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走进花果山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5:07: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走进花果山

———10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是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最直接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更复杂计算的重要基础。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0的加减法;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还安排了“探索规律”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结合教材创设的情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丰富有的数学活动,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过程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树的位置的数不变,能正确、熟练的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算10以内的两不加减法式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了解统一问题可以用不同法解决;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在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体会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进行口算,是本单元的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了解统一问题可以用不同法解决,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时分配:14课时

来到花果山——————————2课时

野餐—————————————2课时

游水帘洞———————————2课时

小猴子下山——————————2课时

小猴子跳水——————————2课时

小猴学钓鱼——————————1课时(缺一课时)

探索规律———————————1课时(缺)

综合练习———————————2课时

我学会了———————————

1课时

实践活动———————————1课时

10以内数的加减法-----来到花果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27页,加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学习和是2-6的加法,认识加号,会读加法算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在用加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法。难点: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课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这个故事,今天教师带领大家到充满生机的花果山,看一看花果山优美的风景。

二、新授

1.出示图,仔细观察图,说一说讲的是什么事,都有些什么?{活泼的小猴,天上的飞鸟,云朵,游玩的学生,路边的鲜花}

2.交流:你能从这幅图上看出什么与数字有关的信息?

小结:同学们观察真仔细,找到了天上有六只小鸟,树上有3个猴子,山上有2只猴子等等数学信息。

3.看图,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说了一句什么话?

那么有多少只猴子呢?

你怎么知道的?

独立思考。

同伴讨论一下。

汇报讨论的结果,

问:你怎样知道有多少只猴子的?

指名说结果:

数一数就知道了。

问:除了用数的方法,还可以怎样知道有多少只猴子呢?

引导学生说出:

把3和2合起来。

问:除了用数的方法,还可以怎样知道有多少只猴子呢?

引导学生说出:

把3和2合起来。

把3和2合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只猴子。

师:把3和2合起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方法,10以内数的加法

列式:3+2=5(只)

读作:3加2等于5。

介绍加号。单位名称。

指导写算式。

指名读算式。

齐读算式。

4.动手操作。

拿出小棒,用一根小棒代表一个小朋友,你能摆出几根小棒?(先在第一行摆出3根)

第二行再摆出2根,看一看,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在计算加法时,如果不知道得数是多少,用摆小棒的方法来计算得数。

5.图上还有什么?有多少呢?

怎么计算出来的?

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列出算式。

口算结果。

6.打开书29页,填写书中的算式。

汇报交流具体算法。

天上的飞鸟,5+1=6(只)

云朵,1+2=3(朵)

游玩的学生,4+1=5(个)

路边的鲜花:2+2=4(朵)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有什么收获?

指名说一说。

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就是把几和几合起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作业设计:

口算20题

板书设计:

走进花果山

一共有几只小猴子?

天上的飞鸟,5+1=6(只)

3+2=5(只)

云朵,1+2=3(朵)

游玩的学生,4+1=5(个)

路边的鲜花:2+2=4(朵)

课后反思:

10以内数的加减法——来到花果山(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自主练习30页。

教学目标

巩固和是2-6的加法,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在用加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5以内数的加法。难点:30页第五题,让学生明白最终还是两个数的比较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谁能说一说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就是把几和几合起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指名说。

二、自主练习

1.第1题。

看图列算式,借助学具操作,边摆边说,体验加法的意义。

让学生先说说图意,提出问题,再独立列式计算。交流为什么这样算。

2.第2题。

说说图意,说明算式中各个数表示的是什么,再列式计算。3.第3题。

口算练习,填写书中的口算算式。

纠正答案。

然后利用口算卡片,进行开火车形式口算。

小组合作补充练习:可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自己想要说出的一组加法算式,由其他学生判断是否正确,补充算式。

小组讨论:

说说得数是5的算式。

几加2的算式。

4.第4题。

看图列算式。先说说图意,提出问题,再独立列式计算。

交流说说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是什么

5.第5题。

算式与数的大小比较。

先让学生独立去做,然后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6.第6题。

指导算式的写法,告诉学生正确的占格,强调数字充满日字格才整齐、美观。

三、巩固练习:

1、课堂练习。

2+1=

6+2=

3+6=

4+4=

8+1=

1+8=

2+5=

3+7=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2、巩固练习。

请学生说自己有几支铅笔,并和同位的比一比,再说说你们一共有几支铅笔(同位互相说说,再指名回答)

强调: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2、分组练习

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

作业设计:

口算20题

板书设计:

走进花果山

得数是5的算式:

几加2的算式:

课后反思:

10以内数的加减法——野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

31、32页的内容(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0的加法)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学习和是7-10的加法,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不变的规律,学习关于 0的加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在用10以内数的加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有序地观察图中的信息并正确描述。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和不变,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法。难点:理解加法算式中各数的意义,提高口算速度。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课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课。同学们,有一些同学和你们一样也喜欢游览花果山,今天他们就在山上野餐。看看他们都吃什么。

二、观察图画,体会和不变的意义。

1、出示挂图: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有一个同学在分火腿肠)

2、学生思考:每人一根,需要几根火腿肠?(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引导学生说出算一算有几个同学就知道了)

3、我们看看有几名同学?(7个)

4、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是数出来的;左边有3个,右边有4个一共有7个;右边有4个,左边有3个,一共有7个;)

板书:3+4=7

4+3=7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两个算式,发现了什么?(3加4和4加3得数一样)

5、再仔细看图,图上有几只小猴子?

小组讨论: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引导学生感知算法多样化)

汇报时要让学生正确描述出如:左边的树上有6只猴子,右边的树上有3只猴子。

思考:两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桃子?

学生仔细观察,引导学生列式:5+0=5(个)(右边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用0表示)

拓展:6+0=

2+0=

10+0=

黄花和红花共有几朵?

4+3=7(朵)

两组饮料罐有多少个?

4+5=9(个)

三、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小朋友野餐,知道了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还进行了有关0的加法的学习,你们学的怎样呢?现在检查一下。

四、巩固练习。

出示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说说图意,提出问题,再独立列式计算,最后互相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出示自主练习第2题。

口算练习,练习时除了让学生填写结果外,再制成卡片经常性的练习,不断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

3、出示自主练习第3题。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自己要说的一组加法算式,由其他学生判断是否正确或补充。

三、总结。今天我们和小朋友们在野外野餐时,学会了哪些知识?

指名说一说。

作业设计:

1.看书31、32页并讲给妈妈听听。

2、口算20道。

板书设计:

野餐

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两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桃子?

3+5=8(个)

5+0=5(个)

5+3=8(个)

0+5=5(个)

课后反思:

10以内数的加减法——野餐(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自主练习课本第

33、35页4--11题,熟练“和”不变的练习。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学习和是7-10的加法,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不变的规律,学习关于 0的加法,进一步体会一个数和0相加还得这个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在用10以内数的加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有序地观察图中的信息并正确描述。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不变,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法。难点:理解加法算式中各数的意义,提高口算速度。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

学生准备:5以内的数字卡片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小朋友野餐,知道了“和”不变的规律,知道了0的加法的意义,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3+1=

6+2=

3+6=

7+3=

1+3=

2+6=

6+3=

3+7=

3+0=

6+0=

9+0=

12+0=

0+3=

0+8=

0+5=

0+7=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三、巩固练习。

1、请同位互相出题做。

(0的加法,“和”不变的练习题)

2、分组练习

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

3、完成自主练习。

1)第5题。

学生独立口算,比赛。

2)第6题。

小老鼠找鼠标的情境。

先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弄清图意,做题。

屏幕上显示的是3+4=7,找出得数是7的鼠标与电脑连起来。

8.第7题。看图填未知数的练习。应根据右边算式的得数和已画好的图形的个数确定横线上还要画几个图形。

9.第8题。

小朋友踢足球的情境,练习找算式的得数。

练习时,要向学生说明做题的要求,先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6号和8号球员分别应踢哪些球?

足球上算式的得数是几就由几号球员踢。

再让学生画线连球。

10.第10题。

看图列式计算牵牛花朵数。

先引导学生观察图意,提出问题,再根据题中提供的花的位置和颜色等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11.第11题。

看图讲数学故事。

加强指导,既要关注学生所讲故事的趣味性,更要重视故事中体现的“数学味”。

先引导学生认真看图,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画面自编故事,然后从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进行解决。 作业设计:

口算20道10以内的加减法

板书设计:

野餐

2+3=

533页第一题

34页第7题

3+2=5

课后反思:

10以内数的减法————游水帘洞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信息窗3——游水帘洞“体会减法的意义,学习10以内数两数相减的算法”,教科书36—38页。

教学目标:

能初步体会减法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减法。初步学会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能运用10以内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过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能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减法(重点);初步学会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能运用10以内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难点)。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让我们听一首歌(课件播放:《西游记》录像),今天孙悟空来到我们的课堂上,让我们一起和孙悟空到水帘洞游玩吧。

课件演示水帘洞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

提问:根据我们发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山上还剩几只猴子?(板书问题)

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信息图提出更多问题。(将所提问题适当板书或装入问题口袋)

二、动手操作,研究新知。

1.解决红点问题:山上还剩几只猴子?

