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传媒法规

发布时间:2020-03-03 11:26: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非闭卷课程考试

考试题目:广州艾滋病增多

科目 名 称: 传媒法规与伦理 学 生 姓 名:

黄佳俊 学

号: 2013056694 学

系: 新闻传播 专

业: 广告 任课 教 师: 林爱珺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5年12月25日

广州艾滋病增多

一、案例情况介绍

(一)案例背景

1、发生地点

广州市疾控中心主任王鸣向媒体透露①,广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居广东省第一,疫情上升势头未得到根本性扭转,总体疫情将不断增加.

2、案例梗概

截至2014年10月31日,广州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17861例,其中广州市常住人口病例数6958例,死亡886多例,存活6072例,广州男男的新感染率超过27%,由于广州男男性行为人群基数大,估计活跃人数超过3.5万,两成男男性行为者,近半年性伴数在4人或以上,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比例一直未见明显下降,在60%上下波动.而男男性行为报告数比去年同期增长27.1%,王鸣说,这部分人学历较高,但高危行为未有保护措施,进行防护的性行为比例非常低,目前,在广州市100个男男中有12个感染艾滋病.“七八年前,男男性行为人群感染艾滋病率是5%~6%,前两年还在10%徘徊,2014年已达12%,这部分人群感染率上升非常快.”王鸣指出,“男同”之所以成为大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最高危的群体,是因为多数大学生“男同”采取不安全性行为.“目前大学生男女情侣发生性行为,出于避孕考虑往往使用安全套,而‘男同’之间没有避孕需要,大多不使用任何防护.”

据王鸣介绍,广州市青年学生发生性行为比例从2011年的6.48%上升到2014年的16.3%.其中1.21%的青少年发生过商业性行为,还有超五成的感染者否认接受过学校的艾滋病防治教育.“每个学期开始前,我们都要求学校进行一次艾滋病宣传教育课,学校有无执行,或有无贯彻到每个学生当中?这个需要教育部门今后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王鸣说.(二)社会影响

今年,全国政协委员孙建方带着提案来到两会,提案内容为“法律对于卖淫、聚众淫乱的惩处仅限于异性间,应补充同性淫乱行为的规定.”由于公开要求将男男聚众淫乱明确为犯罪引发争议.而且各种同性恋负面报道、负面形象在各种媒介下的传播,比如一些影视作品的“丑化”,这使得一部分人认为同性恋是洪水猛兽,避之不及.根据孙建方的调研,男男同性艾滋病传播比例从2006年的2.5%升到去年上半年的25.1%.男男同性传播艾滋病的途径上升幅度最快,在许多大中城市已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这也导致男性同性恋与艾滋病之间的“微妙”关系,再次引发人们的思考.叶贝不喜欢将“男同”和“艾滋病”两个词放在一起,他认为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也没有必要因果关系.作为智同广州同志中心这个公益组织的负责人,叶贝觉得,将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实际上就会造成“男同”圈内都是“艾滋病”的误解.根据最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国家卫计委在线上访谈中透露,新报告的8.7万病例中,性途径传播占91.5%,其中异性性传播占66%,同性性传播占25%.如叶贝所言,艾滋病并不是与“同志”画等号,在艾滋病的性传播途径中,异性性传播仍占较大比例.但叶贝也不得不承认:“二者基数不一样,尽管占总数比例相对小,但在‘同志圈’里来看,也不是件小事了.”为此,他所在的公益组织提供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希望能够宣传防艾的知识,让更多同性恋者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案例点评与分析

首先案例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种报道常常存在误区.(一)容易让人们认为艾滋病就是堕落、吸毒、卖淫、嫖娼、同性恋的代名词.人们一听到艾滋病,最先想到的就是吸毒者,同性恋等人群.因此人们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到现在都还是很大,而新闻媒体是有一定责任的.近年来什么”艾滋小偷””艾滋毒针””艾滋女”等的报道都对受众产生了误导,对艾滋病有了抵触心理,认为这是一种不良的疾病.其实就疾病而言,有什么疾病是好的吗?

