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柏地乡苏区振兴发展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22:00: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柏地乡赣南苏区振兴发展2014年工作总结

大柏地乡全乡总面积163平方公里,多为山地,其中山地142838亩,耕地12765亩。全乡总人口:14598人,辖11个行政村144个村小组。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境北部,距市区30公里,素有“瑞金北大门”之称,319国道横贯南北,与宁都县,石城县相邻,相邻乡镇有黄柏、壬田、九堡及宁都县对坊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红色土地。大柏地是革命圣地,是当年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在红色故都进行革命时打的第一场胜仗所在地。大柏地有两处国家级的革命保护旧址:王家祠旧址和前村战斗遗址。毛泽东同志于1933年夏重过大柏地时,回顾1929年2月10日,红四军与江西军阀刘士毅部在大柏地麻子凹激战的情景写下了光辉诗篇——《菩萨蛮〃大柏地》,这也是他在瑞金留下的唯一诗篇,其中有一句“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一直激励,鞭策着人们。

2014年,我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利用苏区振兴发展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民生工作力度,加快基础实施建设,各项工作完成良好。

一、全力推进土坯房改造工作

1、我乡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村委组织、理事会运作”的工作模式进行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充分发挥“理事会”、“监事会”、“乡贤促进会”、“互助施工队” “三会一队”的带动作用。2014年拆除335户,开工新建334户,完工281户。成功打造了院溪河背等16个精品示范点。

2、充分整合各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环境。2014年投入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60余万,实施土坯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0余个,解决了土坯房改造点的道路、排水、饮水、电力等条件。同时充分利用各类扶持政策,积极争取水利、道路、电力、扶贫、“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三送”小型公益项目资金等,大力完善我乡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将土坯房改造与谋划产业发展相结合,增强发展后劲。充分发挥产业扶持作用,以大户示范带动,因地制宜,制定各土坯房改造点的产业发展规划;此外,还积极推荐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入园务工。

二、大力改善了教育条件

1、乡中心幼儿园建设稳步推进。大柏地乡中心幼儿园项目2013年立项,共征地12.89亩,预计可容纳100名左右幼儿入学。2.项目进展:我乡对该项工作确定了由乡长亲自具体抓。2013年完成了选址工作,2014年3月完成了征地工作并签订了征地协议,征地款已发放到位。目前已开始建设第一层。预计在2015年2月前完工并开始招生。

2、完善了乡中心小学教学条件。一是投资105万元,征地3.1亩,劈山建设中心小学运动场,目前已完成了土方工程、土地平整和浆砌护坡工程,预计下学期正式投入使用。二是投资119万元,改建中心小学教职工宿舍楼。将大大改善我乡中心小学体育教学条件。

三、加强了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和挖掘

我乡将大柏地战斗遗址维修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作为2014年重点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乡之力大力推进。目前,通过宣传和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经过实地勘查和反复研究,大柏地战斗遗址维修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设计效果图已完成,并做出了初步的资金预算,就征地征房工作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为大柏地战斗遗址项目的进一步推进奠定基础,为下一步工作的实施明确任务和方向。

四、加大了民生保障工作力度

一是加大农民工就业推荐工作,服务企业招工工作提前完成。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推荐力度,广泛进行招工宣传;加强了劳动力资源调查,对本乡农村剩余劳动力情况建好台帐,经常性地与用工企业沟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推荐就业,第一时间向务工人员提供有效的用工信息。今年累计推荐农民工进城务工180余人次,其中在市重点企业实现稳定就业的人数达120余人。

二是全面落实民政优抚、城乡低保政策不走样。通过民主公开评议,阳光操作,对优抚、低保、五保对象做到应保尽保、不应保不予保,真正将惠民政策落实到位。2014年取消低保户 户,新增 户。

三是通过组织乡、村干部深入群众广泛宣传讲解,创新筹资方式,扩大了新农合的覆盖面,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

四是新农保参保率稳步上升,养老金发放率100%。

五、发挥自身优势、加快产业调整步伐

立足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山地种养殖业和特色农业产业,基本形成了每村都有至少一个主导产业的良好局面。一是林业经济进一步夯实。毛竹种植总面积达4.3万亩;造林5600亩。二是烟叶生产进一步巩固。2014年烟叶种植面积900余亩,实现烟叶收购2200余担。三是特色山地养殖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新增野山鸡、山羊等特色山地养殖户10多户,实现每年销售山黄鸡16万羽、野山鸡2.5万羽、山羊4600头,生猪年出栏5万余头。四是特色种植业进一步拓宽。全乡种植仙米草2000余亩,金银花200余亩,新增太空白莲种植面积600余亩。

六、加强了便民服务平台建设,方便群众办事。投入三万余元,升级改造了乡便民服务中心,实现便民窗口集中办公,完善了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制度;加强了村级便民服务站建设。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乡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乡苏区振兴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乡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与工作要求还存在不小差距。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村级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我乡目前隘前村无村级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村委会借用原小学废弃的危房办公;大柏地村、院溪村两个中心村村级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场所狭小,满足不了服务需求。

二、红色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由于长期以来对我乡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重视不够,对红色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特别需要对我乡两个红色旧址的相关故事和传说进行挖掘保护。

三、农村环境保洁工作有欠账。一是垃圾填埋场建设滞后,垃圾乱倒现象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二是圩镇河道清淤实施难度大,所需资金无法筹集。

四、基础设施薄弱,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不足。道路、水利设施建设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五、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二〇一五年工作展望

2015年,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赣州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瑞金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抢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重大机遇,围绕“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理念。坚持“生态立乡、农业稳乡、产业强乡、和谐兴乡”的发展思路,建设文明、生态、宜居、平安、活力大柏地。

一、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导向,充分挖掘丰富的山地资源潜力,大力发展山地经济、培育山地特色农业产业,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15万亩山地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第一资源要素。要以专业合作社为平台,进一步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养殖专业户。以山黄鸡、山羊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加大对养殖大户的扶持,加快对山地、土地的流转和结对帮扶力度,进一步壮大我乡的养殖业。将山地养殖发展成为我乡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以苏区振兴发展为机遇,加快公路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加快通组公路建设,力争年内修通水泥路50公里以上,方便农民出行和农林产品流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积极向上争取水利项目资金,加强改善水利设施的投入。继续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完善土坯房改造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自来水厂配套建设进度,让全乡更多居民能喝上安全干净的自来水。

三、倾力关注民生,夯实社会事业基础。

提高计生服务水平,强化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兑现计划生育优惠政策,使人口计生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加大扶贫投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严格最低生活保障管理,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巩固新农合、新农保参保率。强化就业保障,积极推荐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入园工作,扶持返乡农民工、未就业大学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创业。完成乡公办幼儿园工程及中心小学操场、宿舍楼建设。

中央苏区振兴发展 心得体会

振兴中央苏区

苏区振兴解读

振兴中央苏区

争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排头兵

菩萨蛮·大柏地

菩萨蛮大柏地

振兴苏区学习心得体会

苏区振兴怎么看怎么干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服务苏区振兴发展

大柏地乡苏区振兴发展工作总结
《大柏地乡苏区振兴发展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