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语文教学中的思维拓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3 05:53: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百花齐放

——语文教学中的思维拓展探究

郝玉琼

(陇西县渭河初级中学)

摘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活水怎么来,我以为关键在于激活思维。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体会生活,抓住文本深入思考,让老师引领情感体验,创设诗意课堂。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源源不断去灌溉语文课堂之花,让其香气扑鼻。

关键词 思维拓展 人文精神 文本 诗意课堂

恩格斯曾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我认为语文课堂更应该百花齐放花香满室。教师应在课堂上调动一切教学手段,激活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就会绽放出创新的思维之花,才会真正在课堂中绽放出亮点。如何在课堂中激活思维呢?

一、走进生活课堂

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认为,语文教育要以学生为本,着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语文千万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的培养。语文教育要牢牢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要为培养“四有”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教文育人,为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服务;二是要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功能。所以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些都准确、充分地反映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言文字渗透了民族个性,负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 2002年国家教育部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评价组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命题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一文中,对中考命题明确地指出:“命题要加强题目的开放性、灵活性,注重考查学生学习潜能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于是,自2000年开始,全国各地都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开放性试题。如有人说,我们国内的教育把有问题的孩子教得没问题,西方一些国家的教育把没问题的孩子教育得有问题,对这一说法你是怎么看的?请简要回答。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当使语文的工具作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水乳交融,不能人为地割裂。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有感情地用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哺育后代,以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如果离开了生活,就是舍弃了语文的灵魂。一定要打开学生课外生活的大门,让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二、挖掘文本内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通常许多老师之所以把课上得平淡无奇,很有可能就是缺少语文味,也就是不注重对文本的深度挖掘,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大多只停留在人云亦云的浅表层面,有着惊人的一致性。要走出这个误区,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体验,引导学生从“文本地面”进入到“文本底层”,去感悟文本的文化,触摸文本的灵魂,激活学生的“智慧潜能”,让他们得到精神的享受。

如对《木兰辞》的分析,在人们心中花木兰她是个为国为名的女英雄,但在这首诗里面,写木兰为家担忧、思念亲人、见亲人、化妆,有二十几行,而写打仗不到六行。可以看到这篇经典之作中的‘英雄’的概念和李逵、武松、岳飞这些英雄是不一样的,与美国动画片《花木兰》不一样。战争不是《木兰辞》描述的重点。花木兰承担起家庭里面男性的重担,立了大功,拒绝封赏,怀念亲人,希望享受平民家庭的幸福。这是中国的文本,这是一个充当家庭支柱的女英雄,把家庭的天伦之乐看得比当官还幸福的一个英雄”。所以在教学当中我们要深入挖掘文本引导学生去思考从而找到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通过挖掘文本,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

三、引领情感体验

课堂是饱含“人文与情感”的课堂。专家断言:21世纪的教育是关爱学生生命发展、弘扬学生灵性的教育。学生作为一种生长着的生命的存在,它需要教师从人文的高度对其的生命发展加以观照,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创设放飞灵性翅膀的机会。也只有洋溢着人性之美的课堂,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取向。“情感”是文章的灵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课堂远离了“情感”只能是“一潭死水”。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情感直接影响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教学情境的创设。在课堂上,一个好的教师应善于以自己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使师生的情感与文章蕴涵的情感相吻合,当喜则喜,该怒则怒,师生一道激动、平静、愉快、悲哀、得意、紧张、悠闲,让整个课堂充满着和谐的氛围。

课堂上,我们应该发挥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用自身的人文蕴涵去滋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感受到教学的人性美,受到“润物细无声”的人文熏染。如《散步》写的是一家祖孙三代散步的事情,文章寓意深刻而文辞恬淡,教学中一般将它主题定为:亲情,要求学生一遍遍地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体验这种亲情的美好。结果,学生认为《散步》文字浅显,事情稀松平常,情感平淡无奇,尽管我们费劲口舌,学生却无动于衷。有一位老师是这样教学的,先引入莫怀戚的话:“《散步》是发一种‘生命的感慨’”,要求学生找出文中与“生命”有关的句子。学生发现文中直接或间接写“生命”的句子有:“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了,太迟了,有一些老人的挺不住”;“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然后,再要求学生从这四句话的字里行间去发现作者对母亲生命将逝所表现出来的恐惧感。这是一般中年人常有的心理,随着父母年岁的增加,我们总是担心父母会离开我们,每每想到这些,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悄悄涌上心头。最后,把这篇文章的核心推动力——“母亲生命将逝”挖掘出来展现于学生的面前。其意在让学生明白,正是因为母亲生命将逝,所以作者特别看重这次散步,所以才“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所以才在结尾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一旦母亲逝去,作者的世界将会轰然倒塌。这是一种生命的悲情。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情感,又引入了毕淑敏的《孝心无价》的最后几段,让学生感悟到“趁父母健在为父母尽孝”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教学环节,学生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在体验中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残酷和生命的短暂,从而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四、创建诗意的课堂

人们常说,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经史子集„„面对如此意蕴深厚、丰富多彩的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应抓住“诗意”的灵魂,让诗意在语文课堂间流淌。除了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诗意外,在课堂上,我们要尊重学生阅读中的多元感受,呵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闪现的智慧火花,让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和灵性得到发展的港湾。

语文的本质就是诗性的,它是超越现实功利的精神性存在。语文老师就应利用一切语文资源义无返顾地致力与学生诗性情怀激活与建构,让我们的语文课氤氲诗性的光辉。记得我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让学生在品味文章语言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想象和创新,创作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等学生交上后,我选了最好的五幅作品添在黑板上,然后我要求学生选择最喜欢的一幅为它配上一二句古诗。有的学生说喜欢《春花图》,看着它,仿佛感觉到了百花争艳、竞相开放的情景,可用“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于是许多学生纷纷补充,还可用“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乱花渐欲迷人眼”,“万紫千红总是春”;有的喜欢《春雨图》,说它把细密的情景描绘得很逼真,尤其是在春雨中劳作的人们,静默的房子,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之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的喜欢《春草图》配上“浅草才能没马蹄”“草色遥看近却无” „„ 学生诗一样的语言在语文课堂里流淌 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努力创建诗意的课堂,激活思维,让学生迸发出个性与灵性的火花,让语文课堂上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创新境界。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首先要博览群书,先有一桶水才能教给学生一杯水。但教师更应该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把教材当天空,让学生的思维自由的畅游在其中教师应该成为一只领头雁,一旦领入美丽的天空中,学生的思维就会畅想无尽!

教学中的思维拓展训练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化学教学中高阶思维训练拓展设计

拓展旅游思维

思维拓展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语文教学中不可忽略思维训练

语文教学中发散思维的训练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舞蹈教育思维大学舞蹈教学中拓展与实践

语文教学中的思维拓展研究
《语文教学中的思维拓展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