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阅读方法

发布时间:2020-03-04 00:39: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阅读方法指导借鉴材料

(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外阅读都是学生自发的,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自觉性较差,有的甚至没有阅读习惯。所以,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

1、帮助制订课外阅读计划。

有专家提出,小学生一个月读至少1~2本课外书以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制定出比较系统的课外指导计划,每学期开始向学生公布一批课外阅读的书籍和要求,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和时间表,合理安排好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衔接、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时间分配,做到课内课外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2、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籍。

阅读要有取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给学生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尽力避免让学生触及一些带有负面影响的书籍,帮助他们提高免疫力,让学生的心灵保留一方净土。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使其在读中积累语言。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给他们列出每学期的课外阅读指导书目,供学生阅读参考,也可以推荐他们订阅一些优秀的刊物,尽量使学生所读书刊适合年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育。

3、教给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直接影响阅读质量。好的教师不仅会给学生传授知识,还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合理运用朗读、默读、速读、精读等方法阅读课外读物,指导学生多读多想,既要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故事情节,又要深入领会、赏析文章中写得好的地方。要指导学生学会摘抄好词佳句、好句段、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读书方法。还指导学生准备一个读书笔记本用摘抄或剪贴的方法,做好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4、安排恰当的阅读量。

每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都受到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不同要求。有些学生接受能力强,他们能够挤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阅读量可能要大些,内容要深些。相反,有些学生就可能少些,内容浅些。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少到多,根据掌握知识的多少安排阅读量,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阅读方法指导借鉴材料

(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从一年级学完拼音开始,我就要求学生读课外书。通过一年阅读兴趣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对阅读已经有了浓厚的兴趣。本学期,我继续在班级中开展“好读书、读好书”活动,并对如何搞好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做了一点粗浅的尝试:

一、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推荐课外读物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识字少,因而阅读能力相对偏弱。但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富于幻想,所以可以给这个阶段的孩子推荐适合他们读的童话故事、寓言、成语故事、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书籍。同时,还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给他们推荐相关的读物。如当学完课文《坐井观天》以后,我便推荐学生读成语故事类的书籍,每节课前还会抽出3分钟让他们轮流上台讲一讲自己的学习收获。每天的家庭作业,我都布臵了读课外书这门作业,并要求学生将每天读的课外书的名字、感兴趣的词名和每天读书的时间记下来,一方面是想了解孩子们在读些什么书,每本书一般读多长时间可以看完,通过读书掌握了哪些内容。及时向大家推荐对好书,让孩子共享读书资源。如果发现某个学生读的课外书比较好,及时向大家推荐,让学生们共同吸取优秀知识营养。

二、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指导读书方法

我们班的学生每天都有两个固定的读书时间,一个是中午五十分钟的午读时间,一个是每天回家四十分钟的读课外书的时间。我一直要求同学们读课外书时必须保持安静,做到边读边思考。本学期,我还要求他们人人准备一个课外积累本,将自己读课外书时碰到的喜欢的词语、句子抄下来。刚开始时的想法是想让他们尝试一下,心里想着他们年龄小,也不一定知道哪个词好哪个句子好,可事实上我错了,别看他们年龄小,还是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抄的好词好句还是挺不错的,有的同学还能把积累的好词好句背了下来。平时没事的时间,不少学生还会把自己的积累本拿出来和其他同学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定时进行交流评价,落实读书检查

本学期,我特别关注读书的反馈与检查。每周我特意安排了一节语文课作为我们班的读课外书交流时间。我把班上学生分成了8个组,每组约有

四、五个人,给每组指定组长,发给读课外书记录本。要求同学们每周要准备3篇自己在课外读的文章,然后在课外书交流时间里首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一个人讲,另外几个同学听,听完后一起评一评,说说哪儿讲的好,哪儿讲的不好,并且把自己读的文章的题目和大家的评价记在读课外书的记录本上。通过这样的活动,有效促进了同学们读书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还能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每周五进行一次“读书大王”评比,通过民主评议,评选2名最爱读课外书、读课外书收获最大的同学,以此激励大家读课外书的兴趣。

