州长,或者法官、医生、将军、教授以及高级宗教人士的头衔来称呼。例如:哈利法官、史密斯参议员、克拉克将军、布朗医生、格林教授、约翰主教等。美国人很少用正式的头衔来称呼别人,除非个人是从事某种特殊职业,如上所述的那几种。头衔在美国是不受重视的,美国人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称呼别人,这一点和我们不同。在我国,人们很喜欢被称为某某经理、某某总裁,因为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中国人大都有高人一等的等级心态,所以他们要借职务头衔压别人一个点儿。美国人很少用职务头衔称呼人,这既与美国人的平等精神有关,也与美国人对阶层、阶级特权和阶级压迫等问题的看法有关。尽管世界范围内人们对阶级和阶层的看法很不相同,但阶级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却是各个国家和民族所共有的,贫富之差、弱势群体、剥削和压迫、反抗和斗争,是自从有阶级以来就与人类相伴随的。职务头衔的使用一方面是行业内部工作的需要,另一

12 方面也反映了称呼人和被称呼人之间的权势关系或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权势关系是人们之间的一种不平等的角色关系 ,尤其表现在职业内部。但是美国人不喜欢谈阶级、阶级特权、阶级压迫、社会阶级特征等问题,他们更多地注重种族群体、社会集团或居住的地理位置等,而工人则更注重自己的雇主、产业和职业等与自己相关的问题。阶级、阶层特权问题在美国公众话题中很少出现,在大众文化中没有位置。因此作为阶级权威和特权的一种特殊反映的职务称呼,也就被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淡化了。

美国人有时用职业上的头衔,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个头衔是自己奋斗“挣来”的,体现的是个人成就。继承祖上的东西不光彩,所以美国人没有家庭世袭的头衔。虽然他们对于用惯了头衔的外来客也会以他的头衔相称,但那是一种宽容和理解。美国人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几乎从不提彼此的头衔。如果你平时听惯了不离头衔的谈话,就会觉得美国人说话不客气,不近人情。你高兴的话,尽可依你本国的习惯称呼别人的名衔。美国人听你这样说话,只是觉得有趣,觉得特别。美国等西方社会的阶级、阶层的对立和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不同身份的人往往有着不同的社交圈子。但是在日常社交生活中,每个人很重视自己的尊严,不喜欢打听对方的身分,一些带有浓重等级色彩的礼仪形式已越来越不受人欢迎。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成年的、男女陌生人,称呼中区别男女;当客人登门拜访时,客人要先向女主人致意,客气地称呼女主人,然后再向男主人打招呼,称呼

13 ⑹ 男主人。这些举止礼仪反映的是在其社会交往中“男女有别,女士优先”的原则。这和我国过去几十年不同,我国不分男女,可以一律称“同志”。美国现代礼仪的一大特色是妇女在交际生活中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尊重。这有如下三方面原因:首先,爱护女人、尊重女人的习惯与美国早期的历史有关。在殖民地的西部,女人奇缺,身价很高,男人们不仅需要她们做妻子和情人,还需要她们在经济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到处都在喊着要女人。在加利福尼亚,男女比例为3:1,科罗拉多为20:1。在这种环境下,男士很尊重女士,给予女士在旧大陆从未有过的地位。即使在男女比例缩小的今天,男士在社交场合中尊重女士的习惯一直延续了下来。受此影响,直到今天美国人的家庭大多溺爱女孩。国内有人羡慕美国女人在社交场合处处受尊重,实则不然。从美国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上的地位来看,却与她们在社交场合中的地位大相径庭。男女同工不同酬,美国的粉领阶层的存在可以说是性歧视导致的直接后果。在美国的白人社会中,很少看到妇女担任重要职务,她们大多担任服务性工作,如女助手、女秘书。他们所干的工作被视为是低贱的,经常受到歧视和侮辱。美国法律也有对妇女的歧视性规定,例如妇女婚后要使用丈夫的姓,即使离婚,也应予保留,非经法律判决,不可恢复未婚时的姓;其次,今日欧美许多礼仪大都来自法国,即使是美国尊重妇女的社会风尚也与法兰西社会传统上的“骑士风度”有着渊源关系。妇女由于生理和体质方面的原因,从母系社会结束以后,妇女同男人相比,就一直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欧洲在中世纪之前的数千年里,妇女的地位一直很低。即使是宫廷里

