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古诗的意思(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07 21:01:0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教案

《冬夜读书示子聿》导学案

樊大伟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理解“遗”“少壮”“老”“功夫”“始”“纸上”“终”“浅”“绝知”“躬行”。并能说说古诗的意思。

3、能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重难点:能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约8分钟,朗读古诗,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自由读古诗,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试读全诗,把全诗读通读顺。

合作探究:(约11分钟,和同学交流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1、我能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学问(

)无遗力(

)始(

)少壮(

)功夫(

)纸上(

)终(

)浅(

)绝知(

)躬行(

2、我会把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

3、从第一行我体会到学习要做到(

),从第二行我体会到学习还要做到(

),这样才能有所成;从第三行我体会到刚有(

)还不行,从第四行我体会到学习还得注重(

),这样才能真正有学问。

4、想象作为一位年长的父亲,陆游的心里可能想到了什么才对子聿说这番话?用什么语气? 我的疑惑:

我还有以下疑惑,想在课堂上交流: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背诵古诗。

2、通过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遗”“少壮”“老”“功夫”“始”“纸上”“终”“浅”“绝知”“躬行”等词语,培养自学理解能力。通过连词义成诗义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3、通过朗读理解古诗,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感悟语言特有的魅力,体会人格魅力。

三、教学过程:

(一)预习(20分钟)

预习导入:诵读本学期学习的《示儿》一诗。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陆游写给儿子的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板书课题。

自主学习:(约8分钟,朗读古诗,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自由读古诗,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试读全诗,把全诗读通读顺。

合作探究:(约11分钟,和同学交流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1、我能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学问(

)无遗力(

)始(

)少壮(

)功夫(

)纸上(

)终(

)浅(

)绝知(

)躬行(

2、我会把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

3、从第一行我体会到学习要做到(

),从第二行我体会到学习还要做到(

),这样才能有所成;从第三行我体会到刚有(

)还不行,从第四行我体会到学习还得注重(

),这样才能真正有学问。

4、想象作为一位年长的父亲,陆游的心里可能想到了什么才对子聿说这番话?用什么语气? 我的疑惑:

我还有以下疑惑,想在课堂上交流:

(二)上课(40分钟)

3、展示交流

(1)背古诗《示儿》板书课题。

(2)出示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简介作者。 (3)点名朗读古诗,点评,指导朗读。

(4)指名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学问、无遗力、始、少壮、功夫、纸上、终、浅、绝知、躬行,互相补充。

(5)把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点评,补充。 (6)学生展示:从第一行我体会到学习要做到(

),从第二行我体会到学习还要做到(

),这样才能有所成;从第三行我体会到刚有(

)还不行,从第四行我体会到学习还得注重(

),这样才能真正有学问。

(7)想象说话。

4、积累拓展:

(1)想象:凿壁借光、悬梁刺股、牛角挂书的画面。 (2)讨论古诗中哪些地方写出了做学问要花“功夫”。 (3)积累关于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孜孜不倦、不遗余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一丝不苟

5、总结提升: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首古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古诗的学习方法掌握了吗?说一说。

6、布置作业:

背诵古诗;通过查资料,请教等方法,写出3条关于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推荐第2篇: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河北学校 史雨平

【教材简析】:《冬夜读书示子聿》是苏教版第十一册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有感情地读通读懂古诗,感受语言文字的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设计理念】:这是首哲理诗。根据以往学习古诗的方法,教这首诗我准备采用“三读”的方法。三读,即“会读”、“读懂”、“读通”。

1、会读。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诗文,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读懂。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感知诗意,然后小组交流,提出不懂的问题,统一在班级里交流。

3、读通。细细品味古诗,能读懂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然后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为读通全诗做好一切准备。 【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先从赛背古诗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引出本诗的教学。在学习本诗的时候,先了解诗作者陆游的其人其事,然后采用三读的方法,一诵读:读通古诗 二研读:读懂诗意 三悟读:读诗明理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读通古诗,到读懂诗意,最后读诗明理,学以致用。在读通读懂的基础上,拓展古诗,搜集有关读书、做学问的名言、警句,用以勉励自己。

【教学过程】:

一、赛背古诗导入

1、同学们,你们从一年级到现在学习了不少古诗吧!那么,现在就请你们把自己喜欢的古诗来背诵给其他同学听听,让我们一起来好好回味一下我国的一些朗朗上口、意境优美、千古流传的经典古诗。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兴奋剂。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迸发出学生无限的热情。因为小学生的内心向来就对新生事物充满着好奇,对求知充满着冲动。

2、由学生背诵《示儿》导入。

这首古诗是谁写的?板书:(宋代)陆游 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这位诗人呢?

(出示陆游简介)是的,陆游具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其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他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首《冬夜读书示子聿》。(出示诗文)

二、自学古诗

1.大家可以采用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来自学。 一诵读 读通古诗 二研读 读懂诗意 三悟读 读诗明理

设计意图:“三读”的方法,由自由到统一,再到自由,最后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这种学习方式,即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我们要尊重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学生由原来被动地学会变为主动地会学。

课件出示古诗:多读几遍,看看自己了解了诗中的哪些字、词、句,整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把自己知道的写在书中,老师等待与大家一起智慧共享。

( 板书:《冬夜读书示子聿》 ) 2.小组讨论学习古诗

设计意图:合作学习试图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交往互动,形成师师、生生、师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使个人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真正实现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目标。

三、导学古诗 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1.检查”读通古诗” 2.指导学习古诗 (1)冬夜读书示子聿

“示”什么意思?(结合看图、组词来理解) (出示:示:指示、训示)

陆游非常爱看书。有一年冬天,他正在书房读书,读着读着,他忽然有了许多的感想。于是,叫来小儿子教育他。

那他教育儿子什么些什么?

(2)(出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遗:即保留。“无遗力”,即无保留,竭尽全力之意。

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古人读书孜孜不倦,不遗余力,你知道这方面的成语故事吗?

始:才

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3)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

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板书) 指名读前两句,齐读。

过渡: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

(4)(出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绝知:指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 (5)说说第

三、四两行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体味第

三、四句的含意。

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板书)

指名读后两句,齐读。

(6)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7)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刚才“陆游”在教育他儿子时的态度。 (循循善诱 语重心长 意味深长 „„)

设计意图:这里要求学生用成语来描述陆游教育儿子时的态度,一来深入了解此时陆游的用意,二来有助于学生成语的积累。

请你也来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地来读一读诗歌吧。 (8)评读。

四、巩固古诗

今天我们把这首《冬夜读书示子聿》学完了,老师想考考你们是否真正学会了!(出示)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 )用自己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他在诗中一共讲了这几个道理:(1)学习知识必须要有( )、( )的精神;(2)一个既有( ),又有( )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人。

《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赞扬古人刻苦做学问的诗句是( );说明做学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是( )这句诗。

设计意图:学完古诗,用填空的形式适时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以便教师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展。

五、背诵古诗

六、拓展延伸

1、除了今天所学到的这首告诉我们做学问的道理的古诗外,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做学问的名言、警句?

2、赠送古人的读书诗来劝勉学生热爱读书。陶渊明“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希望同学们珍惜时光,发愤读书,都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好少年!(设计意图:学完了本首古诗,再补充古人有关读书、做学问的名言、警句以达到深化、积累的效果。)

七、布置作业

课外搜集一句你最喜欢的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勉励自己勤奋读书,长大有所作为!

(板书):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做学问

书本知识+实践经验

推荐第3篇: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材简介]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苏教版第十一册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2、通过注解,大体领悟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的文字美和意境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懂得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要深入透彻地理解知识,必须要亲自实践。

4、通过多首陆游教子诗的教学,感受到陆游身为人父的爱子之心。

[重点、难点] 能联系实际,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懂得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要深入透彻地理解知识,必须要亲自实践;感受到陆游身为人父的爱子之心。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古诗涵盖面宽,意蕴深远,本课设计侧重从搜集整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对比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悟理,读中悟情。

2、“诗可以一组组地教”,通组诗的教学,更真切地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更能读懂陆游拳拳育子之心。

[设计思路]本诗的教学有二大版块组成:一是学习印象中的陆游。;二是感受拳拳育子心的陆游。第二部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了读准字音、感知诗意、理解诗句、感受诗情的过程,最后引导学生探讨陆游的拳拳育子之心。 [教学过程]

一、旧知引入,认识一位爱国的陆游。

1、陆游,你认识他吗?能简单介绍一下,学生交流,补充读好《示儿》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认识到他是一位爱国的诗人。

2、.谈话导入,补充《陆游教子》的材料,揭示诗题。

由六上教材的古诗编排特点引出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课件映示《陆游教子》的材料:陆游教子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晚年隐居家乡。他有六子一女。陆游一生是在激烈的民族斗争中度过的。面对金兵的南下,宋朝的山河为金人所占有,他心急如焚。他对朝中以秦桧为代表的投降派恨之入骨。为此,他对子女十分重视做人的教育。他告诫儿子们说:但愿你们长大成人之后,乡亲们称赞你们是有道德的人。即使做一个老百姓,与那些高官显爵相比,也是无愧的。他要求儿子们时常检查自己,有错必改;看到别人有好的行为,要主动自觉地学习。

知书达理是陆游在子女教育上十分注意的一点。他说:古人做学问是很努力的,往往是年轻时候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他对儿子说:“现在我已老了,可你们正是读书的好时机,要刻苦攻读,莫失良机,希望你们一定牢记我的劝告。”他还说,读书做学问,最要紧的是学以致用,身体力行。他不仅要求自己“善言座铭要躬行”,更告诫子孙“学贵身行道”、“字字微言要力行”。这里所说的力行,就是要学习古人的高风亮节,不媚权贵,不干利禄,不污大节,廉洁自守,处处谨慎,时刻想着报效祖国。

陆游85岁那年冬天,病到在床上。他预感到留在世上的时间不会很长了。然而,使他引以为憾的是,为他一生所向往的中原收复、国家的统一还未能实现。十二月二十九日,他把几个儿子都叫到自己床前,捧过纸笔,写下了最后的遗言:“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遂即合上了眼睛。

学生自读资料后,教师揭示两首教子诗——《示儿》、《冬夜读书示子聿》。 3.依次板书“示儿”、“冬夜读书示子聿”。引导学生对比两个诗题,进而十分自然地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意思。

4、过渡:

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那么陆游在冬夜读书时,生发了哪些感情想要用诗来教育儿子呢?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

二、学习新诗,感受一位拳拳育子的陆游。

1、看图引入,理解诗题

(1)、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看一幅图(出示图片)。图上的老者就是陆游,旁边的小孩子就是陆游的小儿子,叫——子聿。一起称呼一下。这个“聿”字,你怎么记住他呢?

(2)、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图,想想陆游和子聿在干什么呢?(教,也可以说是教育;你是这样想的,还可以说陆游在干什么?陆游教儿子怎样读书,教读书的道理)

2、诵读,读通古诗

(1)过渡:那么,陆游他是用哪些读书感想来教育子聿的呢?打开课文,自由地读读诗,注意做到正确、流利、字正腔圆。 (2)、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

(3)、把诗读正确了,还要注意读出诗的节奏,要读得有板有眼。 范读——女生读——男生读——全班读。

3、自读,读懂诗意 (1)出示提示:

◆学问:指读书学习,即做学问。

◆无遗力 :遗,保留,无遗力就是精力毫无保留,即竭尽全力。

◆始 :才能。

◆纸上:指书本上。

◆终:毕竟;终究。

◆觉浅:感到肤浅,不够完善。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 :亲身实践。

(2)学法指导:要想理解全诗的意思,关键在于理解诗句中重点词或难以理解的字词的意思。这些字词理解了,再加以适当的补充和调整,诗句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

(3)让学生自说,同座位互相说说全诗大意。

4、悟读

读明诗理

(1)、学习第一二句。

导:同学们,在这首诗里,有一些字词值得我们去注意。先看第一二句 ①指名学生交流诗意。

②你是怎么读懂的啊?

