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德国职业教育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2 16:17: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23卷第3期(总第102期)V01.23 机械管理开发MECHANICAL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2008年6月 Jun.2008 No.3(SUM No.102) 学习德国项目教学法的理性思考罗建新(南海信息技术学校,广东佛山528225) 【摘要】介绍了我国职业学校学习德国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的情况,从教学设备、教师、学生、教材和社 会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职业学校学习德国“项目教学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职业学校学习德国“项目教学法” 应理性思考、学习和借鉴,不应照搬和滥用。 【关键词】行动导向;项目;教学法;理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0 I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73X{2008)03-0157-03 Rational Thinking of Studying Germany Item TeachingLU0 Jian-xin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Naihai district,FoShan 528225.Guangdong.} Mthod., activity method 〔Abstract)Paper introduced the a circumstance of our countly’S occupation school studing Germany direction,and anatyzca the problems which exist in our comtry’s occupation shool when they item teaching method according study the to Germanywe item teaching take rational from the teaching equipments,teachers,strdents,teaching materials and society etc,put forward that thinking,studyins and using鹊a 80urce of refernce,and shouldn’t cory。imitate or abuse,when studying the methed. shalld Germany item taeching 〔Key words】Activity O引 言 direction item;Teaching method;Tational thinkmg 的“项目教学法”则恰恰对教学设备提出了很高的要 求。没有足够多的设备,学习德国“项目教学法”也将 只会流于形式。由于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所需要 的设备投入很大,对于~般的职业学校来说很难进行 推广。例如:近几年,国内许多职业学校为适应社会生 产力发展的需要和企业用人的要求。纷纷开设了数控 专业,但由于数控专业的实训设备投资经费大,一个 较为先进的数控实训场室一般在百万元以上。因此, 有很多职业学校只有一两台数控设备。但学习数控的 学生则有好几百人。 德国的职业教育采用的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 式,其理念是使学生在两个地方受到教育,一个是在 学校里,一个是在企业里。学生一般每周在企业里接 受3-4天的教育,在学校里接受l一2天的教育。因此, 德国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所使用的设备相当多,教 学设备人均占有率非常高。我国职业学校尽管在校内 设有实训场室、实习车间.甚至有的学校还有校办工 厂、校办企业。但由于缺少了企业的支持,与德国的职 业学校比较,差距是相

当大的。教学设备不足,成了我 国大多职业学校开展“项目教学法”的软穴。 2教师因素对“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有重大影响 实施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的另~难题 是教师方面的因素,表现为以下几点: 1)教师数量不足。我国职业学校的教师普遍不 足,特别是专业课教师。“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在教学 中起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但这并不能近几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推出学习德国职业教育 和澳洲职业教育。特别是对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和教 学方法非常推崇。派出了不少专家、学者、教师等到德 国去考察、学习。专家、学者们对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 和教学方法非常肯定,其中在教学方法方面,对德国 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更是情有独钟。“项目 教学法”是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改革的新模式,它把 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设计出项目 教学方案.按行动导向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 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 德国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是先进教育体系 的体现,是先进教育理念的体现,这是不容质疑的。但 是,在我国部分省、市不少职业学校尝试学习德国先 进的教育理念。采用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组 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真正运用得比较好的学校 可谓少之又少。不少只是流于形式。甚至出现“只有雷 声,没有雨点”的现象。虽然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 法对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是十 分有利的。然而基于我国的国情。“项目教学法”这一 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不能照 搬和滥用。 1教学设备不足束缚了“项目教学法”的开展【t】 职业学校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 职业技能.但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所依赖 的是相对比较完善的教学设备。而德国基于行动导向收稿日期:2008--03—10 作者简介:罗建新(1蚪),男,湖南套底人,学士。中学一级教师。从事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教学。 ?157? 万方数据 第23卷第3期(总第102期) 机械管理开发 2008年6月 减轻教师的任务。因为实施“项目教学法”,教师不但 要对所任专业各科目相当熟练.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 各种问题,而且还要设计和制定项目、创设学习的情 景、培养协作学习的气氛和学习的检查评估等。这样. 教师的任务反而加重了。相应的教师数量也会显得更 为紧缺。 2)双师素质达不到应有的水平。项目教学法是德 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教学质量的法宝,对教师要 求非常高.要求教师至少有两年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 的经验。开展“项目教学法”。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做大 量的准备工作,以应对学生的各种未知问题。使学生的 行为能够在教师的控制之下。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完成 项目所涉及到的所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就目 前而言,我国职业学校的师资质量不高。双师素质达不 到应有的水平。我国高校培养学生偏重于理论而少于 实践,不利于培养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即便有这 样的人才,他们也不想选择到职业学校教书,尤其是那 些设在小城市的职业学校。因此,在很多职业学校的 专业教学中,不少教师是由从事相近.甚至毫无联系的 专业转行而来。 3)教师角色的转换还难于适应121。项目教学法不 同于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 转换角色。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 学活动的引导者或主持人,由“讲授”转为“引导”。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咨询员、伙伴、朋友等角色出现,只 有这样才能保证项目教学法的真正实施。教师角色的 转换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教师们以前接受的是传统的 中国教育,授课采用的也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短时间 内要适应项目教学法谈何容易。 我国现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数量、教学水平难 以完全接受或胜任“项目教学法”这种大开

