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安溪县茶文化旅游产品探析

发布时间:2020-03-02 15:45: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生课程考试卷

授课时间 2014 — 2015 学年度 第 二 学期

号: 研究生姓名: 课程名称: 考试时间: 2015.06.22 考生成绩:

授课或主考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签章)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课程论文

安溪县茶文化旅游产品探析

摘要:笔者从物态、心态和行为层面对安溪县茶文化旅游资源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安溪县茶文化旅游产品的现状,针对安溪茶文化专业人才、基础配套设施、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等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宣传拓展市场、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文化旅游品质、深化文化内涵,凸显茶文化旅游品味、关注需求,开发多种茶文化旅游产品等提升对策。 关键词:安溪县;茶文化;茶文化旅游;提升策略

近十几年来,茶文化旅游开始兴起,随着现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出行旅游不仅限于景区的观光旅游,而是要求通过体验旅游,享受旅游来达到身心的放松。这为茶文化旅游带来了契机。茶文化旅游日益成为一种旅游新时尚。目前茶文化旅游产品主要包括博物馆、茶馆、茶马古道及综合性茶旅游景区等,以漳州天福茶博物院、北京老舍茶馆、香格里拉茶马古道、广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等为代表。根据宁晓菊(2005),乔秋敏、吴若飞(2009)等学者的研究,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存在旅游产品类型单

一、参与性弱、文化含量低等问题[1] [2]。作为铁观音的发源地——安溪县,茶产业发达,茶文化是其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1茶文化与茶文化旅游内涵

1.1茶文化

当前对于茶文化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刘勤晋认为“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以茶为题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集合;狭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在发展、生产、利用茶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情感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称[3]-[6]”物质和精神财富都可以开发为旅游产品,因此,本文取其广义的概念。

茶文化根据文化的内在逻辑层次,可以分为物态、心态、行为和制度四个层次。茶物态文化是指人类从事茶叶栽培、制造、加工等一切与茶相关的生产活动及茶叶、茶具、茶室等与茶相关的产品总和[7]。茶心态文化是指人们在应用茶叶的过程中所孕育出来包括茶德、茶道、茶与文学艺术等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茶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以茶礼、茶俗等形式表现出来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8][9],如以茶待客、以茶示礼、以茶为媒、以茶祭祀等。茶制度文化是指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茶政、茶法等社会行为规范

1.2茶文化旅游

根据茶文化的内涵和当前茶文化旅游发展的情况,综合考虑国内各个学者的意见,本文认为茶文化旅游是一种休闲文化旅游,是将茶业旅游与其他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进行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课程论文

开发的一种旅游方式[10] - [13]。

2安溪县茶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安溪县茶文化资源丰富,其中对茶文化旅游开发价值比较大的包括茶物态、心态和行为文化三个层面。

2.1茶物态文化旅游资源

位列“全国百个重点产茶县”第一位的安溪县,2012年拥有超60万亩的茶园,居全国之冠,生态茶园近25万亩[14],大坪、西坪等地方保留有古茶园、茶村,各大茶企也建有自己的生态茶园,如八马森林中的高山茶园,铁观音集团的祥华基地和凤山基地;除了茶园资源外,安溪县拥有“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大叶乌龙”、“梅占”、“奇兰”、“白牡丹”等64个优质茶种,被誉为中国“茶树良种宝库”,其中”安溪铁观音”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5];此外,安溪县茶人继承了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足火等传统的乌龙茶独特加工制作技艺,茶技严谨精巧;安溪铁观音集团还拥有20世纪50年代使用至今的、独特的木石结构陈年仓库。

2.2茶心态文化旅游资源

安溪县拥有铁观音“王说”与“魏说”起源、“乌龙太子传乌龙”、“半壁长毛蟹”等广远流传的茶话[16] [17];拥有以清末安溪诗人兼茶商林鹤年《福雅堂诗钞》的茶诗词为代表的从唐代到现代的诗人和学者的大量茶诗词;拥有以文人歌咏茶叶的诗歌作品为原本,茶农和茶工自己创作,日常休闲喝茶所唱等多种类型的茶歌;拥有以茶的生产、饮用为主题的舞蹈艺术——采茶灯及现代安溪县茶文化工作者创排的舞台表演型茶舞;拥有由安溪县茶人蔡建明和文化人李波韵共同创作的舞台表演式的安溪茶艺和包括洁具、下茶、备水、洗茶、冲泡、分茶、奉茶、品饮等基本流程的生活待客式安溪茶艺及“纯、雅、礼、和”的安溪茶道精神。

