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2:45: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

李思虎

【教材分析】

人教版必修1第4章共3节内容,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1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膜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膜结构有关,膜结构又是解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基础。这3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由此可见,本节内容在第4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本节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

1、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利用科学史教育素材,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家们的实验和结论,宛如亲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使学生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加深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明白科学发现是长期的过程;科学家的观点并不全是真理,还必须通过实践验证;科学学说并非一成不变,需要不断修正、发展和完善;科学发展与技术有很大的关系,技术的进步可以更好地促进科学的发展。

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在众多对细胞膜结构的假说中,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目前人们普遍认同的,能较好地解释人们对细胞膜功能的认识,学生必须展开想象力,通过制作模型等,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立体结构,理解和掌握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要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②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特点。

③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学习做出假设。

②发挥空间想象力,通过制作模型,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立体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生物膜结构的研究是立足于生物膜所具有的功能特点上开展的,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②正确认识科学价值观,理解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需要有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并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

③正确认识实验技术手段的进步在促进科学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方法】谈话法、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PPT展示细胞膜诗一首,引入细胞膜的功能。 是谁

隔开了原始海洋的动荡 是谁,奏鸣了生命的交响。 是谁,为我日夜守边防 是谁,为我传信报安康。 没有你,我会是何等模样!

教师:鸟儿会飞是因为有翅膀,鱼儿会游是因为有流线型的身体和鳍,是因为结构决定功能,要知道细胞膜为什么有这些功能就需要了解它的结构。

二、探究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呈现科学史料:1895年,E.Overton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可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穿过细胞膜。

探究:依据E.Overton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体验推理过程。(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如何排列的呢?

呈现科学史料: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对血影的研究,他们用丙酮抽提细胞膜中的脂类物质在水面铺成单分子层,聚拢后测得的总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设问1:依据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认真思考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设问2:磷脂分子如果铺在水面上应该是什么样的?

探究脂质分子的排列方式,讨论,板书。

设问3:磷脂分子是否排列成两层?如何排布?

探究脂质分子排列成两层的方式,板书。

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 。

呈现科学史料:电镜下的细胞膜呈现了暗亮暗三层结构。

设问1:的代表什么物质呢?亮的代表什么物质呢?

设问2:蛋白质分子位于磷脂双分子层的什么位置?

蛋白质是怎样排布在磷脂双分子层上的呢?(蛋白质覆盖在磷脂分子的两侧)

讲述罗伯特森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模型的特点。

设问:该结构模型是否与细胞膜的相关生理相适应?

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证据,观看录像:变形虫的变形运动。

分析相关实验,设问:“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静态模型是否有缺陷,应如何修正?

科学史料中寻找支持实验:①1970年,Frye和Edidin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整合后的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将细胞放在37度培养40分钟后,两种颜色均匀分布在融合后的细胞膜表面。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构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

三、总结归纳 教师:那流动镶嵌模型的具体内容是如何的呢?

(1)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其中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的尾部相对朝向内侧。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这里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

(3)在细胞膜的外侧,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构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糖被与细胞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密切联系。

(4)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具有流动性。大多数的蛋白质也是可以运动的,也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就到这里,一方面我们重温了科学家探索细胞膜结构的历程,这是一个在继承中不断验证、修正和完善发展的过程,这段科学史给予我们很多有用的启示,使我们加深了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另一方面我们也重点学习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在众多对细胞膜结构的假说中,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目前人们普遍接受认同的,能较好地解释人们对细胞膜功能的认识,理解和掌握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要点,这对于更好的理解下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很重要的联系 【回顾反思】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这部分内容可以联系第一章之第二节,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明白科学探索是一个在继承中不断验证、修正和完善发展的过程,其道路是曲折的,更要让学生尊重科学,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这样通过科学探索史的学习,让学生自我启示,加深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的阐述一定要清晰,有条理,便于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掌握,同时也为更好的理解下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提供了知识基础。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教学设计

刘畅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教学反思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案例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反思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反思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