在那些关于艾滋病的报道中,什么妓女,路边小姐,吸毒的,卖淫的,搞基的这些词是经常出现.这些词简直就是在告诉读者们:得艾滋病不是吸毒就是卖淫嫖娼.其实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就性传播来说,不是说嫖娼才会,如果没有保护措施夫妻之间也有可能会得艾滋病.更可怜的是母婴传播的那些孩子,他们的道德难道有问题吗?他们就应该被歧视吗?就算答案是否,但他们还是会被当作”异类”来看待.

这种片面理解以及歧视的后果是严重的.一方面会使公众对艾滋病产生恐惧或误解,“恐艾”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公众对自身是否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或机会持否认态度,认为只要自己没有不良行为,就不会感染艾滋病.而事实上,我国目前艾滋病疫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并且任何人都不具有先天抵御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能力,这种误解和歧视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整个防治工作都是非常危险的.(二)使用夸张的形容词形容艾滋病的可怕

语言使用上的不恰当,也会造成对艾滋病的误解.艾滋病固然可怕,但是,如果单纯为了吸引受众眼球,引起公众兴趣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必然会造成不良影响.这些夸张的词只会让人们更加痛恨艾滋病,痛恨艾滋病人.

例如对“艾滋孤儿”的报道.“艾滋孤儿”这一称呼可以为这些孤儿争得更多的同情和救助,也许更能够唤起社会对他们的关爱,甚至在某些条件下方便有关单位为他们争取利益.但其实“艾滋孤儿”这个称呼其实对孤儿的成长并不利,“艾滋”这个标签恰恰是他们遭受社会歧视的根源,也是对他们造成心理伤害、形成强烈的自卑感和孤独感的重要原因.

此外,在对艾滋病的报道中的一些知识性错误,如“死于艾滋病”,正确的是“由于艾滋病导致免疫力下降,死于各种机会性感染”.新闻媒体应避免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如“艾滋孤儿”,“艾滋村”,“世纪瘟疫——艾滋病”,“艾滋灾难”,“世纪恶魔”等等.(三)随意透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真实身份

2003年12月1日,这一天是“世界艾滋病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吴仪来到北京地坛医院看望住院的艾滋病病人,鼓励他们鼓起生活的勇气,勇敢面对现实.

第二天,一份全国发行的报纸,将温总理与艾滋病病人亲切握手的大幅图片登在了头版,以此表达消除歧视、倡导关爱精神,鼓励全社会积极行动,为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创造更为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

但是这个善意的举动,却深深地伤害了曾被温总理鼓起生活信心的艾滋病病人.他的亲友、同事和邻居们,通过广为传播的、未做任何技术处理的新闻图片,知道了他是一名艾滋病病人,从此远远地躲开了,他和他的家庭由此陷入了被人歧视的阴影.

报社是站在了新闻真实性的立场上披露事实,这没有错,但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因为全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尚未完全消除,该事实无疑不利于艾滋病患者今后的生活,也侵犯了他的个人隐私.我国的《艾滋病防治条例》明确规定: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有关信息.(四)艾滋病报道总是集中在每年的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前后

当前,艾滋病报道的现状是每年的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前后是一个高峰期,其他时间几乎不报道或者只报道一些具有猎奇性质的突发事件.

以2006年某报对艾滋病的报道为例,根据搜索,全年报道量为110条左右,但仅11月和12月就达到了32条,尤其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前后,更是狂轰滥炸.仅2006年12月1日这天,对艾滋病的报道就多达9条.这样的比例显得有些失调,似乎是为了应付艾滋病日的到来而匆匆“披挂上阵”.(五)通过对艾滋病相关事件的煽情报道,满足受众猎奇心理 由于艾滋病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又属于个人隐私范畴,每个个体身上发生的故事都可能蕴涵着很多令人好奇的因素,因此,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同时满足媒体的经济利益,就会成为某些媒体关注艾滋病事件的第一出发点.此外,有些艾滋病报道虽然号称是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采写,但是着重向受众传达负面信息,有些报道的主观意味太强,记者的角色和位置在报道中过于突出,往往会摆脱第三者的位置出来评论或者呼吁,更让受众感到艾滋病的“可怕”.

