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剧院实例

发布时间:2020-03-02 12:13: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南开大学活动中心音乐厅室内装修专项工程

方案设计说明书

一、前言

南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的具有浓郁艺术气氛的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培养了以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南开大学学生活动中心是由音乐厅、后台、多功能厅、各种排练厅、活动室、教室和教学琴房等用房组成的,总建筑面积12572㎡,建筑总高度约18.6m,是南开大学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学生活动中心由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建筑造型现代、简洁、明快、大方,象征着南开人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精神面貌。

音乐厅位于大学生活动中心东侧二层,是学生活动中心的主要设施之一,也是南开大学音乐演出场所之一。音乐厅由观众厅、演奏台、后台、休息厅和控制机房等部分组成。

目前学生活动中心的音乐厅结构工程已完成,外装修即将完成。设计单位已完成相关的建筑、结构、电气、空调、消防等专业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本次专项设计方案文件按专业和内容划分,图文并茂,装订成册,请甲方和主管领导审查。

二、设计依据

2.1 甲方提供的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相关设计文件,如建筑、结构、电气、空调、消防等专业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设计说明; 2.2 有关音乐厅专题设计要求等;

2.3 建设部、文化部部标准《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1; 2.4 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

2.5 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1997年修订); 2.6 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

2.7 广播电影电视部工程建设标准《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2.8 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2.9 建设部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2.10 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2.11 国家其他有关的标准和规范。

三、设计范围、规模及内容

3.1 设计范围:音乐厅内的区域,包括观众厅、演奏台和相关控制机房等场所。

3.2 规模:小型乙等音乐厅,可容纳649人,建筑面积共约770㎡,其中演奏台面积226㎡。

3.3 内容:音乐厅建筑声学装修、电气照明及灯光、机械系统、扩声系统、督导系统和空调系统设计。

四、工程任务

4.1 音乐厅使用性质:以演奏交响乐为主,主要任务是解决自然声演出(即不用扩声设备)的效果。 4.2 设计标准要求:设计文件的相关声学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及规范要求,必须有高质量的建声、电声设计,以确保专业演出功能,做到合理、经济、适用。

五、设计思路

由于音乐厅位于高校内部,所以无论形态还是品质上都应与社会上的以商业活动为主的音乐厅有所区别。同时本音乐厅的受众主体是高校的大学生,所以音乐厅的室内设计应呈现出一种健康的、充满活力的、积极向上的氛围。

在室内设计过程中除了对空间品质的追求外,特别强调的就是在室内空间和音乐之间找到一种共通的逻辑关系——节奏感和韵律感,从而产生共鸣。

六、设计指导思想

6.1 国内一流:展现符合国内高校一流的室内音乐厅身份特征的空间性格;

6.2 统一连贯性:着重表现音乐厅与学生活动中心整体建筑空间序列的逻辑关系,在形式、色彩和材料的运用方面内外呼应,连续贯通;

6.3 个性化:通过彰显音乐厅的独特个性魅力,力求体现新时尚、新概念、现代的风格,力求有主题,使其区别于一般音乐厅,真正体现有特色的南开大学音乐厅;

6.4 深化室内设计:对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相关设计文件进行优化和深化,以实现预期的各项技术指标;

6.5 技术性:设计文件的声学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及规范要求,必须有高质量的建声、电声设计; 6.6 经济性:从音乐厅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新世纪南开大学经济发展状况和现代化音乐厅技术的要求,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力求设施齐全,技术先进。

我们遵循以上指导思想,对音乐厅专项设计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我院各专业提出了具体的可供实施的技术方案,下面做简要介绍。

七、建筑装饰设计概述

根据目前结构已施工的现状,按照使用要求结合这次设计对音乐厅观众厅、演奏台以及演出设施等都做了必要的调整。 7.1 观众厅

观众厅设计内容主要由视线设计、座席和走道组成。 7.1.1 视线设计:

视点选择:视点选择在演奏台中轴线外缘内侧1.0m处,距台面0.3m处;

视线升高差:考虑到已施工的台阶,观众厅中间区域,采用错排排列方式,为了减少台阶的改造量,经反复计算,视线升高差取值采用变

化取值0.60~0.11m,视线设计基本符合要求,详见观众厅声线视线分析图(建-04);

演奏台高度:演奏台台面距第一排座席地面的高度原设计为0.9m,经计算,是比较合适的;