(1)引导学生明白解决问题需要寻找到的信息和条件。通过看图知道山上原来有4只小猴,跳进水帘洞1只,提出问题:山上还剩几只猴子?要解决这个问题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行不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减法

(2)小组合作,操作学具,动手摆一摆,理解减法的意义。

(3)小组交流算法,明确减法的意义:从4个里面拿走1个,还剩3个。

(4)总结概括,引导学生说算法,巩固减法的计算方法“从4个里面拿走1个”也就是“从几里面去掉几”,“用减法计算”。

(5)教学算式,写出算式:4—1=3;介绍“减号”的名字,请学生书空,理解减号的意义;读出算式:4减1等于3。

2.揭示课题,板书:10以内数的减法。

三、课间休息。

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回顾学到的“减法”知识。

四、巩固练习,应用新知。

1.解决两个绿点的问题。“树上还剩几只猴子?” “树上还剩几个桃子?

(1)学生独立观察信息图、思考解决问题。

(2)全班交流计算过程,进一步巩固、理解减法的意义和算法。

2.解决学生提出的其它问题。

3.游戏:找朋友,根据老师出示的得数,找出相应的减法算式。

五、全课总结。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与遗憾。

作业设计:

口算20道题

板书设计:

游水帘洞

山上还剩几只猴子?

4-1=3(只)

树上还剩几只猴子?

5-2=3

树上还剩几个桃子?

6-3=3

课后反思:

10以内数的减法——游水帘洞(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自主练习课本第38页的题目。

教学目标:

熟练计算10以内数的减法,通过练习学生能运用所学的10以内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熟练计算10以内数的减法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学生能运用所学的10以内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游览水帘洞,知道了减法的意义,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3-1=

6-2=

3-1=

7-3=

5-3=

9-6=

6-3=

9-7=

9-8=

6-4=

9-2=

10-6=

7-3=

9-8=

10-5=

10-7=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三、巩固练习。

1、请同位互相出题做。(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出20以内的数)

2、分组练习。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

四、自主练习:

1、第一题:先说明题意,然后指导学生做一做

3-1=

5-2=

6-( )=(

2、第二题:先说明题意,然后指导学生做一做

4-2=

6-( )=(

3、自主练习,第3题

先画线,再填得数()。

请用学具摆一摆、分一分。明确去掉2可以用斜线画去2个

在小组内交流。

4、第4题

2-1=

4-3=

5-1=

6-3=

5、第5题

先让学生们讲一讲这幅图的意思,然后列式子:

指名说一说

3+3=

5-3=

6、第六题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同桌互相考一考

老师出题,指名学生做一做

五、全课总结。

1.学生介绍这节课的收获。

2.总结这两节课学生的收获。

作业设计:

口算卡

板书设计:

游水帘洞

列出的加减法算式。

课后反思:

小猴下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39-43页

教学目标:

巩固减法的意义和基本的口算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减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昨天老师领小朋友们在花果山游玩了水帘洞,学习了10以内数的减法,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

出示口算算式。

二、新授。

1.今天我们又来到花果山,看看小猴子下山时发生了一个什么数学故事?(出示图)。仔细观察这4幅图,说一说小猴子下山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2.看第

一、第二幅图,问:树上原来有几个桃子?

这里树上还有几个桃子?

你能提出关于猴子摘桃子的问题吗?

同桌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

问:怎样列算式计算?

口算得数。

板书算式:9-4=5(个)

3.问:这时猴子的篮子里有几个桃子?

小猴子提着篮子里的4个桃子正准备下山时,这里他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让我们来看第三幅图,图中有几只青蛙?几只蝴蝶?

小猴子正在准备做什么呢?

这时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

让我们来看第四幅图。

仔细观察一下,篮子里的桃子怎样了?

青蛙怎样了?

花朵上的蝴蝶呢?

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同桌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

(1)篮子里还有几个桃子?

怎样列式?

4-4=0(个)

(2)岸上还有几只青蛙?

2-2=0(只)

(3)花朵上的蝴蝶还有几只?

8-5=3(只)

4、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关于0的减法算式。观察一下,2-2=0

4-4=0 这个算式的被减数和减法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得数怎样?

我们可以说:

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

观察一下4-0=4这个算式,被减法是几?减法是几?得数又是几?你能体会出什么?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来的数。

板书设计:

小猴子下山

4-4=0(个)

2-2=0(只) 4-0=4(只)

作业设计:

口算练习

课后反思:

小猴下山(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自主练习40-43页。

教学目标:

巩固减法的意义和基本的口算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减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出示口算卡片,

9-7

8-3

7-7 4+6

10-9 5+5

5-0 0-0

9-0

7+0

10-8 9-9开火车口算

二、自主练习中的第1题

看图说一说图的意思。

怎样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并说一说算式的含义。

三、自主练习

1.下面我们利用刚才学的知识来口算。出示口算算式。

2.打开书第41页,看第一幅图,说说鱼缸原来有几条金鱼?