如《拿什么拯救艾滋村 河南艾滋村报告》②,通篇充斥着“艾滋病疯子”、“艾滋病患者成为地痞无赖”、“艾滋病患者讨债”等等,整篇报道的基调是黑色的,让人觉得这个村子是没有前途的.

而事实的背景是:1995年以前,河南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把卖血作为挣钱门路,由于交叉感染,部分人员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经过8至10年的潜伏期,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芦岗乡文楼村就是河南省艾滋病疫情最为严重的一个村.2004年2月18日,河南省委从省直30多个部门抽调76名机关干部,与市县干部一起组成38个帮扶工作组,进驻全省38个艾滋病疫情高发村,与艾滋病患者做邻居,开始为期一年的驻村工作.

媒体的这种猎奇报道侧重于不良性关系、犯罪、婚姻等,这种煽情报道严重偏离了艾滋病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使读者产生认识偏差,加强了受众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敌对情绪.多年来,社会环境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并未减少,对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犯罪的事实,甚至有人提出“抓一个杀一个”,“应该通通都杀掉”.

而这些报道由于情节曲折、人物命运坎坷,往往成为最受读者关注的内容之一.但有些记者写稿时,以煽情的笔触刻意渲染病人如何感染艾滋病病毒、不仅披露隐私,还给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造成极大的精神痛苦.对此,急需业界引起高度重视,树立“以受害者为中心”的报道原则.其实我们在报道关于艾滋病的消息时,可以在后面为不懂这方面知识的人科普一下艾滋病是什么,怎么样会得艾滋病.我觉得首先就要告诉人们,艾滋病患者坐过的凳子啊,和他接触啊等等是不会传染艾滋病的,艾滋病一旦离开了人体就会很快失去传染性,如果你身上没有伤口,是绝对不会被传染的.一般来说与艾滋病病人或者携带者一起吃饭,喝水,握手,工作,拥抱都不会感染的,只有三个途径会感染,无保护性行为,血液,母婴.

然后不要把艾滋病患者”说死”,不要让人们觉得患了艾滋病就必死无疑了,其实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鸡尾酒疗法的发明,艾滋病已经能够最大程度控制,它已经越来越像一种类似高血压或者糖尿病的慢性病了.有些病例表明,有的人感染后可以一直不发病;有些发病的艾滋患者通过药物控制可以长时间存活.

而且应该多报道些阳光点的,我看过一个新闻是报道一民艾滋病患者身边的事.他叫流逝③(化名),今年22岁,一年多以前,他被确诊为艾滋病感染者,目前在一家咨询机构从事公益工作.这是一家不到10人的公司,老板和员工都知道他的“身份”,但却没有躲避和嫌弃,大家每天和他一起工作、吃饭、聊天,亲如一家人.流逝在公司里主要负责“爱滋徒步”公益项目,宣传艾滋病知识,并募集款项去帮助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在他和大家的努力下,这项活动已经举办了3年.

平日里,流逝就是个普通的男孩.他会在朋友圈里“晒”自己出差、参加活动的照片,也会应朋友邀请客串“主持人”;他会饿着肚子在街头苦苦寻觅一家米皮小店,也会为路上遇到的人和事发一些感慨或者牢骚;他会为同事陪他去看病而感动,也会为朋友的生日party精心准备.

和其他艾滋病人一样,定期服药和接受检查已是流逝生活中的一部分,时至今日,他的身体和生活没有受到太多影响.相反,他还积极配合医院,成为参加各种医学研究的志愿者.他想大声告诉每一个感染者,艾滋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万念俱灰,只要努力只要双手还在,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精彩人生.

如果多些这种报道,人们也许会对艾滋病患者有另一种看法!