通过一学期的培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有的同学通过读课外书认识了很多没有学过的汉字;有的同学通过读课外书积累了很多好词好句,写日记语言非常生动;有的同学从课外书中学到了做人的道理;班里同学们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都有不同幅度的提高。

阅读方法指导借鉴材料

(三)

获取知识最重要的途径是阅读。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课内掌握的主要是阅读方法,他们许多知识都来自课外读物。如果我们在认真指导学习方法的同时,也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认真指导、管理,帮助他们扩大知识面,提高知识水平,将能直接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往教师总要等到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即到三年级时)才开始重视课外阅读指导。但我们应当注意到当今学生的素质在不断提

高,一般来说,一年级学生口头的词汇量已较丰富,一些简单的字他们早已会认,甚至会写,而汉语拼音的熟练掌握更使他们有了学习的“拐杖”。这时教师如果能利用他们出入学时的新鲜感和旺盛的求知欲,循循善诱指导读好课外读物,引导学生从一开始接触语文时就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帮助他们积累知识,对以后学好各门功课都打有好处。

那么,怎样在低年级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呢?如何把握指导训练的度呢?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激发兴趣,鼓励阅读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教师要花大力气,多动脑筋搞搞小花样,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如举办读书会、故事会、古诗朗诵会、知识竞赛等。现在的孩子都挺大方,爱表现自己,非常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教师要及时举办一些读书会、故事会,要求孩子们绘声绘色、边说故事边表演,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他们准乐得一蹦老高,回家积极做准备,促使他们翻阅大量的课外读物,阅读大量的文章,进行比较、选择,大家都会比着找最好的故事,一展风采。这样做,既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又在“潜移默化”中增长了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自己读书之路的心得体会,积极鼓励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文章,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学生带进图书馆、阅览室,任其随意翻看,让学生去感受五彩缤纷,奇妙有趣的各类图书,去感受阅览室专心致志的读书氛围,从而产生渴求阅读的心理。

二、多种方法,促进阅读

学生爱读书不等于会读书,还须加强阅读方法指导。具体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还要采用多种方法。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时,要做到一段时间有一个侧重点,不断地选取各种材料,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1)摘录法。指导学生在读书、读报时,及时把看到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摘录下来,并看看它们出现在怎样的语言环境中,以便自己在今后的语言实践中也加以运用。

(2)批注法。“不动笔墨不读书”。老师要非常关注儿童阅读批注习惯的养成。面对低年级的学生,就教孩子用“心情符号”学批注——高兴处画张笑脸,读到伤感处勾画个哭脸,读不懂时,画张苦脸,以此表达感受。渐渐的,有的孩子不满足于只画些表情,他们还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让家长帮忙记录在书上,三言两语行、洋洋数百字也行,只要出自内心,既是深化阅读,提高见识,也是训练写作的好方法。

三、活动反馈,充实生活

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精妙词句,心灵便生出了“翅膀”,渴望“飞翔”,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此时教师就应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朗读擂台赛、复述故事比赛、分组听写竞赛、故事会等;还可以在班上“学习园地”中开辟读书栏,设“浪花集”、“语丝”、“知识窗”等小栏目,发表学生课外阅读所得,互相交流学习。这样既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与信心,也丰富充实了学生的生活。

在低年级学生中,适时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学习方法与技能,扩大知识面,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对学生的一生都有久远的影响。课外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感悟,一种体验,它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文化视窗,为他们增添了隽永的书香。课外阅读既有举一反三的量的积累,又有超越文本触类旁通读的质的飞跃,享受的是和文本自由对话的畅达与率性。

