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最后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3:59: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4班

08级4班

于蓝雪

08010101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驳论文的特点。

2、能力目标:了解本文结构严谨的艺术特色;体会尖锐犀利、富有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3、情感目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字词,了解文体常识。

2、能力目标:整体感知文意,弄清文章的脉络。

3、情感目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文章,弄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难点】整体感知文章,弄清文章的脉络。 【板书设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信地物

信国联

信神佛

驳论文

他信力

自欺力

自信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77年前的9月18日,也就是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炮轰中国东北军大营,袭击沈阳城,挑起了“九一八事变”。作为中学生,重温这一段历史很必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写作文的背景,“九·一八”以后,东北沦陷,国民党的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却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一时悲观亡国论调四起,蒋介石也有“三日亡国”的论调。1934年8月27日上海《大公报》公然提出“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力,已荡然无存”。为了批驳对抗日前途的这种悲观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鲁迅先生于同年9月写下了这篇杂文。

这是一篇议论文,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学过几篇议论文了,对议论文也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知道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谁能告诉大家论点和论据之间有何关系?(找一位同学回答)

对,论点统帅论据,论据证明论点,那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呢?(找一位同学回答)常见的论证方法有摆事实(举例论证),讲道理(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等。那么,论证方式呢?(找一位同学回答) 对,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立论和驳论两种。我现在简单介绍说明一下什么是立论和驳论。立论:就是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一般先提出论点,再用论据来论证观点的正确性。 教师评语:

教师评语:

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反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从而表明自己正确的见解和主张。

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是一篇立论文,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一篇驳论文。通俗的说,驳论文就是先提出对方错误的观点,进而树立自己正确的观点的议论文。

二、授新

老师现在要检查一下同学们课前预习的情况。我找几位同学读生字词。(同学读后用幻灯片展示生字词)

【虚xuán 渺茫miǎo 诓骗kuāng 脊梁jǐ

抹杀mǒ

省悟xǐng

搽chá

前仆后继

pū】

文中有两个多音字要注意区分(抹、省),现在齐读这些生词。(学生齐读) 现在,老师来读一下这篇课文,请同学们拿起书认真听。

三、

分析

课文读完了,老师有几个问题,前面介绍了这是一篇驳论文,那么作者想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从正面又提出了什么观点?好,下面我就找几位同学再读一遍课文,同学们试着从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找同学读课文)

现在请同学来回答我刚才提出了三个问题。(找同学回答) 作者想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在文章中把对方错误的观点摆出来,这在议论文中叫树靶子。他们认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论据有哪些?(找同学回答)

对,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只希望国联;现在,求神拜佛。

那,同学们再思考一下,这些论据能证明他们的论点吗?请同学们默读3—5节,看作者是如何剖析的?如何有的放矢的打靶?(同学回答)

是的,不能证明。因为他们不信国联、不信地信物,而是信佛,这是他信力。“国联”这个名词书上有介绍,它是一个国际政府间组织,成立于1920年。“九一八事变”后,当时国联也指出日本侵略中国是不合法的,但语气很温柔,书上是这么说的“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这多么令人发指呀!当时国民党当局还信国联,一些社会名流也信国联。要算信,也只能说他们有过“他信力”。 现在连国联也不信了,改为求神拜佛,有神佛保佑了。书上也有相关解释,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同学读注解)

对这一举动,鲁迅是怎样评价的?找出来,同学齐读一下。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齐读)

非常好,鲁迅指出了他们信神佛在本质上是在麻醉自己,是在自欺欺人。

我们看,在剖析过程中,他们的论据按照正常推理应该证明的是他信力和自欺力,而不是失去了自信力。这就说明了他们的论据不能证明他们的观点的,那么他们的观点就站不住脚。既然论据不能证明观点,那对方的这个观点就是错误的。

所以,作者从正面亮出的观点就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写驳论文要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本文以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论据不能证明论点为“突破口”?