最远视距:观众席视点的最远视距为27m,符合规范要求。 7.1.2 座席:

设计原则:以选择合理、舒适的座椅尺寸和前后排距,最大限度的增加座位数为原则。观众席的使用面积为495㎡,观众厅的固定座位649个,0.76㎡/座。座椅扶手中距为0.55m,后区前后排距0.95m;前区前后排距1.00m,在中间横走道两侧预留4个轮椅座席1100×800mm。 7.1.3 观众厅走道:

设计原则:走道布置以与观众席片区容量相适应,与安全出口联系顺畅为原则,本设计走道宽度均符合安全疏散计算要求,座位由原设计直线排列改为曲线排列,有利于观众的视听,座位排列方式采用短排法。

首排座位与演奏台净距1.5m,两条纵走道之间的座位为17个,靠后墙不设座位。中间横走道净宽度不小于1.1m,两条纵走道宽度为1.1m,座席地坪高于前排0.5m时设栏杆,栏杆不遮拦视线,高度0.76m。 7.2 演奏台

演奏台主要由台面、两侧斜墙、电动合唱台、上部吊顶反射板以及会标吊杆组成。 7.2.1 台面:

根据演奏交响乐使用要求,演奏台净面积226㎡,最大宽度为18.65m,最大净进深14.85m,台面高度为0.9m,空间净高为10.5m。演奏台通后台的门为两个1800㎜宽的防火隔声门。台面采用架空20厚无光清漆黄檀木地板。 7.2.2 演奏台两侧斜墙:

根据已施工的墙体倾斜角度为13.74°,有利于早期反射声到座位前区。斜墙下部采用厚木质板材做成扩散体,有利于演奏者的相互听闻。 7.2.3电动合唱台:

根据交响乐演出要求,设置电动合唱站台。站台总长度10.5m,总宽度5.4m,前两排进深1.2m,为音乐演奏者使用,后两排进深1.5m,为合唱者使用。 7.2.4 演奏台上部吊顶反射板:

向前有一定倾斜角,顶部灯光采用嵌入式,避免眩光。 7.2.5 演奏台机械设备:

1) 吊杆:在演奏台上方设置一道上下电动会标吊杆;

2) 演奏台面光:在观众厅前区上方设置一道面光吊杆的位置,光轴射到台口线与台面外缘的夹角为45o。

7.3 演出技术用房和设施

演出技术用房和设施主要由灯控室、声控室、通讯与监督、追光灯室等组成。

7.3.1 灯控室和声控室,均设在观众厅后部,通过观察窗口能看到表演区全部,能听到直达声。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建议控制室的地面采用架空地板,高出门外地面0.9m。 7.3.2 演奏台通讯与监督

演奏台监督主控台设置在演奏台上场口周围,即设置在东侧入场口处。 7.3.3 追光灯室

在观众厅后墙左右两侧,原设计为储藏室,改为追光灯室。 7.4 室内造型设计

7.4.1 方案一造型特点——现代、活泼

1) 现代侧墙造型:墙面上不同形态、不同大小的体块,通过水平线与斜线的穿插组合而获得了一种富有动感的构图,同一材质的凹凸变化形成了丰富的肌理效果,体现出统一中富于变化的艺术特征,同时表现出这样一个艺术视觉印象——统一的视觉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变化,丰富又不失整体。节奏感与韵律感是建筑与音乐共同的艺术特征,亮丽的色块配合灯光的设计在墙面上轻舞飞扬,带给人优美旋律的视觉体验。墙面间做水平分割,上中下采用三段式。下部做1.0m高无光西米黄石材墙裙,中部采用60厚GRC板喷高级涂料,根据声学要求在观众坐席高度处做三角形扩散体;上部采用40厚GRC板喷高级涂料、水平凹线条分割;

2) 充分展示前墙主题墙造型:在前墙上做主题音乐文化墙,充分展现给观众。演奏台主题背景上的一道弧线犹如春天的柳条掠过湖面留下的轨迹,婀娜多姿而又富有张力。材料采用2×18厚木质阻燃反射板;

3) 后墙:根据建声的要求,后墙须做强吸声,在造型上采用上中下三段式,上部采用木制吸声板内填玻璃棉,中部采用竖向方钢管喷塑,水平分格中距110mm,内衬黑色透声纱网,内填玻璃棉,下部做1.0m高无光西米黄石材墙裙,这样使得整个后墙与侧墙协调统一。

