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李毅磊 120609107中日文化

发布时间:2020-03-03 08:55: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与日本,同属于亚洲。自古以来,中国与日本的文化就有着某种密切的中日文化现象对比 关联。有一种说法,在很久以前,日本在地理上与中国是一个整体,随着大陆板块的漂移,中国与日本在地理上渐渐分离。伴随着陆地的分离,中国与日本在文化上逐渐形成了差异。

中国与日本文化现象差异的表现有很多。首先是文字的差异。中国的文字起源于古代的甲骨文,经过夏商周朝战国时期的发展,到汉唐时代,经济与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国文明进入了辉煌时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而当时的日本,通过朝鲜半岛,接触到了中国发达的文化,通过派出使者等方式,对中国的文化如饥似渴地学习和吸收着,日本的假名和汉字便是来源于中国的文字。但是中日两国的汉字很多有其不同的意思。中国人一般都知道古代日本从中国学汉字,并把汉字带回日本作为母语,但很少有人知道现代汉语中有的词汇是近代从日本返销中国的。如今,汉语热在全球逐渐升温,带着固有的汉语思维去理解日本改造后的汉字,就会闹出很多笑话。比如,猪和豚,这两个字在现代汉语里意思基本相同,在日语里却有质的差异。猪在日语里是指野猪,野猪在日本是受尊重的动物,是勇敢奋进的象征,日语里就有猪突猛进的称誉。而豚就是指一般的肉猪,家猪,其形象总是和肥胖、懒惰、愚蠢、肮脏联系在一起。中文的猪传到日本,变成了野猪,这是日本对汉字的能动改造。

其次是中日的礼仪文化。中国的礼仪主要来自儒家思想。儒家学派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存在着巨大影响。儒家思想的精髓不在于其治国理论学说,而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正是封建社会伦理观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道德意识规范起来。日本人强调和,这种思想的本质与中国儒家思想是相一致的,人人安守本分的说法更是直接来源于中国的儒家思想。而中国人讲客观事实,所以用客观陈述句来讲,这些都是中日之间表达的差别。明白这些,反而会使我们更容易理解我们所提倡的文艺复兴的口号,重新认识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在我们心中更加根深蒂固。

再有是中日两国不同的饮食习惯,日本目前已经被誉为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各国营养专家都认为,日本人的长寿与其传统饮食以及烹调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日本属于岛国。清澈丰富的水源孕育了日本的饮食文化。日本料理又被称为水料理。在日本人的餐桌上,雪白的米饭、碧绿的生菜、红色的鱼片、橘色的胡萝卜,无一不是清爽可口而且都最大量地保持了食物本来的味道。东京慈惠医科大学健康医学中心的负责人和田高先生曾经说过,日本传统饮食以鱼类和蔬菜为中心,摄油量少,这样能够防止能量的过分吸收。日本人的主食是米饭,看上去很普通的米饭含有糖、优质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均衡。与面食相比较,吃米饭使胰岛素的分泌要慢很多。这样人的肠胃会相对舒适,情绪也比较稳定。日本人习惯吃和食,和食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其本质

只有三种日常食物:米饭、日本酱汤、时令蔬菜。

而一谈到中国饮食文化,许多人会对中国食谱以及中国菜的色、香、味、形赞不绝口。中国人爱食用粗粮,粗粮的营养物质要比细粮多。中国人爱食用植物油,中国人的饭桌上煎炒烹炸的食物较多,所以难免都是经过植物油加工的。中国人饭前饭后多喜欢喝一杯茶,喝茶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可以弥补吃油多的误区。中国人做饭时喜欢加入葱、蒜、盐、酱、醋、辣椒等作料,能起到杀菌、消脂、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作用。虽然两国的饮食习惯大不相同,但都各有各的好处

接着是价值的差异。由于和日本的社会性质不同,中国人和日本人的价值取向也完全迥异.中国由于过去特殊的历史原因,丢失了很多民族特有的价值取向,而是随着改革开放,吸收西方文化后诞生一种融合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应该看到中国人在全面接触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后对新鲜事物有了很强的学习欲,个性开放指数也比计划经济时代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非常非常值得肯定和鼓励的.但同时必须提醒的是由于之前的历史原因,中国人的性格中同时掺杂着传统思想和西方社会的价值观.综上,造成中国人的价值取向的不稳定和易动摇.如改革开放后的\"出国热\",\"股票热\",在这一系列的积极背后,同样必须承认它们给人带来的盲目,主见差的危害.而这些-----盲目地追求、不强的判断力,是中国人价值取向里不能予以肯定的地方.