三、延伸阅读

国内外关于艾滋病的报道还有很多,例如:

(一)英国健身教练故意传播艾滋病 被发现后谎称正在服用药物④

近日,46岁的英国健身教练西蒙•阿瑟•詹姆斯(Simon Arthur James)因故意传播HIV病毒,被宣判监禁5年.

据警方调查,詹姆斯早在20多年前就被诊断为艾滋病毒携带者,却一直未采用避孕措施,也未曾就医或服用抗病毒药物.这期间,他曾两次被人发现,却声称自己对安全套过敏,正在服用药物.他完全无视医学专业人士的多次劝说,使受害者遭受极大的痛苦.(二)挪威研制艾滋病新药获重大突破⑤

挪威某制药公司近日宣布,他们在治疗艾滋病新药的研制方面有了全新重大突破,这项研究虽然暂时还是不能治愈艾滋病但是让艾滋病治疗向前迈进一大步,但治愈艾滋病不再是神话.

据悉,这种新型药物的原理是将各种医药用品以适当的比例组合并将艾滋病毒从他们隐藏的地方逼出来最终杀死艾滋病毒.在对17名艾滋病阳性的病人进行临床实验室时,艾滋病病毒在这些病人身上均明显的减少.

挪威这种新药就是将那些躲藏在组织细胞的药强行逼出来然后杀掉他们,在医学上俗称“打出来-打死”.这是治愈艾滋病最有前景的医学战略.该公司发言人表示,我们先是用一种抗癌的药物将病毒逼出来然后用一种叫VACC-4x的疫苗激发病人体内自己的免疫系统,这些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会辨认并且杀死病毒.(三)山东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项目启动⑥

山东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项目启动会暨能力建设培训班在济南举办.

培训班结合目前艾滋病防治工作实际情况,邀请了济南、青岛和聊城就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有关情况进行了经验交流,引导各社会组织进一步明确任务,强化自律,规范从业行为,不断探索创新,逐步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工作机制,为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近年来,全省社会组织在艾滋病防治国际国内合作项目的支持与帮助下,不断成立、发展与壮大,并作为艾滋病防治队伍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得到了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等机构的肯定.此次培训,各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科(所)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项目联络员,受国家社会组织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和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项目资助的各申请机构项目联系人共计70多人参加培训.

四、思考与讨论

(一)我们应该怎么报道有关艾滋病的新闻?

好的向上的消息自然是很好传播,但是负面的呢?像上面的那个教练,我们应该如何报道这方面的消息呢?这种新闻难道就不报道吗? (二)在报道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上面的五大误区多多少少已经有些答案了,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五、课程学习心得

这堂课我觉得是不错的,首先我比以前更加关注社会上的动态,更多的关注新闻了.而且老师还有要求小组PPT介绍某方面的新闻,让我更加了解身边的事.而且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新闻工作者)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知道哪些新闻应该怎么报道.我也知道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有时候是需要自己去查,去了解,不能一味地相信网上的消息.这很重要,如果和别人聊天你说一件假的消息而朋友恰好知道这件事的真相的时候,这是很尴尬的,所以我觉得这还是挺好的这节课.

参考文献

[1]新闻报导.广州男男性行为学生人数超5000艾滋病增多.广州卫生部门报告.2015-11-10.[2]《拿什么拯救艾滋村河南艾滋村报告》.海峡都市报.2004-02-25-11:27.[3]艾滋男孩阳光生活.京华时报.2014-12-11.

[4]英国健身教练故意传播艾滋病,谎称安全套过敏.环球时报.2015-12-16.[5]研制艾滋病新药获重大突破,病毒在人体内逐渐减少.人民网.2015-12-25.

[6]王凯.山东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项目启动.大众日报.2015-12-25.

整合营销传媒

传媒信息部

《传媒发展史》

中视传媒

传媒简介

传媒是什么

千卷传媒

阳光传媒

现代传媒

四川传媒

传媒法规
《传媒法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