4) 顶棚造型处理:主要构思为,力求在满足声学要求的前提下,表现简洁、大方的风格。具体做法如下:

a.在整个屋架下弦杆处,演奏台和观众厅做两块微弧表面反射板,3x12厚纸面石膏板,中间点式光带,体现殿堂吊顶的简洁、大气; b.在顶棚中部设置一道面光吊杆;

c.顶棚四周与墙交接处,采用分离手段,内设藏灯,使得整个吊顶悬浮在室内空间中,体现顶棚的轻巧和现代感;

d.在色彩上采用明亮、明快的手法。吊顶以暖白色为主,两侧墙和后墙上部以灰白色为主,中部以暖色为主,前墙主题文化墙为木色,四周为灰白色,座椅黑色或蓝色的面料与整体空间的其他界面形成大的色块对比,强烈而明快。

7.4.2 方案二造型特点——典雅、庄重

1) 殿堂气质:在侧墙造型上力求庄重、简约,用现代的建筑符号诠释声学设计内涵。追求室内立面建筑化,通过单一的材质,表现单纯的视觉效果。墙面上长短不一的灯带是设计的强音,它通过自身所呈现的变化与音乐厅本身的空间性质达到一种暗合的效果。墙面间做水平分割,上中下采用三段式,下部做1m高无光西米黄石材墙裙,中部采用60厚GRC板喷高级涂料,根据声学要求在观众坐席高度处做锯齿反射板,平面上倾斜8°;上部采用多层石膏板、水平石材线条分割,这样使得整个侧墙面既统一又有变化,统一的材质表现空间的简洁、庄重与典雅;

2) 充分展示前墙主题墙造型:在前墙上做主题音乐文化墙,充分展现给观众。演奏台主题背景通过对三角形的重复叠加运用获得了一个丰富稳重的视觉中心,形态上象征钢琴的键盘,材料采用厚木质阻燃反射板; 3) 后墙:根据建声的要求,后墙上部须做强吸声,在造型上采用上中下三段式,上部采用木制吸声板内填玻璃棉,中部采用竖向方钢管喷塑水平分格中距110mm,内衬黑色透声纱网,内填玻璃棉,下部做1.0m高无光西米黄石材墙裙,使整个后墙与侧墙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

4) 顶棚造型处理:主要构思为,在满足声学要求下,力求简洁、大方,色彩上采用浅米色,使整个大厅明快、现代、庄重。具体做法如下:

a.在整个屋架下弦杆处,做一个3x12厚纸面石膏板。中间做6块微弧表面反射板,板与板之间做点式光带,体现殿堂吊顶的韵律变化; b.在顶棚中部设置一道面光吊杆;

c.在演奏台吊顶采用简化处理手段,强调演奏台嵌入式筒灯照明;

d.顶棚四周与墙交接处,采用分离手段,内设藏灯,使得整个吊顶悬浮在室内空间中,体现顶棚的现代感。 7.4.3 装修材料 1) 选材原则

a.以保证达到设计效果和各声学指标要求;

b.以保证符合大型工业化制作、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开支、降低造价; c.以保证符合防火规范; d.以保证建设方投资控制要求。 2) 观众厅装修: a.墙面材料下部采用湿挂20厚大理石,中部采用60厚GRC板喷高级涂料,上部采用40厚GRC板喷高级涂料;

b.后墙上部采用木制吸声板内填玻璃棉,中部采用竖向方钢管喷塑水平分格中距110,内衬黑色透声纱网内填玻璃棉,下部做1m高无光西米黄石材墙裙; c.观众厅顶棚采用厚硬质石膏板喷涂; d.观众厅地面装修材料均采用10~20厚石材; e.演奏台地面采用架空黄檀木地板; f.观众厅的门均采用钢制木纹防火隔声门; g.门窗套采用50宽拉丝不锈钢门套或窗套; h.后台的候场休息廊走道需做声学装修处理。

