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十起失信被执行人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2 07:47: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www.daodoc.com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十起失信被执行人典型案例

2016年2月29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了全省法院依法惩戒失信被执行人的情况,发布10起惩戒失信被执行人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贵州某投资有限公司纳入信用惩戒一案

——对被执行人贵州某投资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曾某某进行信用惩戒取得成效 【基本案情】

海南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诉贵州某投资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2014年4月15日,经黎平县人民法院作出生效民事调解书,确定由被告贵州某投资有限公司于三个月内全额返还履约保证金人民币150万元。在分两次共支付130万元后,尚欠207544元及利息10099元,被告贵州某投资有限公司长期未给付。2014年12月22日,申请人海南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向黎平县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执行法院将被执行人贵州某投资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曾某安追加为被执行人,经送达执行通知书及多次电话联系,被执行人曾某某均采取不予回应的态度逃避执行。该院于2015年2月9日将贵州某投资有限公司及法定代表人曾某某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同时经了解,被执行人曾某安子女在国外读书,并经常出国高消费,为敦促其履行义务,黎平县人民法院作出对曾某某实行边控的决定,限制其出入境。

准备再次出国,却被告知已无法购买机票和出入境的被执行人曾某安,主动与黎平县法院取得联系,并将案件执行款21万余元打入本院执行账户,该案顺利执结。

【典型意义】

自最高院下发《关于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若干意见(试行)》的规定后,法院执行工作更加有了底气。“黑名单”可以有效威慑和惩戒失信被执行人,让其寸步难行,从而促使其自觉履行法律义务。2015年度,黎平县人民法院有101名失信被执行人迫于“黑名单”的威慑力,主动向法院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

【案例二】贺某拒不执行判决被司法拘留案

——被告人贺某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被处以司法拘留15日 【基本案情】

王某诉贺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经安顺市关岭县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判令被告贺某赔偿原告王某人民币0.75万元。后因被告贺某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权利人王某于2015年7月17日申请关岭县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贺某以对判决不服为由,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亦未按照要求提供合理的给付计划和报告名下财产,同年11月11日,执行法院决定对被执行人贺某处以15日拘留。拘留期间,贺某未认识到自身错误,态度强硬地拒绝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期满解除拘留措施后,执行法官再次释明生效判决权威性和既判力要求,并充分介绍了权利主张的救济渠道,但被执行人贺某仍长期置之不理,亦未同意执行和解。12月18日,关岭县人民法院再次对被执行人贺飞虎处以15日拘留。此次拘留期间,被执行人贺某妻子愿意代其履行义务,经与申请人王某协商,其自愿放弃0.3万元。贺某之妻给付王某0.45万元,本案执行和解履行完毕后,关岭县人民法院提前解除对被执行人贺某的拘留措施。

【典型意义】

执行难的成因多样、矛盾复杂,特别是一些被执行人以对判决不服为由,对法律严肃性和生效裁判文书的既判力置若罔闻、拒不履行。故而在严格执法尺度规范执行的前提下,依法突出执行强制性,适用法律赋予的各种强制执行措施来保证生效裁判文书的权威性,及时兑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是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必由之路。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daodoc.com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www.daodoc.com

【案例三】刘某拒不履行仲裁裁决案

——被执行人刘某拒不履行生效仲裁裁决,且故意转移、隐匿法院查封财产,被人民法院依法拘留15日,拘留期间家属主动履行

【基本案情】

六盘水某公司与刘某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一案,六盘水仲裁委员会作出生效仲裁裁决,要求被执行人刘某给付申请人六盘水某公司人民币7.5万元。因刘某逾期未履行给付义务,申请人六盘水某公司于2015年6月12日向六盘水中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刘某为规避执行,故意隐藏、转移在仲裁过程中被人民法院查封的车辆。鉴于刘某的行为已构成拒不执行,执行法院于2016年1月5日作出拘留决定书,决定对刘某拘留15日。拘留期间,被执行人刘某认识自身行为的严重性和违法性,深刻反省了相关行为,主动交纳了5万元执行款,并为剩余2万元未付款提供执行担保人。不久,执行法院提前解除了对刘某的司法拘留。

【典型意义】

被执行人刘某对人民法院的执行通知置之不理,具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已生效的仲裁裁决,并采取多种形式逃避执行,执行法院采取司法拘留的方式对其拒不履行的行为进行惩戒,有效的维护了司法权威,有利于解决“执行难”问题,被执行人或相关人员应引以为戒。

【案例四】唐某某拒判罪一案

——瓮安县人民法院审结全省首例“拒执罪”刑事自诉案件。唐某某对有能力执行的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拒不执行,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被瓮安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拘役六个月,缓期一年

【简要案情】

瓮安县人民法院审结全省首例“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刑事自诉案件,被告人唐某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拘役六个月,缓刑一年。

