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3-03 01:17: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08以来,由美国住房次级贷款危机为直接起因而导致的美国和全球金融动荡呈愈演愈烈之势,已经并将严重影响全球资本市场实体经济的稳定和增长。为此,国际社会协调行动,采取多种措施,近期各国政府宣布的救市资金计划已3万亿美元,以期重拾信心。稳定市场。2008年我国外汇储备已高达1.8万多亿美元,金融动荡尤其是美元币值的变动直接影响我国的市场开放和金融资产的质量,我国外汇储备问题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

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其主要形式为国外银行存款与外国政府债券。并非所有国家的货币都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只有那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兑换其他储备资产的货币,才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二战至今,由于美元具有世界货币的作用,充当了国际外汇储备资产。

一、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四个字不放。在扩大对外贸易的同时,积极引进外资,我国国际收支连年顺差。这也是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直接原因。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既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竞争力和对外资吸引力的增强,也反映出目前我国经济对外需和外资的较强依赖。

(二)制度性原因

第一,强制性结售汇制。1994年我国实行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提出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和“三取消”。这一改革使我国的外汇储备具有较强的被动性,并在短期之内集聚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同时,企业强制结售汇制度和银行结售周转头寸限制等政策,造成国内企业和个人的持汇需求无法满足。而央行为保持汇率稳定。较多地使用基础货币购买外汇,也造成外汇储备的持续性增长。

第二,人民币小幅升值。07-08年,人民币小幅升值,中央政府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一再调高利率,而国内企业和个人的市场意识不断增强,对汇率、利率等经济指标变化的敏感度不断提高,在逐利意识的驱动下,国内外企业与个人想方设法增持人民币资产、减持人民币负债,增持美元负债、减持美元资产,使大量资本流入国内。

第三,外向型的发展战略。外向型战略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我们需要外汇资金、技术和增加就业,所以,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在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同时,实行吸引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以及国内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均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中国。这使得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很高。

(三)内生原因。

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也造成了外汇储备的增长,这也是目前外汇储备急剧增长的根本原因。我国的高投资率,使得产能大量增加,同时高储蓄和低消费.又使得国内产品必须到国际市场寻找销路,在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和低成本劳动力的支持下,我国的国勋i收支连续出现顺差,而国际收支顺差又是外汇储备增长的直接原因。

二、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对经济的有利影响

(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资信

外汇储备持续增长改善了我国外汇供给的短缺情况,增强了对外支付能力,而且提高了我国综合国力,坚定社会各界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信心。外汇储备是体现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标志着我国对外支付能力和调节国际收支实力的不断增强,为我国举借外债以及债务的还本付息提供了可靠保证,对维护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声誉、吸引外资、争取国际竞争优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有利于中央银行有效干预外汇市场

一国所拥有的外汇储备表明了其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本币汇率的能力,各国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在外汇市场对外汇和本币的抛售或收购等操作来影响外汇供求关系,从而达到调节外汇市场,稳定汇率的目的。干预外汇市场所需的资金具有时间不确定、数额巨大的特点。因此,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保证我国从容地应对突发金融风险,满足有效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币汇率的要求。

(三)为人民币最终可自由兑换创造了条件

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我国在1996年底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的可自由兑换,雄厚的外汇储备确保了我国能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兑换要求,维持外汇市场汇率的相对稳定,抵御货币兑换所带来的风险,削弱

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充足的外汇储备使中央银行能有效地调节外汇市场,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从而使人民币在迈向自由兑换的过程中保持汇率的基本稳定。

(四)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

外商直接投资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一方面,由于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良好的投资机会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国际产业加快向中国。

三、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一)不断对人民币产生升值压力

外汇储备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它的增加需要相应的人民币来交换,外汇储备增加越多,人民币的投放增长越快。因为外汇储备是由中央银行购买并持有的,其在中央银行账目上的对应科目就是外汇占款,外汇占款直接增加了基础货币量,然后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造成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弱化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

(二)增加了储备资产管理的难度与风险

国家财富的外汇储备,它的大规模增长会使国家财富处于巨大风险中,高额的外汇储备给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管理带来了难度。因为我国外汇储备中大部分是美、日和欧元资产,近年来,外币汇率持续走低,使我国外汇储备缩水不可避免。