放式教学。 要在教学中真正实施“项目教学法”,完成项目教学任 务,教师还得付出更多的心血。 3学生情况直接影响“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1)“项目教学法”适宜于小班教学。德国职业学校 的教学模式是:教学班采用小班化,学生人数少。一般 不超过20人。但目前我国职业学校,经费投入不足、教 师数量有限,班级人数一般有40~50人,不少班级人数 达60人以上,要开展“项目教学法”存在着一定难度。t 2)“项目教学法”中.项目的实施是以学生为中心 的,一定要调动学生参与项目教学的积极性。如果学 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项目教学就没有办法进展下 去,教学效果可能还不如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我国 学生一直以来接触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对项目 教学反而觉得不习惯。难于调动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 性,项目教学也就没有创新和发展,很难取得好的教学 ?158? 效果。 3)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由于是学生自主 学习方式,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容易 出现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特别是学生合作学习中极易 给一些喜欢偷懒的同学钻空子。出现成绩较好学生包 办、代替成绩相对落后学生的现象。个别后进生自学能 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较差,容易产生依赖思想,无所事事。 4现有教材不能适合“项目教学法”的要求〔31 职业学校开展“项目教学法”。教材也是一个大问 题。由于现行的教材基本上是根据学科知识体系进行 编写,这样的知识体系已形成了某种习惯和思维定势. 教师按照教材一章一节地讲授。实施项目教学法,要 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必须重点选好示范项目。紧密结 合教材内容,只把教材作为学习的“参考书”,不能够完 全按照教材一章一节地讲授。因而现有教材适合于传 统的知识传授的教学。不适合于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 教学法”。 5社会实践的现实条件限制了项目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实践技能。不 拿出相当一部分精力投身于一线的社会实践.不从社 会实践当中学到实践技能。只靠书本上学到的东西是 远远不够的。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为“双元制”。学生 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德国“项目教学法” 强调的就是教学的实践性。非常重视学校与企业之间 的交流、合作,注意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互动。这为提高 项目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 反观我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与德国的“双元制”职 业教育模式是完全不同的。我国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学 生大部分的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虽然教育管理部门 提出“2+1”或“2.5+0.5”的职业教育模式。要求学校组 织学生最后一年或半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当然,顶岗 实习的思路和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大多学校很难联 系真正的顶岗实习企业。三年制变向成了两年制或两 年半制。后面一年或半年名义上说是顶岗实习.但很 大部分学生从事的工作同自己所学的专业相差较大. 实际上就是就业。在德国,企业有义务承担职业学校 学生的培训工作,并受国家的法律保护。国家对承担 职业学校学生培训工作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优费.因 此企业也愿意担负起学生培训工作。不难看出。在德 国的“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下,企业培训起着主导作 用,职业学校的教育是服务于企业培训的141。 同时,不但学生的社会实践非常重要,教师自身的 社会实践更加重要。教师需要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 有尽可能多的感性认识,才能上升到理论层面,教给学 生更多实用技术和知识。在德国.进入职业学校任教 的教师,至少有两年到企业工作的经验,并且不定期组 (下转第160页) 万方数据 第23卷第3期(总第102期) 机械管理开发 2008年6月 使用计算机的单位在会计信息控制方面往往存在许多 漏洞,为一些人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提供了条件。由 于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比手工操作下隐蔽性高、防范 困难,从而影响会

