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六课第二框 建设法治国家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3:34: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六课第二框 建设法治国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认知:理解依法治国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懂得法治与德治要结合起来,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

情感态度观念: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

一、尊严和权威,增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平等观念,拥护国家的依法治国方略。

运用:崇尚法律的权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努力做爱国爱党、遵纪守法、关心他人、刚正磊落的公民。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依法治国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难点: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三、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四、教学资源

《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P68~73;《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P76~87相关内容;《学习指导》(人教版)P34~45相关内容;PPT课件。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如果有可能,请班主任帮忙,利用班会课播放影片《被告山杠爷》;布置学生搜集我国依法治国的案例,准备课堂交流; 印发材料《鲁国国王判案》、“死刑复核程序”。 学生:预习思考,搜集近年来在全社会有较大影响的法治事件(如福建南平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北京“铁链男孩”、南京张明宝案、徐宝宝事件等),做好课堂交流准备。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7分钟) 1.教学内容

分析山杠爷案例,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一:山杠爷案例。用PPT出示电影《被告山杠爷》海报,请一位同学朗读案例内容,了解电影剧情梗概。在此基础上观看视频片段,思考PPT出示的问题:山杠爷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好,事情就一定办得好吗?治理村庄应该依据什么?山杠爷违法侵权表现在哪些方面?山杠爷的教训给我们什么启发?

在讨论的基础上,每组学生代表回答一个问题,竞答最后一个问题。教师进行赏析性点评并进行纠偏,对观点新颖、见解独到的学生予以特别表扬。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强调指出:德治要与法治结合,必须依法治村、依法治国,法治是治理国家最合理的模式。(用PPT出示)

设问过渡: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有哪些基本要求?(用PPT出示第一目目题)

(4)板书:建设法治国家、依法治国。 3.学生活动

(1)听、看教材第68~69页案例内容,了解情景;观看电影《被告山杠爷》视频片段,讨论、思考问题,由每组学生代表回答一个问题,全班竞答最后一个问题。

(2)其他学生倾听,积极思考,及时进行补充,做好笔记。

(二)研习新课(31分钟) 第一目: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13分钟) 1.教学内容

(1)依法治国的内涵。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3)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二:看图片,谈观后感。用PPT逐一出示“建国60周年大阅兵时‘依法治国’方阵” 图片,请反应较快的同学简单谈谈观图片后的感受。 党的十五大郑重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正式写入宪法修正案。用PPT出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2)请一名学生回答“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接着教师从依法治国的领导者、主体、依据、客体、目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内涵。(用PPT逐一出示)点明法治是对人治的否定,是我国政治文明的巨大进步。

(3)板书:内涵、主体、领导者、依据、客体、目的。

(4)强化认识:请学生阅读课前印发的材料“鲁国国王判案”,讨论、思考:国王的判案是“法治”还是“人治”?简单说明理由。通过该案例帮助学生理清法治与人治的本质差异,深化对依法治国内涵的理解,引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问题。

(5)探究活动三:房地产开发商案。用PPT逐一出示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涉及依法治国的哪些要求?开发商不执行法院判决,该怎么办?说明什么问题?

在讨论、发言基础上,教师归纳,明确指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用PPT出示),告诉学生生活中的侵权现象时有发生,要学会依法维权,加强法治建设,同时说明我国加强法治建设任重道远。 理解知识①:通过PPT出示相关图片,以简单设问组织教学,“一辆车污染?→很多车污染?→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绿标?→罚款依据?→新的《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强调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是有法可依,掌握什么是有法可依。引入教材第69页“链接”,了解我国立法的最主要原则。

理解知识②:用PPT出示图片,以简单设问组织教学,罚款数额?→有法必依,掌握什么是有法必依。逐一出示: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和图片“行人违规也罚”,强调依法办事。教师简单介绍“震后重建须有法必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理解知识③:用PPT逐一出示图片:“酒后骑自行车罚款50元”和“酒后驾车重罚”,比较两张图片,说说看法。掌握什么是执法必严,引入教材第70页“链接”,归纳:依法治国的关键和重点是执法必严。