八、音质与隔声设计

南开大学音乐厅的特点:形式上是传统“鞋盒式”音乐厅,演奏台为尽端式,以自然声演奏作为主要演出方式,演员与观众在同一空间内。 8.1 设计范围

音乐厅内的建筑声学设计,主要包括音质、隔声与隔振等。 8.2 设计指标

8.2.1 我们认为,一个音乐厅的混响时间值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量,而不是衡量音乐厅室内声学特性的最重要的量,对于混响时间只需将其控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之内即可。厅内的混响时间的设计指标中频(500Hz)为1.80秒(误差范围:+0.15秒,-0.10秒)。

混响时间的频率特性相对于500Hz的比值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混响时间频率特性的比值 项目 频 率(Hz)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比值 1.00-1.35 1.00-1.15 1.00 1.00 0.90-1.00 0.80-1.00 8.2.2 在正常工作时,音乐厅内的背景噪声不大于NR30噪声评价曲线所规定的数值。其他一般技术房间的背景噪声不大于NR35噪声评价曲线所规定的数值。

8.2.3 音乐厅内无明显的声学缺陷,如颤动回声等,各噪声评价曲线相对应的1/1倍频带声压级见表2。 表2 噪声评价曲线相对应的1/1倍频程带声压级(dB) NR数 1/1倍频程带中心频率(Hz) 31.5 63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8000 30 76 59 48 39 34 30 26 25 23 35 79 63 52 44 38 35 32 30 28 8.3 音质设计 8.3.1 体型设计 1) 总体设计

观众厅的结构层高11.6m;观众厅空间40.75×18.65m,其中演奏台进深14.6m,演奏台开口宽18.65m,观众厅可容纳649人。

在本设计中,我们注意到近次反射声(特别是侧向反射声)对声场的分布及音质有较大影响,因此对观众厅体型、侧墙和顶棚的做法相当的重视,力求避免以往部分音乐厅出现的前区中部区域近次反射声不足,前后区声场分布变化较大等问题。 2) 观众厅的平面

观众厅的体型为传统“鞋盒式”,矩形平面的长宽比约为2:1,演奏台在尽端。这种形式,宽度较窄时有如下的优点: a.观众席有较强的早期侧向反射声,且覆盖面较大;

b.全部观众席均在台中展开角120°的范围内,具有乐器和演唱声较好的方向特性; c.传统的矩形平面上再做适当的改进。

在观众席高度平行的侧墙采用锯齿反射板,将使侧向早期反射声有更大的覆盖面。根据装饰设计的风格,这部分以60厚GRC板为主,可以使声音清晰、明亮。 3) 观众厅的剖面

由于音乐厅主要在以自然声演奏作为演出条件下运用,所以我们在考虑观众厅的剖面时,主要从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首先,假定声源在演奏台口,我们用计算机进行了观众厅剖面的声线分析,以保证观众厅有一个基本的良好的体型,满足观众厅的声学要求。具体说,在演奏台两侧和上方顶棚有一定角度,使声音反射到座席前区的中部;在观众席上方的顶棚选择合适的角度,使声音反射到座席后区;顶棚做反射面在声学上有以下功能:

a.能使演奏台上的声音均匀的投射到整个观众厅;

b.能给观众厅座席的中部及后区尽可能多的早期反射声,这样尽可能地利用了声能。

对于可能形成回声的局部顶棚部位,则利用建筑造型,做成扩散的形状,以避免声学缺陷,详见观众厅声线视线分析图(建-04)。

另一方面,从声源在扩声系统的扬声器位置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对于易产生回声的后墙部位进行强吸声处理。

4) 观众厅后墙

观众厅后墙主要以吸声为主,以避免从后墙来的长延迟的反射声,并适当控制音乐厅内的混响时间。 5) 观众厅的座椅

音乐厅内最大的声吸收是观众和座椅,降低观众声吸收的唯一方法,是设置衣帽间。在秋冬季节,不把强吸声的外衣带入观众厅。

座椅本身的声吸收必须满足以下两条:

a.尽可能降低座椅本身的声吸收,同时要求各频率的吸声性能较为接近。

b.不论座椅上有无观众(即声满场),其吸声量应尽可能接近,使厅内混响时间不受观众数量的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取的措施是:椅子软包部分仅限于坐人和靠背部分,而不是全部;周边、坐板下和椅背后部均为反射面;使之达到与观众吸声相当的效果。 8.3.2 混响时间 1) 基本参数