计信息的重要性和真实性,这个问题 由于其”不可见性”。其危害性可能更大阁。 2会计失真对策 2.1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1)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既要掌 握会计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又要能通过对会计 核算资料考核分析来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为企业现代 化经营与管理提供参考。还要做到敬业爱岗、熟悉法 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密守信。2)完善 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严格确定具备哪些条件才有 资格从事财会工作,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担任总会计师。 3)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提倡会计人员终身教 育的观念,切实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 2.2加大审计力度制定考核制度 1)加强审计机关对企业审计,可以不受企业负责 人的控制。使审计工作独立公正地进行。2)对经营者 和职业企业家进行声誉评价。良好的声誉有利于他们 长期发展.而劣迹斑斑的声誉记录很可能使他们被逐 出经理人市场,甚至毁掉其一生事业。因此,对经营者 和逐步增加的职业企业家,要由有关机构定期对他们 的业绩、行为进行考核。并评定其声誉和记录在案。对 于他们的劣迹要随时公布.从而迫使他们放弃短期行 为转而追求长期利益。这样,有助于较好地防止企业 负责人及经营者和职业企业家制造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 2.3强化中国注册会计师法全面贯彻执行 -强化《中国注册会计师法》全面贯彻执行,整顿会 计师事务所执业行为.加大对社会中介机构监督管理 力度,注册会计师应树立起强烈风险意识、责任意识、职业道德意识,依法执业,客观公正,保证会计信息质 量。在大力提高注册会计师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道德 ‘ . 水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介机构 的专业性社会公证和监督作用。 2.4加强会计电算化控制 随着会计电算化不断普及。计算机与会计工作已 越来越密不可分。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对会计信 息控制有很大不同。而在电算化会计中,由于工具、载 体、帐务处理、会计组织等发生了根本变化,会计控制 也由人工控制变为人和计算机共同控制。使会计控制 更为复杂,要求更加严密。数据输入的正确与否直接 影响到处理和输出结果,因而对电算化会计的输入控 制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应制定标准化凭证格式,建立 科目参照文件,设立科目代码校验位.有条件的可进行 二次输入;每一位参与电算化会计人员都应实施合理 授权控制。通过设置操作员口令和上机日志等控制手 段,防止差错和舞弊行为;还必须增设专人输入检查控 制环节,未经检查,应无法进入下一步会计处理。会计 信息处理和输出控制,基本上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 进行的,主要取决于应用程序的正确性和环境控制能 力,系统设计应具有识别信息失误能力。同时,要防止 无关人员进入计算机程序操作。因此应尽快制定相应 的准则,来规范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会计工作,使每一 位参与电算化会计人员都应实施合理授权,防止差错 和舞弊行为。从而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3结束语 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不仅是国家宏观管理需要。 也是企业自身的生存之道。因此解决治理好严重的会 计信息失真问题,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经济的有效运行。参考文献 〔1〕闷全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探讨〔J〕.经济师2005(8):37—38. 〔2〕阿妮塔S霍兰德,现代会计信息系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效 业技术教育?2006(4):123—131? 圆2胡00瑞2青嚣国67促-7进1.职业教育发展的举措阻教育发展研冠 奎翟罂哩擞哩=种兰竺喜鎏妻苎譬喜翌登【3】袁吉森爵德国职业教育的分析与思考明

德国职业教育

德国职业教育

德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德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德国职业教育新动向

职业教育德国之行

德国职业教育学习体会

德国职业教育培训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学习体会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总结

德国职业教育思考
《德国职业教育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