理解知识④:简单介绍张明宝事件。导出违法必究的含义,明确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告诫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介绍“查处贪官成效显著”,说明绝不允许有法外特权。

(7)板书:基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条件、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和重点、违法必究──必要保证。

(8)文献探究:法治与德治相结合。PPT出示江泽民讲话,请学生谈谈对讲话的理解。归纳: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用PPT出示: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令人不敢破坏规则;德治,以其感召性和劝导力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让人不愿破坏规则;3.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9)板书:紧密结合、以德治国。 3.学生活动

(1)探究活动二:看图片,谈观后感。观看图片,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明确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懂得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

(2)强化认识:仔细阅读课前印发的“鲁国国王判案”材料,讨论、思考,由第一小组学生代表回答问题,强化对依法治国内涵的理解。

(3)探究活动三:房地产开发商案。观看图片时积极讨论,思考,请第

二、

三、四组学生代表各回答一个问题,明确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其他同学倾听,并加以补充,做好笔记。

(4)理解知识:认真观看图片,思考回答问题,每一组学生代表针对依法治国要求回答一组问题。加深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及其内在联系。

(5)文献探究: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仔细阅读材料内容,认真思考后竞答,其他学生倾听,并做好笔记。

第二目: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

一、尊严和权威。(10分钟) 1.教学内容

(1)要崇尚法律的权威。 (2)政府要依法行政。 (3)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四:邱某害夫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0~71页案例,用PPT出示问题:邱某毒死丈夫的原因是什么?她可以结束“治愈无望、濒死状态”丈夫的生命吗?对邱某的处理,是按照民意还是依照法律?这说明了什么?

讨论归纳相结合,强调在法治国家,情、理、法,法为先,并用PPT出示。引入案例“法重于情”,感召学生崇尚法律权威,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2)文献探究:政府依法行政。用 PPT出示温家宝讲话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教师简单补充讲话内容,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温总理作此番讲话的主旨何在?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并用PPT出示:政府依法行政对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

一、尊严和权威的重要意义,政府依法行政。

(3)探究活动五:佘某案件。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71页案例,回答PPT出示的问题:对佘某的错判失误在什么地方?佘某被迫承认莫须有的罪行,服刑11年,给我们什么启示?

引导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归纳:司法为民,司法必须公正(用PPT出示),司法改革任重道远,我们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

一、尊严和权威,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用PPT出示)。 (4)结合教材第72页第一个“点评”,强调抓四个环节,并板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

一、尊严和权威、主导地位、以法律为准绳;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3.学生活动

(1)探究活动四:邱某害夫案。认真阅读教材第70~71页的案例,讨论思考问题,每组学生代表回答一个问题。其他同学倾听,可以适当补充,并做好笔记。 (2)文献探究:政府依法行政。观看材料,听介绍后讨论问题,第一小组学生代表回答问题。

(3)探究活动五:佘某案件。仔细阅读教材第71页案例,认真思考问题,各抒己见,力求观点新颖,视角独到。第

二、三小组学生代表回答,其他学生倾听、补充回答,并做好笔记。

第三目: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9分钟) 1.教学内容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2)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及对公民的要求。 2.教师活动

(1)引入“死刑复审”图片,简单介绍死刑复核程序。过渡至知识讲授:思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有哪些方面?(用PPT出示内涵)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2页的第二个“点评”,明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及其不同组成部分的各自作用。

(2)引入温家宝“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的讲话,强调为了适应依法治国的要求,我们要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先请学生介绍课前搜集到的案例,对积极参与交流的同学进行表扬,对其观点作点评、纠偏。如果案例不够,教师简单介绍福建南平校园惨案,突出四位市民见义勇为的事,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在行动上树立公平正义理念。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2页“链接”,深化对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抽象概念的理解。

