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合作学习的思考与探究

发布时间:2020-03-02 02:12: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合 作 学习

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班级:姓名:杨丹学号:1103班

1115030141

合作学习的思考与探究

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班级:1103班

姓名:杨丹

学号:1115030141

前言

合作学习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指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体系。《基础教育章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顺应时代的要求,被广大教师乐于采用的一种全新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摘要】

本文从合作学习的理论简析、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国内外对合作学习现状的分析这三个方面对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合作学习理论研究所存在的问题,针对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为合作学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合作学习

现状研究

探索思考

一、合作学习的理论简析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深厚而宽广,众多合作学习的理论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其理论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每一种理论从不同的角度给合作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持,丰富了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关于合作学习的理论有以下不同的观点:我国陈云英博士认为合作学习的理论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认知理论、自控理论、集体动力理论和课堂教学理论。王坦在《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中认为合作学习主要奠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之上,其理论基础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社会互赖理论、选择理论、教学工学理论、动机理论、凝聚力理论、发展理论、认知精致理论、接触理论。总而言之,合作学习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等理论基础。其中社会学部分以社会互赖理论为主,心理学部分则包括认知发展论以及行为学习论。

二、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

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合作学习策略。

就教师的教学策略而言,所谓教学策略就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的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实施的教学策略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全班教学阶段的实施策略。在该阶段主要以导入、展开和指导练习为主。组间交流阶段的教学策略。一共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问题式,采用随机提问、抢答等形式进行组间竞争;另一种是测验式,通过完成作业及测验题来进行。合作学习的巡查调控策略。教师要观察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情况,做好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并给学生和小组提供帮助。教师的教学策略可决定合作学习效果的有效度,所以教师需要慎重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

就学生的合作学习策略而言,为了有效进行合作学习学生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明确学习任务。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需主动承担个体的责任,明确奖励评价是以小组集体成绩为依据的。进行互助共进。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同伴需要相互帮助。被辅导者得到同伴的解释和帮助,提高了认知水平;辅导者通过重新组织、加工和建构材料进行讲解,使其知识得到更深的理解。

三、国内外合作学习的研究现状

美国是合作学习的发源地,无论是在合作学习的理论成果还是实践经验方面,美国都为我国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验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现实意义的合作学习起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学者就开始着手于对合作学习相关方案、试验进行研究,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当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国家的中小学乃至大学的教学中。目前盛行于世界各国的“合作学习法”就是一种具有“合作”特点的现代教学方法。“合作学习”不排斥竞争与个体化的活动,而是将其纳入合作学习的过程之中。学生间的合作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能有效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培养正确的竞争观、合作观,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合作学习”以小组活动为主,其活动特点是“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各尽其能”。 虽然国外的合作学习理论较早提出并实践,但其中仍存在些许不足,主要体现在:过分夸大了合作学习的适用性,对合作学习的适用条件鲜有明确的界定。缺乏系统化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对于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不成体系。

我国关于合作学习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随着对合作学习研究深度与广度的不断加大,对合作学习形成普遍的认识,合作学习的价值与优势也受到内部成员的普遍认可。与此同时,合作学习在实施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对合作学习的概念模糊不清。对于合作学习的实证研究普遍停留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层面上,对于合作学习的实质未能做深入的探讨。我国合作学习的实证研究90%集中在中小学教学领域,对于高校合作学习的研究仍然处于摸索的阶段,既不成熟,也不完善。

四、合作学习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但在课堂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教师缺乏合作教学的能力、技巧与经验,小组合作的作用并不大,有些甚至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以下就是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合作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合作。合作次数过多导致合作质量不高。合作学习时没有明确的任务,放任自流。④教师评价不全,缺乏对合作学习系统化的评价体系。

针对合作学习的现状,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益,结合实际的情况,我个人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培养良好的合作技能,加强对合作方法的指导。合作需要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来指导,教师需重视合作的方法与技能的指导和培养,在课堂中通过商讨、组间辩论、师生互问等多种形式开展合作,以实现多向交流、多元思考相互启迪的合作效益。学生拥有良好的合作知识与技能是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合理、科学的分配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是一个协同共事、并且激发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发挥每个人才智的团队。精选合作课题,灵活科学的安排合作探究。需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合理选择教学行为与学习方法。④教师需充分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指导学生确定正确的合作目标。针对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不当行为予以纠正,面对学生的疑难困惑予以有效的指导,最后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予以评价,注意对知识性的问题要做出准确评价,对于其他较开放性的问题,教师要以鼓励为主,给出建议性的评价,引发学生的多角度思考,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效果的提升。

五、总结

心理学认为:合作是一种集体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各成员互相协作,以达到某个共同的目标。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他人的“对话”,进行深一层的沟通与交流。在与同伴或老师的交流中,体会视野开阔与思想提高的喜悦,并在这一交往的过程中,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平等、协作的重要性。合作学习将合作延伸到教学实践中来,使学生在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式学习,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J].学科教育,2000, (6):7.[2]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99-205 [3]陈国平.如何在新课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4]王凯.论合作学习的局限性[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研究中心,香港教师中心学报(Hong Kong Teathers' Centre Journal Vol.2),2000(6) [5]王惠荣.论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甘肃:陇东学院学报,2010(5).[6]王新村.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M].北京: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2-23 [7]左昌伦.促进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03(6)

合作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与反思

小学生合作学习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探究、合作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推荐)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收获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方法探究

合作学习的思考与探究
《合作学习的思考与探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