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3:29: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联系具体的事例讲出自己的理解。

3、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朗读诗句、联系大量历史故事、成语、名言等进行交流,感悟“无遗力”、“老始成”所蕴涵的内容,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三、教学难点

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及体会诗人陆游对小儿子子聿所寄予的一片深情。

四、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本课的教学内容也是要着重让学生认识实践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预设时增加了两次联想,让学生联系自己所学到的大量历史故事、成语、名言等进行交流,既复习了旧知,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表达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不至于让“无遗力”、“老始成”这两个教学重难点流于空洞的说教,因为有了以具体的事例为依托,教学中学生均能建立起丰富、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较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问题。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本教学设计中除了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说说诗意之外,还增加了一个巩固性的练习:根据提供的材料,完善小剧本。这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说与写相配套,能使学生较好地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又复习了本册教科书第二单元中关于“剧本”的知识。

一、谈话导入,沟通回顾。

1、出示学生制作的陆游的作家卡片,加深学生对诗人陆游的了解。

2、揭示课题。解释“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3、这首诗在文中有幅插图,我们一起来看看。从插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交流)

知道了这个字(示)你就明白了。我们曾学过他的《示儿》,还记得“示”是什么意思?(告诉)。你能结合插图说说“冬夜读书示子聿”的意思吗?

3、陆游会怎样教育子聿呢?让我们结合插图进行一下想象。

二、整体诵读,初识诗文。

1、自由读这一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2、指名读诗,正音。(会读诗的同学不仅要读得准确,还要让人听着感觉舒服,能读出诗歌的韵味来。)

三、自学古诗,小组探究。

1、合作探究:陆游冬夜读书生发了哪些感想?到底想教育子聿什么?

2、出示学法提示:请同学们默读古诗,看看你能读懂哪些词语,哪些诗句,想一想,陆游在冬夜读书生发了哪些感想?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不明白的地方,请在书上打个小问号,然后把你的收获和小组成员交流交流。

四、品词析句,体会情志。

1、探究——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教师:通过刚才自己的学习和小组的交流讨论,我想大家对诗句一定有了初步的理解,下面把你读懂的告诉大家。

① 冬夜读书,陆游告诉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指名交流收获。 诗句中的“无遗力”你怎么理解?交流。你是怎么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的?(查字典、联系整句诗,请教别人)

借用成语故事说说,哪些古人学习或做学问是无遗力的?

“悬梁刺股”描绘了一幅怎样“无遗力”学习的画面?(把头发系在梁头上,困了用针扎自己的大腿。) 这样的坚韧不拔的学习真是无遗力)

②是啊,就像大家说的一样,在诗句中包含着许多成语; 出示成语:悬梁刺股(孙敬 苏秦) 凿壁借光(匡衡) 萤囊映雪(车胤 孙康) 闻鸡起舞(祖逖) ③即便“学无遗力”也往往要到年老时才能获得成功。这是诗人在告诫儿子什么?你联想到哪句诗?哪些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老年才名动全国;李时珍从小立志,晚年才编成《本草纲目》;谈迁——从小立志,晚年才编成《国榷》。

这两句诗陆游想让子聿明白什么?(板书:孜孜不倦 持之以恒) ④那么,到底什么是“学问”,“学问”应该从哪儿来?仅仅从书本上吗?

2、品悟——怎样的“绝知”,怎样的“躬行”。 ① 品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你读懂了哪些词?(交流)

“纸上得来”让我们想起一个词:“纸上谈兵”。 ② 补充阅读《纸上谈兵》。

③ 这两行诗句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出示—— 绝:a断绝,b完全没有,c极、最; 躬:a亲自,b弯下身子

④ 联系诗句,你觉得这里的“绝”和“躬”各应该是什么意思?“绝知”和“躬行”之间有什么联系?(体会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懂得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⑤ 再读古诗。 巩固练习(填空):

这首诗告诉我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小结:是啊,寒冷的冬夜在父子间充满温情的对话中变得不再寒冷,枯寂的苦读在父亲富有哲理的话语中化为一场智慧的盛宴。

3、诵读,读出诗情

(1)陆游为什么要对子聿说这番话?是什么原因?你能走进陆游,走进他的内心想像一下吗?(也许是因为——也许是因为——) (2)古诗涵咏。配乐

a、聿儿是陆游最小,也是最疼爱的孩子。也许他很贪玩,不好好念书,于是父亲语重心长地告诫他:“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b·聿儿是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可是他很容易骄傲自满。于是做父亲的不无怜爱地提醒他:“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c·窗外是凄风苦雨,北风吹来的地方,是胡人铁蹄下的中原遗民。一位征战了一生,但却壮志不酬的老将军,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未了的心愿就该靠他来完成啊!他俯下身来,一字一句地教导着他的聿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父亲对儿子多么深情的嘱咐啊!让我们深情的背一背!在

四、拓展延伸

1、出示:《五更读书示子》 [南宋]陆游诗和注解。

2、自读品悟,陆游教孩子什么?交流(做 人:正直朴素 耐受挫折)

3、这两首诗,只是陆游所有育子诗里的沧海一粟,还有更多为人父对儿子的更多教育。此刻,你对陆游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交流:爱子之心。

五、作业超市 必选题:

1、抄写并背诵古诗;

2、选读其它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自选题 :

3、搜集陆游的资料,制作人物卡片。

4、写一段话,要求用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诗。

板书设计:

做学问: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冬夜读书示子聿

书本知识+实践经验=真正的学问

教学反思: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一首寓理诗,整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通俗易懂。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一节课应该可以达到熟读背诵,理解感悟的目标,所以上课前我并没有让孩子们预习,因此课堂内容也设计较丰富,节奏较紧凑。学生学的还是比较扎实的,感悟也比较深刻。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比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本册书中已学过一首陆游的诗,通过比较题目的异同点,学生深刻理解了课题中“示”的意思,对这首诗也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自学古诗,小组交流

本环节设计让学生大胆猜测诗句中重点字词意思,并试着理解诗句意思,学生在没有任何参考书的情况下在小组内讨论,我参与其中,发现大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很到位,为后文的理解感悟做好了铺垫。

在检查诵读时,各个层次的学生也都做到了流利、通顺。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___教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