2.3茶行为文化旅游资源

安溪县拥有超过千年的产茶历史,是一个茶俗丰富的茶乡,茶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迎宾送客、礼尚往来、婚庆习俗、丧葬礼仪、宗教祭祀等活动中,其中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有以茶相待、赠送茶叶的日常活动,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安溪民众有向佛祖、观音菩萨、地方神灵敬奉清茶的敬佛茶俗[18]-[21];每年1至2月,有场面热闹,比拼茶技的安溪茶王赛;同时,还有茶文化旅游节、茶文化旅游摄影艺术节、安溪铁观音茶庄园旅游节等节事活动资源。

3安溪县茶文化旅游产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安溪茶文化旅游产品现状

目前安溪县茶文化旅游由中国茶都、凤山茶叶大观园、魏荫茗茶园、龙涓茶庄园(中闽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课程论文

魏氏、华祥苑休闲体验)等景点搭配组成一日游和两日游线路[22]。

安溪县茶文化旅游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茶文化旅游产品包括拥有茶文化博物馆、万壶馆、紫砂阁、茶诗长廊、茶都公园等产品的集茶业贸易、茶文化研究、旅游于一体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茶都;包括茶树品种观赏园、茶作坊、凤苑,集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国家AAA级景区——凤山茶叶大观园;拥有铁观音的起源的“魏说”和“王说”两处遗迹,包括铁观音母树、生态茶园、家庭博物馆的西坪铁观音发源地;包括有机茶园、有机茶初制加工厂、科研评茶室、茶文化馆、观光木屋集生产、示范、培训、旅游于一体中闽魏氏和华祥苑铁观音茶庄园;集茶文化旅游和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研究于一体的魏荫茗茶园、八马和铁观音集团总部。同时,还有茶王赛、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节、安溪铁观音制茶师(初制)大赛、茶文化旅游摄影艺术节、安溪铁观音茶庄园旅游节等节事旅游产品[23]。

3.2安溪茶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3.2.1茶文化专业人才短缺

与传统的观光旅游相比较,茶文化旅游给游客所带来的体验,是更加注重精神方面的。如果没有优秀的专业的导游人员的来正确引导游客,向游客进行深层次地讲解,游客只是单纯依靠自己去领悟这种纯精神方面的体验是很难的。安溪茶文化亦是如此。所以,安溪茶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对于服务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比其它传统观光旅游有着更高程度的要求。但目前,在参与安溪茶文化旅游的服务过程中,除了少数的景点的旅游从业人员受过专业培训外,其它不少的景点中参与茶文化旅游服务的是当地茶农,他们缺乏茶文化相关的专业素质,无法满足游客对茶文化知识的高层次的要求,由此可见安溪茶文化旅游的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3.2.2基础配套设施相对薄弱

由于安溪茶文化休闲旅游起步晚,资金投入较少,技术力量薄弱,许多项目由生产性项目改造而成的,硬性改造导致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特别是安溪多山,道路建设如跟不上,将制约着安溪休闲茶业的发展[24]- [26]。园内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旅游基础条件薄弱,再加上酒店、医疗、餐饮等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其旅游接待及其他一些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游客进、留、出等问题突出。例如在旅游人流量较大的时候,容易出现旅店的床位紧张、某些景点交通不畅、停车难以及人流拥挤等问题。所以急需增强当地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其接待能力。 3.2.3旅游项目缺乏文化内涵

首先,安溪县全县都在做茶文化旅游,实质性的差异不大,都是停留在逛茶园、品茶、看茶艺的初级观光阶段,茶文化涉入不足,没有形成体验性茶文化旅游、参与性茶文化旅游等多层次的茶文化旅游产品结构,过多的低质茶文化项目,稀释了茶文化旅游的核心价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课程论文