(引导抓住“无遗力”来理解)

(2)由“无遗力”,你直接想到了哪个成语?(不遗余力)

(3)请你举例说说古人是追求学问是如何不遗余力的? 出示:闻鸡起舞 悬梁刺股 囊萤映雪 凿壁借光 十载寒窗 通宵达旦 夜以继日 滴水穿石

每一个成语都在告诉我们: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陆游指导儿子做学问要怎样呢?(孜孜不倦)板书:做学问:孜孜不倦。 读好该句。

④接着我们来看一组词:屏幕出示 :工夫 功夫

读一读,比一比,这两个词有什么异同?

你会区分它们吗?让我们来做一做选词填空: a.他三天( )就学会游泳。 b.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 c.明天有( )再来玩吧! d.中国( ),名扬海外。

通过选择比较,学生领会到:“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古诗中用的是哪一个?那它在这儿是什么意思?从“少”到“老”,做学问要化怎样的“工夫”?读好该句。

⑤再看“少壮”这个词,读着这个词语,让你想起了什么诗句呢?在两句诗中包含着许多名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每一句名言都在告诉我们: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指导儿子做学问还要怎样呢?(持之以恒)板书:持之以恒

读好该句。

(2)学习第三四句。

过渡:那么,后两句诗呢?他又说了怎样的读书感想呢?齐读。 ①指名学生交流诗意。

②读了这两句诗,由此你的脑海里浮现出哪些人物或者名言呢? A、赵括

a我想,你一定听说过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纸上谈兵

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熟读兵书,议论军事,头头是道,滔滔不绝,连他的父亲也难不住他。当时不少人都夸奖他,可是赵奢却不以为然。他告诫儿子要多务实际,可是赵括并没放在心上。

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国派老将廉颇去长平抵挡。廉颇采取修筑工事坚持防守的方法,使秦军得不到作战的机会。

这时秦国使用了反奸计,派人到赵国散布谣言,挑拨赵王与廉颇的关系。赵王中计,召回了廉颇,派赵括去代替他的职务。

赵括一上任就轻率地改变了战术,在秦军的引诱下,出兵迎战,结果几十万大军被秦军团团围住。平日熟读兵法的赵括这时毫无办法,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好带着军队拼死突围。结果赵括被乱箭射死,赵国四十万人全军覆没。

b为什么赵括会兵败呢?生说。

所以说,赵括纸上谈兵它从反面告诉我们,读——

c看来,光有书本知识行吗?(不行)还要怎么样?(亲自去实践)板书:亲自实践

学生举例相机说明读好诗句。

B、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 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劝学诗》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读好,并不忘明理诵读诗。

小结:是的,只有做到了知和行的统一,那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学者。整首诗,陆游对儿子的期望是:(指板书)做学问:孜孜不倦 持之以恒 亲自实践

5、诵读,读出诗情

1、同学们,一首简短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仅仅用了28个字,却向我们讲述了深刻的读书道理。像这样说明一个道理的诗,它和我们通常学得写景抒情诗是不同的,我们称它为说理诗。就在这简单的28个字里,囊括着许多生动的故事,许多家喻户晓的名言,真可谓是千言万语汇成4句话呀。看来,为了儿子子聿,大诗人陆游可真是用心良苦啊!想想看,陆游会以怎样的语气跟儿子子聿说呢?(循循善诱、语重心长)

女生读、男生读。

2、古诗涵咏。

a、聿儿是陆游最小,也是最疼爱的孩子。也许他很贪玩,不好好念书,于是父亲语重心长地告诫他:“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b·也午聿儿是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可是他很容易骄傲自满。于是做父亲的不无怜爱地提醒他:“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c·一个寒冷的冬夜,在一间矮小的茅草屋内,就着温暖的灯光,一位慈祥的父亲在手把手地教自己的孩子读书写字,他在用自己一生的体验教导自己的孩子:“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d·窗外是凄风苦雨,北风吹来的地方,是胡人铁蹄下的中原遗民。一位征战了一生,但却壮志不酬的老将军,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未了的心愿就该靠他来完成啊!他俯下身来,一字一句地教导着他的聿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课外拓展,感受一位可亲可敬的陆游

1、导:陆游育子诗仅仅是这一首吗?仅仅是教育孩子读书吗?我们来再看一首。

2、出示:诗和注解

①《五更读书示子》 [南宋]陆游 吾儿虽憨素业存,

颇能伴翁饱菜根。 万钟一品不足论, 时来出手苏元元。

陆游的言传身教,对于儿辈的成长,无疑有着良好的影响。我们虽不知其儿子们的文功武为的事迹,至少应是正直的人,有用于当时的人,只是不如其老子的名气大而已。但陆游本人都对儿子的行为表出了满意。儿子们虽然愚笨,但清正业绩尚存,很象我这么吃苦耐挫折。万钟一品,就是当时的高官厚禄,陆游父子不屑一谈。他们渴望的是有朝一日能够有用武之地,成为“苏元元”。苏元元,是当时一个很正气的为百姓谋福的名人名字。

3、自读品悟,陆游教孩子什么?交流并板书(做 人:正直朴素 耐受挫折)

4、小结:陆游教育孩子做人要正直朴素,耐受挫折。

(三)做 事:为国效力 无私清廉

1、导:我们继续。

2、出示:诗和注解。

①《送子龙赴吉州掾吏*节录》1 [南宋]陆游

我食可自营,

勿用念甘旨。

我穿听露肘,

履破从见指。

出门虽被嘲,

归舍却睡美。

老年时的陆游生活很清贫,却鼓励又一个儿子(子龙)远离自己为国效力。甘旨,甘美的食物,特指子女奉献给老人的食品,我们不难理解这首诗:我可以自谋生活,你在千里之外的任上不必牵挂我。我衣服听任其露胳膊肘,鞋子虽其露出脚趾头。虽说出门惹人嘲笑,可我回到家中却问心无愧的安睡。这些叮咛慰勉话语,文辞朴实平淡,所烘托的感情却是何等的强烈深沉,一字一句都跳动着一位慈祥、正直的父亲的脉搏,展示了一个父亲要儿子在人生道路上前进的深挚的期望。是诗人“国重家轻、忠孝不能两全”赤心报国思想的真实写照。

②《送子龙赴吉州掾吏*节录》2 汝为吉州吏, 但饮吉州水; 一钱亦分明, 认能肆馋毁! 同上。

小结:陆游教育孩子做事要为国效力,无私清廉。

(四)回顾总结,展现爱子之心。

1、同学们,学了这些诗,只是陆游所有育子诗里的沧海一粟,还有更多为人父对儿子的更多教育。(板书„„)此刻,你对陆游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交流并板书:爱子之心。

2、让我们把这拳拳育子的爱心融入到《冬夜读书示子聿》中,一起读吧。

3、在音乐的伴奏下诵读所有诗篇。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 孜孜不倦 持之以恒

书本知识 ﹢ 实践经验

推荐第4篇: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设计者:彭柱仙

一、看图引入,理解诗题

1、出示图片,看图说话。

2、理解课题。

二、读通古诗

陆游他是用哪些读书感想来教育子聿的呢?自由地读读诗,注意做到正确、流利、字正腔圆。

三、研读,读懂诗意

1、学习第一二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遗:留。 无遗力:不留一点力气。 始:毕竟 。少壮:青少年。

诗意:古人读书,做学问是要不遗余力的。要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努力,这样到老了才有所成

2、读一读,比一比,这两个词有什么异同?

a.他三天( )就学会游泳。 b.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 c.明天有( )再来玩吧! d.中国( ),名扬海外。

通过选择比较,学生领会到:“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古诗中用的是哪一个?那它在这儿是什么意思?

3、学习后两句: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绝知:深入地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

诗意: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深入地了解,就必须的亲自实践。。

4、在这首诗里,大诗人陆游告诉儿子子聿哪些读书感想了呢?再次自由地读读古诗,然后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陆游的读书感想。也就是连起来说说诗的意思。

四、悟读 读明诗理

1、齐读前两句。

1)做什么事不遗余力、竭尽全力呢?(做学问)

2)青少年时代我们应该怎样无遗力地去学习呢?(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3)你想到了那些成语成语:孜孜不倦 不遗余力 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每一个成语都在告诉我们: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4)在两句诗中包含着许多名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每一句名言都在告诉我们: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5)在这14个字里,也包含着许多的故事:

闻鸡起舞 悬梁刺股 囊萤映雪 凿壁借光

每一个故事都在告诉我们: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小结:诗人陆游就是用前两句诗告诉儿子子聿,读书,学习要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2、齐读后两句诗,他又说了怎样的读书感想呢?。

1)读纸上谈兵的故事。赵括纸上谈兵它从反面告诉我们。

2)看来,光有书本知识行吗?(不行)还要怎么样?(亲自去实践)板书:亲自实践

3、联想生活中一些从实践中获得知识的相关事例。

小结:亲身实践多重要啊,所以说: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五、诵读 读出诗情

1、是的,只有做到了知和行的统一,那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学者。(板书:真正的学者)

2、同学们,一首简短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向我们讲述了深刻的读书道理。那就是——(生答)。

3、这首千古流传的古诗向我们讲述了亘古不变的读书哲理,让我们把它牢牢地记在心间。全班齐诵。

4、陆游为什么要说这番话呢?可能是因为什么呢?导读

1)一个寒冷的冬夜,在一间矮小的茅草屋内,就着温暖的灯光,一位慈祥的父亲在手把手地教自己的孩子读书写字,他在用自己一生的体验教导自己的孩子:“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作老始成„„”

2)聿儿是陆游最小,也是最疼爱的孩子。也许他很贪玩,不好好念书,于是父亲语重心长地告诫他:“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作老始成„„”

3)也许聿儿是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可是他很容易骄傲自满。于是做父亲的不无怜爱地提醒他(第三组读):“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作老始成„„”

4)一位征战了一生,但却壮志不酬的老将军,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未了的心愿就该靠他来完成啊!他俯下身来,一字一句地教导着他的聿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作老始成„„”

师:儿子子聿听完这番意味深长的话,明白了 。

六、巩固古诗

填空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 )用自己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他在诗中一共讲了这几个道理:(1)学习知识必须要有( )、( )的精神;(2)一个既有( ),又有( )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人。

七、板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孜孜不倦)

少壮工夫老始成。(持之以恒)

真正的学者 纸上得来终觉浅, (书本知识) 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身实践)

推荐第5篇: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晚春

[唐]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突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寒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推窗

[清]袁枚

连宵风雨恶,蓬户不轻开。 山似相思久,推窗扑面来。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禾 熟

[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送魏二

[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桔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前出塞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唐]杜甫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唐]孟浩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唐]王维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推荐第6篇: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

一、教材分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22课《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本诗的教学有三大版块组成:一是诵读积累;二是感悟领会;三是拓展延伸。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了读准字音、感知诗意、理解诗句的过程,最后引导学生探讨陆游为什么要写《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读书是怎样地不遗余力?在讨论中,学生学会了一种受益终生的读书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注释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讲出具体的事例体现自己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涵的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四、教学难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二、感悟古诗

出示本节课目标

过五关降六将 • 第一关:朗诵关

( 将:读)

• 第二关:体悟关

( 将:说、议、悟) • 第三关:情景再现关(将:演、说) • 第四关:写作关

(将:写) • 第五关:总结关

(将:说)

1、第一关:朗诵关

( 将:读)

2、第二关:体悟关

( 将:说、议、悟)

• 小组合作学习

• 小组内

说一说通过读诗你读懂了什么?

议一议诗中你哪个地方没有读懂?

