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建设大交通 促进大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02 21:48: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引子:如今,七星镇到大桥镇不用再从市区绕行,凤桥镇到市区无需再到余新镇绕道,新丰镇有了南北向大道。新的一年,随着余云公路(嘉盐公路至嘉钢大道段)、七星至海盐沈荡公路南湖区段、疏港公路七星段等6项干线公路工程通过交工验收,全区干线公路网更加完善,道路等级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出行更加方便,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更加宽敞的通道。

近年来,南湖区持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区已建成公路里程660公里,公路密度达154.73公里/百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网“一横”、“二纵”为主,干线公路网“三纵”、“六横”、“三射”、“六连”为辅的交通网络,实现了——

建设大交通 促进大发展

——升级加密路网

道路交通的发展折射出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南湖区不断完善交通路网结构,以“大交通”促进经济大发展。从高速公路到干线公路,从国省道到县乡道,编织起了一张发达的交通网,有力地保障了为南湖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一五”期间,南湖区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58亿元,建成等级公路里程约659公里,初步形成了“一横”、“二纵”高速公路网,“三纵”、“六横”、“三射”、“六连”的区域干线公路网,在嘉兴市率先实现了“

10、20、30”的目标。

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南湖区交通局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突出民生重点,开始打造“六化交通”,着力构建通畅、高效、安全、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构建“五彩南湖”,打造江南水乡田园城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干线公路网进一步加密。七沈公路余云公路以北段段、疏港公路(七星至大桥公路)4个标段、凤余支线、余云公路(嘉钢公路至嘉钢大道段)等8个标段相继建通车,并通过交工验收。

省市重点工程进展顺利。2011年,全面完成嘉兴至海盐公路(南北湖)南湖区段征迁,保证了项目的如期通车。同时,认真配合做好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二期的各项前工作,大桥段的土地预报工作已完成。

农村公路建设和桥梁改造任务全部落实。过去一年,全区完成了6.2公里联网公路建设和13座农村低标准桥梁改造,1条县道和6条乡道的大中修,对2座县道桥梁进行了改造。

——守护道路畅通

建好公路,还要管好公路。近年来,南湖区的路政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路政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道路管理日益完善,维护了全区公路的安全畅通。

南湖区公路路政大队自2007年起,推出倾情服务新举措,不断提升公路惠民服务能力,先后获得全国交通行业抗灾保通先进集体、省级服务民生满意站所、市级文明单位等数十个荣誉称号的队伍。

强化路政日常动态管理。区路政大队严格执行路政巡查制度,保证巡查时间、巡查质量和巡查效率,2011年共清除非公路标牌344块,查处各类污染公路案和超限运输案83起,赔补偿案件22起,完成路政许可16起,查处超限违章车辆32辆。扎实开展流动治超,从源头减少和遏制车辆超限超载行为的发生,对辖区主要干线公路开展治超专项行动,辖区内车辆超限率控制在4%,确保了辖区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

交通标志标线,对确保交通安全发挥着巨大作用。去年,南湖区共投入213万元,增设管 完善标志标线,建设安保工程,实施零星抢修工程,确保了辖区公路安全设施的完好。完成了辖区内农村公路指路标志体系建设,7米(含)以上路面均标划路面标线。如今,全区干线公路安全设施齐全、规范,县道、乡道、村道标志标线完好率分别达到90%、68%、45%。

南湖区有6个农村公路养护站,管养着179公里乡道和259公里村道。2011年,南湖区出台了《南湖区乡村公路路政管理办法》,明确乡村公路管理职责,进一步加强乡村公路路政管理。如今,乡道每天巡查一遍,村道每2天巡查一次,路面和安全设施的破损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并修复。

——转型升级“绿网”

一条公路就是一条生态绿道,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就像一张巨大的“绿网”覆盖在南湖区大地上。近年来,南湖区交通局大力推进公路生态建设,创建省级文明公路,促进公路网从原有的功能型向生态型转变,正在编织一张生态文明型公路网。

南湖区已建成公路660多公里,满足了社会便捷出行的需求,但基本仍属于交通功能型,与省、市、区提出的生态建设要求仍有不小差距。这5年,区交通局加快实施公路绿化提升工程,切实做到路况提升、服务提升、生态提升、保障提升,形成行车安全舒适,运输高效便利,景观完整和谐,保护自然的可持续的公路发展模式。

2010年以来,区交通局实施了320国道、新07省道、嘉盐公路、老07省道等公路的绿化提升工程,完成了沪杭高速公路嘉兴东出口绿化工程和凤余支线两侧和机非隔离带的绿化种植。

三分建,七分养。近年来,南湖区的公路养护能力显著提高。区公路段积极开展“百日整治”活动,重点对建筑控制区和非公路标志进行排查和整治,拆除非公路标牌和不规范交通标志,整治清理公路两侧堆积物,320国道、老07省道和新07省道等主要干线公路以“畅、洁、绿、美”的面貌,通过了5年一次的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

2011年,在巩固文明公路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区交通部门开展了余云公路创建省级农村文明公路等活动,投资80万元对余云公路病害路段进行了全面整治,同时实施了绿化补植工程,完善了全线标志标线,在西入口导流岛种植草花带等,沿线还建设了“南湖新十二景”展示走廊。

——优化城乡公交

南湖区城乡公交一体化一直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早在2005年就实现了村村通公交。近年来,公交班线不断延伸,沿途停靠站点、城乡公交场站等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城乡一体公交网络逐渐成型。

