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海南省省情

发布时间:2020-03-02 11:04: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海南省省情 综合篇

海南省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

全省陆地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867万,包括汉族、黎族、壮族、苗族、回族等民族。 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3.8℃。

海南东部海岸主要产业是度假旅游业,西部是工业带,中部有大片生态保护良好的热带森林。

海南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热带温泉、文化古迹、珍稀动植物为一体,拥有一批高品位的景区景点,滨海沙滩、蓝色海洋、热带雨林、珍禽异兽、黎苗风情构成奇特的热带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形成了中国不可复制的环海密集型热带旅游资源。

这里四季无冬,空气清新,水质纯净,是无与伦比的休假胜地,宜居之地。

海南全面落实免签证、航权开放政策,构建起通向世界旅游市场的便捷通道。现在180多个与我国有外交关系或官方经贸往来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员,都可以在海口、三亚口岸享受落地签证政策;26个国家5人以上旅游团来海南15天内可享受免签证待遇。海南已开通国内、国际航线300多条,通达世界五大洲61个城市。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4年来,海南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5.29亿元,增长12.0%;地方公共财政收入340.09亿元,增长25.5%;固定资产投资1611.41亿元,增长36.2%。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在全国率先建设生态省,大气和水体质量保持领先水平。同时,离岛免税、离境退税等政策相继落地,红岭水利枢纽工程、东方电厂二期、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为海南长远发展进一步奠定坚实基础。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近年来海南发展持续加快,特别是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海南发展明显提速。海南先后设立了洋浦经济开发区和洋浦保税港区,成功举办了十届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交流与合作空前扩大。去年4月,胡锦涛在三亚欢迎金砖国家领导人致辞时表示:海南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海南正在迈开步伐朝着建设国际旅游岛和生态省的目标前进。目前,海南广大干部群众正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抓紧落实《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发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朝着实现海南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目标迈进。 基本篇 【地理位置】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 【行政区域】 至2010年底,全省有2个地级市,6个县级市,4个县,6个民族自治县,1个经济开发区,1个办事处(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县级);基层设置183个镇,23个乡。 【人口】

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省总人口为8671518人。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间共增加了80.4万人,增长10.22%; 汉族人口为7225726人,占总人口的83.3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445792人,占总人口的16.67%。【民族】

海南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汉族之外,还有53个少数民族。在53个少数民族中,黎族人口最多,共1277359人,占总人口的14.73%,其次是苗族、壮族和回族。海南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6个民族自治县和享受民族自治地方政策待遇的三亚、五指山、东方3市。 【经济】

201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515.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0%,高于全国GDP增速2.8个百分点。全省农业完成增加值659.15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全年工业完成增加值475.04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全年服务业完成增加值1141.64亿元,比上年增长13.3%,拉动全省经济增长6.2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四千美元大关,达到28797元,约合4429美元。全省全口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89.84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0.09亿元,增长25.5%。 政策篇 【特别立法授权】

海南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又是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拥有全国人大给予的特别立法授权,在遵循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原则前提下,海南立法机关可根据海南经济特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在海南经济特区实施。 【人员出入境政策】

● 凡与我国有外交关系或者官方贸易往来的国家或地区的外国人,到海南岛洽谈投资、贸易,进行经济技术交流、探亲、旅游,停留时间不超过15天的,可以在海口或三亚办理入境签证手续。台湾同胞可以在海口和三亚申领《台湾同胞旅行证明》。

● 对俄罗斯、韩国、德国3国的2人以上(含2人)的旅游团队21天内入境免签证。对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英国、法国、奥地利、意大利、瑞士、瑞典、西班牙、荷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芬兰、丹麦、挪威、乌克兰、哈萨克斯坦23国的5人以上的旅游团队15天内入境免办签证。 ● 海口、三亚签证机关可为持有有效《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的台湾居民审批签发一次有效签证。

● 本省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和骨干技术人员因公出境,可办理1年内审批多次出境手续;户口在海南或在海南居住1年以上的,因业务需要出国或赴香港特别行政区从事商务、培训等非公务活动,可申办5年有效因私护照及一次或多次往返香港特别行政区通行证。 【游艇、邮轮政策】