前面说了大和民族是一个很坚忍的民族,这一点促成了他们在科技,艺术里较多领域的繁盛.同时也造成他们民族性格里的残暴气质.二战时成为法西斯三国之一与这脱不了干系.至于日本人的价值取向,可以说比较\"纯\".众所周知的原因:二战后的日本百废待举,一切归零.也许在很长的美国管辖时间里,他们遭受着文化侵略.但是,这样的文化清洗同时也是使之脱胎换骨.日本的文化,由于战后的历史,使其在本身的资本主义背景下得到了更强有力的血液.甚至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兼并下走出了自己独特的道路.因此日本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地域窄小的日本要想不被挤压出资本主义的大客车,只有积极,进步,强大。

再说艺术创作的差异。中国是5000年文明古国,在文化上享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中国的诗词,早凭汉语独有的韵律在世界诗词界得到了应有的地位.另外,中国的五声音阶,早已被世界证明她和任何一种音阶相比都无逊色之处(当然任何一种音阶都是同样伟大的.).中国的哲学,虽然烙上了很深的封建烙印,却仍凭其精深之剖理,得以和希腊哲学,德国的哲学齐名.

相形之下,2国文化底蕴的差距显而易见.日本固然有茶道,花道,浮士绘等国粹,然而和中国相比确实逊色些.

值得关注的是,现代,国在艺术创作力上的差异.艺术创作力,只是表明一些差异,而因其表示的艺术个性维度不同难以比较出高下.中国的艺术创作比较大一统,鲜有灵气的作品.层观摩过一些电影学院学生的作品,实在不敢恭维.在现今的一些先锋艺术领域里,WEB视觉,多媒体视觉领域里也尚未有大建树.而日本呢?

.不可否认,在动画领域一直保持其花魁的地位.日本的动画产业,之所以成功,

创意可以说是一个重要因素.日语的非国际化是日本电影出口的一大缺点,但是动画具有轻语言而重表现的特点,容易让人理解.另外,动画电影拍摄的是一张一张的图片,所以任何题材都可以自由地运用.在动画片中,不仅仅是日本,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舞台,一切人物都可以成为主人公.活用了动画与生俱来的特点———“无国籍性”,使得日本动画的出口竞争力大增.反观中国的艺术家门,却少了份创新意识和竞争精神.中国的动画片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的《大闹天宫》以及70年代末的《哪吒闹海》等,均在世界上占有一席地位,国际上甚至将中国动画片统称为“中国学派”.“日本动画制作者联盟”曾在1959年和1960年两次组团赴中国,考察中国动画片艺术而后来,缺少原动力的关系,使得在这一领域失去了竞争力.非常地遗憾.

同样地,在先锋艺术领域,日本也是在懵懂阶段.鲜有出色作品问世.由于先锋艺术(多为视觉艺术),转至了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倾向,所以对于2国的这一领域的艺术工作者来说,机会还是平等的.总的来说,现代,2国只有艺术创作力上的差异.而无绝对的好坏差距.

最后说一说社会风景的差异。资本主义社会下的日本是一番景象,社会主义下的中国又是另一番景象.就家庭说开.日本很开放,但日本也很保守.日本至今都很保守-----在女权束缚的弊病下.日本至今保留着妇随夫姓的习惯,而且日本非常保守的那些女子(大和抚子),对于丈夫之恭敬只能以乖戾视之.对于自己的丈夫,甚至于临睡前上妆,房事时仍带着尊敬称呼.在日本女性结婚后一般就失去自己的工作.而且这种\"失去\"还往往是带着主动的倾向.就算开放些的女子,在结婚后也从此消失在\"工蜂\"的舞台,一心尽为妻为母的职责.这和新中国成立前非常相似.而且也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而被肯定,并作为旧习废除了.在现今中国,这样的情形是难以想象的.是的,在中国,也许在农村,在台湾地区,还有此般现象.但是,远远不成风气,更不及日本这般\"普及\".

日本是勤劳的国家.被世界喻为\"蜜蜂\".但每一只勤劳的工蜂在周末都会卸下AMANI,走进各式娱乐场所,痛快地度过周末,翌日认真的工作,会工作,也会玩.中国的大环境却不似这般\"友善\".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日本经常发生地震,这也使日本人民自觉培养了忧患意识。每个学生都要接受安全教育,不断进行防灾演习,普及安全防护知识, 从孩童到成年人,每个人都自觉遵守秩序,井然有序,临危不乱。

他们严格遵守公共场合的各项规定,每天的工作,生活都计划的井井有条,甚至达到了教条刻板的程度。他们严格服从上级,尊重长辈老者,从不逾越规矩。而这也使得日本民族在国际广受欢迎。他们的忠与诚为人们所称道。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之处。不同的民族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而正是这些差异,构成了世界多种多样的文化。如果失去了这些差异,那么世界的文化将不再异彩纷呈,也不会有如今的文化大繁荣。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文化注定存在着差 异,而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相互交融。现如今,中国的经济在高速发展,国际地位也在不断地上升,喜欢并学习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也与日俱增。在这种国际背景下,

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在学习本国文化的同时,能够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一下其他国家的文化,那么,在和外国人交流时就多了很多话题,促进了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减少了障碍。

李毅飞

李忠毅演讲稿

李毅大帝语录

李毅大帝解读“

论中日文化对比

浅谈中日数字文化

中日文化比较心得

中日茶道文化比较

李庆毅社戏课堂实录

李忠毅演讲稿自我介绍

李毅磊 120609107中日文化
《李毅磊 120609107中日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