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古代的治军思想

发布时间:2020-03-01 21:28: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古代的治军思想

治军思想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上的治军和军队建设是同义的。历代军事家在军队建设方面都强调依法治军,严格训练,严明赏罚和选贤任能这几个方面。

▲主要内容。

1、明法审令,以治为胜

2、用兵之法,教戒为先

3、兵之强弱,系于将帅

1、明法审令,以治为胜

主要讲的是治军要依法治军和严明赏罚。

▲一是要依法治军。说的是,必须以严明的纪律整饬军队,军队没有纪律就会打败仗。克劳塞维茨指出,没有纪律的部队比无能的军队更可怕,因为其本身就是一种威胁。

▲(1)严明法令,身先土卒。就是将帅本身必须带头执行军纪,全军将士方能共同遵守。在马谡失街亭之后,诸葛亮既按军法斩杀马谡,又因授任无方(用人不当)而深深自责.自贬三职(降低三个职务等级)。曹操率军出征,战马跃入田中,损坏了老百姓的麦苗,违反了他颁布的“士卒无败麦,犯者死”的禁令.因法不加主(法律不适用于帝王).故割发代首。古代割发是一种严刑。

▲(2)将帅执法必须彻底。无论职务高低,必须以共同遵守军法军令为原则,不能因为贵族、亲朋好友,就心慈手软。将帅遵守法纪的典范是西汉名将周亚夫的治军。汉文帝到细柳营劳军,周亚夫不避皇权,要求文帝遵守营中军纪,被历代传颂。

▲二是恩威并施,赏罚严明

强调治军要赏罚分明。军法是严行赏罚的依据。但只是依法办事,并不能完全达到以治为胜的目的,还要恩威并施。处理好两者的相互关系,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如果只强调纪律而忽视奖罚,就会出现“怨法而不畏法”的状况,也就是下级对上级的命令有怨言,没有真正从内心敬畏法律;同样,如果没有纪律作为保证,一味的表扬,就会出现“恃恩而不感恩”的状况。

▲(1)赏贵信,罚贵必

就是该赏的坚决赏,该罚的必须罚。吴起在与秦军作战时,部下一员将领没有得到命令就私自冲入敌阵,虽“获二首而还”,但他违反军令,“吴起立斩之”,使军纪更加严肃。

楚汉相争,最后项羽败北,原因很多,其中项羽赏罚不明是一个重要原因。韩信曾评价项羽,说他做不到赏罚有信。韩信认为项羽对士卒在小节上的关怀是“妇人之仁”,他说,项羽见了下属恭敬慈爱,言语谦和,下属有病还亲至问候,甚至亲自端水送饭以示关心.但是在将士有了军功需要赏赐时,他却将加功进爵的印信拿在手中反复地抚摩,舍不得赐与,这就是行妇人之仁。现实工作中这样的领导不少。

▲(2)罚贵大,赏贵小

意思是赏罚要抓住有影响的事情。孙武训练吴国宫女时,斩杀不听指挥的吴王妃子,结果训练效果非常好。大家在平时管理时,不要专挑软柿子捏,这样虽然能把事情做完,但不能树立权威。

▲(3)罚不避亲,赏不嫌疏

说的就是不要因为是熟人就不责备,也不要因为和你关系不好就不重用。这样做会失掉你的威信。 ▲(4)赏不逾日.罚不还面

意思是奖赏要及时,惩罚要随犯随罚,当机立断,连转脸的功夫都不要耽搁。赏罚及时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激励将士继续立功,杜绝违令之举再犯.