2010年11月正式公布实施的《海南省游艇管理试行办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游艇产业发展的地方性规章,在检验登记、安全保障、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简化、放宽了手续和政策。 【投融资政策】 在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扶贫开发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其他有关中央专项投资时,赋予海南省西部大开发政策。

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的规定,以下政策经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具体实施办法后施行:

●在海南试办一些国际通行的旅游体育娱乐项目,探索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彩票;●优化会展业发展环境,对入境参展商品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和通关便利;

●在完善监管制度和有效防止骗取出口退税措施的前提下,在洋浦保税港区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

●将海南省增列为《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执行省份; ●我省已于2010年10月获批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省份,并于2010年6月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开展居民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积极探索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试点;

●《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海南试点管理办法》已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离岛免税”政策也已于去年5月1日正式实施。 少数民族风情篇 【黎 族】

主要聚居在海南中南部地区。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由于长期同汉族接触,绝大多数都兼通汉语、汉文。因分布地区不同和方言、服饰的差别,分为“哈”、“杞”、“润”、“赛”、“美孚”等五种方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绝大部分地区处在封建地主经济阶段,五指山腹心地区还保留原始氏族公社的合亩制。传统经济以种植山兰稻和狩猎为主,男耕女织,不事经商,过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建国后,黎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批黎族干部茁壮成长,工业、农业、商业迅速发展。特别是海南建省以来,黎族地区交通、能源、通讯等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黎族能歌善舞,乐器有鼻箫、口弓和利咧等,舞蹈钱铃双刀舞、打柴舞、舂米舞等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手工纺、织、染、绣的黎锦享誉中外。传统衣饰女多披绣花头巾,上衣无扣,对胸开襟,下穿筒裙,喜欢戴耳环、项圈、手镯等饰品;男多以红布或黑布缠头,上衣无领对胸开襟,着长裤。喜吃腌肉和槟榔。丧葬方面,遇有人死鸣枪报丧,村人和亲友都来吊唁。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宗教体系,流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传统节日有“三月三”等。 【苗 族】

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南部山区。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据史志记载,苗族是明代中后期从广西等地作为兵士被朝廷征调,尔后落籍海南的 。也有一部分因谋求生存,渡海移民到海南的。苗族自称“金门”,“苗”是他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文献说苗族不耕土,仅伐山岭为园,以种山稻,一年一移,居无定所,喜迁徙。建国后,政府帮助其从山上移居平地,分给田地,现已习惯农耕和种养业,并开始走向市场,从事商业。饮食以大米为主,玉米、红薯为辅,喜欢用大木甑蒸饭。传统居住长而窄的金字形茅草房,三间一幢,屋檐较长,檐下走廊是休息的地方。随着经济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政府帮助下,逐步建起砖瓦房。妇女上身穿无领、右开襟、长及膝的长衣,仅有一纽扣,腰间绑一条绸带,下穿短襟短裤。民间文学主要有诗歌和传统故事,多以口头传说流传至今,传统婚姻以男入赘的形式较常见,时间1至5年不等。宗教信仰主要为祖先崇拜,敬奉盘古皇。节日有“三月三”等。 【回 族】

主要聚居在海南三亚市凤凰镇(羊栏)回辉村、回新村。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回辉话,通用汉语汉文。唐宋以来,从波斯、阿拉伯经海道进入中国的穆斯林商人在海南岛沿海停泊留居下来。宋元时期,信奉伊斯兰教的越南占城地区的土著居民占族,为避战乱,渡海落籍海南岛沿海。明代以后闽粤地区回族人士陆续移居海南各地。由于分布零星,与当地居民杂处,逐代同化于汉族、黎族之中,只有聚居在羊栏地区的回族还较完整地保持着过去的信仰和习俗。回族主要从事海洋捕鱼、种植蔬菜、经营小商品。妇女精明能干,擅于经商。建省后许多男子从事交通运输业。笃信伊斯兰教,日常生活严谨遵守“古兰经”的规范。房宅造型按照穆斯林风格,正门外墙外都镌刻有阿拉伯文的“平安”横匾。男子服饰同当地汉族一样,仅戴礼拜帽以示区别,妇女服饰为右斜襟大褂,头戴毛巾“头盖”,多穿长裤。婚俗按照伊斯兰教仪式举行,由阿訇主持与证婚。丧葬仪式,按照穆斯林风格进行,尸体以白布裹身移入坑中头南脚北,脸向西北,以沙盖顶,墓前置一块小砾石,以示标志。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等。 节庆篇