(三)加剧了中国与国外的贸易摩擦

随着我国商品出口贸易量的增加和在世界出口榜上排名的上升,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国家也逐步出现了扩大之势。此外,由于近年来我国已经被欧美等一些国家列为反倾销的头号目标,所以针对我国出口企业和出口产品的反倾销

调查案件接连不断,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案件最多的国家。这其中确实有部分行为是由于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对相关国家产生一定影响,但更多是由于我国经常项目顺差过大,带来外汇储备的快速激增,使得欧美等一些国家大做文章,施加种种压力。这也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调整国内经济结构,改变国内消费不足的局面已是十分紧迫的问题。

(四)在一定程度上将引发中国债务危机

政府为吸收非贸易领域内的外汇,需要发行大量的人民币。为减轻由此导致的通货膨胀,同时需要发行大量的央行票据或国债去回笼货币。如果我们把发行货币理解成增加政府的隐性债务,那么中国外汇储备积累的过程可以看成

中国政府以扩大债务为代价兑换外币资产的过程。随着中国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显性的中央政府内债也急剧增长。

(五)导致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均衡

高额的外汇储备导致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均衡,不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向内需主导型模式的转变。我国依靠低层次的出口产品结构和粗放型的“以量取胜”的贸易增长方式来保持经常项目顺差,继续维持这种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仅有碍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良好型社会的目标的实现,而且会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后劲,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六)引致流动性过剩

高额的外汇储备规模是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影响了银行的资金使用效率,加剧了经济结构失衡。所谓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也就是货币供应量太大问题。我国央行发行货币主要有两个口子:一个是“再贷款”,就是央行对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各类金融机构发放贷款,通过向商业性的各类金融机构放贷而实现对货币的供应;另一个是“人民币的外贴款”,也就是央行为了购买社会上的各类外汇而发行货币,通过对外汇的收购而实现对货币的供应。上述两个口子所供应出来的货币,在实践中形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若货币供应量远远超过了货币需要量,那就会形成所谓的流动性过剩问题。

四、总结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资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是一种稀缺的资源。时下.众多的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嗷嗷待哺,解决“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也需要巨额资金。但我们这样一个“穷国”花费巨大代价换来的外汇,却以较低的利率借给一直实行高消费的“富国”,这样只是资源的浪费。在成为世界第三大外商直接投资吸收国的同时,我国也是世界第三大净资本输出国,自2002年以来资本输出每年增长50%,在付出巨大成本特别是机会成本的前提下,持有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很不相称且远远超过了出口、偿还外债等经济活动和维护社会稳定需要

的外汇储备,这样做是弊大于利。

针对外汇储备增才过快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财政货币政策要努力提高国内最终消费水平,提高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降低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净出口的依赖性。为此,需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尤其是要增加居民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霞。完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居民收入和支出预期,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信心,引导城乡居民扩大即期消费。应当指出的是,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对提高国内消费总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改善城乡经济关系、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同时,应当推行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增加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支出,改善农民的消费型支出结构,增加农民的消费支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财政政策必须加快其公共财政职能的转型和建没,增加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住房保障等公共产品的支出;在货币政策方面,应当进一步改善消费者的融资环境,注重利率与信贷的调整对消费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国家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降低中国经济的贸易依存度,减轻国际收支对国内流动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的压力。在财政政策方面,进一步降低关税和降低出口退税税率,进一步完善内外企业的税负负担,按照统一的国民待遇原则统一内外资企业的税负,通过税收政策引导企业把更多的资源配置到符合围内消费需求的产业和行业中去。在中困的利率政策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制约的情况下,应当对国外流人到中同的短期资本开征托宾税和资本利得税。在货币政策方面,应当进一步改革人民币的资本项目管理,鼓励私人资本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同时完善人民币的汇率机制,通过适度的升值减轻国际收支的压力。

我们要在站在客观的角度分析外汇储备增长的问题,积极地采取相关政策,控制外汇储备于合理的范围。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对基础货币调控的影响

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论中国经济增长

8.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地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证券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肯德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污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城市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谈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谈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