2、用兵之法 教戒为先

讲的是对部队进行思想教育和军事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1)教以礼义,明以廉耻

讲的是军队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我国古代兵书通常将“教”、“戒”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合而为一,统称为教,即我们今天所谓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和戒都肩负着军队思想教育的使命。古代兵家认为,军队政治思想教育以忠君思想为指导。孔子:杀身以成仁;孟子:舍生以取义。就是要在官兵中培养“以死为荣,以退为辱”的荣辱观。

▲(2)严格训练,讲究方法

讲的是古代军队训练的方法和内容。一支军队战斗力强弱,除了有坚定的政治思想之外,还必须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来实现。古代兵家对军事训练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古代练兵突出强调两点:

一是训练从严。主要是指训练科目从严和赏罚从严两个方面。古代军队训练的内容很多。车、步、骑、水等不同兵种和同一兵种中不同的分工,都有不同的训练科目;兵器种类的多样化,也要求兵器科目训练的多样化。

二是练以致用。主要指从实战需要出发,为战而练,进行实用性很强的训练。这两条在现在也被广泛使用。

总之,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是军事训练中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只有相辅相成、紧密结合.才能提高训练效果,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3、兵之强弱,系于将帅

说的是古代军事家在治军过程中,是如何看待将领的重要性,优秀将领的标准,考核将领的方法和使用将领的要求的等问题。

▲(1)重将思想

即如何看待将帅。将帅是军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支军队的强弱,与将帅选拔和任用密不可分。选将用将历来为我国古代兵家和政治家所重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三军之势,莫重于将”,“大将,心也。士卒,四肢百骸也。”都是在强调将帅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选将思想

选拔一名称职的将领,是治军第一要务。选将标准是什么?▲《孙子兵法》中明确提出“将者,智(智谋-不是傻瓜)、信(信誉-不是骗子)、仁(仁爱-不是恶棍)、勇(勇敢-不是孬种)、严(严明-不是软蛋)也。”符合这五条就是一个合格的将领。简单地说就是“智勇双全”,这是我国古代对将领所应具备的综合性素质的精炼概括。一名优秀的将领必须文武兼备,智勇双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将军的智力表现在:

一是在理论上,要精于“诡道”。孙子提出的诡道十二法。图示。将领要深知此理。

二是在战法上,要富于创造力。将帅照搬书本知识去指挥作战,无疑照谱下棋,必败无疑。“所以善用兵者,必因敌而变”。

三是在战场上要有洞察力。孙子说,用兵之法,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数,四是称,五是胜。将帅的洞察力,体现在战场上能够抓住关键,因机立断。更高境界的洞察力表现在,将帅通过战前各种征兆和条件来判断战争的发展,这才是真正的高手。

▲将军的勇敢表现在:

一是战场上要披坚执锐,身先士卒。 二是遇到危险时要临危不惧,处事果断。 三是在进行重大决策时要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3)将帅的考核方法

如何考核将帅,即如何能分辨出谁是优秀的将帅。 ▲一是平时观察。《武经总要•选将》提出“九验”:“远使之以观其忠,近使之以观其恭,繁使之以观其能,卒然问焉以观其智,急与之以观其信,委之以货财以观其仁,告之以危以观其节,醉之以酒以观其态,杂之以处以观其色。”现在用也很管用。

▲二是实践考核。实践证明,通过实战选拔将帅是全面考核将帅的有效途径。曹操手下的许多大将都是从战争中选拔上来的。史书记载:“拔于禁、乐进于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

▲(4)将帅的使用方法

选拔将领的根本目的在于使用将领。

将领选定之后,必须讲究“用将之道”。用将之道的关键在于:

▲一是兵权贵一。说的是决策权和指挥权要统一,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将军的主观能动性。“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是用人不疑。古代兵家历来推崇“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曹操使用庞德就是一个很好例子。庞德要战关羽,曹操谋臣不同意,说庞德是马超的旧部,恐其有变。曹操不为所动,坚持用庞德当先锋。庞德很是感动,上演了一场抬棺战关羽的恶战,最后被关羽水淹七军所俘,其拒不投降以示对曹操的忠诚,结果被杀。 ▲三是厉行赏罚。《尉缭子》认为,凡是统兵千人以上的将领,都肩负着国家的重托,如果临阵退逃,就应被宣布为“国贼”,给予最严厉的刑罚。李广,在漠北之战,因迷路贻误战机,要受到严厉处罚的,就自杀了。

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中国古代的保民思想

《中国古代思想智慧》观后感

中国古代财政思想.2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教案)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之我见

从严治军

依法治军

专题三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中国古代的治军思想
《中国古代的治军思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