阅读方法指导借鉴材料

(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也曾说,语文学得好的人,大部分得益于课外。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非经过大量的课外阅读不可。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阅读量的积累,在低年级学段就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还要求学生喜欢阅读,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使他们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要达成这些指标,教师必须加强科学的指导和实践。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我觉得要从三方面抓起: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课外阅读同样应从兴趣开始,学生只有对课外阅读充满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外阅读中去,才能把课外阅读当作他们的一种享受、一种休闲,从而保持旺盛的阅读热情,主动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

1、利用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在学校举行的第一次讲故事比赛活动中,我班的两名学生讲的《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在低年级讲故事比赛中获

一、二等奖。学生们在比赛现场看到他们出色的表现,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我抓住时机借势引导学生回家多看看动画节目,或者看看与这些动画节目中的故事相对应的注音故事书、童话书。在以后的日子里,学生们都迷上了故事,更迷上了故事书。课余时间这些孩子们总是喜欢把自己新学到的故事讲给我和同学们听,什么《八仙过海》、《精卫填海》、《对牛弹琴》、《小马过河》等等,而且他们讲起故事来个个情趣盎然。采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珍惜文化的情感。 2.小人书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人书对孩子而言,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当作教材,只是用来感受“快乐”的,所以一本小人书愈有趣,愈能深刻的留在孩子记忆里。

第一次接触用小人书上课是在一次外出听课中,那位老师执教的是《我有友情要出租》。这是一个温馨、略带些伤感的童话故事,它讲述了人性中的寂寞,更讲述了人际交往的真谛。回到学校,我再次和自己班上的学生共读了这本书,在小人书本身所营造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孩子们有着比较活跃的思维和情感体验,在这样的氛围中,有时是我给他们讲故事,和他们讨论故事里面的内容,有时请他们看看图,自己读读,有时还学生一起参与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样的阅读,让孩子体会到

了读书的快乐,激发了阅读的兴趣。从此我发现孩子喜欢看小人书了,我就借此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形成逛书店的良好习惯,经常向他们推荐一些好的小人书读物如《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等。

3、开展比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争强好胜,有强烈的表现欲。故在低年级开展比赛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常用的比赛活动主要有:

故事会——在班级举行讲故事活动,要求学生把课外阅读中看到的童话、寓言、故事等讲给其他同学听。故事会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要想讲好故事,就必须去找恰当的材料,而且要进行选择,这就需要他们用心地阅读大量的童话、寓言和故事。

朗诵会——朗诵包括朗读和背诵,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普通话,提高朗读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对诗歌等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低年级学生推荐阅读短小的诗歌和散文,以背诵为主。

词语接龙——这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它可以检查学生的词语积累情况,从另一个侧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读书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习惯。

二、广开书源,有书可读

阅读兴趣被激发后,对低年级的孩子而言,该指导他们看什么书呢?参考各类小学生推荐书目后觉得推荐的读物首先要注意有趣和广泛,我们只有指导学生广泛地阅读,才能实现博览群书、厚积而薄发的宗旨,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均任歙张”的境界。

首先选择课外读物,必须注意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合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让学生“读自己喜爱的书”。

低年级儿童的持久性比较差,他们的文化水平、认知水平也比较差,所以必须向儿童推荐一些浅显易懂、通俗简短、情节生动,符合他们口味的读物。比如一些在内容上歌颂人类勤劳、善良、坚强、进取、崇高等人格精神的童话、寓言、儿歌等注音精读物,象《安徒生童话》、《三百六十五夜》、《格林童话》等。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受到各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其次选择有一定知识性的读物。儿童光靠学校里老师教的知识,是远远满足不了当今社会对孩子的要求的。所以必须向他们推荐有一定知识性的书籍,比如《十万个为什么》、《蓝猫淘气三千问》等包容各方面知识的注音读物。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帮助学生了解、掌握父母、老师无法给予的知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结合语文学科教学,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或作家风格向学生推荐与课文有联系的作品,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节动人、感人肺腑的课文;也有不少能激励学生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课文。每教完一篇课文,我就推荐给学生与之相关的文章。如教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后,学生已经体会到周恩来总理报效祖国振兴

