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从舞蹈形体语言看艺术表现形式(优秀)

发布时间:2020-03-03 05:18: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从舞蹈形体语言看艺术表现形式

河南焦作 乔磊

摘要:对称形式同人体结构的内在联系,尤其是韵律感同运动的联系,通过富有生命活力的舞蹈可以更进一步认识这种有机形式的奥妙。了解舞蹈艺术对进一步感受、理解形式美和艺术创造都大有益处,这就是撰写本文的主要原因。舞蹈形式的感人之处并不限于这种“力效”或“力的结构”,它还表现为对情态的模拟,使人联想起生活,从而产生美感和魅力。

吴冠中先生认为:“造型美的基本因素,如均衡、对比、稳定、变化、统一等等,都存在于人体中。”而这些“造型美的基本因素”能在形体语言中有更好的体现。对称形式同人体结构的内在联系,尤其是韵律感同运动的联系,通过富有生命活力的舞蹈可以更进一步认识这种有机形式的奥妙。了解舞蹈艺术对进一步感受、理解形式美和艺术创造都大有益处,这就是撰写本文的主要原因。

《世界舞蹈史》的作者库尔特·萨克斯认为:“人类舞蹈在开始时是一种令人愉快的能动反应,一种把剩余精力转化为有节奏的游戏。后来才逐渐从自然而然的身体活动转向宗教礼仪,转变为供欣赏的艺术品。”儿童兴奋时的欢腾雀跃、有节奏地摆动,大概最接近这种生命的原发状态。尼采在《悲剧的诞生》谈到酒神艺术时说:“我们在短暂的瞬间真的成为原始生灵的本身,感觉到不可遏制的生存欲望和生存快乐。”这也可以作为对舞蹈体验的精彩描述。

原始舞蹈也许更符合舞蹈的本来意义,更能顺从生命活力的自然体现。有意思的是,一些现代流行舞很多是来自黑人或生活在底层的民间。那是一个经济落后、生活简单的阶层,也是一个较少被现代生活异化的群体。在这些纯朴、本色的生存状态下滋生出来的舞蹈,更能体现姿势、动态所表达的感情和欲求,更能从中体会到自然状态下的生命活力。这种自娱自乐的体验性舞蹈,同书法创作过程中的形式体验有相似之处。在台湾的林怀民先生所创立的“云门舞集”中,有一个名为《行草》的舞蹈作品,恰好是舞蹈与书法在表现形式上相交融的极好例证。

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舞蹈开始转向职业表演,从而具有更多的表演性和传达性。通过深入的专业化加工和精心的编排,舞蹈的形式感更为强烈,舞蹈的形体语言更加多样化,情感的表达也更为丰富和细腻。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一些行业规矩,也使部分舞蹈因此走向了僵化的程式,成为某种理论和技巧的分解式,这是违背舞蹈初衷的倾向。

舞蹈演员可以借助形体动作,屈伸跳转来表现人的喜怒哀乐。舞蹈姿态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模仿,而是通过对生命的感受,对生活情态的提炼、夸张,创造出一种美的动态形式——这是从生活形象转向抽象表现的舞蹈形式。我们在《水之梦》的舞姿中看到柔情似水的形体语言,在《跳跃的力量》舞蹈摄影中,感受到激越、力量和内在的张力。一幅名为《空中和谐》的舞蹈摄影作品,使人想到植物藤蔓的缠绕,想到工艺品的设计形式,从这些相似的形式感中可以看到,在艺术形式与自然形态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在这些舞蹈所表现的刚与柔、内敛或张力中,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形体特征。这就是抽象艺术形式的形态基础,它不同于虚无缥缈的抽象概念,具有可以感受、可以提取的形式特征。

无论是体验性的舞蹈,还是表演性的舞蹈,都来自生命的律动,这是一种有规律、有节奏的运动。动作的舒缓或激烈,节奏的快慢,同人的生物节奏有着一致性:兴奋、激动、紧张时心跳加速,闲适、愉悦时身心放松、心跳平缓。高兴时,“春风得意马蹄疾”,沮丧时,“春风无力百花残”,这些情感的生命状态中的反应,就是舞蹈形式具有各种表现力的原因所在。

军人阅兵式上走正步是机械的节奏,舞蹈的节奏则是一种有机变化的节奏。舞蹈通过激越的大跳、快速的旋转、流畅的变换等动作组合,表现出种种灵动,潇洒的情调。其中有蓄势待发、有抑扬顿挫、有自由挥洒,“行所当行,止所不得不止”,这些有韵味的节奏和运动感受就是人们通常说的韵律感。

韵律同国画所讲得气韵都是难以具体明确的东西。大约欲扬先抑得转换,曲尽其意的处理,连贯流畅的动态,柔情似水得风姿都是韵律得组成部分。表演性的舞蹈还有大量的示意性、象征性表现,这些来源于生活又不是模仿具体自然形态的舞姿,都是情感表现的形式化。通过这些舞蹈造型设计,可以认识到形式特征和有机生命的内在联系,找到能为感觉所把握的情态特征和形式特征。

由于舞蹈的种类、流派、风格的多样化,表现形式不尽相同,我们在下面通过几种舞蹈来考察不同的形式特征。

中华民族民间舞讲究柔中有刚,圆转多变。动作的基本模式恰似太极图中对“S”形的分解与变化,在身韵训练中的手势、身段、姿态,到处都能够体现“S”形的动态特点,具有独特的中国风格。

