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发布时间:2020-03-03 14:47: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是消费者,享有法律规定的消费者权利,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初步培养学生在遇到具体的消费问题时,掌握一些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的有效方法,进一步培养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教学难点:

明明白白消费

教学方法:读议讲练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如果大家最近几天到中心医院的话,会看到很多人抱着小孩在排着长队做检查,请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对,这就是我们最近在电视和网络上看到的“问题奶粉”事件。那么在这一事件中受到伤害的是谁呢?他们又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对,是这些小孩和他们的父母。他们扮演了消费者的角色。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作为经济生活中的我们,每天都在充当着消费者的角色,如何避免重蹈“问题奶粉”的覆辙,我想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出示课题: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首先进入第一部分:明明白白消费

要做个聪明的消费者首先要懂得作为消费者应该享有哪些权利。

首先进入本部分

第一环节:“武装自己”

首先请大家预习课本41页,思考作为消费者应该享有哪些权利。

下面我想和大家结合一些图片和案例共同学习一下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应该享有哪些权利。(出示投影)

1、项小姐和朋友去一家日本料理店吃饭,饭后仅两小时,项小姐和朋友同时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到医院检查确诊为“急性肠胃炎”。第二天,她们就拿着医疗卡到店里反映情况,店方刚开始还表示同意承担用餐费和医药费,可是几天后又出尔反尔,以老板不在不能做主为由拒绝赔偿。

该消费者的哪些权利受损害?又依法享有什么权利?

人身、财产安全权受损害: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的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依法求偿权: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而受到人身、财产损害,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2..周先生于2005年12月6日在某商场内手机介绍中看到,有一款联想彩屏摄像手机具有“14天超长待机”的功能,冲着这一点与众不同的功能,周先生当即掏钱买了下来。可是,当天周先生就发现,该款手机充电后只使用一天就出现电量不足的警示,与其14天待机时间的宣传相去甚远。为此,周先生将手机拿到指定维修部进行检测。但是,对方却告诉他,经检测,手机并没有质量问题,所谓待机14天是指手机要在不放卡的情况下。周先生对此表示不能理解。

该消费者的哪些权利受侵害?

知悉真情权: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如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主要成份、生产日期、使用方法说明书等有关情况。

3漫画中的父亲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

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4.该经营者是一种什么行为?侵犯了消费者什么权利? 是一种强卖行为!

自主选择权: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包括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服务方式;决定购买或不购买;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5、依法结社权

解释: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6、获得知识权

解释: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7、监督批评权

解释: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8、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受到尊重

解释: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我想仅仅知道我们在消费活动中的权利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运用这些权利来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进入

第二环节:“活学活用”

以奶粉事件为例,假如这件事情就发生在你的周围,给大家提供三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

1、有的人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认为是花钱买教训.•

2、有的人怒不可遏,使用暴力手段报复经营者或销售者.•

3、有的人拿起法律武器,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你赞成哪一种方式?为什么?

总结:赞成第三种方案。那么其具体的途径是什么呢?(讨论) 总结:

1、可以与经营者直接协商,双方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解决争议。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我们说“奶粉事件”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侵害已经发生。谁也不想这件事发生在我们的身上,这就应该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在消费活动中,你应该有那些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方法呢? 下面我给大家提供几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识别虚假广告点滴

名人知名度不等于广告可信度; 媒体名气大不等于广告无谎话; 打折降价多不等于实话实说;

广告宣传“公证”不等于产品有保证; 某某单位推荐不等于经过严格检验; 广告现场演示不等于实事求是; 百分之百有效不等于不是编造。 消费者自我保护方法: 不轻信广告宣传 不盲目追随其他消费者

从信誉高、服务态度好的正规商家购买商品 向经营者索要消费凭证并注意保存

设计理念:本部分主要是想让学生首先知道消费者有哪些权利,然后透过一定的事例去帮助理解,然后引导学生指导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维权的合法途径,以及如何避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这样使用教材可以做到环环相扣,并且从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的角度看,可以理解为权利方面的内容。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是消费者协会确定的2003年主题,实际上这个主题也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消费活动中仅仅靠消费者的维权行动是不够的,更需要消费活动的参与者共同努力,才能为我们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入第二大环节: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一)首先要明白这样一个问题,消费活动的参与者都有谁呢?

1、生产者

2、销售者

3、消费者

(二)换位思考(结合生活实际)

1、假如你是消费者,你希望生产者怎么做?

(生产者应该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生产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生产的产 品,严禁不合格产品出厂,更不能伪造产地,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商标等)

2、假如你是消费者,你希望销售者怎么做?

(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信守服务承诺,保证不销售缺斤短两、失效变质的商品,不得采取恶意、欺诈的方式损人利己,更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权利。要为消费者提供真诚、热情和周到的服务)

3、假如你是生产者、销售者,你希望消费者怎么做?(借助漫画,出示投影) (遵守市场秩序,依法公平交易,对制假售假行为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三)深入思考

今天我们所学的“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一课,无论是课本上所举的案例、漫画,还是老师在讲授时所选的当前社会中的案例,基本是都是以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主的。这就给我们同学产生了一个错觉:我们的食品、药品等都是不安全的,社会到处都是欺骗、奸诈,社会风气败坏。

思考:我们的社会真的是这样的吗?你有这方面的事例证明吗?(生讨论老师总结)

比如说:当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包括三鹿等很多奶制品企业的负责人都主动向社会道歉,召回问题产品,并作出承诺保证产品质量,食品监管部门通过抽查也证明这些产品是安全的。这些都应该让我们相信我们的社会总体还是安全的,社会风气主流还是好的。

设计理念:主要是通过角色的转换,做换位思考,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作为消费活动的参与者应该履

行哪些义务,这也正好迎合了权利和义务一致性中的义务方面,这两个角度的结合能够从更高的层面(权利和义务一致性和构建和谐社会)来掌握本课内容。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大问题,即第一,作为消费者应该知道我们有那些权利,如何维护,如何自我保护,加强预防。如果我们把这一部分理解为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的话,那么从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的角度来说,共同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则可以是我们应该履行的义务,二者的一致性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共建和谐社会,这是我们的时代要求,而具体来说则对我们同学的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实践问题来验证一下。

反馈练习:

伴你学丛书

巩固记忆

1、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

2、如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板书设计:

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一、明明白白消费

1、9项权利

2、维权途径 →权利

3、自我保护

二、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共建和谐社会

1、生产者

2、销售者 →义务

3、消费者

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做个聪明消费者》说课稿

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做个聪明的消费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