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李白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1 20:52: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失望与希望并存,现实与浪漫相融——李白在744—755南北漫游与变乱前夕的诗作艺术

[内容提要]李白作为我国诗歌界的珠穆朗玛峰,他的诗作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灿烂辉煌的一笔。浪漫的艺术手法经常在他的作品中出现,无论是历史题材还是表现当前的现实和自己的理想,甚至在描写事物时,都注入自己的浪漫情调,可以说,他是一个浪漫的人,他的诗亦为浪漫之作。“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是夸张的艺术手法,“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采用想象的艺术手法。可以看出李白不管悲还是喜,都能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这也说明了李白是个热爱自由的人,在律诗成为主流的盛唐,他却更多的选择了体例比较自由的古诗和乐府诗。前人的乐府诗不仅数量大,而且质量高,要超越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太白凭借他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让盛唐律诗的天空划出一道亮丽的乐府彩虹。744—751年,政局转变的前夕,李白的作品风格也随着改变。

[关键词]浪漫主义、现实、理想、矛盾 [正文]

一、李白一生简述及成就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名字在我国古典文学优秀作家的辉煌星座里和屈原、杜甫、白居易、陆游、辛弃疾等相互照映,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他是人民最熟悉最热爱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和事迹,长期以来为人民传诵。

李白的诗是中国古典诗歌极宝贵的遗产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以丰富的现实内容和巨大的艺术成就而具有不朽的价值。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近千首,有《李太白集》,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李白的一生,基本都生活在李隆基统治的时代,即历史上的盛唐。盛唐是李唐王朝发展的最高峰,同时也是走向衰落的转折点。这时社会经济相当繁荣,但也隐藏着错综复杂的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正逐渐激化。李白正是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他的大部分诗歌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诗人喜欢寄情于祖国的大好河山,桀骜不驯的性格与雄浑豪迈的山水融合在一起,便有了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744—755年间的十年漫游时期

天宝三年(744)春,李白离开长安,怀着理想幻灭的痛苦与悲愤,开始了以梁园(开封)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这一次漫游,主要是在汴梁、齐鲁、江浙、燕赵一带。这一段时间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洛阳和杜甫相遇,并且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闻一多先生是这样热情地赞美两位伟大诗人具有深远意义的会面:“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发三通擂鼓,然后提起笔来蘸饱了金墨,大书而特书。……我们再逼紧了我们的想象,譬如说,青天里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那么,尘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案,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遥拜,说是皇天的祥瑞。如今李白和杜甫——诗中的两曜,劈面走来了,我们看去,不比那天空的异瑞一样的神奇,一样的有重大的意义吗?”

李白漫游到齐州的时候,曾经举行了入道仪式,他的入道,主要是为了挣脱社会的束缚,憧憬自由的生活。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说李白:“好神仙非慕其轻举,将不可求之事求之,欲耗壮心遣余年也。”他自己也说:“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送蔡山人》)这时期,李白的心情一直是矛盾的,他一方面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对自己依

然充满了信心,而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忧思烦恼,慨叹人事无常,痛感鱼目混珍的社会现实,使他的理想与功业难以成就。所以他虽然放浪山水,纵情酣饮,求仙问道,但心中愁结始终难以化解,只是因为他性格豪放开朗倔强,往往能够强自解怀罢了。

三、李白在这十年的诗作特色

(一)、真实而深刻地反映现实的生活和美好理想

中唐诗人张祜《梦李白》诗云:“严陵死后到李白,布衣长揖万乘君。”把李白与东汉的严光看作历史上仅有的两个“布衣长揖万乘君”的清高之士。他一生追求济苍生、安社稷、建功立业,同时又向往遗世独立、自由放任的浪漫生活。李白的不惑之年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度过,他的心态交织着极度失望与希望东山再起的深刻矛盾,于是道出了《行路难》的心声: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是李白所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象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象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诗的一开头,“金樽美酒”, “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行路难,行路难,多

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真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这首诗在题材、表现手法上都受到鲍照《拟行路难》的影响,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两人的诗,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而由于时代和诗人精神气质方面的原因,李诗却揭示得更加深刻强烈,同时还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因而,和鲍作相比,李诗的思想境界就显得更高。