中华的博大的情怀,正在为周总理振兴中华的浓浓的赤子之心感动时,就向学生推荐《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再一次震撼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更深切体会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明白自己从小就应该热爱祖国,为祖国建设做力所能及的事,报答革命先烈创造的幸福生活。又如教《爬山虎的脚》一课,就推荐《小树长高了》一文,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平时多观察、多积累,善于把相似的事物联系起来辨析、比较,才能创造出新的事物,得出新的结论,学到新的知识。学了《快乐的节日》一文,就介绍和指导学生去学习一些简单的歌词和儿童诗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不但逐渐养成了习惯,而且走上了正确轨道。

总之,只有“从小做起”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慢慢地积累丰富的语言,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阅读方法指导借鉴材料

(五)

新课标对小学低年级学段课外阅读作出如下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积累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等。对于课外阅读的量,则规定了5万字的最低阅读总量。要完成这些指标,我觉得教师(特别是低年级教师)必须注重“趣”与“法”的融合,以此来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趣”既指兴趣又指趣味。

这几年来,我一直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在课外阅读指导上,发现难度较大,由于他们年龄小,识字量不多,理解能力低下,注意力难以持久,这一切都让他们觉得读书很费力,无法从书中很快、很直接地获得快乐,大部分孩子不愿意读书。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成了我们的首要任务。要培养兴趣,当然是要讲究“趣”味性。

一、推荐读物诱发兴趣。夸美纽斯曾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教学,也就是说,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听听、摸摸、闻闻等。课外阅读也应遵循直观性原则,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画面能紧紧吸引孩子的眼球。现在市面上彩图童话故事书籍众多,经典童话的彩图绘制更是精美动感,极富想象力,孩子无法拒绝这种诱惑,欣赏图画时自然而然地把目光投向周围的文字,“爱屋及乌”而迷恋其中。所以一开始我都从一些学生最喜欢看的经典童话入手,而且都是图文并茂的绘画本。

二、利用故事激发兴趣。儿童的阅读启蒙往往来自于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对每个儿童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在一次童话阅读课上,我讲完一个故事后,又请了一个学生来讲。当时有一位学生声情并茂地讲了《海的女儿》这个故事,同学们侧耳倾听,有的小朋友听得快流出眼泪,我知道他们已被故事中小人鱼的悲惨遭遇深深打动。讲完故事,同学们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我抓住时机进行表扬,并询问她是从哪里学到了这么好的故事,她说是从《安徒生童话》中看到的,还告诉我她每天都安排一两个钟头看课外书。于是我就借势引导学生向这位同学学习,课外时间多看一些图文并茂、带有拼音的童话故事。

在这以后的日子里,我发现学生们喜欢上了故事,更迷上了故事书,并把自己学到的故事,懂得的道理讲给老师或同学们听。

三、开展活动深化兴趣。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表演的欲望很强烈,我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竞赛活动,既能深化他们的阅读兴趣,又能及时检查阅读的效果,便于有针对性地指导。例如在一次课外阅读活动课上,我组织学生把最近所看所学的故事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朗读、讲故事、演课本剧等形式),学生们个个兴致极高,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每讲完一个故事,我都请其他同学说说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这样,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又学到了很多东西,不知不觉中加大了阅读量,增加了知识的积累,智力得到开发,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加强,可谓一举多得。

就这样随着课外阅读的铺开,一个新的问题又摆在了我的面前。我渐渐发现很多学生好读书却不得要领,他们读书光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的读读。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孩子他们更是不知从何读起,该读什么,怎样去读。光有一股热情,兴趣难以持久维持,因此,我们不仅要引导他们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因此,在激“趣”的同时,也要融合“法”的教育。“法”指的是读书的方法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内容有以下三方面:①阅读兴趣方面:有见到书报就想看的欲望。初步养成经常看书看报纸和近期书刊的习惯。②阅读方法方面:看书时注意力集中,边看边思考;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能自觉使用工具书查找答案,善于收集需要的资料。③阅读品质方面:爱护书刊,不在书上随便乱画;敢于质疑问难。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榜样示范。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教师、家长、同学的榜样示范,能产生极大的导向作用。要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首先要自己感兴趣。例如每次我在读什么书的时候,我总是对学生说我在看一本什么书,我打算什么时候把这本书读完。

