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6 半截蜡烛教学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4:02: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6.半截蜡烛

主备人:韦丽 审核人:韦丽 【教材分析】

课文叙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三名德国军官巧妙周旋、化险为夷的故事,表现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勇敢机智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故事情节一波三折,依靠生动的描写,让我们仿佛也身处其境,感受到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整篇课文始终让我们关注着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她们强烈的心理活动。这是课文着墨比较多的地方,也是课文的重点所在。因此,我们在读课文时,要把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那感受会更深。

【学习目标】

1.学会7个生字,绿线中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词语、句子的朗读,抓住“似乎”等重点词语,感受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4.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悟人物细节描写,演一演故事。 【学习重难点】

1.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词语、句子的朗读训练,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感受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魅力和表达技巧。

【资料链接】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从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开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结束。因法西斯政权的迅速崛起,对内极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争霸世界。 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为实现重新瓜分世界、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企图,不惜发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从欧洲到亚洲,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3.学习第一段,理解课文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唐·王昌龄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生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眼睛 ( )的东西 ( )的孩子 ( )的心情 ( )的主意 ( )的小姑娘 (

)的桌子(

)的儿女 (

)的光

一( )主意

一(

)油灯

一(

)眼睛

2.自学生字,画出文中生词。独立完成看拼音写词语。

bàn jiã lóu tī xī miâ zhú xīn chú fang nuò yán ( ) ( )( )( ) ( ) ( )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厄运: 摇曳: 4.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你还知道还有哪些二战时的故事,写出三个故事名字。

二、课堂研讨 1.导入。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2.预习反馈。 3.整体感知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伯诺德夫人一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合作探究

▲根据提示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当_____时,伯诺德夫人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当_____时,大儿子杰克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当_____时,小女儿杰奎琳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根据以上交流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随机板书:一吹二端、外静内急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唐·王昌龄 “外静内急”,这不仅是伯诺德夫人一家人跟三个德国军官的斗争方式,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法国人民的一种特有的斗争方式。

“外静内急”,着急什么?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学习第一段。

(1)第一自然段中哪些字眼让你有感受?

家庭主妇 只有 幼小的儿女 秘密情报——身为家庭主妇,带着幼小的孩子参加危险的秘密情报传递工作,这说明法国人民有多么的爱国,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行径让普通的法国人都奋起反抗了。 (2)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绝密 绝妙 两个词中都有“绝”,都表示“最、极”的意思。妙在藏情报的地方绝——半截蜡烛,是正在使用的日用品,且是可以燃烧的;蜡烛放的地方绝——显眼的地方,有时候最危险的地方恰恰是最安全的地方。 5.教师小结

三、当堂训练

1.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①( )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

)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②杰奎琳(

)踏上最后一级楼梯,她手中的蜡烛(

)熄灭了。 ③(

)蜡烛烧到金属管处,(

)会自动熄灭。 ④伯诺德夫人为了情报的安全,( )想了许多办法,(

)始终放心不下。

2.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绝:①断绝; ②完全没有了; ③走不通的; ④气息中止; ⑤独一无二的;⑥极,最; ⑦绝对。 (1)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 .(2)马路上行人车辆络绎不绝,热闹极了。( ) .(3)东北失陷、平津失陷„„爱国军民悲愤欲绝。( ) .(4)翠鸟生活在悬崖绝壁上。( ) .

四、巩固练习

1.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德国军官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缩句)

②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样大的小女儿。”(改为间接叙述形式)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唐·王昌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悟,品读“似乎”等重点词语,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通过合作表演,培养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温故预习。 1.听写词语。

2.伯诺德母子三人中,你最佩服谁?她(他)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并熟读描写她(他)的相关句段。

二、课堂研讨 1.导入。

同学们,70多年前那一场几乎席卷整个人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无数国家染上战火,人民饱受煎熬。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课文中的伯诺德夫人一家参加了秘密情报传递工作。一天晚上,他们为了半截蜡烛与闯进屋子的德国强盗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战斗。让我们走进课文,关注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 2.预习反馈。 3.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3-7小节,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组织学生交流,把握三处:①当德军把蜡烛点燃②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③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

(2)感知情节的一波三折。文章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4.合作探究

伯诺德母子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伯诺德夫人

(1)用曲线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心理活动,用直线画出描写她动作神情。 (2)出示: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唐·王昌龄 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这小小的半截蜡烛关系着一家三口的性命,更重要的是与国家的利益息息相关!带着这样的心理感受,我们再回过来读读刚才画出的那句,指名读,现在你从伯诺德夫人的言行中又体会到什么呢?(镇定机智、从容不迫)抓住哪些词读好?(急忙,轻轻)