1、换花节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夜,在海口市的府城一带举行风情独具的换花节。该节历史悠久,据说开始于唐代的贞观元年,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但是,从前换的是香,意在香火不绝。海南建省办特区后,传统的换香变成了新潮的换花,形成了凝聚友谊、美好、幸福、欢快为一体的新的娱乐形式。

近年,换花活动的规模、范围逐年扩大。农历正月十五之夜,海口市区华灯齐放,人流如海。数万人、尤其是青年人手持鲜花,形成一支换花大军。换花者有中外游客,有当地领导,更多的是居民。换花者心理因人而异,游客们体验独特风情,领导们与民同乐,老年人通过换花寻回许多年轻而美好的回忆,青年人则把换花节当作交朋结友的大好时机。古老的换香节在新时代已被人们赋予许多新意,如今的换花意在新春祝福之间传播浪漫和温馨。

2、冼夫人文化节(以前称为军坡节)

海南冼夫人文化节以前称为军坡节,每年农历二月初六至十二(当年冼夫人出兵平乱的日子),海口市新坡一带农村举行“闹军坡”活动,模仿冼夫人当年的出军仪式以为纪念,这成为在海南相传1300多年的乡情民俗。此节期间,还演出琼剧和举行盛大的庙会,当然也有很多人到冼夫人庙敬拜,求福保平安。新坡镇的冼夫人庙初建于明朝,是海南现有冼夫人庙中规模最大的,近年得到重新翻修。2002年,海南省旅游局帮助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将“闹军坡”策划和改造为冼夫人文化节,剔除活动中的迷信色彩,发掘出其中更多的文化内涵。如今的海南冼夫人文化节,有舞龙、舞狮、武术表演、“装军”游行、琼剧和各种民间文体活动。在庙会上,出售多种地方小吃,而冼夫人的令旗成为最受欢迎的纪念品。

3、“三月三”

“三月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海南苗族也有欢度“三月三”的习俗。

每年农历“三月三”,五指山市举行大型民族节庆活动,主要内容有民族歌舞演出、民族体育比赛和各种民族文化活动等,其他民族自治县一般也举行活动。“三月三”成了丰富旅游产品、传播民族文化、促进民族经济的盛会,每年都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人观看和参与。

4、七仙温泉嬉水节

海南黎族、苗族自古喜欢泼水、打水仗、打水漂、过浮桥等嬉水活动。为了发掘海南特色文化,2001年海南省长汪啸风在听取省旅游局汇报欢乐节活动的策划时,提出在七仙岭温泉策划嬉水活动的建议。当年由省旅游局和保亭县政府共同策划、并由县政府主办的首届保亭七仙温泉嬉水节于11月举行。主要活动有民族服饰和民族歌舞表演,民歌擂台赛、黎族八音赛、温泉“七仙女”比美赛,民族婚俗展示、嬉水狂欢和篝火晚会等。

2002年,保亭县政府决定将七仙温泉嬉水节的时间改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举行。2002年的七仙温泉嬉水节,上演了大型文艺节目《七仙岭之约》和丰富多彩的黎族苗族歌舞节目,各级领导和2万多群众、游客参加了嬉水狂欢活动。

5、儋州中秋歌节

儋州素有“诗乡歌海”之称,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该市北部乡镇举行中秋歌节。彼时,人们身着盛装欢聚,到处可见人如海、歌如潮的热烈场面。

儋州中秋歌节从儋州民歌活动演变而来,最初产生在宋代末期,发源于儋州市北部的沿海地区。歌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儋州山歌、调声对歌比赛和“赏月”等项目。歌手们手舞足蹈、男唱女答,以“唱倒”(即不能答歌)对方为止。赛歌活动一般在下午3至6时,夜晚则以村为主体举办“中秋情酒歌会”,男女歌手对唱情歌,共尝月饼,直至凌晨。

