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

发布时间:2020-03-02 13:53: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 ----高校扩招的平等化效应的考查

摘自《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三期

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此后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短短的五六年中,大学招生扩大了将近3倍,“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直至2005年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内地适龄青年高校在校人数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近些年扩招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断突现出来扩招将对中国现代化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按常理来说,人们也许会想当然地以为,大学扩招导致的高等教育机会的增长必然会降低教育机会不平等。当高等教育处于精英教育阶段(只有少数人有机会上大学)之时,高等教育的机会通常是由中上层阶级和优势地位群体所垄断,当高等教育机会增加而使高等教育趋向于大众化时,较低社会阶层和弱势群体有可能争取到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机会,从而导致教育机会分配的平等化。那么,大学扩招政策导致的高等教育扩张到底对高等教育机会分 配的平等程度产生了何种影响?是降低了原有的不平等,还是维持了原有的不平等,或者,加剧了原有的不平等?这就是本文要解答的问题。与此同时,本文也尝试对大学扩招政策的平等化效应——降低还是维持或加剧不平等——进行原因解释,以期寻求促进教育公平的最 佳政策方案。

一、研究背景:高校扩招与教育公平

2009 年1 月4 日新华社播发了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一篇有关教育问题的署名文章,引发了社会公众对于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平等问题的热议。几个月之后,2009 年6月,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前夕,多家新闻媒体报导了2009 年高考报名人数骤降。

对于许多农村家庭、贫困家庭和较低阶层家庭的子女来说,放弃高考是因为高等教育的昂贵经济成本未能换来稳定的收入和就业,不值得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来加以争取。与此同时,人们还注意到的一个现象是,近年来,许多农村家庭、贫困家庭和较低阶层家庭出身的孩子,在初中毕业甚至初中未毕业时就放弃升学机会而进入劳动力市场。与此对应的现象是,升入高中——即意味着想要考大学——尤其是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的家庭背景层次不断提升。

①这一系列的现象似乎显示出高等教育机会分配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而且不平等的程度还有可能在加剧。

二、理论解释和实证研究:教育扩张与教育公平

教育机会在人口中的分配形态,极大程度地决定了社会分层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不平等的程度。正因如此,谁能获得教育机会这一问题,就被置于社会分层研究和社会不平等研究的中心位置,教育选拔机制被认为是导致社会经济分化的最关键性的、最重要的机制。 有关教育扩张与教育不平等之间关系的最著名的一个理论假设

是最大化维持不平等假设(maximally maintained inequality,简称MMI 假设)。这一假设声称:教育扩张并不能导致教育机会分配的平等化,相 反,只要上层阶级或优势地位群体还有可能去提高他们的教育机会, 教育机会不平等就会维持。

在 MMI 假设的基础上,卢卡斯(Lucas, 2001)进一步提出了EMI

假设他认为,即使上层阶级在高等教育中达到了饱和,但不平等还将在高 等教育中以更有效的方式加以维持。

一些著名的社会分层理论家根据贝克的理性选择原理,提出了一个微观层面的教育决策 理性行动模型,理性选择模型与MMI 假设和EMI 假设都坚持相

同的假定,即:教育机会的阶级不平等没有随着时间的推进而下降,

教育扩张本身也不会降低教育机会不平等。MMI 假设和EMI 假设所

坚持的是,持续的教育机会的阶级不平等,是由于上层阶级控制了新

产生的教育机会并在教育领域实施社会排斥行动所导致的后果。而理

性选择模型的关键性假设是,与特定教育水平相关的身分地位变化和

投资获取某种教育水平的失败风险,对于不同的阶级的人含义不同。

如果这两方面的阶级差异没有随着时间推进而下降,那么教育机会的

阶级不平等就不会下降。反之,如果采取某些社会政策而导致这些因

素发生变化,那么教育机会不平等程度有可能下降。

国内学者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已有大量研究。许多研

究结果证实,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存在着阶层、城乡、民族和性别之间

的不平等

这些相互矛盾的研究结

果使我们无从把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真实情况和变化趋势,从而

也无法客观评估大学扩招政策的社会平等化效果,当然也不能更有针

对性地提出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建议。为此,很有必要在已有的研究

结果和理论解释的基础之上,采用更可靠的数据资料和更为精细的统

计分析方法,对大学扩招后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状况进行深入考

查。

三、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

(一)研究问题

本文所关注的教育机会不平等主要是指四个方面的机会分配不平等:阶层之间、城乡(户口身份群体)之间、民族之间和性别之间的高等教育机会差异。不过,本文重点讨论的是阶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因为这两种教育机会不平等是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的最关键性的教育不平等。①