值。其次,安溪县茶文化旅游的开发主要是凭借安溪县茶叶本身拥有的自然资源与茶产区的自然风光,在和其他茶文化资源的结合一起开发的却比较少,例如茶叶养生保健旅游,茶与泉水的结合等形式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缺乏对茶文化旅游资源在广度上和深度上的挖掘。安溪茶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收入来源比较单一,景区的收入主要是来源于门票,而来源于餐饮方面,住宿方面,购物方面的收入却比较少。当前,吃住行游购娱这样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在安溪茶文化旅游中还没有被完全建立起来,因此对于安溪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其他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也比较弱。

4安溪茶文化旅游产品提升策略

4.1加大宣传力度,拓展茶文化旅游市场

安溪茶文化旅游业客源市场在客源空间分布表现为安溪本地及厦、泉、漳地区游客为基础;粤东、浙南、赣东游客为重点;长三角、珠三角游客为补充的架构;境外游客以港澳台游客为主体,以东南亚侨胞游客为重点,以其他境外游客为补充的架构[27] [28]。目前,这种茶文化资源市场架构的优势还未充分发挥出来。安溪茶文化旅客主要来源还是本地区及周边地区。为进一步扩大茶文化旅游市场,安溪县就要加大宣传开发力度。第一,根据安溪茶文化资源类型的不同,分门别类的对安溪茶文化旅游进行包装,制作突显特色的旅游宣传册和宣传品;第二,建立安溪茶文化旅游网站,利用网站加强对外宣传;利用各种网络媒介,如大众点评网、美团网等国内团购网站公布;利用各种电商平台扩大电商旅游市场,如腾讯、京东等各大电商,方便游客和各类客户获取茶文化旅游信息;第三,加强与旅行社合作宣传,联合打造多条精品茶文化旅游线路;第四,加强各旅游景区之间的联动促销,即在景区主动宣传兄弟景区的产品,做到相互宣传、推介,扩大游客在安溪的游览范围,延长逗留时间;第五,加强与厦门等周边区域的旅游联合促销,共同打造旅游市场吸引力。通过各种形式和各种渠道的宣传,深入挖掘客源市场,促进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区域化和国际化。第六,加强对景区农民的宣传,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意识,更新旧有的观念。通过定期举办旅游技能培训和教育,消除农民对服务工作的顾虑,端正服务态度,强化服务意识,学会接待的礼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提高旅游服务水平,获得更多游客的认可,建立良好的服务信誉,吸引游客的回头率,进而扩大安溪茶文化旅游的客源市场。

4.2加强人才培养,提髙茶文化旅游品质

安溪茶文化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产业,其从业人员素质和水平是决定其品质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按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未来的20年将是中国旅游业的黄金年,这势必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更加的迫切[28][29]。安溪茶文化旅游的资源条件、区位条件和地方经济条件都比较优越,因此,加强安溪茶文化旅游人才的培养,对安溪茶文化旅游业发展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课程论文

尤为重要。

首先,要强化人力资源培训。整合旅游培训资源,依靠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院校及培训中心、旅游行业协会和旅游企业等力量,加强对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导游员及住宿、餐饮、娱乐等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建立起的培训体系,形成多元化、专业化、社会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旅游人才培训体系。培养一批多层次、多类型的茶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旅游人才培训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有关政策。完善旅游企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制度,坚持先培训、后上岗。把旅游培训与饭店评星、旅行社管理、导游员管理、评定景区等级紧密结合,实施培训达标制度,提高茶文化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第三,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特别利用好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的优势,培养茶文化、旅游管理专业的管理人才,加快吸引和鼓励城市较高层次人才到安溪就业,包括金融、财务、规划、基建、物管等专业人才,确保茶文化旅游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促进安溪茶文化旅游业全方位的发展。第四,引进文化创意方面的人才,培育文化创意团队,创新茶文化消费方式和消费市场,创造茶文化创意产品和培养茶文化新人,形成全国独具特色的”习茶”基地。第五,还应定期开展全民茶文化旅游教育,增强全民茶文化旅游意识,提高民众参与茶文化旅游的意识和服蠱意识。不仅能使更多的人加入茶文化旅游队伍,还能使当地居民自觉维护茶文化旅游资源,做茶文化传播者和茶文化受益者,形成人人热爱茶文化旅游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茶文化旅游品质的提升。