(3)用PPT出示图片,介绍今年两会期间的“选举法”修改情况,思考:修改

选举法的意义何在?讨论归纳明确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根本制度保证(用PPT出示)。

(4)探究活动六:公正切分蛋糕。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73页活动框文字材料,调动学生思维,讨论问题:能否公平分蛋糕?有别的好主意吗?有何启示? 归纳:条件不具体,判断是否公平的角度不同,但只要制度正义就有利于保证公平,强调我们要树立公平正义观念,培养公正意识,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做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关心他人、刚正磊落的人(用PPT出示)。

(3)板书:基本内涵、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要求、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3.学生活动

(1)看图片,认真听介绍,积极思考,第四组学生代表回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阅读教材第72页第二个“点评”,明确内涵及各自作用。

(2) 看图片,认真听介绍,准备充分的学生做交流,感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重要意义。阅读教材第72页“链接”中内容,加深对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解。

(3)看图片,认真听介绍,积极思考“修改选举法的意义”。

(4)探究活动六:公正切分蛋糕。看漫画、认真阅读材料,积极思考进行竞答,感悟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生活中的积极意义。

(三)课堂小结(1.5分钟) 1.教学内容 总结归纳。 2.教师活动

在学生归纳基础上,强调化知识为行动,自觉地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

一、尊严和权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用PPT出示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点与教育点。

3.学生活动

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板书思考归纳本课所学知识。

(四)课堂练习(4分钟) 1.教学内容 学习评价。 2.教师活动 用PPT出示: (1)单项选择:《学习指导》P35第

3、4题。 (2)多项选择:《学习指导》P37第

3、4题。 (3)辨析题:《学习指导》P38第2题。 3.学生活动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从中感悟涵养道德,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意义。

(五)课后作业(0.5分钟) 1.教学内容 布置作业。 2.教师活动 用PPT出示: (1)单项选择:《学习指导》P36 第8题。

(2)案例分析:《学习指导》P41第

4、6题。 (3)养成训练:《学习指导》P44第3题。 附教学设计中补充的素材:

1.鲁国国王判案

春秋时期,鲁国国王出巡,遇一羊群失窃案,久查未决。忽有人来告发,案件随之告破。国王下令奖赏告发人。该人却要求开恩,从轻处罚窃羊贼,因为那人是他父亲。“什么?你竟敢告你父亲?”国王怒道。“我认为你告父即不孝父母,不孝即不忠,不忠自己的父亲,即犯国法,犯法则死!”国王说道。可怜的告发人被揪出去杀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00年4月29日修订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公布,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 „„

第三十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已取得公安机关资质认定的承担机动车年检的单位,按照规范对机动车排气污染进行年度检测。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在机动车停放地对在用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抽测。

《重庆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第十二条: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3.《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第五十六条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投资地震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

……

4.查处贪官成效显著

见《教师教学用书》第87页第1~6行。

5.“法重于情”

见《教师教学用书》第87页第12~19行。

6.死刑复核程序

死刑复核程序是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查核准所遵循的一种特别审

判程序。我国法律一方面把死刑作为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有力武器,另一方面又强调严格控制死刑的适用。因此,除在实体法中规定了死刑不适用于未成年人、怀孕妇女等限制性要求外,还在程序法中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规定了一项特别的审查核准程序──死刑复核程序。

死刑复核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报请对死刑有核准权的人民法院审查核准应遵守的步骤、方式和方法,它是一种特别的程序。

2006年最高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2006年10月31日闭幕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将人民法院组织法的第十三条修改为:“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这个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所有死刑案件复核都要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六课第二框师生交往教学设计

第六课 第二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

第六课第二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的教学设计

第六课第二框答案

第六课第一框教学设计

第六课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练习题

第六课第二框题 中国共产党

第六课 第二框集体生活成就我

第六课 第二框 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六课__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第二课时)

第六课第二框 建设法治国家 教学设计
《第六课第二框 建设法治国家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