6、南山长寿文化节

“中国南山长寿文化节”定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至十五定期举行。此前,南山长寿文化节活动以“生态健康、国泰民安、长寿延生”为主题,生动地展示海南长寿岛、三亚长寿地、南山长寿景区形象,主要活动有大型文艺演出、老年太极拳表演、评选十佳长寿老人、百岁老人图片展以及游园、放生、撞吉祥钟、植长寿树、猜福寿谜、长寿谷登山等活动。

7、中国海南岛欢乐节

为了发掘和提升海南的旅游文化,由汪啸风省长提议、海南省旅游局牵头策划,并和省有关部门、海口、三亚等市县于2000年11月创办了中国海南岛欢乐节。该节由海南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主办,每年11月举行。作为新策划的旅游节庆活动,该节的特点是“旅游搭台,唱旅游戏”。通过在各市县、由旅游界为主并吸引社会各方面参与举办的各种旅游和娱乐活动,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了宽松欢快的旅游度假环境,塑造了海南“欢乐海岛、度假天堂”的旅游形象。

8、三亚天涯国际婚礼节

1997年11月18日,三亚市政府举办首届“三亚天涯国际婚礼节”,主要接受国内外新婚夫妇报名,也接受结婚数年的夫妇参加。婚礼节中举行一系列婚庆活动,同时在美好的椰风海韵中举行各种有趣味、有纪念意义的旅游活动。首届“三亚天涯国际婚礼节”之后,每年的11月三亚都举行天涯国际婚礼节。

10 景点篇 ●海口站

海口山火山群│雷琼世界地质公园 (4A) 石山火山口位于海南岛北部(又称琼北),毗邻海口市,与琼州海峡相依相望。

这里的火山生态广场、气势恢宏的登山道、千姿百态的古树长廊、万年前的火山喷发口遗迹,还有那纯朴的乡土风情、特色的手工艺品、山乡美食等,已成为省城近郊的旅游热点,是海南省优秀旅游景点之一。

海口假日海滩旅游区(4A) 位于海口西部的庆龄大道旁,左沿是葱翠的木麻黄林带,其间错落着度假村、宾馆、游乐场等;右沿是碧波万项的琼州海峡,海南船只穿梭,犁银溅玉。海滩全长6000米。这里阳光、海水、沙滩、椰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自然画面。 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 (4A) 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位于海口市秀英区东山镇,距海口27公里处,是中国首家以热带野生动植物博览、科普为主题的公园,是海南省重点旅游项目,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目前整个园区面积达2000余亩,世界的珍稀保护动物200余种,数量达4000余头(只)。 海口五公祠(3A) 在海南思古抒怀,一定要去五公词。该祠位于海口市区与琼山市接壤处,由五公词、苏公饲、观稼堂、学圃堂、五公精舍、琼园等一组古建筑群构成,人们习以五公祠统称。有“海南第一楼”之誉,海口市八景之一的“圣祠叠彩”就在这里。 ●琼海站 琼海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4A)

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景区坐落在美丽的东屿岛上,是博鳌亚洲

11 论坛年会的永久性会址,是诠释博鳌文化的所在地。景区里宏伟气派的现代建筑、智能化的会议设施、动静相宜的高尔夫球场、河海交融的旖旎风光、古老动人的美丽传说,演绎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琼海博鳌东方文化苑(3A) 博鳌东方文化苑由海南晓奥集团开发。海南晓奥集团是海南博鳌特别规划区的始开发商,集团领导人是有“博鳌之父”称为的蒋晓松先生,博鳌东方文化苑是蒋晓松策划并成功创办了“博鳌亚洲论坛”后,顺应中国对外“和谐发展”,对内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潮流,借助佛教 “六和敬”、“和中最上”的文化精神所策划创建的一道人文风景线。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3A)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是为纪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诞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而建造的文化旅游区。位于琼海市加积镇街心公园,雕像由花岗石雕刻而成,坐北向南,高3.7米,连底座总高6.8米。座基石板铺设,四周呈六角形,围以石栏杆,占地面积40平方米。雕像后面是园林花圃等。雕像将红军女战士脚穿草鞋、肩背竹笠,风尘仆仆的一代巾帼英雄的气概充分展现。 ●万宁站