悟一悟诗中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3、第三关:情景再现关(将:演、说)

看!在一个寂静的冬夜,大诗人陆游坐在书桌前,手捧书本,我们仿佛听到他语重心长地对小儿子聿说:“

子聿听了父亲的这番话,明白了:

陆游微微点头,接着又意味深长地说:“

。” 子聿听完这番耐人寻味的话,又明白了:

4、、第四关:写作关

(将:写)

1、可以把刚才你眼前出现的陆游教子图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

2、也可以针对你六年的小学生活作一首诗。

3、也可以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开动脑筋也学作一首小诗。

5、第五关:总结关(将:说、读)

1、说一说通过对本首诗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

2、把你的理解融入的读中,再来有感情的读一读诗。

三、作业超市:

• A:收集有关读书感悟方面的名言 • B:收集有关读书感悟方面的诗句 • C:收集有关读书感悟方面的故事

推荐第7篇: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三

⊙教材简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22课 《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目标预设: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联系具体的事例讲出自己的理解。

3、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朗读诗句、联系大量历史故事、成语、名言等进行交流,感悟“无遗力”、“老始成”所蕴涵的内容,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教学难点:

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及体会诗人陆游对小儿子子聿所寄予的一片深情。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本课的教学内容也是要着重让学生认识实践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预设时增加了两次联想,让学生联系自己所学到的大量历史故事、成语、名言等进行交流,既复习了旧知,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表达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不至于让“无遗力”、“老始成”这两个教学重难点流于空洞的说教,因为有了以具体的事例为依托,教学中学生均能建立起丰富、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较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问题。

2、“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本教学设计中除了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说说诗意之外,还增加了一个巩固性的练习:根据提供的材料,完善小剧本。这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说与写相配套,能使学生较好地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又复习了本册教科书第二单元中关于“剧本”的知识。

3、作业的设计,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分必选与自选题),又加强了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制作作家小卡片)或读写结合的能力培养。⊙设计思路:

根据以上的理念,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

一、诵读古诗,谈话揭题;

二、理解题意,读熟诗歌;

三、自学古诗,初感诗意;

四、深入理解,突破重难点;

五、总结全诗,提出希望;

六、作业超市。⊙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PPT课件;

2、学生:课外搜集关于读书、实践的名言警句;借助字典理解诗中有关字、词的意思;复习剧本,了解剧本常识。

⊙板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

不遗余力

书本知识

持之以恒

实践经验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谈话揭题。

1、学生诵读古诗(由学校开展的古诗文诵读活动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到本学期学习的《示儿》一诗。 师追问:对于陆游,你还知道些什么?

2、谈话揭题:陆游一生酷爱读书,经常读得废寝忘食,即使到了多病的晚年,还像年轻时那样发愤读书。陆游的一生,写下了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刚才诵读的《示儿》,属于悲壮的爱国绝唱,是对子女的临终遗嘱,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也是写对子女的教育,并被世人津津乐道。(多媒体出示全诗,并板书课题)

二、理解题意,读熟诗歌。

1、理解题意。

读题后,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交流)

•这件事情发生在一个冬天的深夜。 •这首诗是陆游写给小儿子聿的。

•陆游在冬夜读书时生发的一些感想以此来教育他的儿子。 ②

引导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 ③

再指导多角度读好诗歌题目。

过渡:

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时,生发了哪些感情想要用诗来教育儿子呢?让我们一起回到了800多年前的那个深夜,走进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

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

2、读熟诗歌。

①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② 检查朗读情况(注意字音的正确、朗读的节奏等)。 过渡:学习古诗,除了会读之外,我们还要理解古诗。

三、自学古诗,初感诗意。

1、教师:请同学们自己再读读古诗,看看你能读懂哪些词语的意思,哪些诗句的意思,你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明白,请在书上打个小问号,然后把你的收获和同桌交流交流。

2、学生自学,并和同桌交流。

四、深入理解诗句(各句学情预设)

1、教师:通过刚才自己的学习与同桌的讨论,我想大家对诗句一定有了初步的理解,下面我们把你读懂的来告诉大家。

① 第一句:古人学问无遗力。

A、教师:第一句诗读明白的举举手,看来真不少,指名交流诗意。 (古人读书﹑做学问时是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的。)

你是怎么读懂的啊?(因为我知道学问的意思是读书学习,也就是做学问,遗的意思是留,无遗力是指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B﹑教师:由“无遗力”,你直接想到了哪个成语?(不遗余力) C﹑教师:你说的真好,你是怎么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的? (我是通过查字典、联系整句诗、请教别人来知道的) 教师:这些都是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D、教师:请你举例说说古人追求学问是如何不遗余力的?

(古人学习的确是十分刻苦的,历史上记载古人学习勤奋的故事有许多如: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十载寒窗、通宵达旦、夜以继日„„)

E﹑教师:你能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吗? 教师:听了这些,感觉古人读书做学问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

(板书:不遗余力) ② 第二句:少壮工夫老始成。

A、教师:第一句我们已经读明白了,那这第二句,你读明白了吗? 交流诗意:小时候用的工夫,要到年老的时候,才有所成就。 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在这句诗句中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始的意思是才,工夫是时间,成是成就)

B、教师点拨:在这句诗中,有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你找到了吗?从“少壮”到“老”,你读明白了什么?学习的时间过程是极其漫长的,也就是说,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

(板书:持之以恒)

C、教师:做学问,从“少壮”努力,直到老了才有所成就,这要花多少工夫啊!。老师想到还有一个词:功夫。我们经常会混淆,今天我们来做个练习,看能不能给弄清楚了。

D、多媒体显示:我选择,我快乐

工夫

功夫 1.当初不会跳绳的这个一年级男生,仅一星期(

), 不仅学会了跳绳,而且一分钟还可以跳120多只。 2.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

3.时间不早了,明天有(

)再来玩吧!

4.李小龙的中国(

),世界闻名。

E、教师:通过选择比较,我们知道:“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现在我们知道:古人做学问,强调积累,日积月累,滴水穿石,要花平生工夫才有所成就,用现在的话说是“活到老,学到老”。

F、教师点拨:同学们,想一想你知道有哪些人,也是“少壮工夫老始成”的?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老年才名动全国; 李时珍从小立志,晚年才编成《本草纲目》; 谈迁——从小立志,晚年才编写成《国榷》„„)

2、学法小结:通过学习前两句诗句,你们发现了吗?如何来理解整句诗呢?(关键是要要抓住一些重点词语,从而来理解整句诗句的意思。那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接下来的两句。

③第

三、四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A、教师:这两个句子中,你理解了哪些重点词语呢?

交流:• “纸上”:书本知识。(相机板书:书本知识)“浅”:肤浅。“终”:毕竟。 • “此事”:这些知识。即指书本上的知识。“躬(躬行)”:亲自实践。(相机板书:实践经验)

B、学生交流诗句意思:书本上获得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要深入透彻的了解这些书本知识,还要亲自去实践。

C﹑教师:同学们,看来,读书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在我们以前学习的文章中,也有不少是讲到亲自参加实践,才取得成功的,或者是由于实践少,而失败的,请你说说有哪些?

D、学生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正面例子: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请教当地有农民; 李时珍编《本草纲目》请教当地的农民;„„ 反面例子:赵括《纸上谈兵》„„)

E﹑教师:生活中,我们也学到一些名言警句是说得“躬行”的,强调要亲身去做、去实践的,想想有哪些?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钱泳

2、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俗语

3、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毛泽东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F、学生交流,师生评价。

G、教师:通过刚才的自学与交流,现在我们基本上已经把整首诗的意思弄明白了,看来你们很会学习。来,自己试着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H、教师:现在我们读懂了这首诗,我们再来读读,看看你能读好这首诗吗?要求: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好,读得有感情。

学生先自己练习读,然后交流读,最后齐读。

I、师述:通过刚才的学习与交流,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了,陆游希望小儿子子聿做个怎样的人?交流。

J、巩固练习(填空):这首诗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的精神,一个既有 书本知识 ,又有 实践经验 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相机板书:做学问 )

3、全诗熟读成诵。

教师:我们想象一下,子聿会怎么诵读父亲写的这首诗呢? ﹝认真地读,大声地读,用心地去读,并把他牢记于心﹞ 教师:那我们也来像子聿一样来读读,并把它牢记在心。 记住了吗?我们来试试(齐背古诗)。

五、总结全诗,提出希望

教师:同学们,陆游写于1199年一个寒冬深夜的这首诗,虽然短短28个字,却饱含深意,囊括着许多生动的故事,许多家喻户晓的名言,真可谓是千言万语汇成4句话呀。他要告诉自己的儿子,做学问是艰辛不易的,要获得真知识,关键在于行,也就是实践出真知。这也给我们上了深深一课。老师希望你们牢记古人的训诫,从现在开始,做个踏踏实实、身体力行的学生。其实,陆游共写了八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那么陆游在其他几首中告诉了儿子什么呢?课后请同学选两到三首读一读。

六、作业超市:

(一)必选题

1、抄写并背诵古诗;

2、选读《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其它几首。(见附二)

(二)自选题

3、搜集陆游的资料,制作人物卡片。

4、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练习完善《冬夜读书示子聿》小剧本。

推荐第8篇: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揭示课题

1、诵读古诗。

师:中国古诗词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今天上课,首先请同学们看几句诗。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师:这句诗是什么意思?(生1:要想看到更远的风景,就必须再向上登上一层楼。师:诗句背后隐含着什么意思?生2: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评:是呀,高瞻远瞩。很经典!还有什么意思?生3:也指追求是无止境的,要不断努力。)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师:这句诗什么意思?(生:有一只船沉了,还有很多船。一棵树木病了,还有很多树木长得很茂盛。师:隐藏的含义是?生:不要看到别人失败了,就失去做事的信心;不能遇到挫折就灰心;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和困难,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最重要;不要只看事情的一面,永远要朝前看。)师过渡:说的都有道理,再看这一句。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师:这句又怎么理解?(生:不管对什么事下结论时,一定要走出事外,全面观察,客观分析;用一句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师总结:说得好!齐读诗句。像这样的诗还有很多,表面是讲一件事、一处风景,背后却蕴藏着深刻的道理,这样的诗通常叫哲理诗。22课《古诗两首》就是这样的哲理诗,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一首。

二、理解题意,读熟诗歌

1、师:我国是诗的国度,历史上出现许多名满天下的伟大诗人,其中谁写的诗最多呢?(陆游写下一万多首,现存九千多首。这源于陆游一生酷爱读书。)(出示陆游画像)陆游读书,经常读得废寝忘食,即使到了多病的晚年,仍然“读书有味身忘老”。还记得前面学的《示儿》,生齐背诵,这是一首悲壮的爱国绝唱。(出示陆游介绍文字)他不仅是一位爱国诗人,还是一位好父亲,写下了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就常被世人津津乐道,伸出手,跟着老师一起书写题目。(板书课题)

2、指名读诗题。

正音:子聿。陆游的小儿子。提问:“示”?指示、训示。追问:跟《示儿》中的“示”意思一样吗?(不一样,“示儿”中的示是告诉)评:这两个示的意思显然是不一样的。好的,谁训示谁?陆游用什么训示子聿?

3、引导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

4、再指导读好诗题。

5、启发谈话:在冬日寒冷的夜晚,陆游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冷气逼人,他却浑然忘我,读着读着,他生发了感想,诗兴大发,一气呵成,写下了8首《冬夜读书示子聿》,满怀深情地送给子聿,我们学的是流传千古的第3首。那么,陆游在冬夜读书时,生发了哪些感想呢?他要用诗来教育儿子懂得什么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吧。

6、熟读古诗。

①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学生自由朗读。(出示全诗) ②检查朗读情况。(评:字正腔圆。评:有板有眼,读的很有节奏。) ③教师激励:会读诗的同学不仅要读得准确,还要让人听着感觉舒服,能读出诗歌的韵味来。 ④再次指名朗读。评:读的不错,我们仿佛真的在聆听诗人的循循善诱。评:很有感觉!

分男女生读。 师过渡:学习古诗,除了熟读成诵以外,我们还要理解古诗。而理解古诗,就要先弄懂关键的字词意思。(出示全诗,点击关键词)。

三、深入理解,感悟领会

1、师:你对这些关键的字词理解吗?看来大家预习很充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享你们预习所读懂的。分享知识是一种快乐。

2、全班交流,略谈感悟。①“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②“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遗”:留;评:也就是使出了自己所有的精力和心思。 ③“始”:才; ④“终”:到底、毕竟的意思; ⑤“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⑥“躬”:?(出示)

“躬”:A、弯曲身体B、自身、亲自

观察“躬”字的部件,谁来智慧的解读它的字义?

