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现代火车站实习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13:39: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现代火车站实习报告

姓名:曾源

学号:100609423

武汉火车站

武汉站整体的“千年鹤归”造型凸显湖北特色,寓意千年黄鹤,翩然而归。建筑中部突出的60米屋顶。九片屋檐同心排列,又象征着武汉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

武青四干道-武汉三环线-中北路延长线-站西大道、总用地面积达110公顷(计算至道路中线)的围合区域都归于武汉站站区设计范围内。定位湖北省陆港,设东西2个广场,东广场设置公汽及长途车站,西广场为景观休闲区 。

进站模式

武汉站首创等候式和通过式相结合的流线模式,采取“高架候车,上进下出”的方式。旅客可选择进候车室候车进站,也可直接由绿色通道进站。

武汉站站区的规划定位与目标是:以武汉火车站为主体,建设服务湖北、面向全国、国内一流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完善的交通枢纽。同时,要将武汉站打造成绿色环保的生态站区,成为代表湖北21世纪建设水准的精品工程和标志武汉迈向区域性中心城市活力的新名片。

武汉站整体采用钢结构,钢结构总量为65000t,主要包括屋面支撑结构,夹层结构和面层结构;其中主站房屋面支撑结构拱形钢结构和网壳结构,最大跨度116m。钢构件存在大量大型铸钢件,多管相贯节点,锥状管等复杂结构,构件制作难度大,整个钢结构星空间曲面,测量定位难度极大,结构安装稳定性控制难度大。

武汉火车站建筑总面积35.5万平方米,其中站房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站前高架平台面积1.2万平方米,无站台柱雨篷面积13.4万平方米。

站房最高点距地面60米;站房总长550米、总宽325米,其中主体围护部分长248米、宽199.6米。

车站设客运专线、普速两个车场,有高速客车到发线15条、站台8座,普速客车到发线5条、站台3座。

车站远期年旅客发送量达3100万人,高峰小时旅客发送量为9300人、站房最高聚集6000人,定位于铁路枢纽。

武汉火车站为高架车站,站房主体三层,一层为地面交换层,二层为站台层,三层为候车层。

武汉站站房地面层,将充分利用站台高架的有利条件,将武青四干道到沙湖大道的站线部分全部架空,增加地面的东西向道路。

此外,利用站房一层交通集散大厅,沿地铁站厅方向,将设置贯穿东西广场的东西步行轴线,大大方便旅客的可达性。

武汉站站房的地下空间,形成连通东西广场的地下步行通道,并预留向西下穿站西大道,连接核心区的地下通道。

在地铁站线两侧平行布置地下商业空间,满足旅客消费、购物需求。

阳光节能 武汉站建筑面积庞大,运营能源消耗巨大。该站屋顶局部采用太阳能光电板作为材料,白天可借助充足的阳光发电,用于车站照明。

停车场

可容纳1536辆车辆停泊

预计武汉火车站站区需配套建设535个社会停车位、186个出租车停车位,需安排15条公交线路。因此,站区将配套建设长途客运站、公交、社会停车场、出租车停车场等交通设施,形成交通换乘综合体。

其中,长途客运站设于东广场南侧,公交枢纽站设于东广场北侧。社会停车场布局于车站架空层南侧,占地2.7公顷,泊位576个(另预留500个);出租车停车场布局于车站架空层北侧,占地1.7公顷,泊位260个(另预留200个)。最多可容纳1536辆车辆同时停泊。

东广场

“鹤尾”设置公汽及长途车站

为了合理组织交通集散,东广场主要布置公共汽车站、长途汽车站等城市交通设施,并以中部的矩形广场作为与西广场的联系纽带,并在矩形广场上布置三角形售票用房,以此强化“鹤尾”的意象。

此外,临近武青四干道和沙湖大道将分别布局配套建筑,形成站区后院式围合空间。结合停车区域,强化防护林的景观化建设,形成矩阵式生态林区。

西广场

“鹤头”为景观休闲区

西广场取消了原设计中没有明确功能要求的坡地广场,改为以景观水体为纽带,布置各类休闲绿化设施,加强植被绿化,并建设站前小森林。

在中部轴线上,将硬质铺地布置为弧形对称式样,在平面上和空间上与武汉站“千年鹤归”立意相互呼应(延伸站房“鹤头”意象)。

此外,将连接东湖与杨春湖的景观水体规划为一条弧形水带,满足水生态廊道的功能需要。

汉口火车站

改造后的汉口站通过的列车时速可达200公里,并且预留250公里及以上的条件。此外,汉口站改建现有的站房及新建高架候车室等房屋面积共计3.5万多平方米,新建覆盖8个站台无站台柱雨棚8.4万平方米,所有的站台全部改建为高速列车站台。改造后的汉口站和正在兴建的武汉火车站规模相近。总投资达13亿元的汉口火车站站房改造及配套工程20日开工。据介绍,改造后的汉口火车站为古老欧式风格,与目前已停止使用的老汉口站风格相近。改造后其通过的列车时速可达200公里,并且预留250公里及以上的条件,最高峰候车能力可达8000人,与已投入使用的新武昌火车站及正在兴建的武汉火车站规模相近。