2、营造氛围。教师在班内创设“图书角”,保证学生的“书源”,然后每周定点定时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阅读时,教师还可以配上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作为背景,从而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3、及时评价。任何人都希望对自己的作为有所认可,小学生也是如此。及时地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不仅对已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是个鼓励,对于还没养成习惯的学生也是一种促进。如每周抽出一点时间,让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外学到了哪些知识,比一比谁的课外知识最丰富,然后评出“读书星”,利用课外阅读课,请学生交流看到的故事、童话或文章,谁交流的最多,评出“故事大王”、“读书积极分子”等,这样能较大地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热情,使他们始终保持阅读的兴趣,能多读书,读好书。

二、教给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一篇带多篇,课内得法,课外受益,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课堂教学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在课外阅读

中,既丰富了语文材料,又扩大了知识面。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及知识水平,我着重教会学生以下方法:

1、图文并重。低年级课外读物大都是图文结合,可坚持引导学生从看图到读文。如指导他们看书可先看封面和书名,想想书中可能写些什么事。阅读的时候可以先看图,再看文,文章中经常有学生不认识的字,我也允许学生猜读或跳读。因为图画基本上能帮助儿童理解文字意思。

2、按顺序看懂文章。每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要弄明白事情怎样从头说到尾,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让孩子读书时,我教会孩子用一些符号在书上圈圈画画,如:碰到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对于一些好词、好句用小圆圈画出来等,以便让他们在阅读的时候留下思考的痕迹。

3、开展多形式的阅读积累活动。

在积累活动中中,有些学生不能辨别哪些是该积的好词句,我就通过几篇课文,告诉他们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提高他们的鉴赏力。平日和学生说话的时候,我也经常会用一些成语,并加以简要解释;如果学生说出了好的词句,及时加以鼓励。后来,又进一步要求他们搜集好的句子,刚开始识字少,就在书上划一划,读一读。到了现在,形式就较多了:有学生自制的读书卡,小报,摘抄笔记,读书记录表等

总之,在阅读这块有待开发的神圣领地里,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积累和摸索,让我们把人类精神上的食粮带给我们的孩子们,让他们都能找到课外阅读的乐趣,更能找到课外阅读的钥匙。

小学生阅读方法指导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语文教学中的千年古训,也是我们现代人开展读书活动所遵循的原则。响应上级的号召,开展“读书节”活动,认真落实“真正让小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利用阅读课、课前、课余的时间开展读书活动。为了收到良好的效果,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打算从以下做好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一、激发读书兴趣,营造读书氛围,拓宽课内外阅读渠道。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好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笔者认为要让书籍能够占据学生的心灵,就必须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1、大力营造“读书”氛围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大造阅读的声势,在班内建立“图书角”,安放图书橱,把学生自带的、喜爱的图书装进书橱,以确保可供学生阅读的图书源源不断;同时,还鼓励学生利用阅读课和课余的时间,到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借阅图书。另外,在教室墙壁上还设置“书海拾贝”、“读书园地”、“阅读指南”等版块,包含读书心语、美文摘选、佳作赏析等内容。班内书香萦绕,学生置身其中,天长日久自然会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情操必定受到良好的陶冶。