4.3深化文化内涵,凸显茶文化旅游文化品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文化旅游作为一种高品位的生活方式,已经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可以分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与归属的需求,受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五个层次[30][31]。茶文化旅游它体现人们对旅游生活的追求,从传统观光旅游到文化体验的内心世界的变化,满足了人们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安溪茶文化内涵的独特性是安溪旅游除了来自旅游资源本身的特色外最重要的吸引力,在旅游市场竞争中具有其他旅游产品无法竞争的优势。在深化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中,既要挖掘茶文化的传统内涵,又要兼顾茶文化的时代特性。安溪茶文化旅游产品中的部分旅游产品时代意识缺乏,多年一成不变,导致游客重游率低。即使有重游,也不是主动来游的,因此在景区逗留时间也很短,消费也少。究其原因在于对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挖掘开发不足。自古以来,安溪就有产茶的历史,茶树品种资源丰富,人文资源尤其突出,茶的传说、茶诗、茶联、茶歌、茶舞、茶俗等茶文化资源绚丽多彩,茶文化底蕴深厚。因此,安溪应该利用好这些资源,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设计文化品味突出的旅游产品。第一,充分发挥安溪铁观音品牌优势,做大铁观音文化。铁观音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还包含了安溪茶农的智慧和结晶。往往是这种精神属性(文化)可以满足大众游客的心理需求。通过旅游产品的精神文化来引起游客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课程论文

的精神文化共鸣,从而为游客带来”新、奇、美”的享受。第二,与安溪的宗教朝圣文化相结合,把茶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借助安溪宗教朝圣文化的影响力,既扩大了茶文化的外延,又深化茶文化内涵。第三,与科技相结合。传统的茶文化主要是关于茶传说,游客对它的认识只是感性的、模糊的和虚幻的。要转变游客的这种认识,就需要通过科技来改变游客认知。可在景区建立博物馆、科技馆和文化街等,甚至带领游客参观茶叶生产企业,向其展示制作过程,讲解茶叶制作标准。等等。增强游客对茶文化的体验和认识。第四,与周边区域知名品牌旅游相结合,打造复合型旅游产品,实现强强联合。复合型旅游产品是指将茶文化旅游资源与周边区域内已经有相当规模和相当知名度的品牌旅游产品相整合而形成的产品,也是一种依附式开发产品。复合型产品可以借助知名旅游产品的辐射效应来带动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4.4关注游客需求,开发多种茶文化旅游产品

安溪茶文化旅游要提升其品质,就要要突出其特色。应该用异于他人的思维和方法进行思考问题和指导工作。可根据现有的游客市场反馈、茶文化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有重点、有层次地进行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创新其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群体的需求,促进其发展壮大[32]。大多数游客在进行茶文化旅游时,反映茶文化旅游形式比较单一,产品形式雷同,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安溪茶文化旅游应关注到游客的不同需求,创新茶文化旅游产品。第一,可设计和开发出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不同文化层次群体的各类产品。把茶文化旅游产品分成低端、中端、高端不同档次。第二,还可与已有的人文古迹旅游、宗教朝圣旅游、生态养生旅游、休闲健身旅游相结合,构成复合型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要求。第三,可以设计一些特色旅游文化产品,如我爱茶乡夏令营、茶文化爱情主题旅游等。茶文化夏令营是针对青少年旅游者渴望冒险和追求刺激、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结合安溪的高山茶园且环境优美的资源条件,推出以山水生态游为主题的茶乡夏令营活动。茶文化爱情主题旅游是以较高的文化水平、白领单身人士、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年轻情侣、蜜月中的新婚夫妇以及能够认可茶文化的中老年夫妻。设计由观光茶田、茶叶加工车间、主题公园广场、度假酒店等相关功能区组成的茶文化派对创意园区。通过创新茶文化旅游产品,实现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多样化,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促进茶文化旅游发展。

参考文献

[1]宁晓菊,刘清荣.江西茶文化旅游开发论析[J].农业考古.2005(04)

[2]乔秋敏,吴若飞.九江茶文化旅游产品组合性开发研究[J].农业考古.2009(05) [3]刘勤晋.论中国红茶的创新之路[J].茶博览,2014,06:66-67.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课程论文

