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滩童声合唱的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05:02: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童声合唱的教学训练

姓 名:徐 肃

工作单位:伊春市实验小学

浅谈童声合唱的教学训练

摘 要:童声合唱团的曲目选择,是童声合唱团排练前的重要环节,是决定合唱团演唱、演出成败的关键。首先,合唱曲目的选择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规律,围绕主题思想,量体裁衣、扬长避短。其次,童声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的基本功,因此,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集体训练,这个训练范围广,内容丰富,必须抓住重点,分期分批地突出一个中心,解决一两个问题最后,指挥对合唱团的驾驭能力也是童声合唱团成功的重要依据。

合唱是指由许多人共同完成一首歌曲的演绎,合唱效果的好坏不单单取决于某个人的个人演唱水平,而需要集体的相互配合协作来共同完成,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艰辛的过程。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集体生活是学生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推动力,为儿童发展所必须,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生是一个悲剧。"而童声合唱这种儿童们独特的艺术活动形式对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音乐艺术领域内,合唱是一种多声部、表现力较强的群众性的集体歌唱方式,对于小学生而言,和谐动听的合唱不仅可以引导出青少年学生步入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而且还能使他们得到情感的满足,受到美的熏陶,进而培养良好的音乐感和高尚的艺术情操。

童声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的基本功,因此,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集体训练,这个训练范围广,内容丰富,必须抓住重点,分期分批地突出一个中心,解决一两个问题,集训与平时短训相结合,先从声音训练入手,然后再逐步过渡到音准、节奏、咬字、吐字等方面的训练。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合适的发声训练。

合唱队在发声练习时要求要以姿势、口形、呼吸、发声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通过训练达到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并运用到歌曲演唱中去。但每次发声练习的时间不能过长,一般在10—15分钟左右。

姿势——不论坐和站,头部要保持正直,脖颈自然放松,不可伸长,以免影响喉部器官的正常运用。上身挺直,有精神,双

肩自然放松,稍向后但不耸肩,使胸腔不受拘束和压力。腿不弯曲,不跷不歪。

口形——不能过扁过宽,而要象竖着的鸭蛋,下颚要完全放松,不使运动过度而妨碍发声。嘴唇要灵活有弹性和舌头配合演唱,比说话时的动作稍稍夸张一些。

呼吸——呼吸是唱歌发声的基础动力,歌者应运用正确的呼吸动作并进行呼吸练习,由浅入深逐渐引导大家掌握好强、弱、快、慢各种气息的运用。歌唱的呼吸要深一些,气息控制在下肋周围,形成歌唱发声的支持点。要经常纠正呼吸紧张,吸气过多,发出声响,耸肩颈粗等不良习惯。

发声——发声练习要以中声区为主。低声区的训练比较容易见效,因为练低音的呼气压力较小,声带很自然地放松,用"mo"的母音下行练习,再用"ha"、"ho" 母音从弱到强找准位置扩大共鸣。在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之后,再逐步向高音扩展。高声区的训练难度较大,因为声音愈高呼气压力愈大,容易造成声带和喉头紧张,此时必须打开喉咙,抬高软腭,用半音向上的方法,和"lu、lo、lü"的母音,轻声高位地寻找头腔共鸣位置,不断巩固、扩大音量。声音要求圆润明亮,位置集中稍靠里一点,即高位置发声练唱。发声练习要从柔和的富有弹性的音阶练习开始,经常注意克服喊叫、喉音等坏习惯。除了这些注意点之外,童声合唱还有一个真假声结合的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由于儿童的声带发育不成熟,较为柔嫩,音域不宽,当唱高音时,声带靠边缘振动,如果高音不用假声,就会使声带受伤,嗓音损坏。

二、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视唱练耳,难度要适宜。

视唱练耳是解决识谱、音准、节拍、节拍感的一种练习。它要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先从简单的音阶练习到各种节拍的练习曲,包括音程和声的练习,还可选择一些声部合唱练习,根据合唱队的水平自选自编,长期系统地练习。在合唱训练中,练习曲的难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练习时的情绪,在经过学生练习二到三遍能基本掌握时,学生学得比较开心,兴趣地高了,因为他们体会到了收获的喜悦;当一首曲子唱上四五遍还未能掌握时,他们就开始显得浮躁、不耐烦,产生了厌烦的情绪;反过来,太简单一唱就会的学生会感到乏味。因此,在视唱训练中,练习曲的难易程度一定要适当。

