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工科)》培训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16:22: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工科)》培训总结

2012年5月13日,我参加了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工科)》课程的培训。在一天的培训过程中,我认真的学习了李志民、李元杰、钟晓流和李海霞四位老师关于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设计等相关论题做的全方位的报告,重点学习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的内容。我觉得通过这次培训,使自身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有了进一步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于这次培训的心得和体会,现在总结如下: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定义:

所谓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信息化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激励学生主动探究,通过课程问题来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的内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关键模块是教学问题设计。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内涵

信息化教学是与传统教学相对而言的现代教学的一种表现形态,它以信息技术的支持为显著特征,因而,我们习惯于将之称之为信息化教学。而信息化教学设计,则是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时代的新特点,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媒介,以设计“问题”情景以及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为核心的教学规划与准备的系统化过程,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利用信息化环境合作进行探究、实践、思考、综合、运用、问题解决等高级思维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相比,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更加重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形式和学科知识系统,而是将教学目标组合成新的教学活动单元;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是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基础上的拓展。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1、学习目标分析

2、学习情境创设

3、学习环境设计

4、学习活动设计

5、学习评价设计

四、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优化的学习情境

3、强调“合作学习”与团队合作

4、强调针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五、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资源共享、合作学习等一系列教学思路为知道,将信息技术与教育内容、方法、手段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实现基于信息技术手段和资源的教学设计。建立十个模块:准备单元计划;查找资源;创建多媒体演示文稿;创建出版物;准备教师支持材料;创建网站;建立单元计划支持材料;;整合单元计划;评价单元计划;建立单元计划实施方案。这样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很科学合理的,也是非常切合现在高职教育实际需求的。

六、个人体会

教师是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通过此次培训,我们明确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对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时刻走在社会发展的最前沿,在教育工作中,教育技术的普及和使用已经成为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成为连接教育工作中各要素的一条主线,因此,教育工作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运用的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坚实了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洞悉了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特别是理工科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建立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掌握高校教师信息技术方面的相关操作,为今后的教学设计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各种信息技术知识,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为培养合格的高职学生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设计

信息化环境下教学培训心得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学习心得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活动心得总结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_1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活动心得体会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工科)》培训总结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工科)》培训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