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读书笔记之《文化苦旅》

发布时间:2020-03-03 02:46: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八千里路云和月

——读《文化苦旅》

从风光秀丽、万紫千红的江南,到戈壁连绵、风沙肆虐的西北;从吴侬软语、水乡曼妙的江浙,到林海雪原、丰饶无边的东北,读《文化苦旅》, 仿佛是余秋雨先生带着我们进行着一场漫长的旅行,一场精神的洗涤,一次灵魂的升华。

文化是什么,在余秋雨看来,“文化是内化于心的一种精神财富”,余秋雨先生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千山万水,《文化苦旅》这本书也是他在古老沧桑的中华文明里的苦苦求索。余秋雨先生用其独特的观察力感受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极其细腻的笔触,记录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期间有太多亲身体验的苦涩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放了一道滋味。 读《文化苦旅》,随作者的笔触游历大半个中国,领略着华夏大地的美景,探访不同时代的文明,也是对中国文化及其发展进行着探索和深思。

既然是探索和深思,那么第一站是便道士塔。青砖黄泥,再普通不过,夕阳西下,朔风凛冽,那些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王圆箓道士——敦煌莫高窟的发现者,他的大半命运都和莫高窟联系在一起。从不经意间发现莫高窟,到破坏毁灭莫高窟、出卖文物,他被牢牢钉在了中国历史的耻辱柱上。读到此处,同作者一样,自己也不禁悲愤和心酸共生。正如余先生所说:有时候倒真的希望那些珍奇被运走,毕竟外国那些识货者们会永久地将它们珍藏,不会在石洞中、行途间被人们摧残!是的,历史定然不能重演,历史的悲剧更不能重演,对于一个腐朽的清王朝我们实在是无能为力,但是我想,现在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牢记我们所失去的,珍视我们所拥有的,书写我们所能书写的光辉和荣耀。

抛开这些沉重的东西,当然也会有欣慰。像天一阁,它只是一个藏书楼,却已成为一种极其艰难、又极其悲怆的文化奇迹。要保存下一座藏书楼是极为不易的,它凝聚了一个家族几代人的的努力。它的价值,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藏书,它昭示着一个家族和时代的灵魂;像岳麓书院,一群失意文人远离朝廷,落魄于湘汉莽野,却又抱守着育人济世的鸿鹄之志,于是,另辟蹊径,传道授业,以微薄的一己之力培养了一代代英才贤达并影响了一个时代,一个王朝;又如都江堰,它先于秦长城而建,它的规模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但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濡养着天府之国,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 怀着感动,继续在这块大地上行走。

“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些诗句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江南小镇不是经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属于华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这里没有帝京的喧嚣,没有贬谪的落寞,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里只有水流潺潺,街石空灵,只有雕梁画栋,烟雨淼淼;只有花红柳绿,燕雀声声。我不曾到过此处,只是在书中寻索感悟,但书中的江南小镇却给予人一种回到家中那般自在和闲适的感觉,难怪历史上许多文人人生不得志时,便会到此隐居。

阳关坍驰了,它在几千年里变成废墟,变成荒原,但是,在漫天狂雪之中它又回来了,沙海如潮,寒风似浪。阳关雪,它见证了千年以前马蹄的奔腾,壮士的诀别,慈母的白发,江南的遥望,弥散的烟尘,它早已淡去旧日的容颜,但是它仍然静静伫立着,坦坦荡荡,魂魄依旧,历尽千年而灵魂不朽。

苏州、西湖、秦淮河,几千年中,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竞相在这里演绎着各样的故事,也因为它积蓄了太多的朝代,汇聚了太多的方位,所以当我们透过《文化苦旅》,近距离接触它们时,它们便成了一部部活泼动人的影像戏剧,让人万般流连,叹为观止。

余秋雨先生常常伫立于前人伫立过的地方,揣摩前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从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贬,与古人通感,就像是面对面的坐谈,嫣然一笑便心领神会;缄口不言,却胜似万句雄辩。他在都江堰边,在李冰的雕像前穿越苍凉的时

空,站在大秦王朝的磅礴大地之上,感知李冰普济天下、关怀苍生的伟岸人格与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魄力。

我也曾行走在古城西安的皇城脚跟,触摸着那些古老沧桑、雨打风蚀的的残砖断壁,感受着千年前的王朝演绎;也曾置身于巍峨秦岭之上,遥望广袤的关中大地以及巴蜀沃野,三国曾在此博弈、秦汉曾在此争霸;站在秦兵马俑的阵列前,聆听来自千年前的战马嘶鸣、鼓槌雷动,仿佛置身于其中„„所有的这些,就像余秋雨先生所说: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伫立之间,人,历史,自然浑然地交融在了一起。

想起在这本书的前言里,余先生这样写道“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在我居留的大城市里,有很多贮藏古籍的图书馆和讲授古文化的大学,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却落在这山重水复、苍苍莽莽的大地上,大地默默无言,只有一两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就能奔泻而出”。 趁着年轻,就让我们背起行囊,像余秋雨先生那样,进行一场苦旅吧,让自己的内心去旅行吧,感受不一样的景象。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之《文化苦旅》
《读书笔记之《文化苦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