南广场位于汉口火车站站房以南,发展大道以北,西临银墩路,东抵金墩路,总面积12万平方米,比洪山广场还要大1万多平方米。广场中路以北:最西侧为公交停车场,面积5000多平方米,可容纳25条公交线路;正中间为1号社会停车场,有290多个车位;最东侧为出租车停车场,有215个泊位。

广场中路以南:最东侧为2号社会停车场,有190多个车位;中间为绿化B区,长120余米、宽34米;最西侧为绿化A区,长130余米、宽80余米。绿化区以大理石铺装为主,树木、花草绿化为辅,以方便旅客进出广场或休闲。两个绿化区均建有景观亭,其中B区配建了一座公共厕所。

南广场除了功能分区比过去更加清晰外,公交车、出租车停车场的设计也更为人性化。公交车停车场建了5条停车道,停车道之间是环形站台,共4个。出租车停车场建有3条停车道、2个环形站台。车辆可环绕环形站台调头,又长又宽的站台则可供众多乘客同时上下车,避免长时间排队候车。

布局上,地下空间的西侧、靠近地铁的进出站口,布置有旅客集散大厅及配套服务用房;东侧布置社会停车场、出租车运营区及配套服务用房;西南侧布置有1号、2号地下过街人行通道。该地下空间设有21个楼梯疏散出入口、3个汽车坡道出入口,另建有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

主站房

回归欧式风格

车站改造的核心就是主站房。改造后的汉口站主站房,将回归百年老站的样子——欧式风格(如上图)。

据铁四院设计人员介绍:原大智门车站由法国人设计,主楼为法式建筑,建筑平面呈横亚字形,中部突出。

新汉口站设计的欧式风格主站房,外观如一座欧式城堡,立面造型为中部和两端突出,五个屋顶,中部四角各修筑有高20米的塔堡, 站房正中高大的弧顶和两个高耸钟塔,两侧柱廊和顶部厚重的檐口及大尺度构件,突出庞大体量和厚重感及内部的空敞感,整个立面造型平稳,气势恢宏。

考虑整个立面完整性,并与主站房协调,紧靠车站两侧的城市石油大厦和江城大酒店综合楼也将同步进行立面改造,突出天际线(建筑轮廓线)节奏感。

有关人士还介绍:此次主站房改造,并非全部拆除老站房,而是尽量保持原有站房主体结构和骨架,同时结合原大智门车站立面特点,建成欧式风格。

无柱雨棚

覆盖8站台

现有站台雨棚将全部拆除,新建建筑风格一致的钢结构无柱雨棚,覆盖8个站台。

据介绍,无柱雨棚设计上,采用多个连续拱形成韵律感,同时在轨道上方开孔上,加设百叶,形成通透的空间和丰富的光影变换效果,力求在尊重站房风格的基础上,达到简洁大方,典雅又不失轻松活泼的效果。

候车室高高在上

新建高架候车室两侧各设置了进站通廊,与既有站房改建后两侧进站廊道相连。进站廊分别设楼梯、自动扶梯通向各站台,东侧廊道设有垂直电梯通向各站台,方便残疾人进站。候车室为66米宽、155.75米长的高大明亮的开敞大空间,通过绿化及软隔断划分为若干候车区,整个候车空间视野开阔、通透。高架候车室建筑面积达到164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8000名旅客候车。因高架候车室在站台之上,旅客可俯瞰火车进出。

参观实习感想

通过这次到火车站的参观实习,使我更加深刻的了解现代火车站大跨度结构,现代化的造型,有效地与城市交通连接起来,给人们生活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很好地诠释了以人为本的策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努力的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并与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建筑联系在一起,明白它的设计原理,为自己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火车站实习报告

火车站实习报告打印

杭州火车站实习报告

春运火车站实习报告

汉口火车站实习报告

火车站实习心得体会

火车站社会实践报告

火车站社会实践报告

现代地图学实习报告

张家口火车站调研报告

现代火车站实习报告
《现代火车站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