因为谬论论据都是被作者给予肯定的事实,谬论论点表面看上去似乎也正确,那么要想驳斥这个观点,最好的方法自然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这就是驳论证了。

按揭示对方谬误、直接反驳、间接反驳(正面立论)、作出结论的逐层推进,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1、2自然段)摆出“敌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和论据。

第二部分

(3—5自然段)直接驳论证:失掉自信力的是反动统治者,并发展着“自欺力”。(归谬)

第三部分

(6—8自然段)间接驳斥:大力歌颂历史和现实中的“脊梁”——自信的中国人。 第四部分

(9)提出判别标准:“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明是非,识大义。 四、结语

现在请同学们在下面自己默读一遍这篇文章,按照老师说的来再整理一下本文的脉络,

回去之后参照课后练习来自读课文,下节课我们来继续分析这篇课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2、能力目标:了解本文结构严谨、波澜起伏的艺术特色;体会尖锐犀利、富有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3、情感目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结构谨严、语言讽刺有力的艺术特色。

【板书设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讽刺:爱憎分明

逻辑:归谬法,破立结合 语言:尖酸犀利,句句中的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分析这篇课文,从中体会鲁迅先生犀利、富有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二、

分析

下面请同学快速浏览这篇课文,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同学读课文)

文章中多次出现了“中国人”,那我想问同学们,这几个“中国人”的含义是一样的吗?(找同学回答)

这“中国人”所指的内涵是不同的,一是指一部分失掉自信的中国人,二是指全体中国人,三是指自信的中国人。

文中提到了“脊梁”这个词,那么哪些人可以称作是“中国的脊梁”?(找同学回答)对,就是第7段提到的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比如岳飞、文天祥、杜甫等等。“中国的脊梁”,是用比喻形象地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因为他们是脚踏实地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在“地底下”, 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

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

那么鲁迅又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呢?(找同学回答)

因为只有称得上“脊梁”的才算得是真正意义的中国人,为人民着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永远也不会失掉自信力。评价中国人应该去评价这部分人,在当时只有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的抗日军民才能算是“中国的脊梁”,而不是开头提到的“自夸”“只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的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

鲁迅先生对民族败类充满憎恨和嘲讽,对民族的脊梁又充满了崇敬和赞扬。因为爱憎分明,所以讽刺赞扬泾渭分明,充满战斗的力量,充满鼓舞的力量。

那现在请同学们试着从文中找出具有讽刺力量的语句。(学生回答) 有“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而且,作者又仿照自信力,创造出了“自欺力”,还说“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直接揭露了本质。

现在再来揣摩第一段,着重看三个副词,“总”、“只”和“一味”,想一想,这三个副词能不能互换位置呢?(学生回答)

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及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它们准确的写出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性。

再来揣摩第8段中“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那简直是污蔑”这句话。这句话是怎么表现出那种讽刺意味的呢?(学生回答)

“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这篇文章语言尖酸泼辣又犀利,富于讽刺,富有战斗力,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就像一把把匕首直插反动派的要害,就像一支支投枪直射入反动派的胸膛。

这篇文章是一篇驳论文,作者首先承认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

这种在证明“敌论”是谬误时所采用的是归谬法。

那作者认为应该怎么样去评价中国人呢?就是在第9段中提到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样一来,又跟文章第一句话“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首尾呼应,全文呈现出浑然一体的感觉,运用强有力的“归谬法”驳论证,再正面立论驳论点;这样先破后立,破中有立,充满了无懈可击的逻辑论证的力量,将“敌论”置于死地,将正确的观点昭之于世。

三、结语

本文以驳论证的方式逐层推进地批驳了“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有些人慨叹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谬论。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投降本质,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广大抗日军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议论文中的驳论文,也了解了批驳对方观点的方法,即直接批驳、驳论据和驳论证。同时,我们也充分感受了鲁迅先生的爱国热情。在“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上下一片悲观,鲁迅先生洞悉先机,发出中国人应该自强自信的呐喊!“中国的脊梁”终于在1949年把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定格在历史的大舞台;“中国的脊梁”终于把中国人的自信从20世纪带到了21世纪…在今天仍有很深远的现实意义。同学们也是一样,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充满自信,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坚持走下去。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最后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最后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