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事故管理制度(全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04:40: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事故管理制度

HZYH/10 10-20-2009

为了及时了解和研究事故原因,掌握事故规律,认真吸取教训,以便有效地采取消除事故的措施,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1、事故分类:

1.1在生产操作中,因违反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或由于误操作等造成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的损失,为生产事故。

1.2生产装置、动力机械、电气仪表、输送设备、管道、建筑物、构筑物等发生故障损坏,造成损失或减产,为设备事故。

1.3产品或半成品不符合质量标准,基建工程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机电设备检修不符合要求,原材料或成品因保管、包装不良等造成经济损失为质量事故。 1.4发生着火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为火灾事故。

1.5发生化学或物理爆炸,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为爆炸事故。

1.6违反交通运输规则,造成车辆损坏,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为交通事故。 1.7在生产活动所涉及的区域内,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突然使人体组织受损伤或使某些器官失去正常机能,以致负伤人员立即中断工作,为工作事故。

1.8各级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错误,造成恶果的事故为管理工作事故。

2、事故等级和损失计算

2.1重大事故:造成产品日计划产量损失10%以上,同时产量损失费达一万元以上;或直接损失费达5000元以上事故;或经济损失虽未达到上述金额,但性质严重,情节恶劣的事故(火灾、爆炸等),造成人身肢体残废的事故,均属重大事故。

2.2一般事故:造成产品日计划产量损失5%,或直接损失费达1000元以上的事故;因工负伤休三个月以内的事故,属于一般事故。

2.3微小事故:直接损失费在1000元以下的事故,属于微小事故。 2.4职工的伤亡事故划分按国家或劳动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2.5火灾事故等级划分按公安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2.6事故损失计算按公司有关规定标准计算。

3、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

3.1各类事故的管理,由公司主管领导做出处理意见上报,而各职能部门负责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的事故的报告、调查分析。

生产、技术、设备、产品质量事故,由生产技术部负责; 火灾、交通事故,由安全管理部、生产技术部负责; 事故的赔偿罚款工作,由财务部负责;

事故责任者的纪律处分,由公司决定,由监察审计部负责执行。

3.2凡发生事故,应立即向所在部门的领导报告,采取安全措施,重大事故就立即向公司领导报告。

3.3发生事故的部门,应认真填写“事故报告单”,按规定的时间上报有关部门和分管领导。报告上交时间:一般事故不超过两天,重大事故不超过五天。 3.4发生重大事故,由生产技术部协助安全环保部写出“重大事故调查报告书”按规定逐级上报。

3.5不论事故大小,事故单位负责人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召开事故分析讨论会,本着“三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调查分析,一定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进行教育,吸取教训,制定出防范措施,对事故的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重大事故由调查组提出处理意见,经公司签署意见后,上报有关部门。一般事故由车间或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公司批准。微小事故由车间部门处理,报安全管理保部备案。

3.6事故发生后查不出责任人时,由事故单位专职安全人员担负一半责任。无专职安全人员时,由单位主管领导负担一半责任。

3.7发生事故后,视事故责任人对错误的认识态度及表现予以不同处理。对能主动承认错误,虚心检讨,领导批准,可以从轻处理,对隐蔽事故情节,推卸责任,嫁祸于人者,加重处分。

3.8对事故责任者给予制裁,对防止或抢救事故有功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或奖励。

3.9公司建立事故档案,对所有事故调查分析的资料,如现场检查记录、照片、技术鉴定、化验分析、会议记录、旁证材料、综合调查材料及登记表、报告书等,应妥善保管。

3.10发生事故,各生产车间和各部门负责人不得隐瞒,并对事故调查报告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负责。

3.11各单位负责人要及时解决和向上反映各类事故的隐患和苗头,若不予解决,或拖拉、迁就,有关人员将对后果负责。

4、本规定至发布之日起执行。

事故管理制度

事故管理制度

事故管理制度

事故管理制度

事故管理制度

事故管理制度

事故管理制度

事故管理制度

事故、事件管理制度

事故停车场管理制度

事故管理制度(全文)
《事故管理制度(全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