[4] 魏遐,周倩雯,林枫.茶文化旅游体验质量评价研究——以长兴县顾渚村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5)

[5]Ping Long,Zhanhu Cui,Yingli Wang,Chunhong Zhang,Na Zhang,Minhui Li,Xiao Peigen.Commercialized non- Camellia tea: Traditional function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J].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2014,:.[5] 朱生东,何玉荣.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茶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农业考古.2012(05)

[6]T.B.Lombardo Bedran,K.Feghali,L.Zhao,D.M.Palomari Spolidorio,D.Grenier.Green tea extract and its major constituent,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induce epithelial beta‐defensin secretion and prevent beta‐defensin degradation by P orphyromonas gingivalis[J].J Periodont Res,2014,495:.[6]宋時磊.唐代茶文化问题研究[D].导师:劉禮堂.武汉大学,2013.[7] 吴乔,郭雅玲.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对大陆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启示[J].台湾农业探索.2012(01) [8] 钟晓鹏,王晶亮. 安徽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6) [9]王桂林.安溪茶文化资源的挖掘及利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10]谢钦玲.安溪茶文化旅游提升策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11]陈钦儒.安溪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策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 [12]Ryan M.Summers,Sridhar Gopishetty,Sujit K.Mohanty,Mani Subramanian.New genetic insights to consider coffee waste as feedstock for fuel, feed, and chemicals[J].Central European Journal of Chemistry,2014,1212:.

[13]Rasu Jayabalan,Radomir V.Malbaša,Eva S.Lončar,Jasmina S.Vitas,Muthuswamy Sathishkumar.A Review on Kombucha Tea—Microbiology, Composition, Fermentation, Beneficial Effects, Toxicity, and Tea Fungus[J].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2014,134:.[12] 郭雅玲,冯会,郑明芬,黄晓敏.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与产品发展探讨[J].福建茶叶.2011(02) [14] 范水生,朱朝枝. 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休闲农业开发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1(14) [15] 宗敏丽,祁黄雄,吴健生,冯喆,黄秀兰. 茶文化旅游模式研究及开发策略——以浙江顾渚村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2(03)

[16]陶宁.茶文化在旅游业中的运用与研究[J].科技资讯,2007 (17):167-168.[17]郑小敏.安溪县茶文化旅游产品优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55-57.[18]黄曰玲,陈雪萍,曾芳芳.休闲农业视野下的福建茶文化开发策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5,02:92+95.[19]林晓平,高李想.探析福建省福安市茶文化旅游的开发[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2:154-155.[20]李凌.杭州茶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J].中国市场,2015,04:144-145.[21]李彩娥.泉州市安溪县体育场地建设现状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5,01:49-52.[22]王桂林.安溪茶文化资源的挖掘及利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23]李勇泉.安溪县茶文化旅游的推广策略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8,11:5-6+76.[24]詹勇鹏.安溪茶产业发展转型与升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课程论文

[25]张琴.安徽六安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13.[26]邹勇,何舒婷.茶诗在茶文化旅游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考古,2015,02:210-213.[21]项晓静.安康茶文化旅游开发初探[J].农业考古,2015,02:219-224.[27]赵国栋,李海平.西藏茶文化生态旅游理念要点与SWOT分析[J].农业考古,2015,02:198-205.[28]苏淮彬,马正凯.安溪茶产业的财务战略规划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03:82-85.[29].2015年4月中国茶业指数与行情分析[J].茶世界,2015,05:58-61.[30]李寿钊,李朝灿,杨逢平.泉州农业特色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J].福建农业科技,2015,04:59-64.[31]沈学政,苏祝成,王旭烽.茶文化资源类型及业态范式研究[J].茶叶科学,2015,03:299-306.[32]郑育民,陈斌瑜,梁奕清.茶园抵押贷款创新服务县域特色农业调查——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J].福建金融,2015,05:58-61.

茶文化旅游

论我国茶文化旅游创意体验产品开发

茶文化专题旅游

中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旅游产品延伸

旅游产品(材料)

旅游产品设计方案

节庆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体系

亲子旅游产品

安溪县茶文化旅游产品探析
《安溪县茶文化旅游产品探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