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观察记录

发布时间:2020-03-04 02:54: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观 察 记 录

在幼小衔接中幼儿的心理准备和习惯养成的研究中,笔者在幼儿园和小学进行了详细观察并记录。具体如下:

一、幼儿园观察记录 时间:2014年3月

地点:咸阳市实验幼儿园 观察对象:幼儿园大班小朋友 观察内容: 观察1 名称:老师的好帮手

现状:大

(三)班的彤彤和豪豪是双胞胎兄妹。他们在班里干什么事情都很积极,甚至抢着干。如:吃饭时,帮老师拿餐具,给小朋友们发勺子;吃饭后,帮老师整理餐具,擦桌子等。家长告诉老师,这两个孩子在家也是积极主动的帮助爸爸妈妈干活。

分析:由于是双胞胎,做什么都希望得到家长,老师的表扬,所以两个孩子之间有促进作用。

措施:1.表扬彤彤、豪豪的积极主动的行为表现。

2.鼓励全班小朋友以他们为榜样,培养小朋友积极主动爱劳动的好习惯。

观察2 名称:挑食的芮芮

现状:芮芮是大(一)班的小朋友,每天打饭总要给保育员老师说,她不要菜。从幼儿园小班到大班,她一直是这样的。老师和家长沟通,孩子在家也不吃菜。

分析:孩子正处在身体生长期,需要健康营养的饮食搭配,孩子的身体才会强健。

措施:1.家园密切联系,鼓励孩子多吃菜,不挑食,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2.帮助家长认识到孩子挑食的危害性,向家长介绍幼儿营养平衡知识,建立正确的营养观念。

观察3 名称:爱护玩具,整理玩具

现状:老师带领大(一)班的小朋友到活动室玩积木。活动中小朋友争夺玩具,而将玩具乱摔乱扔,活动结束后,地板上到处都是积木块。

分析:孩子缺乏爱护公物意识和活动后的整理玩具习惯。

措施:1.加强全班孩子进行爱护公物的教育。

2.家长、老师在活动后和孩子共同整理玩具,做好榜样示范。

3.将爱护玩具,整理玩具的习惯渗透到生活学习中的其他方面。如:爱护书本、文具,整理书包、图书角。

观察4 名称:遵守纪律,遵守规则

现状:每天早上的早操前的排队,总要浪费很长时间。小朋友们不按先后顺序挤来挤去的争前面。 分析:每个孩子都想站到前面,当排头带领其他小朋友,他们有很强的表现欲。

措施:1.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及时提醒孩子改正不良行为。

2.表现好的,遵守纪律的小朋友做小班长,站第一排。每天更换排头,强化孩子的规则意识,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观察5 名称:倾听、表达习惯

现状:大

(三)班语言活动《我是谁》,老师站在前面讲,有几个小朋友在说话,老师用眼神提醒了他们,没过一会,他们有说了开了。老师提问问题时,有小朋友插话,打断老师的提问,站起来回答时,说不清楚。 分析:这种现象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小朋友的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兴趣低。倾听和表达是相互联系的,听清楚了才会表达清楚,表达能力强的容易听明白他人的言语意思。

措施:1.树立榜样。在日常生活中,成人为孩子树立榜样,认真倾听,不插话,表达时不抢话,慢慢说,表达清楚。

2.鼓励法。对于表现好的孩子成人多给予鼓励和支持,对于表现不好的孩子成人要耐心指导,及时提醒孩子。

观察6 名称:时间调整

现状:大(二)班的老师,根据小学一年级的时间对孩子的作息时间进行了稍加调整,缩短午睡时间和游戏时间,延长课堂时间。刚开始孩子有点不适应,一周下来,孩子的各项表现逐渐良好。

分析:适当的进行时间上的调整,有利于幼儿在进入小学,时间上容易适应。 措施:1.家园联系,共同做好孩子一日生活时间的调整。

2.鼓励孩子按照时间规定学习生活,帮助孩子形成严格的时间观念。

观察7 名称:随意的森森

现状:森森是大

(一)班的小朋友。他总是和小朋友们干相反的事情。总是根据自己的意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拿小朋友的玩具,在活动中捣乱,和同伴交往关系差。

分析:家里的过分宠爱,使得孩子的随意性强,难以承受约束。 措施:1.家园密切联系,从生活的小事中教导孩子,做好榜样示范。

2.鼓励孩子积极与同伴交流合作。

3.深入了解孩子的生活环境,因人而异的给予指导帮助。 观察8 名称:正确的书写习惯

现状:佳佳是大

(三)班的小朋友,她特别喜欢画画还画的很好。老师无意间看到,她握笔的手指不对,站在她旁边帮她纠正了好久,在看看班里的其他孩子也存在类似的错误。第二天,老师专门设计了一个正确书写的教学活动,教会孩子正确的握笔,正确的写字姿势。

分析:正确的书写习惯对孩子特别重要。在教育生活中发现问题,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措施:1.家园密切联系,要求一致,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2.平时的学习中,积极观察,及时提醒,及时改正。 观察9 名称:向往小学的积极情感

现状:幼儿园安排组织大班的小朋友和小学一年级的小学生一起春游。老师带队前往目的地。一年级的小学生和幼儿园一起游戏活动。小学生代表向小朋友们讲述他们的小学学习科目,他们的日常活动内容。小朋友们不明白的主动询问。

分析:幼小联谊活动使得两个年龄段接近的孩子,相互沟通交流,增进感情,增强大班孩子都小学生活的向往。

措施: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还可以组织隆重的毕业典礼活动,参观小学等活动,让孩子了解小学,走近小学,做小学生的积极情感。

二、小学一年级观察记录 时间:2013年9月 地点:咸阳市文林小学 对象:一年级小学生 观察内容: 观察1 名称:课堂上的小朋友

现状:一年(2)班的拼音课,老师领读拼音。孩子坐端坐正,抬头看着黑板,跟着老师一起读。看起来特别认真,但是让他们单个读出来却很困难。孩子认为上课就是坐好,不说话,忽视了上课的内容。还出现上课跟不上老师的节奏,经常在书上找不到老师讲的地方。

分析:小学的课堂和幼儿园的课堂有很大的区别,孩子短时间难以适应严肃的课堂教学环境。

措施:1.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

2.幼儿园与小学的老师在教学上的沟通互助,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帮助孩子适应小学课堂教学。

观察2 名称: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

现状:每天早上老师检查布置的作业,部分孩子的作业不按要求完成,部分孩子的作业没有写完或没有写,只有极少数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分析: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内容记不清楚;孩子贪玩,忘记写作业;家长没有及时的督促孩子完成作业

措施:1.作业的数量,要求明确,保证孩子清楚明白。

2.家长及时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观察3 名称:课间休息

现状:下课铃响了,一年级(1)班的浩浩匆匆忙忙的离开座位,找小朋友玩游戏,课间十分钟玩得特别愉快。上课铃响了,他还没有上厕所,就赶快去上厕所,等回到座位上时,已经满头大汗,这节课用的的书本还没有找到。

分析:课间休息,孩子对时间长短没有意识,不会安排自己的活动。

措施:1.幼小衔接工作中,教会孩子在课间活动做哪些准备工作。 2.老师在下课前提醒孩子,上厕所,整理书本、文具等。

观察4 名称:缺乏学习兴趣

现状:小学的每节课40分钟,孩子的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保持时间短。上课学习兴趣低,经常做各种小动作,尤其是男孩子。

分析:这种现象在小学一年级是很常见的,由于上课时间长,课堂师生互动少,缺乏乐趣,所以孩子学习兴趣低。

措施:1.创设情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2.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3.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

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阅读观察记录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