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末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07:00: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政治制度建设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一.前言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制度创新、政治观念变革和政治行为调整等各个方面,而制度建设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这里表达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着重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成功实践,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价值和深远意义。政治制度建设不仅塑造了稳定有序的利益格局,而且规范了社会成员的交往行为,在创设制度性成果、发展制度性规范、更新制度性功能方面有利于维护社会生活的安定和谐。这充分地说明了政治制度建设作为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在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层面上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密切联系,并构成了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

二.政治制度建设的基本含义

政治制度作为人类交往的产物和实践性结果,既是学术界探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在现实生活特别是在政治实践领域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一般来说,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对政治制度进行分析。从广义的层面理解,政治制度是同政治现象或人类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制度; 属于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及文化制度范畴的某些具体制度,在一般意义上也可以被不同程度地视为政治制度。从狭义的层面理解,政治制度不仅与政治现象或政治生活直接相关,而且同政治研究的根本问题和核心概念存在密切联系。从这两个层面理解政治制度,一方面可以避免对政治制度作出过于宽泛的界定,不必将政治制度这一概念漫无标准地加诸过多现象; 另一方面可以为政治研究的权力分析提供更为有限且具体的对象,使政治制度理论的建构具有合理的基础成分。

政治制度建设是人类社会生活在政治领域之中以创设制度性成果、发展制度性规范、更新制度性功能为主要目标和形式的实践性活动,它在建立政治制度、完善政治制度、创新政治制度方面,为处于特定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条件之下的政治系统提供了创立新事业、增加新设施、促进政治生活积极发展的必要保证。

三.政治制度建设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政治制度建设。政治制度建设关系到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关系到能否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与优势,关系到能否保持国家政局的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关系到能否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这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所在。民主如果缺乏具体的制度化内容,就难有保障,邓小平同志曾精辟指出: “ 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政治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和关键,只有通过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来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特别是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并通过加强党内监督、法制监督和群众监督,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才能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2.加强政治制度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把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落到实处。使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要实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使社会政治关系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加强政治制度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和谐社会主要表现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民主法制是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没有民主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目标、途径到方针、政策,都需要贯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具体来说,就是应注重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提高利益整合能力;健全社会组织机制,提高社会管理能力;改革公共服务机制,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提高危机管理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政治关系的调整,来达到政治与其环境在互相作用中的动态平衡,从而使社会主义政治生活充满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必须体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4.加强政治制度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需要转变观念,更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制度建设,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确立全面、科学、体现正确政绩观的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决策机制,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等等,从而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制度保证。

四.加强政治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制度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脱胎于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还没有根本消除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长期忽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法制不完备、不健全,封建主义人治思想残余的影响还没有完全绝迹,有时甚至还严重地存在于我们的政治生活之中。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体现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党和国家现行的具体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还有一些不足。“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使邓小平所提出的“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得到真正的实现。

2.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通过民主制度来实现的。人民当家作主并非指每一个公民都直接掌握政治权力,而是通过民主制度的方式,保障人民对权力形成和运行的控制和监督,体现人民的意志。民主作为一种制度,是同法制和人权联系在一起的。民主是通过制度和法制来实现的,而民主的实质是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力,即人权。可见,民主、法制和人权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真正的民主不能离开法制,也离不开人权。

3.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法制是指法律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证,民主和法制是不可分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把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具体化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并保证政治权利按照民主原则、民主制度和民主程序运行,真正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

4.建立和完善决策机制。正确的决策是和科学的决策机制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进一步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从制度上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行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制度;推动司法制度改革,建立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深化干部和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的人才积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制约主要是处理横向权力实体之间的关系,权力监督既要处理横向权力实体之间的关系,也要处理纵向权力实体之间的关系,要通过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权力监督机

制,发挥各种制约和监督形式的作用,实现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

五.结论

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从制度建设入手,因为加强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总结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历史经验所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与此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要充分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要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期末复习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末论文题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末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末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