观众厅的总容积6300m3,总表面积2600m2。 2) 混响时间的选择

选择音乐厅观众厅500Hz的混响时间为1.80秒(误差范围:+0.15秒,-0.10秒)。一般技术房间的室内音质根据吸声材料的布置均有一定的控制。混响时间的设计目标值见表3。 表

3) 观众厅的吸声材料

根据混响时间的计算,观众厅的后墙布置一定数量的高频吸声材料。 8.3.3声学模型分析 1) 目的

为了确认目前声学材料布置的方式是否符合预期的结果,并能及早发现该方案是否会产生新的问题,我们对该音乐厅的室内声学进行了模拟,采用的分析软件为荷兰的ODEON 6.0软件。 2) 过程

我们将音乐厅装修方案建立声学模型,各装修面和室内的物品(如座椅、观众席等)的声学参数输入该模型,在银幕附近建立声源,在观众席内建立接收点,进行脉冲声分析,获得的结果如图

1、

2、3所示。 经分析后结论如下:

1) 混响时间特性较符合预期的结果; 2) 脉冲响应的衰减曲线总体上较好; 3) 没有明显的室内声缺陷和不良的反射声。

8.4 噪声控制 8.4.1 噪声源

在本工程中主要的噪声源有:

1) 设置在观众厅屋顶的空调设备的振动引起的固体传声的影响;

2) 空调系统的机械设备的噪声通过管道系统的空气声,以及出风口的二次噪声等。

按分工,空调系统噪声控制设计由通风专业承担。为了在各技术房间内满足表2中的噪声标准,除要在主系统中设置消音器外,还应注意相同系统不同技术房间之间的串声、风速引起的二次噪声、固体传声等的影响。

8.4.2 空调设备的振动

在本工程中空调机房位于观众厅屋顶,距离比较近。为了防止空调设备的振动对于观众厅的影响,从以下方面进行声学处理:

1) 在空调系统设备的基础部分做隔振,采用100mm厚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板下为JG型隔振器,做浮筑基础;

2) 空调系统的管道都采用弹性吊钩悬挂。 8.4.3 围护结构

观众厅的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观众席区域隔墙为两层200厚轻墙,原则上对于空气声的隔声是有利的,建议两面抹灰。

演奏台区域的隔墙仅为单层200厚轻墙,应在隔墙外侧做加强处理:墙面抹灰,墙壁外侧做双层12厚轻质石膏板墙(错缝布置),轻墙与石膏板墙之间填200厚矿棉。

各施工留洞、或其他予留洞在施工后应在声学上处理完善,避免漏声。 8.4.4 吸声降噪

在后台候场、走道的顶部与墙面做吸声处理。顶部与局部墙面满铺50mm厚超细玻璃棉板,外罩面层。 8.4.5 隔声门

观众厅的各出入口做防火隔声门,隔声门宜采用工厂定型产品。隔声量应大于45dB(500Hz),隔声门开关方便自如,机械性能稳定可靠、制作工艺良好,并符合防火规范。 8.4.6 隔声窗

灯光控制室设隔声窗,隔声窗采用2层8+10mm的玻璃构成。

九、扩声系统设计概述 9.1 扩声系统的设计指标

本音乐厅的功能为,以严肃音乐演出为主,考虑到报幕及讲解的需要,确定扩声系统的功能及指标: 最大声压级:≥98dB;

频率特性:125~4000Hz,±4dB;

不均匀度:10dB(100Hz),8dB(1000Hz、4000Hz); 传声增益:≥-8dB(125~4000Hz); 主观听音评价:清晰、音质良好。 9.2 扩声系统

含以下几个方面的系统: 9.2.1 观众厅的扩声系统: 1) 主扩声扬声器系统

采用集中式单通道扩声系统,扬声器设在台口上方中部,采取明吊安装方式。

主扩声系统采用两分频扬声器系统,其良好的指向性控制、较高的最大声压级及声场频响足以达到语言清晰、音质良好的效果。 2) 传声器

扩声传声器插座主要设置于演奏台台口两侧,共2处16路,另设4路U段无线传声器。 9.2.2 设备系统

设备系统按常规配置。主扩声调音台16+4输入通路模拟调音台,包括4路编组输出,另有6路辅助输出,可以满足音乐厅的使用功能。

信号处理设备采用集增益、均衡、压限、切换、分频、滤波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系统控制器,组成简洁、调节灵活方便。由于采用了数字DSP技术,大大减少了繁复的接线,增加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9.2.3 演奏台的扩声、返送系统