生:左边的“身”表示亲身,右边的“弓”字表示弯曲身体。

师:把掌声送给他的智慧。做“鞠躬”的姿势,让大家组词。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的“躬”字表示?

生:弯曲身体。

师:对的,表示很恭敬。他在《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里的“躬”表示?

生:亲自耕种田地。应该是“亲身”的意思。

师:诗中“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躬呢?(亲自) “躬行”呢?(亲自实践)

师:理解了关键字词,陆游的这首诗,你读懂了吗?

4、深入理解诗句。

第一句:古人学问无遗力

A、指名读。

B、师:由“无遗力”你想到了哪个成语?(不遗余力,竭尽全力,争分夺秒,废寝忘食) C、师点拨:其实古人学习是十分刻苦的,历史上记载古人学习勤奋的故事有许多,知道吗? (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程门立雪)会写这个成语吗?

这些成语背后的一个个故事,让我们真切体会古人读书做学问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 (板书:孜孜不倦) D、还能想到哪些诗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F、指导朗读:这些都在讲“古人学问无遗力”,现在我们再读这一句,就更多了一些理解,变得丰富多了。

一起再读这一句。生读。评:强调了“无遗力”,很好。再读。 第二句:少壮工夫老始成 A、指名学生读。

B、师点拨:从“少壮”到“老”,我们可以看出:学习的过程是极其漫长的。也就是说,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板书:持之以恒)

C、师:做学问,从“少壮”努力,直到老了才有所成就,这要花多少工夫啊!老师想到还有一个词:功夫。(出示)同学们经常会混淆,现在我们来做个练习,看你能不能分清楚。拿出练习本,不用抄题,直接写。 D、师:会区分吗?我们知道:“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

我们知道:古人做学问,强调积累,要花平生工夫,也就是一生的时间才能有所成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活到老,学到老”。

E、师总结:历史上很多古人即便“学无遗力”,也往往要到年老时才能获得成功。比如: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老年才名动全国,他曾说过“不教一日闲过”。这样的古人还有很多:(出示)。

师:咱们不得不佩服他们这种治学精神!心怀一份敬畏,深情诵读这两句! 生深情朗读。

师:把这种精神铭记在心,再读! 生再次朗读。

第三、四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A、指名读。 B、理解:“浅”——浅薄,有限;“此事”——这件事,往深处说就是——获得的真知;。 “纸上”?(书本上)(板书:书本知识。)

师追问:现在我们看电视、上网、听广播或者听别人说算不算纸上?(算,看电视、上网、听广播或者听别人说得来的都是肤浅的,都可以算是纸上。) (相机板书:纸上

浅)

师:与浅相对的是什么?(深)与肤浅相对呢?(深刻)诗中哪个词表示这个意思?(绝知)(相机板书:绝知

躬行)

师:我在这两个词之间加个箭头,箭头朝哪边?(向左,一个人只有亲自实践了,才会彻底地知道)

C、再指名读3﹑4两句,引导学生说说这两句诗的大意。 D、师述: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与这两句诗相关的故事,那就是——“纸上谈兵”。(看故事。) 赵括为什么会失败?引读出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齐读。 引导学生交流对这一故事的看法。(相机板书:实践经验) 师谈自己的经验——做饭。

你们有这样的体会吗?谈谈看。评:亲自实践后,知识化为己有,转为己用。

评: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才拥有真才实学。 出示:名言警句。老师送给大家几句名言警句,齐读。

师总结:我们强调直接经验获得的同时并不否定间接经验的获得,我们强调亲身实践的同时并不否定学习先进的理论和经验,然而你要永远记住这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E、师述:通过刚才的学习与交流,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了,陆游希望小儿子子聿做个怎样的人?巩固练习(填空):

这首诗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指名填空,出示,齐读这句话。(相机板书:做学问 有学问)

5、全诗熟读成诵。师:我们想象一下,子聿会怎么诵读父亲写的这首诗呢?如果你就是子聿,你会怎么读?(生:认真读,大声读,用心读并记在心里。) 师:捧起书本,那我们也来像子聿一样来读读,并把它牢记在心。生读。 师:记住了吗?同桌试背,学生一起来背。

四、拓展。《五更读书示子》

板书:冬夜读书示子聿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做学问 书本知识+实践经验

有学问

推荐第9篇:冬夜读书示子聿

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22课《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即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会1个生字“聿”,能解释诗中难理解的词语,并说出诗句的意思,理解全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探究式的学习,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的内涵,并背诵这首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读书要从小开始努力和学习,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要注重实践锻炼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小练笔,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涵的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教学难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提问法以及练习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PPT课件;

2、学生:预习22课《古诗两首》其一《冬夜读书示子聿》,复习陆游的《示儿》;

【教学基本流程】谈话出揭示,对比处释意;点拨促初读,重点助把握;辨析增明辨,朗诵即巩固;熟读成诵,理解全诗,感悟意境。

一、诵读古诗,谈话揭题。

1、学生诵读古诗。

同学们,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已经学习了不少古诗,相信大家对于陆游也并不陌生,那么谁能告诉老师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他的哪首是呢?引导学生回归到本学期学习的《示儿》一诗。

师生共同诵读《示儿》一诗。

师追问:对于陆游,你还知道些什么?(学生回忆,出示课件)

2、谈话揭题:

陆游一生酷爱读书,经常读得废寝忘食,即使到了多病的晚年,仍然“读书有味身忘老”,还像年轻时那样发愤读书。陆游的一生,写下了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刚才诵读的《示儿》,属于悲壮的爱国绝唱,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则常被世人津津乐道(多媒体出示全诗,并板书课题)。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理解题意,读熟诗歌。

1、理解题意。

师生一起读题目。

读准字音

子聿(yù)。

讨论:

从“冬夜”可以知道什么?(交代了当时的读书环境。)

“读书”呢?从中你又知道了什么?(做学问,即学习。)

“示”可作什么理解?(示: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使人知道。)

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引导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再指导读好诗歌题目。(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

教师导思:陆游在(宁宗庆元五年,即1199)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冷气逼人,诗人却浑然不顾,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毅然挥就了8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这是流传千古的第3首。那么陆游在冬夜读书时,生发了哪些感情想要用诗来教育儿子呢?或者说他为什么突然想到要和他的儿子说这些呢?

学生猜测、交流。

过渡:刚才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好像让我们回到了800多年前的那个深夜,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我们先来听一下怎样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出示课件,诗朗诵。)

2、读熟诗歌。

① 学生自由朗读。

② 检查朗读情况(注意字音的正确、朗读的节奏等)。

③ 教师激励:会读诗的人不仅要读得准确,还要让人听着感觉舒服,你再读读。

④ 再次听读检查。

过渡:学习古诗,除了熟读成诵以外,我们还要理解古诗。而理解古诗就要先弄懂关键的字词意思,只有掌握了关键词语的意思,我们才能准确地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全诗的主旨(出示全诗)。

三、深入理解,感悟领会。

1、师:你对这些关键的字词理解吗?(出示小黑板。

2、学生思考,或者小声讨论。

3、全班交流,略谈感悟:

“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遗”,留;“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始”,才;

“终”,到底、毕竟的意思;

“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亲自;“躬行”,亲自实践。

注意点:围绕学生的回答,教师要追问: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的?

师:陆游的这首诗,现在你大概读懂了些什么?

4、深入理解诗句(各句学情预设)

① 第一句:古人学问无遗力。

A、

指名学生读、背。

B、

师:由“无遗力”,你直接想到了哪个成语?(不遗余力)

C、

师点拨:其实古人学习是十分刻苦的,历史上记载古人学习勤奋的故事有许多,请大家想想,有哪些是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

(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十载寒窗、通宵达旦、夜以继日……)

D、综合学生的发言,激励他们简单讲一讲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切实体会古人读书做学问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

(板书:孜孜不倦)

② 第二句,少壮工夫老始成。

A、指名学生读、背。

B、师点拨:从“少壮”到“老”,我们可以看出:学习的时间过程是极其漫长的,也就是说,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

(板书:持之以恒)

C、师:做学问,从“少壮”努力,直到老了才有所成就,这要花多少工夫啊!。老师想到还有一个词:功夫。我们经常会混淆,今天我们来做个练习,看能不能给弄清楚了。

D、多媒体显示:我选择,我快乐

工夫

功夫

1.他三天(

)就学会了游泳。

2.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

3.明天有(

)再来玩吧!

4.中国(

),名扬海外。

E、师:通过选择比较,我们知道:“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 现在我们知道:古人做学问,强调积累,要花平生工夫才有所成就,用现在的话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比如我们以前在学习《滴水穿石》这一课时,认识了一位人民艺术家——齐白石……(“不教一日闲过”)

③ 第

三、四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A、指名读、背。

B、理解:

〃 “纸上”、“浅”

/引导学生说说。

(板书:书本知识)

〃 “此事”、“躬(躬行)”。 /引导学生说说。

C、再读三﹑四两句,从中我们知道些什么——

D、引导学生说说这两句诗的大意。

E、师述:历史上曾经发过一个与这两句诗相关的动人故事,那就是——“纸上谈兵”。

F、引导学生交流对这一故事的看法。

(板书:实践经验)

G、教师启发:

看来,“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嘴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赵括就是没有做到第二层意思的要求,所以大败而死。

生活中,我们也学到一些名言警句是说得“躬行”的,强调要亲身去做、去实践的,想想有哪些?

H、学生交流,师生评价。

I、师述:通过刚才的学习与交流,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了,陆游希望小儿子子聿做个怎样的人?

J、巩固练习(出示课件):这首诗告诉人们,学习知识必须要有(孜孜不倦_)、(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 (书本知识) ,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其中赞扬古人刻苦做学问的诗是(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说明知和行关系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全诗熟读成诵。

师:我们想象一下,子聿会怎么诵读父亲写的这首诗呢?如果你就是子聿,你会怎么读?

四、展现自我。

1、学生自己推荐自己,朗诵古诗。

2、集体背诵《冬夜读书示子聿》。

(小结:诗人一方面强调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工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那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五、作业超市:

1、抄写并背诵古诗;

2、课外搜集一句自己喜欢而且对自己有激励作用的古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时刻刻勉励自己学习。

3、用自己的话把本首诗的意思复述给同桌听。

4、预习《观书有感》。

:【教学板书】

陆游

学问

有学问

冬夜读书示子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做 书本知识+实践经

推荐第10篇: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学内容: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2、借助工具书,自主合作,大体领悟诗句的意思。

3、充分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及学生的经验世界,懂得做学问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丰富学习方法。

4、借助插图想象入境、激情诵读,结合《示儿》多方面认识陆游。

重点、难点: 能联系实际,及学生所收集的资料,领悟诗中哲理。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感受到陆游身为人父的爱子之心。 教学过程

一、课前赛诗,营造氛围

1、师:《示儿》,本学期咱们刚刚学过,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写的。透过诗句,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陆游?(板书:爱国)《冬夜读书示子聿》(出示板书读课题)是陆游写的另外一首诗,他将为我们呈现不一样的陆游。

3、师:齐读课题,提醒大家注意那个字?(聿,读“yù”,陆游的小儿子叫子聿。)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这件事情发生在冬夜,人物有陆游和他的孩子子聿,事件陆游将读书时生发出来的感受告诉儿子。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教育儿子子聿。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时,生发了哪些感情想要用诗来教育儿子呢?让我们一起回到了800多年前的那个深夜,走进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

二、反复读诗,理解大意

1、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课前已经布置你们预习了,会读了吗?你们可别小看这短短的三十五个字,要读好他可不那么容易。你们先自个儿练练,然后读给同桌听,让他评评你读得怎样?老师希望你们能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个台阶。

2,师:谁愿意接受全班同学的评价?其他同学可不能闲着,认真听,待会儿来评价他们。

3、师:不知不觉中,咱们已经读了好 多遍诗,你们明白诗中陆游要告诉子聿哪些感想吗?逐行逐句读读,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理解,遇到不明白的字词可以查工具书或请教同学。

4、课件出示:陆游对子聿说:儿子啊,( 。)引导学生说大意,进行情感朗读。(补充板书: )① 第一句:古人学问无遗力。

A、教师:第一句诗读明白的举举手,看来真不少,指名交流诗意。 (古人读书﹑做学问时是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的。)

你是怎么读懂的啊?(因为我知道学问的意思是读书学习,也就是做学问,遗的意思是留,无遗力是指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B﹑教师:由“无遗力”,你直接想到了哪个成语?(不遗余力) C﹑教师:你说的真好,你是怎么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的? (我是通过查字典、联系整句诗、请教别人来知道的) 教师:这些都是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D、教师:请你举例说说古人追求学问是如何不遗余力的?