2、开辟课内外阅读渠道,激发读书兴趣

在开展阅读课之初,一部分学困生对读书缺乏兴趣,他们觉得读书是一件很枯燥的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更需要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机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头脑需要科学知识之光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需要阅读、阅读、再阅读”从这段话里我们不难看出,改进学困生的方法在于阅读而不在于其他,也正如古人所说的“书尤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尝试运用“生生互动”的方法让学困生也动起来,时间一长,同学们徜徉书海,畅谈心得的兴致,一些学困生也一定动心,会慢慢的也加入进同学们的行列。在每次读书活动之后,特别关注学困生,询问他们读后的感受,设法给他们借阅他们想读的书。这样按“需”阅读,学困生的读书兴趣自然就高起来。丰富的读书活动让学困生产生了阅读的动力,他们也与书“亲近” 起来。不少学困生摒弃了懒散、贪玩的坏习惯,走进了阅读的大家庭,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学习之路。

二、授之以“渔”,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

阅读讲究的是数量和质量的结合,没有一定的数量作保证就没有质量可言。虽然古人说的“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有些夸张,但语文新课标中也明确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这就将阅读的数量界定了。有了数量才能谈质量,正如诗圣杜甫在诗中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只求数量,不能保证阅读的质量,通过课内外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化、思想素养也是难以实现的。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1、学会精读。阅读是一种与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多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大脑,美化学生的心灵。阅读分为精读和略读,略读是粗略的读,为的是博采,精读要读透读懂,精读和略读相辅相成。针对小学生读书不用心,所得甚少的现状,我在班级中专门设立了阅读赏析课,目的就是为了指导学生学会精读。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涵去分析、积累、背诵,培养学精读感悟的能力。让学生做到读书与思考同步,即读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

2、学会选择读书。知识如烟波浩淼的大海,书多如沙砾,寮如繁星。在此中间有一部分书需要精心研读,有一部分书要远离(内容不健康地书)。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高尚的人交谈,读一本坏书比不阅读还糟糕,因此,对于小学生课内外读什么书,我做了精心的指导。根据新课标要求的小学生各年龄段阅读书的篇目,采取了向学生推荐和向家长列书目清单介绍的方法,让学生和家长有选择性的购买、阅读书籍,以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扩大阅读的视野。

3、学会写读书笔记。阅读只单纯去读是不够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我在指导阅读时要求学生做到“不懂笔墨不读书”,阅读时作好读书笔记,增强读书的效果。同时教给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方法:①摘抄原文。阅读中遇到好词佳句进行摘抄,以加强语言积累,丰富写作素材。②提纲式摘录。要求学生写出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各部分的大意,以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③写读后感。阅读时引导学生抒发读书感受,评价文中的人物、事件、语言等,并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已达到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和能及时抒发自己感情的能力。

三、运用各种手段,提高阅读的效果

阅读需要有时间、空间和措施的保障,才能获得真正的实效。

1、建立读书汇报制度。我在每天的阅读课上抽出10分钟的时间,安排两名学生讲述自己读书的收获,其余同学评议,如此一来,不但能矫正学生课内外阅读中的不足, 10

还能借助同学之口,拓宽其他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且,每隔一段时间组织一次集体读书汇报活动,汇报的形式多样,可口述,可展示,也可以用书面形式汇报自己的读书成果,还可以做图书卡片、剪贴报、手抄报„„通过多种多样的读书汇报形式让学生尽情吮吸精神营养。

2、形成制度,确保读书时间。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较低,加上贪玩的天性,绝大部分学生需要老师监督指导。课内阅读有充足的时间保障,这就要求课外阅读也应有时间做保障,才能达到实效。把课外阅读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经常把学生领入阅览室、图书室,让学生在浩瀚的书海之中自由泛舟。并且,平时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读书至少20分钟,做好读书笔记,将自己感兴趣或优美的字、词、句、段、篇,也可以写下自己的读书感受。时间长了,学生的习惯就成了自然。有了时间的保障,学生读书的质量自然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读书成才活动是一项关系到祖国未来、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需要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需要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们继续努力实践、探索,把读书成才活动更深入更扎实的坚持下去,利于当代,功于千秋。

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总结

寓言阅读方法

讲究阅读方法

文言文阅读方法

名著阅读方法

名人阅读方法

阅读的方法

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谱方法 方法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