三、二声部合唱的练习要有针对性。

1、加强音准训练。统一和谐是合唱对声音的要求,所以合

唱对音准的要求非常高。童声合唱的音准训练应由浅入深地进行,先练习音阶、音程、旋律。通过训练使学生的音准能力得到提高,为二声部训练打下扎实基础。快速时要防止音趋高,慢速时注意音偏低;强音要防止音趋高,轻声注意音偏低;遇到难唱的音程,必须重点突破,把好音准关。

2、辅助训练,在教学中二声部合唱可以先由老师担任第二声部,与第一声部的学生合作。第二声部的学生先轻唱,再慢慢放开声音跟老师唱,渐渐地让两声部合起来。

四、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使学生在歌唱时始终保持专注投入的精神状态。

为了更好地表现合唱艺术作品,除了要对学生加强发声、视唱、练耳等基础性的训练之外,还应要求学生在歌唱时,始终保持专注投入的精神状态。一般情况下,平时排练,学生的姿势很重要,同时还应保持一种兴奋的状态,不能把劳累带进排练厅,如垂头弯腰的坐形、交叉双足等。精神不振、呼吸不畅会直接影响横隔膜的活力,音自然趋低。

1、教师要对学生倾注自己满腔的热情和真挚的爱,使学生乐意与教师进行交往,并在教师那里找到温暖和鼓舞。

2、合理地安排各种演唱形式,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进行一些观摩和学习活动。如观看专业童声合唱团的录像、光盘或对录音进行欣赏学习等,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对合唱浓厚的兴趣和旺盛的活力。

3、在训练的过程,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想象力,以最佳的训练方式来吸引他们对歌唱的注意力。在选择作品时,应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修养的作品。

五、合唱曲目的选择要遵循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

(一)合唱曲目的选择要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童声合唱团的曲目选择一定要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合唱曲目的选择要围绕主题思想。在决定选择什么内容的合唱曲目以前,一定要明确你的合唱团所要参加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规模、以什么为主题思想的合唱活动:校内的、校外的?广场的、室内的?大型的、中(小)型的?歌颂党歌颂祖国的、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歌唱生活、抒发理想的?或是反映儿童生活情趣的、热爱大自然的......这需要一个\"围绕主题思想\"的内

容选择。比如一个主题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合唱音乐演唱会,而你的合唱团演唱的是悲哀凄凉的河北民歌《小白菜》,这无论从演唱内容、风格、情绪还是现场气氛都会给听众带来一种不谐和之感。

(三)合唱曲目的选择要尽量做到量体裁衣、扬长避短。古今中外的合唱作品浩瀚如烟,如果你的合唱团没有像样的领唱,根据量体裁衣、扬长避短的原则,你就不要去排《歌唱二小放牛郎》、《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合唱曲;如果你的合唱团音准欠佳、协调感不够,就不要问津《猜调》、《牧歌》等无伴奏合唱;如果你的合唱团离调、转调意识不够,对西方音乐感受不多,就暂时不要排《蓝色的多瑙河》、《拉德斯基进行曲》等有一定难度的外国合唱曲。总之,童声合唱团合唱曲目的选择要根据自己合唱团的实际情况,做到量体裁衣、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合唱团有限的能力,循序渐进地提高合唱团的演唱水平。