自诉人蒋某与被告人唐某原系夫妻关系,因感情破裂,2010年12月10日经瓮安县人民法院判决离婚,离婚后唐某需一次性给付蒋某人民币75000元。因唐某未按期履行给付义务,蒋某于2011年3月8日向瓮安县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唐某采取多种方式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造成此案长达5年未能执结。2015年5月,蒋某向瓮安县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追究唐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刑事责任。瓮安县人民法院依法立案受理后,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唐某对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鉴于被告人唐某到案后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且已履行了全部给付义务,依法判处拘役六个月,缓刑一年。

【典型意义】

本案是我省审结的首例“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刑事自诉案件。被告人唐某对人民法院的执行通知置之不理,具有履行能力而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并采取多种形式逃避执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之规定,其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瓮安县法院对有条件履行但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被执行人追究其刑事责任,维护了司法权威,震慑了犯罪。

【案例五】田某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

——被告人田某强有能力执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并恶意转移、隐匿名下财产,已涉嫌构成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罪,申请执行人依法提起自诉

【基本案情】

田某先、田某霞、田某英与田某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一案,经仁怀市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判令田某强分别给付三申请人土地补偿款451440元,全案合计1354320元。因被告田某强未履行给付义务,三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daodoc.com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www.daodoc.com

申请执行人向该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因被执行人田某强有能力拒不履行,仁怀市人民法院依法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并查封了被执行人田少强位于仁怀市盐津街道“五福铭都”价值约60万元的商品房一套及散白酒约12吨,但上述财产与执行标的相差甚远。同时该院查明,2012年以来被执行人田某强两次转让家庭共同享有承包经营的土地获款500余万元,在本案诉讼及执行阶段,被执行人仍有大量的资金在某银行账户转出,但其拒不提供该款的流向。由于被执行人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给付义务,并在诉讼、执行期间恶意转移、隐匿大量财产,其行为已涉嫌构成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犯罪。

申请人向仁怀市人民法院提起自诉后,经审查符合立案受理条件,该院依法正式立案。2016年1月19日,该院作出逮捕决定,移交公安对被告人田某强执行逮捕,现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典型意义】

本案是仁怀市人民法院首次立案受理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刑事自诉案件。被告人田某对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具有履行能力而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甚至采取转移、隐匿等恶劣行径抗拒执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之规定,其行为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仁怀市人民法院对符合刑事自诉立案条件的被执行人王某,正式立案追究其刑事责任,维护了司法权威,震慑了犯罪,有利于解决“执行难”问题,被执行人或相关人员应引以为戒。

【案例六】王某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一案

——被执行人王某对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惩戒后,无法乘飞机和高铁,只能从深圳乘坐长途客车辗转返回贵阳,后主动归还欠款。

【基本案情】

张某国、冯某、息烽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分别申请执行王某民间借贷、借款合同纠纷等三案,2014年10月至2015年初,息烽县人民法院先后作出生效判决,判令被执行人王伦分别应归还上述三申请执行人8.12万元、3.03万元、32.26万元,合计43.42万元。

因逾期未主动履行,依权利人申请,息烽县人民法院先后将上述三案正式立案,予以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王某对执行通知置之不理,亦未提出合理还款计划,且为了规避执行,长期外出下落不明。为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执行法院依法将王伦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通过多种方式向全社会公布。

2015年1月,被执行人王某打算从深圳乘飞机回贵阳,却被告知因其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不能乘坐飞机和高铁,最终王伦只能坐长途客车辗转回到了贵阳,尝到了苦头的王伦随后主动到法院,与当事人协商后将住房卖掉偿还了部分所欠债务。

【典型意义】

通过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依法惩戒失信被执行人,是近年来人民法院在执行工作上的一大进步。该机制的建立,有效地缓解了执行案件查找被执行人难、查找被执行财产难的多年痼疾,有力地打击了失信被执行人的规避行为,为构建诚信社会,提供了司法保障。

【案例七】许某飞拒不执行判决案

——被告人许某有执行能力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并规避执行去非洲某国。纳入失信名单依法惩戒后,春节期间无法回国,主动联系执行法院履行义务

【基本案情】

原告叶某康、郑某杰与被告许某飞系合作伙伴关系,2014年5月,三人于因经营分歧,原告二人将被告许某飞诉至施秉县人民法院。该院作出生效判决,判令被告许某飞应协助原告叶某康、郑某杰办理股权转让变更登记手续,限于判决生效后一个月内履行,并向原告叶某康、郑某杰支付股权转让金400万元。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daodoc.com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www.daodoc.com

被告许某飞未在限期内履行义务,原告遂向施秉县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被执行人许某飞长期规避执行,数次执行人员的询问调查,最后外出非洲某国滞留不归。施秉县人民法院于2015年1月6日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人员名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2016年春节前夕,被执行人许某飞发现自己无法购买机票回国,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主动联系执行人员,表示愿意出面解决此事。许某飞回国后,施秉县人民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到庭和解,现该案已执行完毕。

