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管理学基础》试题1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23:36: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试卷代号:?座位号

计算机应用专业《管理学基础》试题

□□ 安徽电大芜湖分校2003--2004学年度

A70—80%B80—90%C90%以上

9、着眼于发现工作中出现的偏差,根据偏差探究原因,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使之改进工作的控制活动,就是一一一。

A直接控制B间接控制C现场控制

10、管理幅度、管理层次和组织规模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当管理幅度既定时,一一一。

A组织规模越大,需要设置的管理层次越多

B组织规模越大,需要设置的管理层次越少

C组织规模的大小,对管理层次的设置没有影响”

二、判断正误(请指出正误并改正。每小题4分,共20分)

1、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资源的最优西“置和最优利用,其手段都是管理。

2、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其代表作是《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3、反馈控制是控制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努力促使整个管理过程不发生偏差的控制方法。

4、两个企业力争夺同一个市场而在价格、技术等方面发生的冲突,属于竞争。

5、事先对未来行为所做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管理

2、计划

3、目标

4、组织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组织外部环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具有怎样的特征?

2、决策具有什么特征?

五、案例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长城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60万元,单位售价100元,单位可变成本80元,若企业目标利润为40万元,企业应完成多少经销量?又问若本年度计销量为70000件,其利润额或亏损额是多少?

2、某学校的后勤部门与该学校的院系之间在办公用房问题上经常

发生矛盾,院系认为后勤部门常常自己直接分配办公用房,超越了

后勤部门的权限范围,并且分配存在不公正的问题,而后勤部门则

认为,务院系不体谅学校后勤部门的困难,只是为自己争取利益。

1.就此案例来看,该学校实行的组织结构是()。

A.纯粹直线制组织结构形式B.部门直线制组织结构形式

C.纯粹职能制组织结构形式D.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形式

2.就此案例来看,你认为该学校组织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

题是()。

A.职能参谋管理系统职权越位B.院系权力过大

C.学校直线领导权力过大D.学校管理层次太多

3.你认为从组织结构角度解决以上案例中的矛盾的方法是()

A.学校领导掌握办公用房的分配权

B.学校领导掌握办公用房分配的决策权

C.组建办公用房分配委员会,决定办公用房的分配

D.建立办公用房分配监督机构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选择题

1、C

2、B

3、C

4、C

5、A

6、B

7、C

8、B

9、B

10、A

二、判断正误(每小题4分,共20分)

1、对。

2、错。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改为《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3、错。反馈拄制改为前馈控制

4、错。预测改为计划

5、错。客观环境改为外部噪声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管理:是指管理者为有效地达泵飓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绷舌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计划工作: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组织内外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俐俐内组织所需过达到的具体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3、目标:是期望的成果。这些成果可能是个人的、部门的或整个组织的努力方向。

4、组织:管理学中,组织的含义可以从静态与动态两方面来理解。静态方面,是指组织结构,即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动态方面,是指维持与变革结构,以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组织外部环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具有怎样的特征?

组织外部环境包括: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文化教育环境;自然地理环境。

它具有以下特征:

复杂性:构成组织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它包括人的因素,物的因素、政治经济、技术、文化、自然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

交叉性:构成组织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无论哪方面的因素发生变化、都会直接地或间接地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

变动性,组织外部环境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2、决策具有什么特征?

决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超前性。任何决策都是针对未来行动的,是为了解决现在面临的、待解决的新问题以及将来会出现的问题,所以决策是行动的基础。

(2)目标性。决策目标就是决策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在存在问题的情况下,而且决策者认为这些问题必须解决的时候才会有决策。决策是通过解决某些问题来达到目标。

(3)选择性。决策必须具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通过比较怦定来进行选择。如果无法制定方案或只有一个方案,那就失去决策的意义了。

(4)可行性。决策所做的若干个备选方案应是可行的,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方案切实可行。

(5)过程性。决策既非单纯的“出谋划策”,又非简单的“拍板定案”而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的分析判断过程。

(6)科学性。科学决策井非易事,它要求决策者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做出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决策。

五、(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解:根据Q=(F+π)/(P一V)=600000+400000/100—80=50000(件) 得出,企业应完成5mm件的经销量。

根据π=PQ—(F+QV)=100×70000一(6000000+7000×80)=80(万元) 得出,企业的利润额是80万元

2、

D.A.B

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试题及答案1

09.1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试题练习及答案

电大专科工商管理《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1

《管理学基础》试题1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试题1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