(古人学习的确是十分刻苦的,历史上记载古人学习勤奋的故事有许多如: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十载寒窗、通宵达旦、夜以继日„„) E﹑教师:你能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吗? 教师:听了这些,感觉古人读书做学问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 (板书:不遗余力)

② 第二句:少壮工夫老始成。

A、教师:第一句我们已经读明白了,那这第二句,你读明白了吗? 交流诗意:小时候用的工夫,要到年老的时候,才有所成就。 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在这句诗句中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始的意思是才,工夫是时间,成是成就)

B、教师点拨:在这句诗中,有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你找到了吗?从“少壮”到“老”,你读明白了什么?学习的时间过程是极其漫长的,也就是说,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

(板书:持之以恒)

C、教师:做学问,从“少壮”努力,直到老了才有所成就,这要花多少工夫啊!。老师想到还有一个词:功夫。我们经常会混淆,今天我们来做个练习,看能不能给弄清楚了。 D、多媒体显示:我选择,我快乐 工夫 功夫

1.当初不会跳绳的这个一年级男生,仅一星期( ), 不仅学会了跳绳,而且一分钟还可以跳120多只。 2.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

3.时间不早了,明天有( )再来玩吧!

4.李小龙的中国( ),世界闻名。 E、教师:通过选择比较,我们知道:“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现在我们知道:古人做学问,强调积累,日积月累,滴水穿石,要花平生工夫才有所成就,用现在的话说是“活到老,学到老”。

F、教师点拨:同学们,想一想你知道有哪些人,也是“少壮工夫老始成”的?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老年才名动全国; 李时珍从小立志,晚年才编成《本草纲目》;

谈迁——从小立志,晚年才编写成《国榷》„„)

2、学法小结:通过学习前两句诗句,你们发现了吗?如何来理解整句诗呢?(关键是要要抓住一些重点词语,从而来理解整句诗句的意思。那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接下来的两句。 ③第

三、四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A、教师:这两个句子中,你理解了哪些重点词语呢? 交流:• “纸上”:书本知识。(相机板书:书本知识)“浅”:肤浅。“终”:毕竟。

• “此事”:这些知识。即指书本上的知识。“躬(躬行)”:亲自实践。(相机板书:实践经验) B、学生交流诗句意思:书本上获得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要深入透彻的了解这些书本知识,还要亲自去实践。

C﹑教师:同学们,看来,读书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在我们以前学习的文章中,也有不少是讲到亲自参加实践,才取得成功的,或者是由于实践少,而失败的,请你说说有哪些?

D、学生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正面例子: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请教当地有农民; 李时珍编《本草纲目》请教当地的农民;„„

反面例子:赵括《纸上谈兵》„„)

E﹑教师:生活中,我们也学到一些名言警句是说得“躬行”的,强调要亲身去做、去实践的,想想有哪些?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钱泳

2、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俗语

3、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毛泽东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F、学生交流,师生评价。

G、教师:通过刚才的自学与交流,现在我们基本上已经把整首诗的意思弄明白了,看来你们很会学习。来,自己试着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H、教师:现在我们读懂了这首诗,我们再来读读,看看你能读好这首诗吗?要求: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好,读得有感情。

学生先自己练习读,然后交流读,最后齐读。

I、师述:通过刚才的学习与交流,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了,陆游希望小儿子子聿做个怎样的人?交流。

J、巩固练习(填空):这首诗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的精神,一个既有 书本知识 ,又有 实践经验 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相机板书:做学问 )

3、全诗熟读成诵。

教师:我们想象一下,子聿会怎么诵读父亲写的这首诗呢? ﹝认真地读,大声地读,用心地去读,并把他牢记于心﹞ 教师:那我们也来像子聿一样来读读,并把它牢记在心。 记住了吗?我们来试试(齐背古诗)。

三、借图入境,感受陆游

1、师:听到这老师真想看看那晚那温馨而又充满智慧的一幕,你们想看吗?那好,请闭上眼睛,随老师乘坐多啦A梦的时光机到那晚,(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虽然这一幕静止不动,但有的同学很了不起,能依据图上陆游父子的动作神态,想象当时情景,让整个画面动起来。看看图,想想画面,把你看到的听到的与同桌说说,好吗?

2、学生交流

预设:

A、陆游说的话直接用诗句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陆游的神态,化身为陆游朗读。 B、陆游说的话用自己话表述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再读诗句。

3、师:读着读着,你看到了陆游的那一面?(板书:爱子,爱学习)

4、师:陆游不仅爱国,爱子,爱学习,还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唐婉,并为她写许多缠绵的爱情诗,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去看看。

第11篇: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注释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讲出具体的事例体现自己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涵的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四、教学难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冬夜读书示子聿》书法作品、投影仪、《悬梁刺股》Flash

六、教学过程

(一)﹑轻松谈话,巧妙揭题。

1.出示“范字”,再次朗读(指名读,齐读)

⑴简介作者陆游

①本学期你曾学过陆游的什么诗,你对陆游有哪些了解?

②老师补充介绍: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洋溢着爱国热情的诗,今存九千多首,荣登中国古代诗人诗作数量之最。

2.解题

①师生一起读题目

②讨论:题中中心词是什么?“冬夜”点明了什么?“读书”则交代了当时的环境。“示”可作什么理解?他会把什么感受来告知儿子,教育儿子呢?下面看诗的内容

3 反复诵读,力争会背。

①自由读背

②领读、齐读。

③分组读(会背的则背)

④学生闭目轻诵

⑤指名背、齐背

⑥投影出示关键词语的注释,学生借助注释自主学习。

“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始”,才;

“终”,到底、毕竟的意思;

“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亲自;

“躬行”,亲自实践。

⑦略谈感悟:从陆游的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入相应的诗句)

4.深入理解诗句(各句学情预设)

1.指名学生背出第一句,由“无遗力”引出成语“不遗余力”,引出古人学习十分刻苦。交流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十载寒窗、闻鸡起舞、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囊萤映雪„„)综合学生的发言,激励他们简单讲一讲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播放《悬梁刺股》Flash ,让学生切实体会古人读书做学问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板书孜孜不倦。

2.指名学生背出第二句,由“少壮”到“老”引出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板书:有所成就)

3.指名背出第三句,理解“纸上”、“浅”,由“纸上”联系“纸上谈兵”中的赵括为什么兵败如山倒?再说出这句诗的大意。

4.指名背出第四句,理解“绝”“躬”再说出句意。

综合3﹑4两句得出“实践出真知”。

5.看图:找两个学生分角色扮演。

①表演要领点拨:陆游为什么要说这番话,是怎样说这番话的,子聿听完后会说些什么?

预设:

A:陆游觉得子聿书本知识研究小有成绩,但是已经滋生了骄傲的情绪,陆游怕儿子半途而废,所以,提醒他的儿子,要想真正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还要把透彻地了解书本知识和亲自实践结合起来。

B:陆游想到自己能成为一个诗人、有学问的人,就是因为从小这样饱读诗书,所以,他想把他的经验告诉儿子,让他也成为有用的栋梁之才。

C:陆游是戎马一生的大将军,看到自己年事已高,国家的安全,民族的振兴,都靠子聿这么大的孩子将来得以保证。因此,他激励儿子好好读书,掌握真才实学,长大报效祖国。

D:也许陆游小时侯有些贪玩,现在虽然别人都认为他已经是饱学之士,可他总觉得自己还非常浅薄。所以,他想提醒和自己小时侯同样贪玩的儿子从小就要认真读书,长大超越父亲。

过渡语:同学们丰富的想象使诗歌更加丰满起来,我们就好象看见在那个冬天的深夜里,陆游正在奋笔疾书。写好后,他立即叫来自己的儿子,把他想到的告诉他的儿子。他会怎么说呢?请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说时如果能注意你的语气和态度就更好了。

②投影片出示口头填空题

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大诗人陆游坐在书桌前,手捧书本,捋了两下长须,语重心长地对小儿子聿说:“。”

子聿听了父亲的这番话,明白了。

陆游微微点头,接着又意味深长地说:“。”

子聿听完这番耐人寻味的话,明白了 。

③学生自由组合,创意地演练。

④推选同学登台表演。

(三).拓展延伸:看板书,明道理。从这首诗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从医生、驾驶员、厨师„„等人身上总结: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四).背默古诗

①指名背诵。

②仔细观察,注意难写的字。

③友情提醒:这些字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工夫的“工”。

投影显示:

我选择,我快乐

工夫功夫

1.他三天( )就学会游泳。

2.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3.明天有()再来玩吧!

4.中国(),名扬海外。

通过选择比较,学生领会到:“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

④学生在作业纸上默写古诗并自查(温馨提醒:一定要注意写字姿势,保护好视力。播放)

⑤反馈学生背默情况。

观书有感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

3、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4、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源头活水的重要性,同时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

难点: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课前准备】

1、收集朱熹的读书名言和古诗,弄懂它们的意思。

2、预习《观书有感

(二)》,理解诗意。

3、查阅资料,了解朱熹,并可以用自己的话介绍朱熹。

一、品读名句 初识作者。

过渡: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他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板书:有感。于是,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一首诗——观书有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品析诗句 理解诗意

1、首先请同学们对照屏幕上的自学提示,初步自学这首诗。【出示自学提示:

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韵味;

2、理解重点词语,说说各诗句的意思。

3、借助插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生开始自学,师巡视,提示要扎扎实实把这三个要求落实到位了。一半时间后,可以建议学生互相交流交流。

2、检查诵读。

1)同学们,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错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你能声音响亮、准确清楚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读,相机正音“鉴”“徘徊”,再指名读】

2)诗有了节奏,就会给人美的享受。谁又能读出这七言绝句的节奏来呢?【指名读,评价——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出示标注的节奏提示,男生齐读】

3)古诗大多运用逗号和句号,这里有个特殊的标点,你发现没有?(?)所以这句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我们一起来读三四句。

小结:其实,读诗不在于语调的高低,也不在于摇头晃脑,在于把诗的节奏和韵味读出来,待会儿我们理解了这首诗,读出的韵味会更足。

3、品读一二句。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这么多遍,你知不知道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景物呢?【板:方塘】多大的方塘?【板:半亩】这是怎样的半亩方塘?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来回答【板:清】

2)浏览全诗,哪几句描绘了它的清?(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出示一二句,一起读】

3)“鉴”是个生字,指导写字,师范写,什么意思?(镜子)古人用的是铜镜,不用时,用软布把镜面遮住,用的时候再把它打开,这就是——一鉴开。“半亩方塘一鉴开”,短短7个字,包含了一个多么美妙的比喻句,把半亩方塘比作一面(打开的镜子),写出了方塘的——清澈明净。【板:清澈明净】水的清澈明净还表现在哪?

4)(“天光云影共徘徊”)这句什么意思?“徘徊”如何理解?做一下动作。方法:连词成句,调整词序,添加词语。(蓝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来回地移动)蓝天和白云一齐映入水塘,慢慢地移动着,它暗示了我们什么呢?(池塘的水在缓缓地流淌)

5)这两句诗描写了池塘优美的景色,明丽清新的自然风光总是让人非常喜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来朗诵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师读,生交流】

6)同学们,虽只是一方小小的景观,却很能够感染人,它清新、自然、清爽、明朗,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名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会读得更好,再指名读——女生齐读——一起美美地背一背这两句】

4、品读三四句。

1)过渡:诗人好学善问,看到眼前的方塘美景,他不禁产生疑问——问渠哪得清如许?问、渠、哪得、如许什么意思?翻译一下,他有什么疑问?(为什么池塘的水如此清澈呢)是啊,到底什么原因呢?诗人自问又自答——为有源头活水来。【出示三四句】自问又自答这叫什么?诗中哪个词提示了你原因了?

