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王君听课感想

发布时间:2020-03-03 15:06: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听刘治国老师讲课及报告观后感

艾寨丕介学校 王君 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学校组织我们来到武训实验小学听课,在路上就听同事说讲课的老师叫刘治国,是个幽默风趣又有才的老师,听了刘老师的课后才发觉高高胖胖的刘老师原来是那么的厉害,够实力,够有才,够关心学生,让我觉得学到了许多理论上没有的知 识,对于上班两年的我有了很大帮助!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本文诗文互照,情景同现,是一篇形式新颖,能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故事情境发展学生情感的好课文。

上课伊始刘老师用亲切的语言和学生们交流,问学生们是否喜欢他?这样一来无形中就拉近了他和学生们的距离,“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可以这么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

刘老师从文章的题目入手,紧扣题眼“送别”设问,理解“饯行”,初步感知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紧接着,让学生默读课文二至四自然段,通过“找、划、写”的方式潜心会文,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两位大诗人的深情。

文章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两位大诗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文本描写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细腻,五年级的孩子还是很难体会到的。教学时我抓住文中的空白点,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以此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例如:当李白目送友人的帆船渐行渐远,望着浩浩荡荡的江水,依然伫立江边,此时他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呢?通过想象说话,让学生在想象中与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地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意境。

这是一堂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课,老师通过各种手段,运用各种方法引领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以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

练读。“读”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和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堂中我努力做到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悟情,用心灵触摸文本,感受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让学生与书中的人物、景物交流,把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读体现出来。 本堂课,老师也很巧妙的运用了“读”的艺术,自由读,指读,配乐范读,齐读。无论从读的形式还是读的次数,该什么时候读该怎样读都把握得当,行云流水。同时,读有要求,如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默读课文,把课文中与诗句相对应的句子画出来;自读课文,你从那儿读出了他们之间的依依不舍?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在读中思,读中悟。读有层次,从初读整体感知——悟读,理解诗文——品读,体会深情。层层深入。读有提升。在每一次的读后交流中,读后反馈中,老师都能运用巧妙的点拨和相机引领,帮助学生提升。提升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提升情感的体验,提升朗读水平。

本文是一篇景美、情美、语言更美的美文。美文就要美读,美读就需要真情,本堂课,为了营造氛围,激发情感,教者运用了优美的

画面,配上了柔和的音乐,再加上教师那富有磁性的声音,诗一般的语言,充满深情的朗读,使学生受到了感染,得到了熏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语文的诗意,领略到了诗意的语文。听来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之后又听了刘老师的对阅读课教学再思考的报告,我明白了如何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到底又应该关注什么等等,不再是理论上篇篇洒洒文字,而是生动的课堂实例,为我们的教学添加了一副实用的图画,让我们受益匪浅!

此行不虚行,我觉得很值,为刘老师加油,也为自己加油!

听课感想

听课感想

听课感想

听课感想

听课感想

听课感想

听课感想

听课感想

听课感想

听课感想

王君听课感想
《王君听课感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听课感想王锦 感想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