(3)出示:想一想带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准确反映了危机的过去只是暂时的)

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逼真地反映了伯诺德夫人此时紧张的心理)

▲杰克

(1)交流: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里顿时暗了许多。

指名读。你体会到什么?(内心紧张外表镇定 )

(2)交流: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

坐待什么?(机会、厄运)联系上下文,说说即将到来的厄运是什么呢?指名说

出示、引读: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面对即将到来的厄运小男孩是如此从容镇定,真让人佩服呀!谁再读读这一句? (3)这一段中还有哪些句子让你体会到气氛的紧张?

“烛焰摇,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师叙述:是呀!时间每过去一秒,危险就增大一分,空气中弥漫一股火药味,从微弱的烛光中我们感受到危险迫在眉睫,此时的蜡烛就像是屋子里的一颗定时炸弹。

通过朗读,将紧张的气氛读出来。

▲杰奎琳 (1)分角色朗读 (2)评价“娇声”

(娇声读好了有什么作用?)

▲整体回顾

多么了不起的一个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在这场战斗中凭着他们的镇定与机智最终战胜了敌人真让人敬佩。

三、当堂训练

1.课文中运用了大量心理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腻地刻画,当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唐·王昌龄 杰奎琳把蜡烛拿上楼去,一家三口心理又会怎样想呢?

展开想象的翅膀,选择一个人物,写出他(她)此时的内心独白。

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来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1)从加点的词语中你体会到 (2)“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指 ,说它是“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是因为

四、巩固练习

1.将故事讲给父母听,或者和自己的伙伴分角色演一演故事。 2.拓展阅读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雨来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著名小英雄,他虽年纪不大,但非常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八路军,非常痛恨日本鬼子,他用自己的行动,积极支持八路军抗战,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日军要来扫荡了,村里的人都慌慌忙忙赶着牛、驴和猪,肩扛手提着东西往沟里跑。民兵也都集合了起来,武装班长申俊福领着十五六个民兵,个个扛着地雷,拿着铁锹,急急忙忙奔向村外的大道上去埋地雷。任务很快完成了,民兵和雨来以及小伙伴们都迅速躲了起来。

雨来和小伙伴们跳下一个土坎,等了半天也不见日军的影子,决定去侦察一下。雨来想从草垛上跳到院子里,他的脚刚伸下去,觉得不对劲,踩着一个人脑袋,是一个日军在那儿藏着呢!雨来赶紧喊:“里边有敌人,快跑!”

小伙伴们跑了,雨来的双脚被那特务一拽,摔了下去,落到了敌人手里。一个满脸大胡子的日本军官,瞪着眼睛对雨来嚷道:“小孩!带路!”雨来心想,跑是跑不掉了,不是带路吗?我把他们带到地雷阵里,对,就这么办!

到了村东大道上,日军问雨来:“这儿真有地雷?”雨来说:“不信拉倒,你踩踩试试!”可日军没一个敢踩。雨来领着200多个日军在假地雷阵里转了半天。转来转去,终于要到地雷区了。雨来琢磨着想个办法逃走,于是领着日军走上了河堤,距离第一个地雷不远了,可雨来却大声嚷着:“前面,没有地雷!”

离第一个地雷两丈远了,一丈远了,再往前走就踩着地雷了。这时候,雨来故意一脚迈空栽到河里去了。他在水里扑腾着,故意从水里伸出脑袋喊道:“救命啊!”不一会儿,雨来好像被水冲走了,不见人影了。日军军官以为真的到了无雷区,迈着大步往前走。没走几步,地雷响了。轰!一个个地雷接连不断地响了起来,这里是地雷区啊!没有多长时间,200多个日军死的死,伤的伤,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唐·王昌龄 还有不少做了俘虏。战斗胜利了,雨来从水里冒了出来,混身是水,抱着湿衣裳的他笑了。

1.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从课文“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来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我们可以看出杰克是一个在危险面前非常机智、镇定的孩子。模仿这一答题方法,联系这篇短文的具体内容,说一说雨来是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反思】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唐·王昌龄

半截蜡烛教学案

半截蜡烛教学案

半截蜡烛教学案11

6 半截蜡烛

6半截蜡烛

6、半截蜡烛

6、半截蜡烛

6半截蜡烛

6、《半截蜡烛》作业

6半截蜡烛教案

6 半截蜡烛教学案
《6 半截蜡烛教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