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九年级语文下册《行路难》复习教案 苏教版(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2 22:04: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课题:《行路难》复习

教学目的:理解诗歌的结构,把握诗歌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诗歌与翻译:

[诗歌]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翻译]

金樽斟满清酒,一杯要十千钱,玉盘里摆满珍美的菜肴价值万钱。面对佳肴我放下杯子,停下筷子,不能下咽,拔出剑来,四处看看,心中一片茫然。想渡过黄河,却被坚冰阻塞,想登上太行,却被满山的白雪阻拦。闲暇时坐在溪边垂钓,忽然又梦见乘船从白日边经过。行路艰难,行路艰难,岔路这么多,今后要去哪?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挂起高帆渡过茫茫大海。

二、理解诗歌:

(一)知识提示: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其诗抨击黑暗现实,同情下层人民,热爱祖国山河。诗歌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像丰富。

杜甫称赞他的诗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而李白自己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这两句诗也是对他的诗歌语言的最生动的概括。

2、背景:李白才高志远,但他的一生很不得志。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应诏入京,供奉翰林院,本想做一番大事业,但因得罪权贵,不到三年便被赐金还山。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使他长期陷于苦闷之中。

(二)整体理解:

1、主题的理解:这首诗抒写了因世路艰险、功业难建而产生的苦闷心情,但诗人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

2、把握诗人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内心是怎样充满矛盾的?)。

作者希望能像姜太公、伊尹那样建功立业,却屡遭挫折;虽然不知道出路在哪里,却不愿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苦闷与追求、失望与希望,交错地反映在这首诗中,使我们很容易感受到李白强烈的感情变化。

(三)理解诗歌的内容: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问题:这里写什么?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表明了什么心情?

答:这里写京城友人为李白饯行,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问题:这两句写什么?有什么寓意?

答:这里想像离开长安后渡过黄河与攀越太行山的情景,实际上是以山川的险阻比喻世路的艰险。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问题:两句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答:这里用了姜太公、伊尹的典故,显示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表明一定会得到重用,施展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姜太公九十岁曾在渭河附近的小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绕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诗人暗示古人能有此机遇,自己不见得没有。想到这两位开在政治上也不得志,但最终成为名垂千古的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问题:这里表明了什么心理?

答:诗人回到现实,十分痛心,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再一次困扰着他的心。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问题:这里表明了怎样的感情?

答:这里表现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李白虽怀才不遇,在离开京城时感到迷惘,不知路在何方,但对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还充满自信和乐观。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诗人用“长风破浪”比喻其宏伟抱负,接以“会有时”,肯定这一抱负有施展的时候。其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现得何等的豪迈、直爽!

三、资料: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主要是感怀,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全诗感情沉郁、奔放,几乎句句都是精华,是李白诗的代表作之一。)

四、试题参考:(句子的理解) 1.“金樽美酒”,“玉盘珍羞”,宴会的热闹反衬了作者内心的苦闷。 2.“停”“投”“拔”“顾”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茫然”反映了作者的失落心情。 3.“冰塞川”、“雪满山”,形象地反映了诗人受到的挫折,苦闷、抑郁的神情跃然纸上。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人物:一位是姜太公,九十岁在小溪上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不久被君主汤聘用。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诗人增加了信心。 5.“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是复杂内心的独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诗人不得开心颜。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表现了诗人积极的态度和勇往直前、充满自信的斗争精神。

五、练习题:

(一)填空:

1、《行路难》的作者是_______ ,他是唐朝三大诗人之一,另两位诗人是指_______、_______ 。

2、李白《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表现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是鼓舞人心的名句

3、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4、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

5、________________,对此可以酣高楼。

6、________________,中间小谢又清发。

7、________________,欲上青天揽明月。

8、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_。

9、天下之楼,以诗文而名。《登鹳雀楼》中脍炙人口的一句“ , ”道出了千古志士登高致远的进取之心;《黄鹤楼》中传诵不衰的一句“ , ” 则唱出 了多少游子去国怀乡的羁旅之思;李白登临谢朓楼,“ ,

”,追求理想的豪情令人神往;范公撰《岳阳楼记》,“ , ”,心系苍生的仁德谁不钦仰?

10、读着古代优秀诗人的精美诗篇,他们的高贵心灵、博大胸怀会令你感动: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归田园;采菊东篱下, ;李白在

逆境中不失进取: ,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登上泰山极顶,感慨万千:会当凌绝顶, 。

1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用了(

)、(

) 的典故,表达了作者

(二)解释加点的字:

1、玉盘珍羞( )直( )万钱 ..

2、停杯投( )箸( )不能食 ..

3、多歧路,今安( )在? .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 ..

(三)问答:

1从诗歌中看出作者内心充满怎样的矛盾?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回答问题。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中连用“停”“投”“拔”“顾”四个动词,有何作用?

2、分析诗中李白的思想感情。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是实写还是想象?在文中有何作用?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答案:

(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悠然见南山 长风破浪会有时 一览众山小

(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李白虽怀才不遇,在离开京城时感到迷惘,不知路在何方,但对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还充满自信和乐观。这两句诗以历史人物典故作比喻,让我们看到作者在悲愤、苦闷的同时,还执著于远大理想信念的思想感情。

2、这里表达诗人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而且虽因怀才不遇而感到悲哀、苦闷,却仍然对前途抱有很大的希望和信心。

(四)

1、连用四个动词,形象地显示诗人内心的苦闷,感情的激荡。

2、诗人内心充满矛盾,希望建功立业,却屡遭挫折;虽不知出路在何处,却不愿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苦闷与追求、失望与希望交织其中

3、想象 以川的险阻比喻世路的艰难。

4、用典,表明自己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时机一定会有。在仕途遭受重大挫折、心情极为苦闷之时,仍然表现了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极强的自信心。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二章教案 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教案13 苏教版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词语复习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行路难》复习教案 苏教版(推荐)
《九年级语文下册《行路难》复习教案 苏教版(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