【典型意义】

本案是施秉县人民法院实行失信名单制度,依法惩治失信被执行人以来,该院执结的最大标的执行案件。被告人许某飞对人民法院的执行通知置之不理,具有履行能力而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并采取多种形式逃避执行,最后外出至非洲某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五条之规定,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员名单,是在对被执行人追究其刑事责任难度较大的情况下最有效的做法,不但有利于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也大大减少了执行成本。

【案例八】杨某堃司法拘留一案

——被执行人杨某堃拒不履行且长期规避执行,通过公安机关协助查控后,杨某堃被人民法院司法拘留15日,拘留期间主动履行了给付义务

【基本案情】

王某诉杨某堃承揽合同纠纷一案,2012年9月19日经息烽县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判令被告杨某堃限期给付原告王某承揽挖宅基地工程款人民币92800元。因杨某堃逾期未按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履行,权利人王某于2012年12月5日向息烽县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多次找到被执行人杨某堃,催促其履行给付义务,但杨某堃在给付了1万余元后不再履行,并长期外出逃避执行。2015年5月31日,经息烽县公安局协助查找到杨某堃,息烽县人民法院对其采取了司法拘留15天的强制措施。拘留期间,被执行人杨某堃的家属主动到法院,交纳了应当支付的剩余工程款7万余元。

【典型意义】

局限于传统执行手段的单一,部分被执行人以长期外出的方式规避执行,给案件执行带来了极大影响。近年来,随着人民法院与公安机关协助查控被执行人及被执行车辆等工作机制的探索和建立,执行力度大大加强,也取得了积极广泛的社会反响。

【案例九】喻某、向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一案

——被执行人喻某、向某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在执行期间购买轿车使用。其行为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基本案情】

2008年6月5日,向某驾驶喻某所有的轿车发生导致一人死亡的交通事故。经江口县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判令喻某、向某应赔偿死者家属共计10.5万元。2011年10月,三原告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喻某通过其律师支付0.5万元后,二被执行人为规避执行,长期下落不明,该案陷入执行困境。后该院在定期查控中发现,被执行人喻某新购置了雪铁龙牌轿车1辆;向某新购置了长安牌轿车1辆,属查有实据的对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拒不执行。且因二人长达3年的逃避执行,让失去家庭经济支柱又得不到及时赔偿的申请执行人家庭,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境,在当地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鉴于被执行人喻某、向某的行为涉嫌犯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江口县人民法院于2014年12月30日向江口县公安局移送案件线索,公安机关同日决定对喻某、向某立案侦查,并采取了刑事拘留措施。不久,被执行人喻某、向某家属立即代替两人给付了还应支付的赔偿款10万元,将本执行案件全部履行完毕。

2015年10月28日,江口县人民法院对这起全县首例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案件进行公开开庭并当庭宣判,认定被告人喻某、向某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同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二被告人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daodoc.com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www.daodoc.com

当庭表示服判认罪。

【典型意义】

被执行人喻某、向某有能力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而拒不履行,故意规避法院执行长达3年之久,不仅侵犯了法律的尊严,更是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其行为情节恶劣,性质严重,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规定,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此案不仅有效地打击了被执行人的逃避执行行为,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为破解执行难作出有益探索,并引导广大群众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起到良好的警示和教育作用。

【案例十】周某司法拘留一案

——被执行人周某有能力执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故意转移、隐藏名下财产,被司法拘留十五日,拘留期间其家属主动履行

【基本案情】

李某、张某诉周某合伙纠纷一案,经黔西南州贞丰县人民法院于2015年4月10日作出生效判决,判令被告周某将征收土地补偿款项42.74万余元中的地面附着物补偿款6.75万余元,限期支付给原告李某、张某。因被告周某未按期履行给付义务,权利李某、张某某于同年8月31日向贞丰县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执行法院依法向被执行人周某送达限期履行的执行通知书后,其长时间拒绝履行,且故意转移、隐匿征收土地补偿款项。经执行法官多次释明无效,执行法院遂决定依法对被执行人周某司法拘留十五日。拘留期间,周某亲属主动将将应支付李某、张某的地面附着物补偿款6.75万余元交纳到人民法院,本案执行完毕。

【典型意义】

本案系一起典型的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案件,被执行人拒绝分配本应部分属于其他合伙人的补偿款项,在生效判决确权和强制执行阶段,仍心存侥幸拒不履行,“老赖”行为一览无余。坚决果断采取执行措施,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不仅维护了司法权威,更彰显了人民法院打击“老赖”的信心和决心,也有力地震慑了其他失信被执行人。

来源: http://www.daodoc.com/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daodoc.com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十起典型案例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十起行政诉讼典型案例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通报十起打击失信违法行为典型案例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十起行政审判典型案例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十起行政审判典型案例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十起涉农维权典型案例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十起典型案例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十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典型案例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十起涉民生案件执行典型案例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十起执行典型案例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十起失信被执行人典型案例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十起失信被执行人典型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