演出时使用2路返送扬声器系统置于演奏台地板上,不设专用返送调音台,仍由主扩声调音台负责返送系统的调音。 9.2.4 演奏台督导系统

对于较为复杂的演出而言,需要设置独立的演奏台监督对演职人员进行指挥和谐调,保证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和演出人员完成预定的工作,保证演出的正常进行。为了保证演奏台监督能够正常的和各演职人员进行联络交流,需设置一套较为完整的演奏台督导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内部通讯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等。 1) 内部通讯系统

根据演出的需要及系统投资的考虑,本系统配备1套2通路的有线内部通讯需要,作为工作人员内部联络使用。

该系统包括内部通讯主机、音箱台站、内通插座板和有线腰包机及化妆间的有线公共广播等设备,保证在各工作点的演职人员均能获得场内的音频信号及演奏台监督的联络信号。 2) 视频监控系统

于观众厅后墙、观众厅侧墙前部、演奏台侧墙上安装3台带变焦及遥控云台彩色摄象机。视频监控切换台及录象设备位于扩声机房内,切换后信号分别送至灯光控制机房、演奏台机械控制室、化妆间等处。 3) 演奏台监督台

在演奏台上场口附近设立独立的演奏台监督台,内装视频监控、内部通讯及相关其它设备。

十、电气设计概述 10.1 设计范围

本工程音乐厅室内照明、音乐厅内灯光系统、部分设备配电的设计。 10.2 供电系统

10.2.1 负荷等级、电压、用电量及供电质量 1) 负荷等级:

事故应急及疏散指示照明用电为二级负荷;演奏台照明、演奏台及观众厅电动升降机械设备、灯光设备控制室用电设备及其他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 2) 电压:

动力:380V;照明:220V;观众厅座位排号灯及台阶踏步灯电压为36V。 3) 用电量:

音乐厅演奏灯光及演奏台悬吊装置用电量为65kW,室内观众厅照明的用电量为12kW。 4) 供电质量:

由于演奏灯光及观众厅采用可控硅调光设备,故要求供电变压器的接线方式为D,Yn11,演奏灯光及观众厅的照明供电变压器接线方式为D,Yn11,符合规范要求。

工艺设备用电(音视频等)与调光设备用电电源应分别引自不同的变压器,以防止可控硅在运行中对工艺系统的干扰。 10.2.2 低压供电系统

相关设备用电电源均引自总配电室。 10.3 音乐厅演奏灯光及悬吊装置 10.3.1 灯光系统及调光方式

1) 灯光系统:考虑到音乐厅演出的需要,演奏灯光光源以石英卤钨灯为主,演奏灯光照度不低于500lx,显色指数Ra?90,色温为3200k。

2) 调光方式:灯光回路用可控硅调光,在二层灯光设备控制室设调光控制台。 10.3.2 音乐厅悬吊装置

演奏台后部设一道电动升降会标吊杆;观众厅设置电动升降面光灯杆一道;在音乐厅观众席后部设置追光灯。

10.3.3 音乐厅灯光

面光由一道电动升降面光灯杆组成,面光由12台2kW演奏台专用聚光灯组成。

演奏台顶光采用1000W卤钨光源筒灯。

演奏台上设置的灯光专用电源插座采用暗埋式插座箱。 10.4 照明系统

10.4.1 主要场所设计照度标准

灯光设备控制室:300lx;观众厅:150lx。 10.4.2 观众厅的照明

观众厅的照明灯具由两部分组成,观众厅顶部主要采用可调光紧凑型节能筒灯,同时配合建筑装饰效果设置顶部、侧墙装饰灯具。 10.4.3 观众厅照明系统的控制

观众厅照明采用先进的智能灯光场景控制系统,由灯光设备控制室、演奏台监督室、现场三地控制(含观众厅的清扫照明)。 10.4.4 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

在观众厅内及演奏台相应部位设置疏散指示灯,事故应急照明灯;在灯光设备控制室内设置事故应急照明灯,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照明设备用电采用两路电源末端自投供电方式。 10.4.5 接地

音乐厅接地采用TN-S系统,即N线与PE线分开敷设。要求接地电阻值小于1欧姆。凡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均应可靠接地,以策安全。 十