,。本文基于2005 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一个次级数据集,

采用logit 模型分析了大学扩招对不同阶层、不同户口身份、不同民族和性

别之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影响,并同时检验MMI 假设、EMI 假设和理性

选择理论在中国社会的有效性。

本研究还通过数据分析来验证上述的三种理论假设——MMI 假设、EMI 假设和理性选择模型,检验这三种理论解释在中国社会的适用性。

(二)西方的理论解释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

考查大学扩招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影响和检验上述理论

假设在中国社会的适用性时,我们需要注意中国社会的某些特殊的社

会历史条件。

第一,中国社会正在经历急剧的社会变迁。

第三,中国的高等教育扩张的主要动机与多数西方社会不同。

第四,大学扩招政策导致了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在短期内急速扩

张,短短数年之内高等教育机会的供给量几乎翻了数倍,如此速度的

扩张在其他社会极为少见

第五,近10 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结构具有某些与西方社

会不同的特征

第六,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严重的城乡之间教育机会

不公平

五、数据分析结果

(一)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总体状况

(1.阶层差异:父亲的职业地位、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影响

2.城乡差异:父亲户口身份的影响

3.民族和性别差异

(二)大学扩招后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变化趋势

综合上述数据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确定,大学本科教育中的机会

不平等大于大学专科教育,尤其表现在阶层不平等和城乡不平等方

面。不过,家庭经济资本的作用例外,它对大学专科教育机会的影响

大于对大学本科教育机会的影响。另外,不论是大学本科教育还是大

学专科教育,大学扩招并未使两者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水平下降,相反,

城乡之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在本科和专科教育中明显增强。

(一)假设检验结果

数据分析结果与前面提出的假设相对照,我们得出下述结论:

MMI 假设(假设1)得到证实,大学扩招(高等教育扩张)并未使高等教育机会的阶层不平等、城乡不平等和民族不平等下降,即使

大学扩招使高等教育机会在短期内高速增长,其促进平等化的效应也

没有显现。

EMI 假设(假设2)得到证实。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等级分层与

教育机会不平等有交叉作用,较高等级的高等教育领域(如大学本科

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大于较低等级的高等教育领域(如大学专科教

育),尤其表现在阶层不平等和城乡不平等方面。

由 EMI 假设引申出的另一个假设(假设3)没有得到证实。尽管

大学扩招政策使高等教育机会供给量在一个很的短时期内猛然增长,

但它还是未能促成阶层、城乡和民族之间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下

降,即使在较低等级的高等教育领域(大学专科教育)中,高等教育

机会的不平等也没有下降。

假设4(RCT 假设)得到部分证实,大学扩招期间和之后,高等

教育机会不平等不仅没有下降,而且某些方面(城乡差距)的不平等

程度还有明显上升,这间接支持了理性选择理论。

(二)中国社会的特殊性、理论含义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首先,MMI 假设的推论逻辑是,如果社会结构中的阶级不平等没

有发生变化,教育机会分配的阶级不平等就会维持,而不论是否进行

教育扩张(除非教育扩张程度使上层阶级达到教育饱和)

其次,数据分析结果也对EMI 假设提供了一些特别的解释。依照

EMI 假设,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着质量不平等——更有价值、更有声望

的高等教育领域(比如大学本科)中的阶级不平等大于较低价值和声

望的高等教育领域(比如大学专科)。数据分析结果的确显示,来自

中上阶层家庭的人和拥有较多家庭文化资本的人接受大学本科教育

的机会,要远远多于下层阶级的人和拥有较少家庭文化资本的人,而

这种不平等在大学专科教育中表现得程度要略少一些。

再次,理性选择模型认为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取决于影响

个人教育决策的四个因素——教育成本(C)、教育收益(B)、失败的

风险(Pf)和地位提升(SD),大学扩招以来,这四个因素的变化都

不利于降低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相反还可能导致不平等程度的上升。

最后,对于性别之间的高等教育机会差异,中国社会也有其特殊

性——性别不平等与城乡不平等存在交叉作用。

(三)此项研究的政策意义

自 1977 年高考制度恢复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多出人才和选拔出好的人才,教育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

够重视。近10 年来,社会公众对于某些领域的教育不平等问题的讨

论越来越多——尤其是针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农村教育问题和高

考选拔制度,政府也开始关注教育公平问题。

如何降低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大学扩招是否能减少教育不平等?

本文的研究结论很清楚:单纯依靠教育规模扩张并不能降低教育不平

等,相反教育不平等还可能上升。教育扩张的同时还需要其他一些配

套政策,才有可能降低教育不平等。关键性的问题是,在目前情况下,

什么样的配套政策有利于减少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特别是城乡

之间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近年来,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政策——

包括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减少农民的教育负担、减免学费、推进

农村的义务教育、增加对贫困大学的经济资助,等等。但是,从析结果来看,这些政策对于缩小高等教育机会的城乡差距作

用不明显,高等教育机会的城乡差距还在继续扩大。这就需要我们对

上述这些政策的实际效果作进一步的思考。教育决策的理性选择理论

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如何提高农村居民、下层民众和弱势群体的

教育收益、降低他们的教育成本和失败的风险,应该是相关政策设计

的基本思路

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研究综述论文

入学机会公平——谁能接受高等教育?

不平等劳动合同

中国教育不平等论文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浅议城市扩张与法律支持

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银行信贷风险

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不平等的代价读书笔记

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
《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