⑻ ⑺ 的妇女和其他贵族妇女,与同一阶层的男子比起来,、她们的地位也是非常低的。妇女受歧视是历史现象,又是世界现象。直到中世纪后期随着骑士制度的发展,贵族妇女的地位才得到了改变,她们一跃而享有尊贵的地位,并且被尊称为“贵妇”,受到贵族男子的拥戴和顶礼膜拜,甚至不惜以一切代价来保护她们;再次,美国人尊重妇女、女士优先的礼仪原则,也受到英国传统的影响,英国的绅士们历来将“女子第一,妇女优先”的原则视为社交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称呼“小姐”,结了婚的女性称呼“女士”或“夫人”等,说明女性的婚姻状况是其本人的一个重要社会特征,尤其受到男人社会的重视,人们对于已婚与未婚的女性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对待方式,所以有区别的必要。对成年与未成年人的不同称呼,反映了美国人关于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政治与法律思想,这些称呼表明的是个人本身的性别和能力特征,是对个人社会身份和独立人格的确认,与交际主体没有任何特殊关系,如没有亲缘关系等。

(2)非正式个人称谓。美国现代交际礼仪中的非正式个人称谓主要有:第一,对人称呼其名字(不含姓);第二,使用少数的几个亲属称谓,如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等。美国社会风俗跟我国社会风俗大不相同的一点,就是对名字的称呼。在中国,一般只有长辈对晚辈,或者彼此熟悉亲密、年龄差距不大的同辈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美国,“直呼其名”比在中国的适用范围要广得多,在熟人之间常常直呼其名,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即使交谈之初可能互相

⑼用姓称呼,但过一会儿就改称名字了。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律平等,直呼其名或昵称,孩子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在学校,学生可以直呼老师的名字,等等,这在中国人眼中简直是放肆。美国人不重视\"地位\",尤其是社会地位。大多数美国人都不愿意自己因年龄或社会地位的关系而特别受人尊敬,这样会令他们觉得不自在。许多美国人甚至觉得“先生”、“太太”、“小姐”(Ms.,Mrs., Mi和Ms.)的称呼太客套、太正式了。如果有人称呼美国人Ms.,Mrs.,Ms.,或者Mi,他们总是会说:“请叫我Dave(Jane或Sandra)。”同样,美国人也常会马上直接称呼你的名字。

在美国,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分清辈分、长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美国人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显得男女平等。如:英文“grandparents,grandfather,grandmother”三个词,对应中文的“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五个词,没有我们分的细致。再如,关于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只有“uncle”和“aunt”两个,而中文有“伯伯、叔叔、舅舅和姑妈、姨妈”等五个,也没有我们分得细致;还有,英文中的表示晚辈的“nephew和 niece”是不分侄与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是不分堂表和性别的, 所以有人风趣地说美国人六亲不认。美国人称呼对方时很少使用亲属称谓,他们的亲属称谓语不发达,这一方面是由于亲属少,另一方面是由于亲属对他们没有太大意义。

16 美国是一个只注重个人的社会,除了自己的家庭,即直系亲属之外,对家族的观念一般不是那么浓厚,其他的社会关系就没必要搞得那么清楚,所以亲戚之间的称呼就比较笼统模糊。所谓直系亲属,只限比自己长一辈或晚一辈且有血缘关系的,即父母亲、兄弟姐妹与子女,配偶是唯一没有血缘关系但算是直系亲属的人。美国人外表上看起来很热情,实际上内心却很孤独。他们自称他们的社会是一个疏远的社会(Alienated Society),人情淡薄。曾听说有这样的事:父母去看望儿女时要住旅馆,如果他们住在儿女家中,临走前要付饭钱,何况是其他亲戚呢。这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

在美国称呼长者忌用“老”字,因为美国是一个年轻人的世界,年轻就是财富,人老珠黄一钱不值。所以美国人尤其是妇女不喜欢老,所以不能称人家老先生、老太太等。但在中国称呼“老”字是很流行的,是对人的尊重。

比较而言,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几点结论:

(1)由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宣扬、实行封建宗法制和礼制,受其影响,中国现代称谓礼仪较多地、较重地反映了一个人的地位与身份等级,等级观念较强;而美国由于一直倡导自由、民主、平等等思想,所以美国现代称谓礼仪的等级观较弱,人与人的平等意识较强。