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怎样列式解答?

看第二幅图,鱼缸里这时有几条鱼?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能再提出一个问题吗?

怎样列式解答?

四、看图讲一个数学故事。原来树上有几片树叶?后来怎样了?

列式计算。

原来树上有几只七星飘虫,后来飞走了几只?求什么?列式计算。

作业设计:

口算练习

板书设计:

小猴子下山

7-3=4

4-4=0

9-2=7

课后反思:

小猴子跳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44-45页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会口算1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法式题。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法式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你们看到过猴子跳水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猴子跳水的游戏。出示图。

二、新授

1.让学生仔细看图,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河边有几个同学?启发学生根据画面,说一说河边有哪些学生?他们分别在做什么?说一说怎样求出他们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借助学具,摆一摆。

列出算式,说说算式的意义。

还可以怎样列算式?

根据不同的思路列出不同的算式。

小组内交流想法,解释算式 的意义。

引导学生用“先算、、、、、、再算、、、、、、”的方式说清运算顺序。

2.看图,图上一共有多少朵花?

让学生独立列算式,

通过交流想法,解释算式的意义。

说出运算顺序。

3、仔细看图,还可以提出哪些关于连加的问题?

有多少只鱼?

有多少只猴子?

有多少只青蛙?

小组内列出算式交流运算顺序。

汇报算式和运算顺序。

4.看图:树上还剩几只小猴子?

放手让学生认真观察图意,明白事情发生的过程。

原来有多少只猴子,后来怎样了,又怎样了?树上还剩几只呢?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列出算式。说清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各解决什么问题。

5.你还能提出哪些关于连减的问题?

在小组内交流,列出算式。

说出运算顺序。

作业设计:

口算练习

板书设计:

小猴子跳水

4+3+2=9

2+3+4=9 5-1-2=2

课后反思:

小猴子跳水(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自主练习

45、46页。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能熟练口算1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法式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法式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学生学习过程

一、口算练习: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

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2+3

3+6+1

2+5+0

7+1+4

5+2+1

9-5-4

4+0+5

8-0-4

10-7-1

8-5-2

2.自主练习2。看图说说图意,

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让你求什么?怎样求呢?列式?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看图。

说一说图中的意思。

这幅图上一共有多少只鸭子?

第一次又走了几只?

第二次又又走了几只?

求什么?

怎样列式?

说说运算顺序。

先引导学生数出这些物品的数量,然后计算出三种蔬菜的总个数。

引导学生明确表格填写的内容及方法。

填表后,根据整理的数据,让学生列出连加算式,算出结果。 作业设计:

做相关的口算练习

板书设计:

小猴子跳水

4+2+3=9

3+4+3=10

8-2-3=3

2+4+4=10

课后反思:

小猴子钓鱼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47-51页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会口算1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混合式题。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口算:要求学生要说出运算顺序。

3+2+3= 3+6+1= 2+5+0=

7-1-4=

5-2-1=

9-5-4=

4+0+5= 8-0-4= 10-7-1= 2+4+6=

4+3+2=

6-2-4=

二、新授

出示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关于小猴子钓鱼的故事。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中讲述的故事。

先在小组内讲故事,

然后推选一名在班内讲故事。

2.让学生明白事情发展变化的先后过程。

启发学生提出“有5只小猴子学钓鱼,跑了3只,又来了1只,现在有几只小猴子”的数学问题。

结合图意多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钓鱼的小猴子只数变化的过程。

3.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算式。

引导学生根据连加、连减算是的运算顺序,口算出结果。

说说算式中各代表的内容及每步计算的意义,用“先算、、、、、、再算、、、、、、”的格式表述运算顺序。

5 - 3 + 1=3(只

4.看图,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现在鱼缸里有几条鱼?

要解决这个数学问题,需要哪些数学信息?

让学生先自主探索,根据自己的理解独立列式计算。

3+2-1=4( 条

算完得数后,组织学生结合自己列的算式,说说鱼缸里的小鱼的条数是怎样变化的,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

三、总结全课:说一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总结:加减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计算。

四、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1。

看图,说说图中的意思。根据图意及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

列式解答。说一说运算顺序。

问:还可以怎样列式?

说一说想法。

2.看图,说一说图中原来有几只天鹅,后来发生什么事情。

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怎样列式?

说说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口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运算顺序。

作业设计:

口算数学题。

板书设计:

小猴子钓鱼

5+1-3=3

5-3+1=3

3+2-1=4

3-1+2=4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走进花果山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教案

走进花果山教学案例反思

花果山之战 教案

《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法》教案(优秀)

花果山之战 健康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 走进花果山—窗口2教案 青岛版

花果山导游词

大班体育教案《花果山之战》

走进花果山教案
《走进花果山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