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入职八个月培训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11:25: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入职八个月培训实践总结

杜晓丹

坐在桌前梳理着自己的思绪,感觉短短的八个月几乎一眨眼就过去了,时间老人根本不给我们思考的机会,就让时间从指缝中溜走了。当静下心来去思考来昌职的点点滴滴时,我才觉得早已经将自己视为昌职的一份子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也深切感受到了昌职的精神:“追求卓越,锲而不舍”。现将自己过去八个月的工作感受和现状总结如下:

1、教学水平比以前有了质的提高。

来昌职第一次面试恍若昨天,张养忠助理听了我对《哲学与人生》的第六课的备课方案时,就给我讲了差不多三个小时的学生情况和如何备课等,当时我基本还停留在八年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上,工作的四年时间几乎都是在教育公司里度过,对教学理解的长进几乎处于零。第二次面试我虽然让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了一起,但时间和重难点的把握几乎是没有,甚至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价值观目标的理解也是不甚了解。现在再回头看面试时的备课教案,才知道自己当时的缺点:知识点太多而且都没讲透彻、时事的把握没有深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都大而空等。

现在的课堂虽然还是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但和以前的备课比,可是天壤之别了。我的公开课《效率和公平》被选为德育组的“波澜式教学模式”的典型课例,在近两个月德育组的研课过程中,我了解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都必须是实实在在的,不需要大而空,应该是学生上完这节课能达到的;重点一般是知识目标,而难点一般是能力目标;备课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学情分析;课堂的教学最好要和学生专业联系在一起,真正实现课堂的“有用”和“有效”;课后的作业最好是和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等等。

2、感受到了集体力量大和“家”的温暖。

以前在私企工作的时候,每天都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即工位上进行每天的工作,即使有交流也是工作的日常事务,大部分都得靠自己的摸索和实践。在昌职真正体会到集体力量的强大和这个“家”的温暖。例如:每次新老师在遇到难管的学生都会得到谭主任“一对一”的辅导和讲解;遇到教学上的问题都会让李主任给我们建议和对教案进行改进;每次的公开课和研究课都会得到马春雨组长和李主任的建议;生病了会拿到几个老师同时伸出的

药盒;路上会得到曹书记和潘校长的亲切问候等等。如我两个星期前的研究课,可以说是毫无头绪,一直找不到切入点,所以在教研会上我就把自己勉强弄的一份教案摆到了桌子上,说老实话我自己也知道教案存在的问题:故事多,没主线,整个课堂下来可能会出现学生把故事记住了,却没掌握知识点的情况。学科组的各个同事都开始给我出谋划策,最终我的教案慢慢开始成形了:王伟老师提供的小球视频、马春雨组长提供的汽车和冰激凌的故事、潘娇一老师提供的游戏观点、朱翠艳老师最终给我提供的“发动机抖动”案例„„这些素材的提供直接让我的教案比以前有了更多的条理性,最终马老师、王学凯老师和李黎华主任给我进行了最终的审核。虽然我的研究课还是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还是让我感触很深:集体的力量大和昌职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3、我体会到了卫生的重要性。

卫生,以前在我的印象中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从小到大,学习永远是第一位的,卫生在我的学校生涯中几乎不占有任何的位置。来到昌职以后,我主管汽修系的卫生,刚开始卫生的标准我都不是很清楚,只能单纯的依靠学生会的学生来进行检查,几乎两眼摸黑到现在对卫生标准了如指掌:黑板、板槽、窗台要无尘;桌子椅子一条线;暖气下无物等。每天检查三次卫生和向班主任汇报每天的卫生状况让我觉得自己的时间全浪费了,伴随着教学情况的深入,慢慢了解了学生状况,才真正明白卫生对于学校的重要性。中职生可以说90%以上都是中考的失败者,从小到大可以说都被贴上“差生”的标签,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自我认同感比较差,这就造成很多孩子是“破罐子破摔”,认为自己什么也干不好。在职业学校学习只是一部分,最重要的是要养成一种好的生活习惯和增强自我的认同感,而卫生恰恰能够培养学生“做小事”的好习惯,并且只要努力就能干好,这有助于增加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主管卫生的经历也彻底的改变了我以前对卫生不重视的观点。

4、对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新的认识。

以前的论文学习都是纯粹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有很大的脱节。去年10月份我参加了汽车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评价模式,让我对学校提出的“把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需要的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校学习所有专业的设置都和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进行一一对应,从而将行业企业的需求和标准作为教学的目标和行动。在探讨的过程中,我们有过激烈的争

论,有过思路中断时的苦恼„„,仅仅初稿我们就改了五遍,而且了解到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方方面面都得顾及到,“如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把他们真正培养成工作需要的人?”看似如此简单的问题,实践起来却使如此的繁琐。几乎培养学生的每一步都让我们争论很久,这才明白:理论和实践差距是如此之大!

我的现状: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作为新老师的热情和积极性都有所降低。究其原因为以下几点:

1、惰性开始慢慢显现。每天忙忙碌碌的日子,看似紧张却把很多时间都浪费了。如前两天的说课竞赛,一个月前我就开始准备说课稿,然而每天我都在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推脱,直到过两天就开始说课了,我才从半夜两点开始写说课稿,一直写到早晨七点,这才完成初稿,在经过马老师给改了两次和李黎华主任给改了一次后,我的PPT也是做得特别的匆忙,造成了修改后的定稿和PPT最后有两张的差异。其实究其深层的原因就是自身本身的惰性和邋遢的毛病在那儿作祟。

2、忽视了细节的错误。我所教授的全是高二的课程,面临着实习的现状,而且因为部分同学参加技能大赛和个别同学实习的状况,每个班的学生都是不太全,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公共课。有时候学生偷偷看一下手机或睡会儿,我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怕因为揪住他们而和我在课堂上“较劲”,这样会导致我的教学无法正常进行。这样其实就助长了学生的投机心理,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面临更大的危机。

3、无法突破的思维定式。以前没想到书念得越多,自己的思维定式越顽固。每一次的备课都对我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如果是有知识点,我会感到心里有点底,但如果没有知识点,我就没办法去备课了。每次看到王学凯老师和潘娇一老师对德育课一些突破传统观点的创意,我就羡慕不止。这可以说是我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

为了扭转现状,更好的去适应昌职的生活,我决定以后采取如下措施:

1、制定计划表,统筹时间。将每天的任务在工作日志上进行体现和计划,这样就不会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状况,也可以真正的统筹好自己的时间,不会自己的“不干”找借口,慢慢开始消除自己的惰性。

2、严格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时,再次严申自己的课堂规则,把握好课堂常规,让学生在课堂上遵守课堂纪律,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工作岗位上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真正成为工作需要的人。

3、多和学科组的人进行交流,多听示范课。在这些交流中,注意观察其他老师的备课方式,找到自己的突破口,实现思维为自己服务,而不是将自己的思想固定在思维定式中。

因为热爱,所以选择;因为选择,所以坚持。我相信:在昌职这个舞台里,我能重新演绎自己的人生,走好每一步,干好每一天,与全体昌职人创造中国中职教育的辉煌!

入职第一个月总结

入职第一个月总结

入职培训总结

入职培训总结

入职培训总结

入职培训总结

入职培训总结

入职培训总结

入职培训总结

入职培训总结

入职八个月培训总结
《入职八个月培训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