(2)中国现代称谓礼仪中缺少男性和女性的通称。有的同志也持这种看法,比如英语中的Mr,Mi,Mrs,我们一般译为先生、小 17 姐、女士(或太太),其实会引起误解。因为“先生”一词在中国,无论文言还是白话,多少含有尊敬、尊重的意思,而英语中是毫无此意的。所以在英语中警察可以称囚犯为“Mr John”,而在中文中就不能不分场合或对象对一切男子称“先生”。可是不用“先生”用什么词呢?用“同志”也不合适。日文中就有这样的词,如さん就老少皆宜,贵贱兼用,译成老王、小王、王君都可以。而日文中的“先生”却严格限于几种人,绝不能滥用。记得有人建议在汉语中用“君”作为男性、甚至包括女性的通称,但在没有被普遍接受之前,只能是个人的习惯。

(3)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典籍浩繁,可资利用的古语材料非常丰富,取之不尽;今天人民群众,特别是下层群众在运用语言中体现出强大的创造力,非正式称谓语不断新陈代谢;另一方面,过去二十几年来我们在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引进和吸收了英语中的一些好的正式称谓语,或对旧的称谓语进行改造,添加进新的内容,使其适应新的时代与新的社会,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们的不足,总体来看是好的。但是一些消极的因素同时也存在于称谓礼仪中,特别是存在于非正式称谓礼仪中,这是需要我们引起注意的。当前,使用非正式称谓礼仪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不能把剥削阶级道德观念当成社会新潮流,如称“掌柜的”、财主”、“马夫”、“少爷”等。有的人对这些称谓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沾沾自喜,这显然是不正确的;二是不礼貌的称谓在公共场所不要用,如“老头”、“老婆”、“小子”等。但这些称呼在家庭中或亲朋好友之间使用,反会产生亲

18 昵的效果;三是青年人称呼人,要慎用或不用“哥儿们”、“姐儿们”之类的称谓,以免给人以“团伙”之嫌。 总之,称谓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对象,区别不同场合,以文明礼貌为原则。要防止封建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蚀,努力造成一种良好的有社会主义特色的称谓礼仪新风尚。使用称谓,应当谨慎,称谓要表现尊敬、亲切和文雅,使双方心灵沟通,感情融洽,缩短彼此距离。恰当地使用称谓是社交活动中的一种基本礼貌。

(4)中国现代称谓礼仪是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继承了传统礼仪的哲学观和价值观,保持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同时在与国际社会交往中,特别是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交往中吸收了其许多有益的成分逐步成长和完善起来的,是中西合璧的典型代表。从国际文化的视野看,中国现代称谓礼仪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或中国特征。我们应该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特别是在中美文化交流中继续保持这种特色,在比较中继续发展这种特色,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祖国的称谓礼仪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P133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9年5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2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 钟敬文主编《中国礼仪全书》P651合肥市 安徽科技出版社

1997年5月第2版 [4] [美]良人著,《美风华雨》P12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10月

[5] [战国]荀况著 蒋南华等著译《荀子全译》P392 贵阳市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5年2月 [6] 董小川《美国文化概论》, P263 北京市 人民出版社

2006年1月

[7] 傅光中 田艳玲 主编《西方人性格地图》P374 济南市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年9月 [8] 高福进 著 《由独享到共有》P119 上海市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9月 [9] 纪秋怀著《财富与文明》P187长春市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5年5月

19

作者信息:

白银亮——1963年生,男,籍贯:内蒙古乌盟察右中旗。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教师,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中西文化、商务礼仪、公共关系学、旅游美学、旅游文化学、民俗学,并在这些方面有多年教学经验和论著发表。

李效媛——1963年生,女,籍贯:内蒙古呼盟牙克石市。秦皇岛市第十四中学教师,英语本科毕业,一级教师,从事英语教学。

联系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邮编号码:066004 E-mail地址:711baiyinliang@sina.com 宅电:8079956

手机:13230306183

中国现代称谓礼仪分析

中美企业文化比较分析

称谓礼仪

称谓礼仪

中美比较

中美工会的比较分析

中美两国物业管理比较分析

2.称谓礼仪

中美基础教育比较

中美高等教育比较

中美现代称谓礼仪比较分析
《中美现代称谓礼仪比较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