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农村金融业发展改革研究1

发布时间:2020-03-03 14:13: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目录

目录

摘要

一、发展农村金融的重要性

二、现今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寻衅

(一)信贷资金供给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

(二)农户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民间借贷生动

(三)农村金融机构供给的服务比较单一,特别是农业保险严重滞后

三、建议采用以下几项措施增进我国农村金融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加强政策金融机构功效

(二)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

(三)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担保等服务机构

(四)勉励外资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

(五)大力发展规范的民间金融组织

参考文献

1 2 3

农村金融业发展改革研究

摘要:农村金融业的发展状态决定和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程度以及农民的生活程度,进而也将影响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在认清我国农村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改革我国农村金融系统,使其在农村经济中施展重要作用。

党的十七大请求,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新格式,切实推动城乡兼顾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资金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命根子,筹集、融通和经营货币资金的金融业,在解决城乡一体化问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金融业 寻衅 对策

目前,我国城乡金融发展程度差距较大,金融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农村金融业组织系统不健全,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应从国家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出发,制定全面、科学的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战略和具体、分阶段的实行方案,加大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的力度。

一、发展农村金融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全面推动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第二次变更,即从传统的、疏散的、低效的农业向现代高效的规模化、公司化、产业化农业转变,使农村面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更,农民的收入也取得了逐年的进步。如下表: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1990年农林牧渔收入占农民收入的66.45%,到2007年这一比例缩小到42.15%。这一比例降落阐明我国农民的收入已不单纯来自农业生产,农民有了更多的非农业化生产需求,走上城镇化之路。

以发展趋势来看,农民持续增收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根本道路在于增进农业持续向商品化及产业化转移和农民向城市转移两个方面。产业化的农业必定要有金融的支撑,产品需要加工,营销的领域要扩大,这些都需要商业化的运作,需要很高的投入,这些都需要金融的参与。而我国金融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农村金融组织系统不健全,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常委李国璋说:“目前城乡金融二元对峙的现象突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农村金融资源稀缺,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已经成为制约兼顾城乡发展的突出问题”。金融支农的目标,就是为农业发展供给必须的资本。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液,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离不开大批的有效率的资金投入,这就对创新农村金融组织系统提出了急切请求。

二、现今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寻衅

(一)信贷资金供给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

各类金融机构对农业和农村的贷款合计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比重较低,而且还呈降落趋势。另一方面,农户在金融机构中的存款却大于贷款,而且存贷差逐年扩大。此外还有部分资金通过农信社购置债券、拆出资金、向城市客户贷款而流出农村。

(二)农户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民间借贷生动

由于我国农村金融系统存在缺点,导致农户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远远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必定的金融“真空地带”,民间借贷和地下金融的间接融资应运而生。虽然农村民间借贷在生动农村金融市场,扩大农户生产经营资金起源,增进农村个私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容易引发以下问题:

(1)民间借贷风险大,容易引发债务纠纷。由于民间借贷是一种自发的、盲目标、疏散的信用运动,缺乏必要的管理和实用的法律法规支撑,是一种较为落后的、原始的信用方法。民间借贷具有为寻求高盈利而冒险或投机的一面,严重扰乱金融秩序,甚至迫害社会稳固。

(2)民间借贷利率较高,尤其是地下金融运动带有明显的“高利贷”性质。各种情势的民间借贷属非正规金融组织,具有较高的金融交易成本,且不受法律法规和政府政策上的勉励与掩护,这就加大了农民和企业的债务累赘和农村的金融风险。

(三)农村金融机构供给的服务比较单一,特别是农业保险严重滞后

多数地区的农村基础上只有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结算、保险、咨询、外汇等其他服务很少;此外,农业保险严重不足,使农村中实体经济风险导致虚拟经济的风险无法规避。

三、建议采用以下几项措施增进我国农村金融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加强政策金融机构功效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农村政策金融机构,需要大力加强其功效,将所有政策金融的功效都集中到其手中,使其成为政策性的农业信贷专业银行。在未来逐步扩大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金融职能,一是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发展项目供给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二是对改良农业生产条件及扩大生产规模的低回报项目供给长期低息贷款,也可以是直接进行投资;三是对农村信用合作社供给低息贷款;四是受财政部委托向商业银行支农贷款适当供给补偿交易成本及风险的利息补贴,以及向保险公司供给给对较大自然风险的再保险补贴等。

(二)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

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是农村金融系统的基础,是接洽农民的金融纽带,是最接近农民的基层金融机构,在服务农村经济方面,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来说至关重要。但我国农村信用社由于整体实力不强,使它在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加大了农村信用社资金供需抵触。因此,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应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尽快把农村信用社办成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束缚、自担风险的社区性处所金融机构;使农村信用社能更多地以商业化的运作方法实现其支农功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金融服务。

(三)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担保等服务机构

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和农民的低经济遭遇力,决定了我国的农业保险应大力发展政策性保险和成立农业担保公司,保持国家、处所、农民共同出资的原则,为宽大农户和农业生产企业供给更好的金融服务。

(1)成立农业保险公司,由政府主导,按市场运作,对农民保费履行财政补贴。农业保险是化解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农业生产者利益的一种有效手段,农业保险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密切相干;同时,筹措资金设立农业保险专项风险基金,用于巨灾丧失补贴。

(2)成立农业担保公司。加强农业保险与农业担保机构的合作,共同分担农业信用担保贷款风险,按适当比例共同承担代偿责任的农业保险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农业救灾措施,也是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农业担保公司后,宽大农民和农业企业就有了一个与银行之间获得金融支撑的绿色通道,这可以领导社会资金流向农村,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资金缺乏问题。

(四)勉励外资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

农村金融问题也需要持开放的态度,我们也积极欢迎一些在特定专业领域有丰富经验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积极领导,战略引资不失为农村信用社重组和改革中值得借鉴的模式。如日前荷兰合作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入股杭州联合农村合作银行;汇丰银行落户湖北,设立第一家外资银行组建的乡镇银行。

(五)大力发展规范的民间金融组织

农村小额贷款是世界公认的合适农村的贷款方法和融资方法。因此我国应当逐步发展规范的民间金融组织,勉励其发放小额贷款。以我国首故乡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动例,目前创办的贷款业务有小额农户贷款、渺小企业贷款、专业农户贷款三类。这种新型金融组织正以其机动简便、面向农村而受到广泛欢迎。

参考文献:

[1]成思危主编,论金融改革.中国国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张晓山、何安耐主编,农村金融转型与创新.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

[3]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管理科学学报.1999年.

[4]张杰主编,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中国国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6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

我市农村金融业发展情况汇报

上海航运金融业发展现状研究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发布

市农村金融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我市农村金融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医疗改革[1]

金融业反洗钱问题研究

农村中学文学社团发展研究1

市农村综合改革研究

农村金融业发展改革研究1
《农村金融业发展改革研究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