一、空调、给排水设计概述 11.1 设计范围

11.1.1 音乐厅空调系统设计。 11.1.2 音乐厅通风系统设计。

11.1.3 音乐厅防火、防烟及排烟系统设计。 11.2 设计参数 11.2.1 室外设计参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选取:天津市位于北纬39°06\',东经117°10\',海拔3.3m,年平均温度12.2℃,最大冻土深度69cm。其它参数见下表: 序号 季 节 夏 季 冬 季

1 空气调节计算温度 33.4℃ 空气调节计算温度 -11℃ 2 空气调节日平均温度 29.2℃ 采暖计算温度 -9℃

3 空气调节计算湿球温度 26.9℃ 最低日平均计算温度 -13.1℃ 4 通风计算温度 29℃ 通风计算温度 -4℃ 5 极值温度 39.7℃ 极值温度 -22.9℃ 6 室外平均风速 2.6m/s 室外平均风速 3.1m/s 7 大气压力 1004.8mbar 大气压力 1026.6mbar 11.2.2室内设计参数

按建设部、文化部部颁标准《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J67-2001)选取如下表。 房 间 温度(℃) 相对湿度(%) 噪声标准(NR) 备 注 夏季 冬季 夏季 冬季

音乐厅 24~26 16~20 50~70 ≥30 25 新风量20m3/h·人总人数649人 11.3 系统概述 11.3.1 空调系统

1) 根据建筑布置、工艺要求、人员舒适性等要求,本工程共设置了三套空调系统,由于观众厅、演奏台的使用功能不同,空调系统分别设置。

2) 演奏台使用时间不固定,室内有部分灯光设备散热,除演员要求舒适外,工艺性能要求较高,夏季及过渡季均需冷却降温,设置空调系统一套。采用上送,下侧百叶风口集中回风的空调方式(冬夏季均使用)。 3) 观众厅人员较多,对舒适性要求较高。因此采用上送,下侧百叶风口集中回风的空调方式。设置空调系统二套(冬夏季均使用)。 11.3.2 通风系统

音乐厅设置二套机械送风系统,二套机械排风系统(可与机械排烟系统及机械补风系统合用)。 11.3.3 防火排烟系统

1) 本工程设置二套机械排烟系统,演奏台及观众厅各一套,排烟风机置于音乐厅屋面,并兼作平时排风。 2) 空调通风管道在穿越音乐厅隔墙处、穿越变形缝的两侧、穿越楼板处及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均装设防烟防火阀。空调通风管道及其保温材料均采用不燃材料。

3) 以上所有防火排烟设施均由防灾中心集中控制,一旦发生火灾,立即启动排烟风机排烟,便于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 11.3.4 消声隔振措施

音乐厅观众厅及演奏台的环境噪声控制标准较高,为了解决空调设备的动力噪声和风道的再生噪声问题、因风管相连而引起的房间之间的串音问题、空调器的振动问题,设计中做了如下考虑: 1) 空调系统的总送、回风干管及支风管上均装设消声器,消声器置于夹层或吊顶内。 2) 空调器底部隔振做重板隔振基础。

3) 风管穿墙或楼板处均做隔振和软接处理,风管采用减振吊架吊装。 4) 风管内风速、风口风速及风口型式按满足噪声标准的要求设计。

5) 演奏台、观众厅的送风管均采用消声风筒或固定百叶风口,风口尽量做到无遮挡。 11.4 冷热源

音乐厅冷源由屋顶空调机提供(自带冷源),热源由换热站提供60~50℃的热水。夏季共需冷量450kW,冬季共需热量230kW。 11.5 其它(建议)

11.5.1 为了保证音乐厅的噪声要求,建议空调机组及风机等电动设备移位,移到音乐厅屋面之外的其它屋面上。

11.5.2 将现有一套冷冻空调设备改成三套,其中一套供演奏台,另二套供观众厅,以灵活使用,节约能源及运行费用。 11.6 给排水:

给排水应设置以下设施:

11.6.1观众厅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

11.6.2观众厅内净空高度不超过8m的地方应设置闭式自动喷洒系统。

二、结构设计概述

本工程主体结构已建成,在不改变主体结构的条件下,进行建筑室内装修施工。

剧院设计说明

剧院魅影

剧院规章制度

剧院魅影 读后感

大剧院简介

剧院合作协议

剧院的造句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

山西大剧院

剧院实例
《剧院实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