2)“为”是一个多音字,在这儿读“wèi”,第四声,作什么意思?(因为)它向我们解释了池塘清澈的原因是——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板:源头活水】怎样的水才是活水呢?(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

3)我们可以想象:远处山上的瀑布流下的水汇成小溪,溪水源源不断流入方塘,所以方塘的水才能那样新鲜清澈。)

4)连起来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5)如果没有活水源源不断的流进方塘,方塘会怎样?(水面就不会那么清澈了,池塘就会变成死水一潭,水还会被污染,天光云影也徘徊不起来,诗人更不会喜欢这半亩方塘了„„)可见,源头活水对于小池塘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

5、小结:同学们,诗人看到这半亩方塘虽然小了些,但因为有活水不断流进,水如此清澈,怎能不喜欢呢?配乐读全诗,读出诗人心中的喜欢之情。

三、辩论明理 享受诗趣。

1、朱熹说:“读书须有疑,方有长进。”整首诗的意思都理解了,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全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我看诗题不如改成《观塘有感》你们同意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相机出示填空题: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使池水。不断地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使人__________。

板书:人的心智:更加聪明←读书汲取】

2、教师小结:作者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含在诗中,把美丽的方塘风光和读书感想融合在一起,使这首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这正是朱熹的高明之处,所以这个题目真是妙不可言!不能改!

3、此时此刻,再读这一首诗,我们又该如何去读?(重点读好“哪得”,“如许”,“活水”,及问号。后两句要读得意味深长,一语双关)【指名读(2人)——齐读】

四、拓展延伸 温故知新。

反复诵读,完满

1、同学们,好的诗句能流传百年,而朱熹的这两句诗却流传了几千年,现在在“南溪书院”的“活水亭”上,还能清晰地看得见朱熹的这两句饱含哲理的诗【出示,引读】

2、我想,在我们大家的心里也一定深深烙上了这两句让我们思考一生的诗,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当今世界,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即使你已经拥有很多的知识,如果停止不前,不再补充新的知识,将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朱熹先生这首诗中所讲的道理,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记住:学习是一件终身大事。

板书:

观书有感(说理诗)

朱熹

方塘清←源头活水

心智明←读书汲取

第12篇:冬夜读书示子聿

常州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识字写字”专题研讨活动

古诗两首

一、导入

1、

2、

3、

4、看图猜诗句。

齐背《冬夜读书示子聿》 你想到了哪些名言警句? 揭题《观书有感》。

二、新授

1、

2、

3、练背古诗,指名读,齐读。再读,圈出不理解的字词。

指名读“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鉴是什么意思?(镜子)

4、古人是如何造字的?逐步出示象形字,并伴有相应的图形。

你还从哪见过这个字?(生交流)师小结: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

5、出示“鉴”的楷体和行楷,看其中的区别。师范写行楷,生练写。投影出示学生的字,进行评价。

6、你能说说“半亩方塘一鉴开”的意思?诗人是怎么想到湖面像一面镜子?女生齐读

7、走近些你看到了什么?(蓝天白云太阳光)试着把“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意思说完整。用自己生动的语言说一说。(想象理解“徘徊”)齐读“半亩方塘一鉴开”,再读,体会其清澈。

8、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不禁发问——“问渠那得清如许?”问的是什么?指名读。

9、有答案了吗?指名读“为有源头活水来”。自己说说答案。

10、引读“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引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引读整首诗。

11、再读题目,有何疑问?(到底是观书还是观塘)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理解。介绍朱熹,生默读朱熹的资料。

12、读读背背,配乐诵诗。比较两首诗,有何不同。

三、练写。

1、诗人即书家,出示历代各家的书法作品。

2、出示《冬夜读书示子聿》的条幅诗,说说你的发现(

1、诗竖着写。

2、得、排、徊,中双人旁的两撇相连)

3、拿出书写纸练写。

板书:古诗两首

说理诗

第13篇: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

年代:【宋】 作者:【陆游】 体裁:【七绝】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释】

示:教导;

子聿(yù ):

陆游的小儿子;

遗:保留 浅:肤浅,浅薄;绝知:彻底弄清楚;

躬行:亲自实践。

【解说】 在宋宁宗家庆五年,即1199年年底,陆游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这符合唯物认识论的观点。作者的这种见解,不仅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就是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见解。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勤学不息,写下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其中当属被世人津津乐道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一首哲理诗,写于宁宗庆元五年(1199)。整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意境深远,余味无穷。

子聿是陆游的儿子。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却浑然忘我置之脑后,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毅然挥就了8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这是流传千古的第3首。

诗的前两句,作者讲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只有少年时加倍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他从古人做学问入手,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使人倍感亲切清新,如沐春风。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第二句阐述了做学问应当持之以恒的道理,同时也强调“少壮工夫”的重要性。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此乃言切切,情深深。

诗的后两句,作者谈从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他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不凡的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嘴到”,这是学者的一种“躬行”,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他的独到见解,不仅在古代,对做学问、求知识之人是宝贵的经验之谈,即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仍然具有较强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第14篇: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黄陂区前川一小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深入理解古诗的含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能力,让学生推敲词句,感悟经典诗文的魅力。

3、读写结合,深化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大意,感悟古诗意蕴美。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鉴赏品评古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关注课题,以疑导学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同学们要注意聿字的写法,中间一横要出头,悬针竖要写得挺拔有力。教师范写

谁知道“示”的意思?(生:启示,教导) 师:读课题你能从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从课题中我知道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是在一个冬天的晚上。 学生:从课题中我知道这首诗中的主要人物是作者陆游和他的儿子子聿。 学生:从课题中我了解到诗中所写的是陆游教导他的儿子怎么读书。 师:题中短短的四个词语,七个字就让我们知道了时间、人物、事件这些信息,诗题真是高度凝练概括,文题中有的揭示主题,有的告知事件,你还知道哪个诗题是告知事件的?(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再读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生:陆游是怎样教儿子读书的?

生:陆游对儿子讲了那些读书的道理呢?

师:学习古诗,一定要仔细琢磨课题。这节课让我们穿越时空,跟随作者的文字回到多年前那个寒冷而温暖的冬夜,去倾听一位父亲的读书感悟吧!

二、关注朗读,读中理解

(1)小声自由地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注意 :“壮、”

“始”等字的读音。

(2) 检查读书情况,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师:朗读是读书的好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几次后,谁能说说诗句大意?指名学生说

生: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是年轻就开始努力,到了老了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中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不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想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自实践。

三、关注品味,感悟诗韵

1、指名读第一句诗说说这句诗中哪些词引起你的兴趣,让你觉得有意思? 学生:“无遗力”三个字让我想起词语: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师:“无遗力”这个词告诉我们要怎样读书?(生:全身心投入。十分专注) 板书:孜孜不倦

师:这种学古诗的方法叫组词法。板书:组词法 师:由“少壮”一词让你联想到那句名言? 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师:这种学习古诗的方法叫联想法。板书:联想法。 师:谁能在这句诗中找到一组反义词?(少-老)

那么这一组反义词又说明了什么?(读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费,虎头蛇尾,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持之以恒 。板书:持之以恒

师追问:

把“老始成”换成“老就成”或“老了成”行吗?

学生讨论:“始”是“才”的意思说明读书要付出长期的努力,不是轻而易举的,如果换成“老就成”就显得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了。不符合作者原意

2、读着读着,你觉得“工夫”一词能换成“功夫”一词吗?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填空练习题

不一会儿(

)妈妈就把菜炒好了。

画鸡蛋并不是简单的事,达芬奇花了好长时间才练好了这身(

)。

3、由这句诗你联想到那些古人认真读书的故事?(凿壁偷光、头悬梁,锥

刺骨、程门立雪)让我们带着赞美之情读好这句诗。(指名读,评读,集体读)

师:看来学古诗一定要一字一词体会,仔细推敲,要品赏诗句。

师:老师在这里有一个疑问 ,既然古人是不遗余力的读书,那么古人的付出和回报就不成正比例 了,下面我们看看作者又是如何针对这一现象得出感悟的。

第二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指名读这句诗

(2)师:你觉得这句诗中那些词最重要? (3)生:躬行

(4)生;还有“绝知”一词很重要

(5)师追问:“绝知”是什么意思?“躬行”又是什么意思、? (6)由躬行一词你联想到那些历史故事?学生回答 赵括纸上谈兵、李时珍访名医尝百草

王羲之苦练书法 (7) 你又联想到那些与实践相关的名言 出示句子生齐读

站在岸上永远学不会游泳。 实践出真知。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力行而后知之真。

这一句 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讲明这一道理的?板书:书本知识+实践经验

师小结:真正的知识来源于实践

(8)你认为应该怎样读好这句诗?指名读、小组读,强调“浅”、“躬行”、“绝知”等词要重读,让大家明白理论联系实际这一点的重要性

四、诵读全诗,读中思考:第一句诗与第二句诗有什么关系?(第一句是作者观察到的现象,第二句是作者思考的结果)

男女生对接读,师生对接读。

师你看,我们写文章也要像作者那样思路清晰,有条有理、逻辑性 要强。

五、关注想象,由画变话

同学们文中的插图是静止的,我们的想象却是灵动飞扬的,你们想象父子俩读书的情景,把这温暖的画面写下来,要把父亲怎样示这一过程 体现出来,写话时抓住 人物的动作表情,学生练笔,老师板书:想象画面法

学生练笔然后展示画面

学生:一个冬天的晚上,寒风凛冽,人们早早的转进了暖暖的被窝,有一对父子却在灯下打开了书本,他们喜欢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刻读书,父亲面带微笑的对儿子说: “儿啊,古人读书都是竭尽全力,大部分人都是从青少年开始发奋努力,中老年时才有收获。儿子扑闪着大眼睛,好像若有所思,父亲又接着说:“只是一味的读书是不行的,书中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完善的,要想深入了解必须亲自实践。儿子觉得父亲言之有理,在一旁不停地

点头。

学生;一个寒风刺骨的晚上,一对父子在如饥似渴的读书,父亲轻轻地走到儿子身边,摸了摸儿子的头,语重心长的对儿子说:“孩子,读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曝十寒,古人读书都是孜孜不倦,勤奋刻苦,到了老来,才有所成就。书中的知识毕竟是浅薄的,还要从社会中生活中获取知识,这样才能透彻的掌握知识。儿子觉得父亲好伟大。鼓足勇气说“我一定照您老人家说的办。”

学生练习背诵这首诗。指名同学背诵,齐背

六、拓展延伸

出示《 示儿》这首诗比较两首诗的相同与不同

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勿忘告乃翁。

一首诗示情,一首诗示理,一首诗教子,一首诗爱国。

师:同学们我们学诗一定要进行比较朗读,这样才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七、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生:我原来只以为开卷有益,还没想到书本知识要和时间联系起来。

生:我知道教育别人除了口头说教外,还可以将自己的感悟写下来,这样更深入人心。

生:我懂得了读书并非一日之功,要勤学苦练,学无止境。

板书设计:

做学问:

孜孜不倦

持之以恒

书本知识+实践经验

第15篇:《冬夜读书示子聿》教案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王洪木小学 赵 磊 【教材简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22课《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即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会1个生字“聿”,能解释诗中难理解的词语,并说出诗句的意思,理解全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探究式的学习,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的内涵,并背诵这首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读书要从小开始努力和学习,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要注重实践锻炼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小练笔,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涵的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教学难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提问法以及练习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

1

1、教师:准备好PPT课件;

2、学生:预习22课《古诗两首》其一《冬夜读书示子聿》,复习陆游的《示儿》;

【教学基本流程】谈话出揭示,对比处释意;点拨促初读,重点助把握;辨析增明辨,朗诵即巩固;熟读成诵,理解全诗,感悟意境。

一、诵读古诗,谈话揭题。

1、学生诵读古诗。

同学们,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已经学习了不少古诗,相信大家对于陆游也并不陌生,那么谁能告诉老师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他的哪首是呢?引导学生回归到本学期学习的《示儿》一诗。

师生共同诵读《示儿》一诗。

师追问:对于陆游,你还知道些什么?(学生回忆,出示课件)

2、谈话揭题:

陆游一生酷爱读书,经常读得废寝忘食,即使到了多病的晚年,仍然“读书有味身忘老”,还像年轻时那样发愤读书。陆游的一生,写下了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刚才诵读的《示儿》,属于悲壮的爱国绝唱,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则常被世人津津乐道(多媒体出示全诗,并板书课题)。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

二、理解题意,读熟诗歌。

1、理解题意。

① 师生一起读题目。

读准字音 子聿(yù)。

② 讨论:

从“冬夜”可以知道什么?(交代了当时的读书环境。)

“读书”呢?从中你又知道了什么?(做学问,即学习。)

“示”可作什么理解?(示: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使人知道。)

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③ 引导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再指导读好诗歌题目。(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

④ 教师导思:陆游在(宁宗庆元五年,即1199)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冷气逼人,诗人却浑然不顾,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毅然挥就了8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这是流传千古的第3首。那么陆游在冬夜读书时,生发了哪些感情想要用诗来教育儿子呢?或者说他为什么突然想到要和他的儿子说这些呢?