李白的另一首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作于746年冬,李白由东鲁再次南游越中,行前作此诗向东鲁的朋友告别。作者巧妙的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形象地刻画了天姥山的雄浑壮丽,同时也真实地表达乐诗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崇高气节。唐殷潘《河岳英灵集》评李白曰:“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相当确切。梦境是潜意识的幻化,解析一下诗的梦境,颇能见出李白当时的心态。髙渺而清澄的山水之景,透露出在遭谗去京后,李白皈依自然的渴望,这终于导致了仙境忽开,群仙降临的奇观。意识与潜意识在梦中的交战融合,构成了梦境也是诗意的丰富层次。它是奇伟壮观的,却因着潜在的摆脱不去的幻灭感而显得更为悲慨动人。无怪乎梦醒之后,他虽一心要“须行即骑访名山”,却仍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是我不得开心颜”。

(二)、具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杜甫称赞李白诗时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种无与伦比的神奇艺术魅力,确实是李白诗歌最鲜明的特色。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创造性的运用一切浪漫主义手法,更重要的是,他的诗歌中除了浪漫主义而外,还有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应该说,李白的诗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浪漫主义居于首要地位。

李白和屈原有着相似的政治理想和不幸遭遇,也有着可以媲美的高贵品质和艺术天才。他继承了屈原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并使之发展,特别是汲取了民间诗歌中的夸张手法,在创造性地运用中加以提高。另外,他所接触的题材也明显地比屈原的广阔,因而,他对于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范围也就更加广泛。

李白灵活地采用古风和乐府歌行体式,不受诗歌格律形式的束缚,创作出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美诗歌。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律诗较少,

五、七言律诗一共只有八十多首,大部分是乐府和歌行。这两种体式,字数灵活,格律不严,能够比较自由地表达诗人深刻的思想、奔放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例如《将近酒》,开头一句十个字,中间夹杂三字句、五字句,句式参差,运用自如。诗人以豪迈的语言,表达了蔑视功名利禄、追求自由理想的情怀。全诗有如行云流水,倾泻而下,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丝毫没有让人感觉到句式不整所带来的混乱。《蜀道难》也是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运用奇妙的想象、浪漫的夸张和虚无缥缈的神化传说,创造了一个神奇瑰丽的艺术世界。风格雄奇奔放、纵横恣肆、淋漓酣畅,形象绚丽多姿,相象丰富而奇诡,使诗歌充满奇险神异的色彩,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和激情。

(三)、纯朴自然的语言中见真情。

对于李白的诗歌的语言风格,许多人常以“清新”、“明朗”等类词语来概括,正如他自己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所形容的。《赠汪伦》就是这样一首诗:李白乘舟

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为曾汪伦而作,简单明了的几句话却道出了李白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朋友之间的真情不免跃然纸上。再看《独坐敬亭山》,是写得极超逸,“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什么不必道出,是天宝后期安史之乱前李白久经世事后愈趋索寞心境之反映,而与开元中的”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新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在人间”相对读,心境已不复当初之开朗。

李白作诗总是要和饮酒相关,一杯下肚,他就能吟诗几首,这是其他诗人所无法比拟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诗作比较趋向于口语化,和他丰富的想象力结合,也就理所当然地博得人们的喜爱。即使他的诗在平易上没达到杜甫妇孺皆可读懂的程度,但这正体现了他的诗作文学性比较强,而不仅仅表现对现实的描述。

李白的漫游对其诗风的形成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漫游让李白饱赏了祖国的壮美山河,诗人由此诗兴大发,用他那饱含深情的妙笔,描绘了蜀道的险峻,长江黄河的壮阔与雄伟,留下了“涛似连山喷雪来”、“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等众多的名句。这些诗句,想像力惊人,夸张大胆,有的还善用了一些神话传说,具有强烈的自我表达主观色彩,这是李白山水诗有别于其他诗人的一个鲜明而显著的特点。这个特点其实也就是浪漫主义的特色。

李白的诗,不管是浪漫主义中含有现实主义成分,还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抑或是现实主义中带有浪漫主义性质,都是李白生活及个性的展演,耀眼而丰富,是一个时代的永久魅力。李白以其天才的资赋、狂傲的个性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写诗,把诗歌的创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李白的人生是诗意的人生,他的诗文,犹如天马行空,是一种生命意志的展现,有一种行不连而意连的和谐美,所以,杜甫评价其诗“飘然思不群”。从这个意义上讲,李白是一个真正的诗人,其生命力是永久的。

[参考文献]:

①《古诗词漫话——诗酒李太白》,陈文华著,中华书局。 ②《李白诗选评》,赵昌平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③《李白文学研究文集》,中华书局。 ④《李白研究论文集》,中华书局。

李白论文

李白 论文

李白诗词鉴赏论文

大学语文论文(关于李白)

古代文学论文之李白

论文:李白与月

李白论文终稿

论文—论李白的山水诗

李白

李白

李白论文
《李白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