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幼儿园蒙古族风俗教育阶段性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13:26: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幼儿园蒙古族风俗教育》

阶段性总结

杭锦旗蒙古族幼儿园

作为蒙古族的祖先,为其后代留下了丰富而灿烂的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的蒙古族习俗,是蒙古民族为人类文化宝库增添的魂宝。使这以文化遗产得以世代继承,并发扬光大,不仅是每个蒙古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而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光辉体现。因为,任何一个民族,只有在保留其传统文化的前提下不断涉取时代赋予的新的文化,才能使这个民族的文化真正得到发展。

民俗,具有继承、精练的属性,还有发展、变化的属性。因此,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些民俗失传了,有些民俗变异了。这在哪个国家、哪个民族中都是经常出现的正常现象。但是,一个民族的风俗,不是无缘无故地发生变异或流失,这有它历史的原因和客观轨迹。因此,发掘那些流失的、补遗那些残缺的、记载那些留存的,是各民族为保留和抢救传统文化遗产所采取的重要的和有效的方法。

幼儿园作为人生第一阶段接受系统教育的场所。它在完成教育使命的同时也是在完成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如何产生一种自我发展的能量,就显得尤

为重要了。在这种背景下,从幼儿园开始向幼儿传授蒙古族风俗教育,是我们急需研究的问题。

2008年3月我园研究决定在我园进行《幼儿园蒙古族风俗教育》课题的试行。 课题研究的目标:

坚持幼儿主体性原则,创设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物质环境和平等和谐的精神环境,开展以游戏形式为主的,富有蒙古民间特色的,有利于幼儿自己学习的教育活动,从而达到“启迪心智、开发潜能、张扬个性”的办园理念,“智力均衡发展、人格健全发展、身心同步发展”的育人目标。

其主要内容是:蒙古族习俗、蒙古族畜牧业文化、蒙古族民间历史文化、蒙古族艺术、蒙古族服饰及饮食文化、蒙古族传统游戏。

2008年3月----2008年7月是我园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查阅资料,确立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阶段。并撰写了课题申请报告,对课题进行调研、分析论证,制订了课题研究计划。

2008年9月—至今是课题实施阶段。实际进行情况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课题实施领导小组,并进

行分工,明确各自研究的任务。

2、组织全员培训、组织理论学习,深刻理解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内涵及打造蒙古族风俗文化的价值。

3、总结我园在蒙古族风俗文化建设中已取得的经验。

4、探讨幼儿园蒙古族风俗文化的有效策略,组织讨论、形成共识,以教学活动总结进行研究。一边行动、一边研究、一边进行反思总结、一边改进实施计划。

5、重点解决蒙古族风俗文化建设的层次,以蒙古族风俗的特定层次分类,探索蒙古族风俗文化建设的策略。

6、协调幼儿园相关资源,创造各种条件,保证课题顺利进行。

7、在进行两个学期,每学期召开一次课题研究工作会议,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研讨、总结,理清研究思路,明确研究目标,查找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总结研究的经验。

通过两个学期的试行我园取得了如下可喜的成果:

1、幼儿在多元化的课程模式下取得了《蒙古族风俗教育》的相关知识,从而对蒙古民族的风俗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兴趣。

2、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幼儿在玩儿的过程中得到了各种智能的启迪。

3、通过品尝和制作我们蒙古民族的各种奶食,幼儿对蒙古民族的饮食文化及服饰也有了相当大的兴趣。

4、通过走进牧区人民的生活,不仅是我蒙古族的小朋友对我畜牧业和茫茫大草原有了深厚的情感,汉族幼儿也是兴趣盎然。

5、蒙古族传统游戏不仅激发了幼儿大脑的发育,又培养了他们手指及手肌肉的发展。

6、现在我们蒙班的幼儿能唱几首蒙古族歌曲,汉班的幼儿都能哼哼几句蒙古歌曲。

总体来讲,我们《幼儿园蒙古族风俗教育》正一步一步地进入到我们教师的教育活动当中,也成为了我们全体幼儿每天期盼的教学活动。

接下来我们将总结前段部分工作,取长补短, 让《幼儿园蒙古族风俗教育》在我们蒙古族幼儿园更好的进行下去!也希望我们蒙古族的传统文化能够借着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更加辉煌强大起来!

《幼儿园蒙古族风俗教育》

阶段性总结

杭锦旗蒙古族幼儿园

蒙古族风俗(推荐)

蒙古族风俗422

蒙古族的节日风俗

蒙古族的民族风俗

内蒙古族春节风俗日记

民族风情:蒙古族风俗下马酒

蒙古族幼儿园工作总结

新城区蒙古族幼儿园

蒙古族民俗节日风俗 06月23日 10

幼儿园教师阶段性总结

幼儿园蒙古族风俗教育阶段性总结
《幼儿园蒙古族风俗教育阶段性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