⑤ 学生猜测、交流。

过渡:刚才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好像让我们回到了800多年前的那个深夜,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我们先来听一下怎样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出示课件,诗朗诵。)

2、读熟诗歌。

3

① 学生自由朗读。

② 检查朗读情况(注意字音的正确、朗读的节奏等)。

③ 教师激励:会读诗的人不仅要读得准确,还要让人听着感觉舒服,你再读读。

④ 再次听读检查。

过渡:学习古诗,除了熟读成诵以外,我们还要理解古诗。而理解古诗就要先弄懂关键的字词意思,只有掌握了关键词语的意思,我们才能准确地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全诗的主旨(出示全诗)。

三、深入理解,感悟领会。

1、师:你对这些关键的字词理解吗?(出示小黑板。

2、学生思考,或者小声讨论。

3、全班交流,略谈感悟:

① “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② “遗”,留;“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③ “始”,才;

④ “终”,到底、毕竟的意思;

⑤ “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⑥ “躬”,亲自;“躬行”,亲自实践。

注意点:围绕学生的回答,教师要追问: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的?

师:陆游的这首诗,现在你大概读懂了些什么?

4

4、深入理解诗句(各句学情预设)

① 第一句:古人学问无遗力。

A、指名学生读、背。

B、师:由“无遗力”,你直接想到了哪个成语?(不遗余力)

C、师点拨:其实古人学习是十分刻苦的,历史上记载古人学习勤奋的故事有许多,请大家想想,有哪些是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

(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十载寒窗、通宵达旦、夜以继日……)

D、综合学生的发言,激励他们简单讲一讲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切实体会古人读书做学问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 (板书:孜孜不倦)

② 第二句,少壮工夫老始成。

A、指名学生读、背。

B、师点拨:从“少壮”到“老”,我们可以看出:学习的时间过程是极其漫长的,也就是说,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 (板书:持之以恒)

C、师:做学问,从“少壮”努力,直到老了才有所成就,这要花多少工夫啊!。老师想到还有一个词:功夫。我们经常会混淆,今天我们来做个练习,看能不能给弄清楚了。

D、多媒体显示:我选择,我快乐

工夫 功夫

5

1.他三天( )就学会了游泳。

2.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

3.明天有( )再来玩吧!

4.中国( ),名扬海外。

E、师:通过选择比较,我们知道:“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 现在我们知道:古人做学问,强调积累,要花平生工夫才有所成就,用现在的话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比如我们以前在学习《滴水穿石》这一课时,认识了一位人民艺术家——齐白石……(“不教一日闲过”)

③ 第

三、四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A、指名读、背。

B、理解:

〃 “纸上”、“浅” /引导学生说说。 (板书:书本知识)

〃 “此事”、“躬(躬行)”。 /引导学生说说。

C、再读三﹑四句

四、回顾总结,展现爱子之心。

1、同学们,学了这首诗,只是陆游所有育子诗里的沧海一粟,还有更多为人父对儿子的更多教育。(板书……)此刻,你对陆游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交流并板书:爱子之心。

2、让我们把这拳拳育子的爱心融入到《冬夜读书示子聿》中,一起读吧。

3、在音乐的伴奏下诵读诗篇。

6

五、巩固古诗,连接生活。

1、出示不完整的古诗,让学生填写。

2、《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 )用自己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他在诗中一共讲了这几个道理:(1)学习知识必须要有( )、( )的精神;(2)一个既有( ),又有( )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人。

3、陆游用诗来育子,你有这样的父亲吗?他是用什么方式怎样教育你的?好好想想,写篇小短文。

六、板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 (爱子之心) 做学问:孜孜不倦 持之以恒 亲自实践…… 做 人:正直朴素 耐受挫折…… 做 事:为国效力 无私清廉……

第16篇:《冬夜读书示子聿》一

《冬夜读书示子聿》一

fontsize=\"6\">《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一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63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一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一、背诵古诗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同学们在课外又学会背诵了哪些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喜爱的古诗。

刚才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呢?

二、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

1.简介陆游。

2解题,释题。

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教育儿子子聿。

3初读指导

(1)教师范读,学生画出生字。

(2)学生读生字,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

4理解前两行诗句。

(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学问:读书学习。

无遣力:不遣余力。

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遣余力。

(2)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

始:才

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3)朗读前两行诗句,把第

一、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做学问要不遣余力地下苦功夫。

5理解第

三、四诗句的意思。

(1)读第

三、四行诗,理解“终”、“绝知”、“躬行”的意思。

终:到底、毕竟。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

(2)说说第

三、四行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3)体味第

三、四两句的含意。

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6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1)听录音。

(2)自己练读。

(3)指名读—评价—再读。

(4)齐读。

(5)指导背诵。

三、作业

1、背诵并抄写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2、课外自学一两首没有学过的古诗。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第17篇:冬夜读书示子聿课件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由南宋诗人陆游晚年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一首哲理诗,饱含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理念,也寄托了诗人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以下是小编带来冬夜读书示子聿课件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冬夜读书示子聿课件 例

1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能借助图画,想象《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场景。

3、感受古诗文学和意境的美,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同时能理解课文所表达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表达的道理。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两首古诗。请一个学生来背背,谁愿意自信地站起来呢?

我佩服第一个敢于站起来的同学。对于第二首古诗的作者陆游,相信同学们已经有所了解。那么下面谁愿意来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这位伟大的诗人呢?(你真是一个会收集材料的学生)

有哪位同学有补充的吗?

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一首陆游所写的诗。教师板书诗的题目:《冬夜读书示子聿》,谁能来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呢?如果觉得有困难的同学,(冬天的一个晚上,陆游教他的小儿子怎样读书。)不知道示在此处的具体意思是什么呢?(指示、训示之意。)

二、猜内容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着这个课题时,你能猜出陆游会对他的儿子子聿说些什么呢?

同学们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那么下面我们就要来看看你与陆游是否是知已呢?

三、出示古诗,进行教学。

1、同学们打开书本128页,先把这首古诗读通。

2、请一个学生来汇报自己的朗读情况。集体再读诗歌。

3、同学们,我们要理解古诗句的意思,有哪些方法呢?(联系上下文来理解,通过熟读课文理解)同学们看来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老师为大家提供了几个词语的意思,大家可根据友情提示呢,更好地理解古诗之意。(始:才。终:毕竟。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同学们可以自己通过喜欢的方式来理解古诗,不懂的也可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4、同学们经过学习,相信诗句之意已经有所理解了。前面有猜对作者诗中所写意思的同学请举手,你刚才猜对了哪一句?学生汇报。

结合学生说的过程中,导出第二句中:少与老相对。第四句中的:知与行相对。

同学们你看这团体的力量就是大,刚才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咱们就把这首的意思也理解了。理解了诗意,相信同学们背起诗来更容易了。

5、请学生背诵,展示自己所得。背好了古诗,你们谁能说说陆游都告诉了他的儿子什么道理呢?说到这里,我不禁有个问题想向同学们请教:陆游是在告诉儿子,书上的知识无用呢?

四、拓展。

同学们下面来我们再学习两首关于学习方面的诗,同学们也可用上刚才学习古诗的方法,来学习。出示古诗: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出自刘禹锡的《浪淘沙九首》。其大意是:学会明辨是非是一个十分艰苦的历程,但只有这样,才会得出真知灼见。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出自《红楼梦》第五回中的一副对联。其大意是:明白世事,掌握其规律,这些都是学问;恰当地处理事情,懂得道理,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文章。

五、布置作业

课外搜集一句你最喜欢的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勉励自己勤奋读书,长大有所作为!

冬夜读书示子聿课件 例

2[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一、背诵古诗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同学们在课外又学会背诵了哪些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喜爱的古诗。

刚才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呢?

二、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

1.简介陆游。

2 解题,释题。

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教育儿子子聿。

3 初读指导

(1)教师范读,学生画出生字。

(2)学生读生字,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

4 理解前两行诗句。

(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学问:读书学习。

无遣力:不遣余力。

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遣余力。

(2)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

始:才

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3)朗读前两行诗句,把第

一、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做学问要不遣余力地下苦功夫。

5 理解第

三、四诗句的意思。

(1)读第

三、四行诗,理解“终”、“绝知”、“躬行”的意思。

终:到底、毕竟。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

(2)说说第

三、四行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3)体味第

三、四两句的含意。

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6 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1)听录音。

(2)自己练读。

(3)指名读—评价—再读。

(4)齐读。

(5)指导背诵。

三、作业

1、背诵并抄写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2、课外自学一两首没有学过的古诗。

第18篇:冬夜读书示子聿(推荐)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陈永红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冬夜读书示子聿》。

2.能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并整体把握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文意境美和理趣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懂得勤奋苦学和知行统一的重要性。

4.在理解诗意明白道理的基础上感受陆游的爱子之心。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冬夜读书示子聿》,能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并整体把握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文意境美和理趣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懂得勤奋苦学和知行统一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诗人,谈话导入

1.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的诗人的名字。有这样一位诗人,你知道是谁吗?

【课件出示】陆游简介

交流:陆游【课件出示】

2.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了他写的一首表达爱国情感的古诗,谁来给大家背诵一下。(生背诵,师板书:示儿)

【课件出示补充材料】刚才诵读的《示儿》,属于悲壮的爱国绝唱,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则是陆游众多育子诗中非常有名的一首。【课件出示课题】(板

书课题、齐读、读准“聿”字、师讲解:陆游有六儿一女,子聿是他最小的儿子。)

二、对比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1.对比一下,这两首诗从题目上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交流:

2.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冬夜读书产生的感想来教育子聿)

过渡:陆游教育小儿子子聿什么呢?

三、自学古诗,小组交流

1.打开书自读。指名朗读(评价)---指导读出节奏——集体朗读

2.陆游教育子聿的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课件出示】诗歌关键词语注释。

3.学法指导:要想理解全诗的意思,关键在于理解诗句中重点词或难以理解的字词的意思。这些字词理解了,再加以适当的补充和调整,诗句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

4.学生先在书上批注再练说,同桌练说。

四、深入理解,交流感悟,读明诗理

1.【课件出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1)诗句意思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而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

成就。

(2)联系实际:

A、古人读书竭尽全力、勤奋刻苦,你知道这方面的成语故事吗?

(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

B、你还知道哪些人都是青少年时代花费了工夫,到后来取得了成就呢?(王羲

之、谈迁、玄奘、司马光、齐白石、唐伯虎„„)

(3)小结:只有从少年开始,勤奋学习,并经过很多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

成就。陆游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板书:做学问: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4)齐读前两句。

2.【课件出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诗句意思【课件出示】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是有限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2)读了这两句诗,由此你的脑海里浮现出哪些人物呢?