芭蕾舞的形式富有挺拔感。芭蕾基本功训练讲究几个字,开:一般指肩、跨、普踝关节向外、向后;绷:一般是指腿部和足部肌肉收紧,形成完整而流畅的曲线;直:追求一种直挺感,脚尖点地的舞姿更强化了这种挺拔、轻巧的形式。芭蕾舞的程式化处理,柔中带刚,挺拔的形式感极强。

以邓肯为代表的现代舞被称为自然舞蹈。同前两种舞蹈相比,这种舞蹈较少程式化的痕迹。邓肯反对刻板的动作规范和矫揉造作的表演,她追求自由和自然,表演有一定的随机性,其形式更接近生活情态。这是一种对传统规范的叛逆,也是对自由体验的回复。

始于埃及后又流行于阿拉伯地区的东方舞,有一种世俗化的情欲表现,这种被称为“肚皮舞”的民间舞种曾被列入色情舞。它通过跨部的翘、抖、揉、摆和腹部的颤动,以及半蹲状的蹶臀、蹋腰等动作所勾勒出的形体特征,极尽原始性感表现之能事。我们可以借此认识到生活中的性感与形式感之间的密切联系。

始于18世纪的华尔兹借助施特劳斯的圆舞曲风靡世界,几乎旋转到整个地球。工业革命的机器旋转给社会带来速度和效益,旋转的华尔兹舞步给人们带来是自信和欢乐。这使我们想起遍及古今中外的螺旋文装饰:一种是人体旋转的运动,一种是对旋转运动的“迹化”,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生命状态与形式感吻合后的快乐,这是生命潜能释放的一种方式。

被称为“现代舞蹈理论之父”的拉班(奥地利舞蹈家,舞蹈理论家和教育家),他在《舞蹈设计学》、《舞台动作研究》等著述中有关人体律动学的精辟论述,对我们认识情感、姿态与形式的关系很有帮助。

人体的律动学理论从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的角度对人体运动的规律进行了科学论证。拉班认为:人类所有的动作都具有目的性,人们自觉地运用感觉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了人体的反应,这就是生命的形式。舞蹈是人类最早涉及内心情绪活动的表现性动作,舞蹈不仅能满足个人带着狂喜和疯癫去舞蹈,更主要的是通过舞蹈唤起观众相同情感状态,从中受到感染。任何人体动作都源于内心冲动,他把这种动力称为“力效”(efforts),每一个力效引发的运动过程,多由四种要素构成,即空间、时间、重量和流畅度。这些分析同阿恩海姆关于“力的结构”的论述有异曲同工之妙,对我们理解形式感的构成因素是很好的参照。

当然,舞蹈形式的感人之处并不限于这种“力效”或“力的结构”,它还表现为对情态的模拟,使人联想起生活,从而产生美感和魅力。前面提到现代舞、东方舞在这方面均有突出表现。

著名的德国艺术史家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将舞蹈分为操练式和模拟式两种。一种是合节奏的规律,“每一个感情的动作在它自己本身上是合节奏的。这样看来,舞蹈动作的节奏似乎仅是往来动作的自然形式,由于感情兴奋的压迫而尖锐地强力地发出来”。他认为“舞蹈的审美性质基于激烈的动作少而规则的动作多”,节奏感是舞蹈的重要因素,缺少节奏感和动作规则会产生疲劳或不快之感。另一种来自模拟生活的快感。格罗塞认为:“给予快感最高价值的,最主要的例如战争舞和爱情舞;因为这种舞蹈也和操练式的及其他模拟式的舞蹈一样,还供献一种舞蹈里流露出来的热烈感情来洗涤和排解心神。”这种舞蹈形式可以视为对生活动态的延续和升华。

综上所述,舞蹈表现形式可以印证形式效应的两个重要来源,一是生命有机体的内在节奏对舒快感的影响,一是从生活中抽取的自然情态特征所具有的适宜性。舞蹈动作既是生命体内在规律的体现(如均衡感等),又反映了相应独立的情态特征,通过肢体动作的节奏变化和内在感情的张力,可以直接表现出具有情感特征的形式,这些形式效应超越了生活,具有更为隽永的表现力。

作者简介:乔磊,男,讲师,1980年3月出生,河南省新乡市人,本科学历,文学学士,2002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音乐系,同年至河南省焦作大学任教至今,现担任焦作大学艺术学院舞蹈表演专业教研室主任。

主要参考书目:

1、《吴冠中文集·造型艺术离不开对人体美的研究》

四川美术出版社1989出版

2、(德)库尔特·萨克斯《世界舞蹈史》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2出版

3、林怀民《云门舞集与我》

文汇出版社 2002出版

4、秋桦主编《生命的律动》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1出版

舞蹈形体

11月艺术活动“舞蹈形体”简报

形体艺术

形体舞蹈心得体会

形体舞蹈心得

形体舞蹈教学大纲

形体舞蹈心得

形体与舞蹈

从推广视角看舞蹈啦啦操编排艺术

舞蹈艺术培训中心(优秀)

从舞蹈形体语言看艺术表现形式(优秀)
《从舞蹈形体语言看艺术表现形式(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