六、合唱曲目的选择要遵循合唱作品风格与色彩统一的原则

\"色彩\"(Color)一词,本身来自美术学科,原意指颜色。合唱音乐中的色彩只能体现在音响效果上,它实际上是一种音响的色彩。音响色彩不只是指一般意义的音色,更主要的是指合唱音乐中音响组合的各种手段。比如:音的横向组合关系中所体现的调式色彩,音的纵向组合关系中所体现的和声色彩以及不同声部产生不同音色组合关系中所体现的音色变化等等。在合唱中色彩的形成必须根据合唱作品内容所获得的情绪为主,以情绪的增减而形成色调的起伏。\"风格\"(Style)更是使艺术得以生存的重要因素,否则,同样是钢琴曲《月光》,就没有贝多芬与德彪西的区别。假如说,合唱音乐中的基本情绪决定一部合唱作品的基本格调的话,那么,合唱音乐中的风格体系则决定了同种基本格调的不同类型。风格实际上是将基本情绪的内容具体化、形式化了,因为它一方面体现了形式手段的内涵,另一方面又赋予情绪类型以具体的内容。童声合唱团在可能的条件下,各声部应有意识地多作一些风格与色彩的互相靠近的训练。比如排练童声合唱曲《山童》(万里、晓耕曲),这是一首采用西南地区风格音调谱写成的童声合唱曲,歌唱色调生动活泼,作曲家在音乐中采用诸多滑音、倚音、变音,构成了作品特有的风格。如果我们完全摒弃作品本身的风格与色彩,完全\"遵循\"乐谱演唱,演唱出来就没有\"山童\"的嘻戏与欢乐了。因此演唱时可根据西南地区民族音调的特点,尽量多一些民族化、口语化、生活化、夸张化的东西,

真实地再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合唱作品的地域性与民族性也决定了合唱作品\"声响表现\"手法上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具有什么样风格、什么样色彩的作品,就应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表现手法与形式。如排练法国合唱曲《街头少年合唱》(比才曲),同样欢快,但如果把它的风格与色彩处理成《山童》那样的风格与色彩,那么法国比才的合唱曲就变得不伦不类了。

童声合唱团只要有一定的声音基础,通过在发音位置、气息、咬字与吐字的方法以及作品的细节处理上作些适当的\"调整\",就能与合唱作品本身的风格、色彩要求统一起来。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首植根于某地区、某民族的音乐,更有它独特的风格与色彩,更能激起听众特殊的情感。比如无伴奏合唱曲《牧歌》(内蒙古民歌,瞿希贤编混声合唱,张以达改编童声合唱),会让你联想起那碧绿、美丽、一望无垠的大草原,蓝天白云之下,一群群可爱的羊儿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那么静谧、那么和谐,人与自然结合得多么协调!正如演唱意大利合唱曲《缆车》([意]丹查曲),会让你联想起意大利半岛上美丽的火山、那飞快上下的缆车、那清秀空灵的山谷......

如果你的合唱团演唱风格与色彩习惯于演唱\"中国化\"的合唱作品,在没有进行过音色以及\"旋律感受\"的专门训练前,要排练一些较难的外国合唱作品,是十分困难的。中国合唱作品与外国合唱作品在律法、和声、复调、织体及咬字吐字风格上区别很大,所以平常听、唱惯了中国合唱作品的合唱队员往往会怀疑:什么世界经典名作?什么大师作品?难唱难记难听、怪怪的......这实际上是对外国合唱作品风格与色彩把握、运用不够。因此,童声合唱团在合唱曲目的选择上要注重民族音乐与创作音乐并重、中外兼顾,广泛地、多层次地让合唱团接触丰富多彩的合唱曲目,充实和增加合唱团的曲目数量。

七、在合唱教学中还要重视训练与实践相结合。

合唱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音乐表现形式,它要达到表现音乐内容、树立音乐形象、传递思想感情,最终还得走向舞台面对听众,完成合唱作品与听众交流的桥梁作用。在实际教学当中我发现,实践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实践能提高学生的实际表演能力;实践能让学生感受把合唱作品传递给听众的那保成功和喜悦。因此,在童声合唱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训练与实践相结合。

总之,在合唱这门丰富多彩的艺术中,有着广博精深的学问,

需要我们去不断地学习、探索、研究,为学生创造一种更完美、更和谐的合唱氛围,只有这样,我们的童声合唱教学才能起到启迪少年儿童的智慧,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直至达到审美的目的,使合唱团就会逐渐成长为优秀的合唱团。

童声合唱曲目

谈童声合唱

童声合唱曲目

童声合唱歌曲

小学童声合唱论文

浅谈童声合唱教学训练(推荐)

浅谈童声合唱的魅力

四季的歌 童声合唱

教学中如何进行童声合唱训练

童声合唱《卢沟谣》教学设计

浅滩童声合唱的教学
《浅滩童声合唱的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