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六课第二框题 中国共产党

发布时间:2020-03-03 03:57: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二框题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

②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含义、认识它的重大意义 ③知道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核心与精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及其本质;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客观依据、深刻内涵及重大意义

(2)能力目标

在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领会创新精神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先进党员的典型事迹,使学生升华对党的认识,进而更加信赖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重点、难点】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一知识点体现了十七大精神,是课程标准要求阐述的重要内容,也是理解党的性质、宗旨,党的领导的正确性、科学性的重要知识支撑点。但该部分知识理论多、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 【教学方法】

①情景教学法 ②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第六课第一框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或者听到关于优秀党员的故事。

今天的学习,就让我们从一个人开始,他就是时代先锋——安徽凤阳小岗村党委书记沈浩。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他。

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播放视频:时代先锋——沈浩)

问题:作为选派的党员干部,沈浩是通过做什么事情取得村民的信任的?

答:挨家挨户的走访,与村民一起修路,为村民办实事,切实解决村民的困难

问题:你还知道那些优秀党员?他们的事迹共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什么样的执政理念?

雷峰、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李素丽、牛玉儒等。必须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总结过渡)

从中国共产党建党至今,涌现出无数的优秀党员、时代先锋,每一个故事都让党旗生辉,每一份感动都让一种精神传承。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问题:什么是以人为本?

胡锦涛指出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想一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学生思考,回答)

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

再想一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教师引导)

这离不开科学理论武装和指导,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党的指导思想。

在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就把马列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给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实践中毛泽东思想形成,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了新中国的主人。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实践的心血和智慧。那么,这些指导思想是如何保证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一理论体系的内容。

(开始新课)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学生看书,了解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核心内容、精髓)

1、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成为时代课题,在继承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来的。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邓小平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初步回答了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一些列基本问题。

【课堂探究】

探究材料:第一,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第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第八,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

探究问题:结合材料,谈一谈邓小平理论的哪些内容能够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

世纪之交,面对国际、国内、尤其是党内出现的新情况,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时代课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本质) 【课堂探究】

探究材料: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探究问题:问题:“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本质是什么?材料中是怎样体现的?

3、科学发展观

20世纪初,中国的发展面临这一系列的问题,“为什么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的时代课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其重要意义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

视频:和谐社会的惠民政策

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惠民政策,这些政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总结)

邓小平理论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能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们共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它们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胡锦涛指出,总结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以,我们还应该继续坚持这一理论的指导,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创新,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着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就是执政后脱离群众。邓小平同志指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所以,无论任何时候,中国共产党都要密切联系群众,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今天的中国,在解决关乎群众利益问题的过程中,无论大事、小事,我们都能听到、看到共产党人情系人民的声音和身影。

【课堂交流】结合教材第68页探究材料,谈谈你的所见所闻 视频:抗震救灾

总结: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因为,我们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因为在我们的身边,挺立着一大批关键时刻冲得上,危难关头过得硬的共产党员。抗震救灾的胜利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能够凝聚最强大的力量,克服一切困难。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能真正过上安定祥和的幸福生活。

让我们支持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构建和谐中国,谱写中华民族更加壮丽的篇章而努力。

【感悟生活】

走进身边的党员

我看到……

我听到……

我想说…….

要求:课后请同学们走近身边的党员,观察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并以“感悟”为题,写一篇文章。

第六课 第二框 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第六课第二框答案

第六课第一框 中国共产党执政

第六课 第二框集体生活成就我

第六课第二框 与诚信结伴同行学案

第六课第二框师生交往教学设计

八下第六课第一框

第六课第二框 建设法治国家 教学设计

第六课第一框教学设计

第二框题中国与联合国

第六课第二框题     中国共产党
《第六课第二框题 中国共产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