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5月三明市质检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发布时间:2020-03-03 05:41: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8年三明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9页,第Ⅱ卷10至16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帖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

“海草房”零星分布在胶东半岛的自然村中,屋顶用海草等覆盖,外面紧绷着渔网,屋顶呈50度角的“人”字坡形。海草主要是用大叶海苔等野生藻类晒干后制成,含有大量卤盐和胶质。海草房最大的特点是冬暖夏凉。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海草房越来越少,旧的海草房大都弃之不用,一些经改良后仍然保留海草房特点的新式民居陆续出现。

1.古代海草房的建筑工艺的最主要作用是 A.海草作天然建筑材料,废弃后容易降解 B.呈50度角的人字坡形屋顶,整齐美观 C.海草含有大量卤盐和胶质,防蚊虫 D.外面紧绷着渔网,起防盗、防风、防鸟作用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海草房越来越少,旧的海草房大都弃之不用,一些经改良后仍然保留海草房特点的新式民居陆续出现。其原因可能是

1

A.近海养殖增多,海草产量大幅减少 B.自然灾害增多,海草房的遮风避雨功能减弱 C.海草房知名度高,需要保护 D.城镇化水平提高,人口迁出增多

3.目前,对现有海草房保护性开发最合理的方向是

A.争取国际合作,建立民居博物馆B.保留海草房现状,留住乡愁 C.全面改造海草房,融入现代生活需要D.发展房屋租赁,开发民俗旅游

桑蚕养殖的全产业链为“桑-茧-丝-绸”,采桑叶、采蚕茧的机械化程度低。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蚕桑生产在省域范围内转移。近年来,全国范围内“东桑西移”的趋势明显。据此完成4-6题。

4.传统桑蚕养殖区,采桑叶机械化程度低的原因

A.种植区地形崎岖,不利于机械化经营B.桑蚕养殖利润较高,人工费用比重低 C.个体经营规模小,机械化作业成本高D.灌木丛中作业,无法实现机械化作业 5.桑蚕生产的多次转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桑蚕的生产格局发生改变B.资金、技术、劳动力西移 C.丝绸市场范围向西部扩大D.大气与水体污染范围扩大

6.在桑蚕养殖区,桑果、桑果汁、桑叶茶、桑枝食用菌等产品得到较快发展,产业效益显著提高。该生产活动所属范畴是

A.综合利用 B.农业结构调整C.多种经营 D.延长全产业链

在河流中,被水流推动的物体重量与流速的6次方成正比。某校地理野外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河流进行野外实践活动考查,发现该河有的河段河床沉积物以鹅卵石为主,有的河段河床沉积物以细砂为主,有的河段河床鹅卵石与细砂共存,并制作了沿途河床干流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7~8题。

7.该小组考察过程中发现河床沉积物颗粒最大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乙地附近鹅卵石与细砂共存现象显著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地势平缓,搬运能力弱B.降水变化大,侵蚀物质数量多 C.流量变化大,河流流速变化大D.位于凸岸,沉积作用显著

某登山运动爱好者5月1日从秘鲁古城库斯科出发徒步登山,沿途景致优美,附近可

2

见高耸的雪山,到达海拔5050米的彩虹山后,站在蓝天白云下享受被“彩虹”包围的感动,且面向正北拍照留念。

9.彩虹山地貌景观形成经历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A.外力沉积-地壳下沉-外力侵蚀

B.外力沉积-地壳上升-外力侵蚀 C.外力侵蚀-地壳下沉-外力沉积

D.外力侵蚀-地壳上升-外力沉积 10.彩虹山地貌景观近年来才被人们发现的原因主要是

A.形成晚,人类活动较少 B.地理位置偏僻,遥感技术落后 C.海拔高,风化作用强烈

D.全球气候变暖,冰雪消融加快 11.图中登山队员拍照时,当地的时间大约14时。拍照时登山队员面朝

A.偏东方

B.偏南方

C.偏西方

D.偏北方

2018年三明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60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6页,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作答。

(一)必考题:共115分

3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胭脂虫是一种寄生在仙人掌上的昆虫。胭脂虫发育的温度低限为15.6℃,20-30℃时,发育与温度呈正比,30℃时种群增长最快。降雨能极大地减少胭脂虫的种群数量。胭脂虫主要借助风力繁殖扩散。胭脂虫体内含胭脂红,可以制备成胭脂红色素广泛应用于制衣、食品、化妆品、医药、饮料等行业,是唯一一种品质优良的纯天然、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动物色素。

加那利群岛是一多山的群岛。1831年,加那利群岛的胭脂红色素生产量只有4公斤胭脂红色素,到1850年,年产量已提高到40万公斤,短期内成为这种染料的主要出口地。在19世纪末期,随着人工合成颜料的出现,胭脂虫行业趋于衰落。

(1)分析加那利群岛发展胭脂虫行业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2)推测19世纪期间加那利群岛胭脂虫行业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

(3)结合所学知识,规划加那利群岛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并做简要分析。(8分) (4)我国某企业计划在吐鲁番盆地或台湾岛西部建立胭脂虫养殖园。根据胭脂虫的生存环境要求,你认为哪个地区更加合理,并说明理由。(6分)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海拔3767.2米,南坡植被覆盖明显高于北坡。太白山是生态环境过渡地带及气候变化敏感区。每逢夏秋之时,登山览胜者络绎不绝。

气温直减率是指气温的垂直变化与高度的线性关系。气温直减率的大小与大气运动、空气密度、水汽含量、潜热(如水由气态变为液态过程中会放出热量)等密切相关。中国大陆气温直减率的日变化同太白山北坡气温直减率的季节变化表现出一致性。图示是秦岭主峰太白山南北两坡的某年气温直减率比较图。

4

(1)“朝辞盛夏酷暑天,夜宿严冬伴雪眠。春花秋叶铺满路,四时原在一瞬间”是登太白山最佳的写照。用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加以分析。(6分)

(2)分析夏季太白山北坡的气温直减率高于南坡的原因。(8分)

(3)推测一天中气温直减率最小值出现的时段。简要分析该时段与太白山北坡1月份气温直减率均小的原因。(8分)

43.【选修六:旅游地理】

肯尼亚境内有数十个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野生动物巡游胜地,每年的6-9月是观看野生动物的最佳时间。图8a为肯尼亚部分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图8b为内罗毕的气候资料图。

分析6-9月为观看野生动物最佳时间的原因。(10分)

44.【选修六:环境保护】

长期以来,一些湖泊遭到非法围垦、侵占水域、违法养殖、非法采砂、超标排污等,造成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湖泊的自我修复能力弱,为了加强对湖泊的管理保护,计划于2018年12月全面建成“湖长制”。

从生态效益角度分析全面实施“湖长制”的原因。(10分)

5

5月三明市质检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模拟试卷(一)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北京石景山区高三统一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名思教育高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04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新教材版)

5月三明市质检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5月三明市质检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