过去5年,南湖区努力提高嘉兴科技城和南湖新区两大区域的公交服务水平,新市镇建设大力做好城乡公交的线路优化及新市镇的场站建设。

2009年,嘉兴市区城乡公交运营体制改革后,南湖区城乡一体公交网络进一步完善升级,南湖区内原来由私人承包的7条线路全部收归国有,71辆公交车挂上了国有公交公司的牌子。当年,南湖区投入60多万元,在嘉善大道、老07省道、新07省道等道路沿线增设了54对公交港湾式停靠站,改善了候车环境。

2011年,南湖区交通局配合市运管部门抓好全区的运输管理,抓好各镇的公交场站建设,不断整合完善公路资源,调整优化了3条公交线路,在余云公路、嘉盐公路新建港湾式停靠站26个,对5条城乡公交运营的农村公路路段进行了安全整治,更好地保障城乡公交养

运 安全规范运行。

目前,嘉兴科技城、南湖新区和嘉兴工业区区域,已开通25条一级公交线路,投入199台公交车。2010年至2011年期间,该区域在原有306座停靠站的基础上,又新建港湾式停靠站25座。今后,随着城市发展,南湖区还将逐年优化该片区域的公交线路,并同步建设港湾式停靠站。各个新市镇共开通城乡二级公交9条,三级公交4条。

强“五网”建设 铸“六化”交通

交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建设大交通,加快大流通,促进大发展。在初步形成了高速公路网和区域干线公路网络后,今后5年南湖区将着力推进“六化”交通,即:对外交通高速化、对内交通快速化、社区交通网络化、交通转换便捷化、交通服务均等化、公路养护同质化,构建通畅、高效、安全、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对外交通高速化——着力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二期工程、沪杭高速南互通、北接线大桥互通和嘉善罗星互通,在南湖区形成“三高速(沪杭、乍嘉苏、北接线)、八互通(沪杭-嘉兴东、嘉兴南,乍嘉苏-凤桥、余新、南湖、马家浜,北接线-大桥、嘉善罗星)”,满足各镇境内至少有一个互通(或高速接线),实现出入境高速化。

对内交通快速化——集中力量建设嘉兴—余新—海盐公路拓宽工程、七星—沈荡公路、新丰—大桥公路延伸段,实现中心城区与5个新市镇均有一级公路或快速路相通,各新市镇间实现不低于二级公路互通,达到区域内交通快速化。

社区交通网络化——抓好农村联网公路建设,按“联网、成片”的思路建设联网公路,实现新市镇至新社区及新社区间,以不低于三级公路相(互)通,依托区域内干线公路,实现社区交通网络化。

交通转换便捷化——继续完善公共交通系统,通过建设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利用资源、合理调配,实现交通便捷。同时做好公路与水路运输、公路与铁路(主要是高铁)运输等不同运输方式间合理对接,实现交通转换便捷化。

交通基础设施服务均等化——构筑城乡一体化公路网络,合理配置资源,兼顾效率与公平,实现交通基础设施服务均等化。

城乡公路管养同质化——对于区域内农村公路,其管养方式、管养要求、考核办法等,逐渐与干线公路相并齐,以满足城乡资源共享、服务同质的需求。

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2012年,南湖区交通局将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四项行动”,着重加强“五网”建设,加快推进交通转型发展,推进“六化”交通建设,为全面构建“五彩南湖”,江南水乡田园城区提供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保障。

完善公路网。抓好全区公路项目建设,重点推进七沈公路凤桥段及七沈公路和嘉余公路两座跨乍嘉苏公路桥梁建设,积极争取七星至大桥延伸公路(嘉兴内河港区疏港公路延伸工程)、双云公路改建工程、步云至新丰公路、余新至秀洲区王店公路等4个项目早日开工,改造建设农村联网公路4.75公里和2座桥梁。

健全养护管理网。深化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积极探索乡村道路养护体系建设,抓好国省道及重要县道的养护管理工作,完成老07省道十八里桥桥面改造和双云线2.5公里县道和11.12乡道大中修,余篁县新篁大桥维修加固。巩固文明公路创建成果,完成嘉善、嘉盐、余云等公路文明公路创建任务。继续抓好公路绿化,完成七沈公路凤桥段4.2公里和七大公路7.49公里的绿化。

提升安全保障网。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整治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全面完成320国道中间绿化带防撞护栏工程,完成事故多发点段的交通安全整治和日常应急修复更换标志标线,镇村道路安全标志设置率全面完善。 优化运输服务网。进一步完善城乡公交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首末站、停保场、枢钮站建设,全面完成区域内港湾式停靠站和候车亭建设任务,完善城乡公交站场设施,对嘉余、余云、嘉盐、余步、新07省道等道路上的公交候车亭进行全面维修。

加强廉政保障网。加强五型机关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学习培训,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以深化岗位风险的防控机制为重点,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各项廉政制度,规范工程招投标和交通行政执法行为。加强人才培养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全区交通事业快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强组织保障。

建设大园区 促进大发展

以大招商促进大发展

大走访大落实促进大发展

促进柳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交通大建设

以全力大招商促进襄樊大发展

以大物流促进罗平经济大发展

团委“思想大解放、促进大发展”发言稿

团委“思想大解放、促进大发展”发言稿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教案

建设大交通 促进大发展
《建设大交通 促进大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