A、赵括、李时珍、谈迁等

板书:实践经验

(3)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

(4)小结:

B、我们也学到一些名言警句是说得“躬行”的,强调要亲身去做、去实践的,

想想有哪些?

【课件出示】

(3)通过刚才的学习与交流,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了,后两句中陆游告诉小儿子

子聿一个什么道理呢?

交流小结: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板书:真正的学问=书本知识+实践经验)

(4)背诵后两句。

五、诵读,读出诗情

1.同学们,一首简短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仅仅用了28个字,却向我们讲

述了深刻的读书道理。像这样说明一个道理的诗,我们称它为说理诗。就在这简

单的28个字里,囊括着许多生动的故事,许多家喻户晓的名言,真可谓是千言

万语汇成4句话呀。看来,为了儿子子聿,大诗人陆游可真是用心良苦啊!想想

看,陆游会以怎样的语气跟儿子子聿说呢?(循循善诱、语重心长) 谁来试试?

2.古诗涵咏。

六、总结拓展,展现爱子之心。

1、陆游教子读书的诗中,以示子聿为多。《冬夜读书示子聿》共8首,这是其

中的第三首。陆游的200余篇示儿诗,内容丰富,囊括了许多方面。有教子做人

的,有教子做学问的,有教子为官之道的。

出示其它育子诗

自己读一读,你从这些诗句中明白了陆游在告诉他的儿子什么道理?

2、同学们,读了这些诗,你对陆游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交流并板书:爱子之心。

3、配乐朗读。

七、课堂检测

1.《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用自己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

儿子子聿。他在诗中一共讲了这几个道理:

(1)学习知识必须要有、的精神;

(2)一个既有,又有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2.《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赞扬古人刻苦做学问的诗句

是,我想到了这些成

语、、;说明做学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是这句诗,我想到了这些人、、。 与“实践出真知”

意思相同的诗句是。由

此,我想到了等名言警句

八、课后作业:

1.默写《冬夜读书示子聿》。

2.读一读陆游的爱国诗歌,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 一月四日

风雨大作》以及《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其它七首。

3、小练笔:陆游用诗来育子,你有这样的父亲吗?他是用什么方式怎样教育你

的?好好想想,写篇小短文。

板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示儿

爱子之心做学问: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书本知识 + 实践经验 = 真正的学问

第19篇:冬夜读书示子聿3

22、古诗两首

《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冬夜读书示子聿》。2.能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并整体把握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文意境美和理趣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懂得勤奋苦学和知行统一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冬夜读书示子聿》,能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并整体把握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文意境美和理趣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懂得勤奋苦学和知行统一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课件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诗人,谈话导入

1、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的诗人的名字。有这样一位诗人,你知道是谁吗?我们一起看看吧。

2、【课件出示】他,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其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他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他是谁呢?(陆游)

3、交流:陆游【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陆游一生酷爱读书,经常读得废寝忘食,即使到了多病的晚年,仍然“读书有味身忘老”,还像年轻时那样发愤读书。陆游的一生,写下了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

4、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了他写的一首古诗,同学们还记得吗?

5、学生背诵《示儿》。

6、刚才诵读的《示儿》,属于悲壮的爱国绝唱,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则常被世人津津乐道

7、【课件出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

二、对比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1、对比一下,这两首诗从题目上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师讲解:子聿,陆游的幼子。) 交流:相同点:都有“示”字,都是写给自己的儿子的。

不同点: “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示”不仅有“把事物摆出来给儿子看”的意思,更含有“指示、训示、教育”的意思。【课件出示】

2、从题目上你还知道了什么?(交流)时间:冬天的一个夜晚;诗人在读书时生发了感想……

3、小结:题目告诉我们,诗人陆游非常爱看书。有一年冬天,他正在书房读书,读着读着,他忽然有了许多的感想。于是,写了一首诗来教育小儿子。

4、再读课题。过渡:陆游教育小儿子子聿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自学古诗。

三、自学古诗,小组交流

1、【课件出示】自学古诗:(1)读通顺、流利;(2)以小组猜猜重点字词的意思,并试着解释诗句意思,做出简单的批注。

2、检测朗读。

(1)谁来读读这首诗?指3——5名读。 评价:声音洪亮,字正腔圆。

如果能注意断句就更好了。

像个小诗人的感觉了。 (2)齐读。 过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句,看看陆游到底教育自己的孩子什么?

四、深入理解,交流感悟

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1)重点字词意思:【课件随机出示】这句话当中哪个词语不理解呢?

①“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②“遗”:留;“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③“始”:才。

知道了词语的意思,句子的意思你明白了吗?谁来试着说说?指名说。(1-2名)

(2)诗句意思【课件出示】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而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听到了这些,使我想到了几个词语。 你想到了吗? 指名说。(3-5名)

简单两句话却让我们想到了这么多词语。真是句句真言呀。让我们齐读这两句话。

生齐读。 也有许多句子告诉了我们学习要不遗余力,你知道多少呢? 指名说。(3-5名) 由词及句,由句及理,由理及人。让我们再读这两句话。生齐读。 古人读书,接下文。 (3)联系实际:

A、古人读书孜孜不倦,不遗余力,你知道这方面的成语故事吗?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说。(多说)(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十载寒窗、闻鸡起舞、通宵达旦、夜以继日……)

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呀。课外知识很丰富啊。这源于同学们平时看书看得多,现在可是派上用场了。

B、你知道哪些人都是青少年时代花费了工夫,到后来取得了成就呢?(王羲之、岳飞、玄奘、司马光、包拯、唐伯虎……)

(4)老师想到还有一个词:功夫。我们经常会混淆,今天我们来做个练习,看能不能给弄清楚了。

【课件出示】我选择,我快乐

工夫 功夫

A.他三天( )就学会了游泳。 B.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

C.明天有( )再来玩吧! D.中国( ),名扬海外。

师:通过选择比较,我们知道:“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

现在我们知道:古人做学问,强调积累,要花平生工夫才有所成就,用现在的话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比如我们以前在学习《滴水穿石》这一课时,认识了一位人民艺术家——齐白石……他说过一句话:(“不教一日闲过”)

(5)小结: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板书:做学问:孜孜不倦 持之以恒)

(6)齐读前两句,边读边想诗句意思。 诗句的后两句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重点字词意思:【课件随机出示】①“终”:到底、毕竟的意思;②“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③“躬”:亲自;“躬行”:亲自实践。 谁来说说诗句的意思?(指名1-2)

(2)诗句意思【课件出示】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是有限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理解了句子的意思,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生齐读。

(3)联系实际: A、历史上曾经发过一个与这两句诗相关的动人故事,那就是——“纸上谈兵”。 【课件出示】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B、引导学生交流对这一故事的看法。(相机板书:实践经验)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呢?你有什么看法呢?你懂得了什么?

C、教师启发:看来,“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赵括就是没有做到第二层意思的要求,所以大败而死。

D、生活中,我们也学到一些名言警句是说得“躬行”的,强调要亲身去做、去实践的,想想有哪些?

【课件出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钱泳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俗语 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出真知。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

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古波斯 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子思

(4)提示:“觉”“绝”音同义不同,写得时候要注意。 (5)通过刚才的学习与交流,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了,后两句中陆游告诉小儿子子聿一个什么道理呢?

交流小结: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板书:真正的学问=书本知识+实践经验)

(6)齐读后两句。

五、整体把握,熟读背诵

1、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2、请你想一想陆游在教育自己儿子时时是怎样的态度? (循循善诱 语重心长 意味深长……)

3、请你也来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地读一读古诗吧。(指名读3-5名。)

4、快速背诵。会背了吗?

指名试背。齐背。

5、总结全诗。

假如你穿越到了南宋成了陆游,你会用我们现在的普通话来告诉陆子聿诗中蕴含的道理吗?

生回答。

这首古诗与课前诵读的《劝学》都是寓理诗,告诉了人们一些道理。

六、课堂检测【课件出示】

课文学到这里,你都学到了什么呢?试着填空。

1、《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 )用自己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 )儿子子聿。他在诗中一共讲了这几个道理:

(1)学习知识必须要有( )、( )的精神; (2)一个既有( ),又有( )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2、《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赞扬古人刻苦做学问的诗句是(

);说明做学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是( )这句诗。 与“实践出真知”意思相同的诗句是( )。

七、总结古诗学习方法。

古诗学完了,回想一下,我们是如何去学习古诗的? 生试说。 课件出示。

1、结合注释,了解创作背景。

2、了解诗人的生平。

3、明确意象的象征意义。

4、善于发现“诗眼”。

5、利用诗歌的结构来理解诗歌的内容。

知道了学习古诗的方法,以后我们就可以自主学习了。

七、课后作业 【课件出示】

1、默写这首古诗。

2、读一读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板书设计:

示儿

冬夜读书示子聿 做学问: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真正的学问=书本知识+实践经验

第20篇:《冬夜读书示子聿》二

《冬夜读书示子聿》二

fntsize=\"6\">《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二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3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二

(语文堂网

友情提醒:查找本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文题目)原文地址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古诗。

2、学会本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古诗文字的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二、教学准备

三、教学过程

(一)、赛背古诗导入

1、同学们,你们从一年级到现在学习了不少古诗吧!那么,现在就请你们把自己喜欢的古诗来背诵给其他同学听听,让我们一起来好好回味一下我国的一些朗朗上口、意境优美、千古流传的经典古诗。

2、由学生背诵《示儿》导入。

这首古诗是谁写的?板书:(宋代)陆游

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这位诗人呢?

(出示陆游简介)是的,陆游具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其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他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首《冬夜读书示子聿》。(出示诗文)

(二)、自学古诗

1、

大家可以采用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来自学。

一诵读

读通古诗

二研读

读懂诗意

三悟读

读明诗理

多读几遍,看看自己了解了诗中的哪些字、词、句,整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把自己知道的写在书中,施老师等待与大家一起智慧共享。

(板书:《冬夜读书示子聿》)

2、

小组讨论学习古诗

(三)、导学古诗

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1、

检查”读通古诗”

2、

指导学习古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

“”什么意思?(结合看图、组词来理解)

(出示:示:指示、训示)

陆游非常爱看书。有一年冬天,他正在书房读书,读着读着,他忽然有了许多的感想。于是,叫来小儿子教育他。

那他教育儿子什么些什么?

(2)、(出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遗:即保留。“无遗力”,即无保留,竭尽全力之意。

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古人读书孜孜不倦,不遗余力,你知道这方面的成语故事吗?

始:才

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3)、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

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板书)

指名读前两句,齐读。

过渡: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

(4)、(出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

绝知:指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

()、说说第

三、四两行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体味第

三、四句的含意。

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板书)

指名读后两句,齐读。

(6)、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7)、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刚才“陆游”在教育他儿子时的态度。

(循循善诱语重心长意味深长„„)

请你也来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地来读一读诗歌吧。

(8)、评读。

(四)巩固古诗

今天我们把这首《冬夜读书示子聿》学完了,老师想考考你们是否真正学会了!(出示)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

)用自己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他在诗中一共讲了这几个道理:(1)学习知识必须要有(

)、(

)的精神;(2)一个既有(

),又有(

)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人。

《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赞扬古人刻苦做学问的诗句是(

);说明做学问是一很艰难的事是(

)这句诗。

(五)、背诵古诗

(六)、拓展延伸

1、除了今天所学到的这首告诉我们做学问的道理的古诗外,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做学问的名言、警句?

2、赠送古人的读书诗来劝勉学生热爱读书。

陶渊明“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希望同学们珍惜时光,发愤读书,都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好少年!

(七)、布置作业

外搜集一句你最喜欢的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勉励自己勤奋读书,长大有所作为!

(板书):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做学问

(友情提醒:查找本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文题目)原文地址

http://sxzxx/blg3/user1/10/arhives/XX/XXhtl

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古诗的意思
《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古诗的意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