海南分界洲生态文化旅游区(4A) 分界洲生态文化度假区座落于海南省海口=三亚东线高速公路牛岭15号出口处,是一个极具热带海岛风情特色的海岛型景区。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海岛地形、地域文化等,分界洲有“美女岛”、“观音岛”、“无名岛”、“睡佛岛”、“冰火岛”之誉。从海口出发到分界洲是174公里,由三亚出发则只有68公里。 兴隆热带植物园(4A)

近年来,兴隆热带植物园大力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开展热带植物观赏活动,为游客提供一个热带植物观光、休闲场所;开展农业科研考察活动,为农业专业团体进行考察、交流、合作研究提供试验示范

12 基地;开展农业科普教育活动,为青少年提供热带农业科普知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开展农业耕作、收获活动,为旅游者提供参与农业活动的实践和乐趣。 东山岭风景名胜区(3A)

东山岭风景区在万宁市东2公里处,因三峰并峙,形似笔架,历史上又叫笔架山,是海南开发较早的旅游景点之一。曾与五公祠、鹿回头、天涯海角等景点齐名,素有“海南第一山”之称。 兴隆亚洲风情园(3A) 风情浪漫,椰风海韵醉游人。景色如画,温泉奇特,在兴隆华侨旅游度假城,利用自然景观兴建亚洲风情园,游客可以在园内了解到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新加坡及印度等国家建筑风格。 万宁日月湾海门 (3A)

日月湾海门游览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海南省万宁市日月湾海边,距离海口市168公里,三亚市87公里,从东线高速公路日月湾入口进入景区只有500米。是一处具有特色自然海洋文化(海门石景)和台湾风情文化的风景区。 ●保亭站

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槟榔谷(4A) 槟榔谷由原住民黎村、原生态苗寨和原神秘雨林三大板块组成,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形态的集观光游览、休闲娱乐、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复合式旅游风景区。景区软硬件设施齐全、景色秀丽多姿、民族味道浓郁、娱乐项目富有特色、服务质量上乘,年总客流量超过60万人(其中外国游客5万人以上),被评为海南省游客满意十佳景区及十大最佳特色魅力旅游风景区之一。 海南呀诺达欢乐雨林 (3A) 呀诺达热带雨林景区是中国唯一地处北纬18度的真正热带雨林,是海南岛五大热带雨林精品的浓缩,是最具观赏价值的热带雨林

13 资源博览馆,堪称中国钻石级雨林景区。景区距三亚市仅35公里,距凤凰机场52公里,是名符其实的三亚后花园。 ●三亚站 三亚大小洞天 (5A)

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古称鳌山大小洞天,位于三亚市以西40公里处的南山西南隅,总面积22.5平方公里,枕海壁立,为崖州古城之南面屏障。这里,崖州湾弧弦百里,碧波万倾;鳌山云深林翠,岩奇洞幽;山海之间宛如一幅古朴雄壮的长卷画图。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如今成为以传统的中国道家文化为主题,融热带海滨风光、民俗风情、休闲度假为一体,聚道养生、道家人文景观、道家文化艺术为一体的风景区。 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5A)

南山文化旅游区位于三亚南山,距市区40公里,游览区以北有255国道和海南环岛高速公路通过。其主要建筑有南山寺、南海观音佛像、观音文化苑、天竺圣迹、佛名胜景观苑、十方塔林与归根园、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素斋购物一条街等。 三亚天涯海角(4A) 天涯海角风景区(必游)出三亚市沿海滨西行26公里,到达了马岭山下,便是“天涯海角”奇景。游客至此,似乎到了天地之尽头。这里记载着历史上贬官逆臣的悲剧人生,经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描绘,成为我国富有神奇色彩的著名游览胜地。这里碧水蓝天一色,烟波浩翰,帆影点点,椰林婆娑,奇石林立,那刻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海南南天”等巨石雄峙海滨,使整个景区如诗如画,美有胜收。 蜈支洲岛(4A) 作为中、高端旅游者必选的海南旅游景点,蜈支洲岛集热带海岛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于一体。 岛上绮丽的自然风光,极具特

14 色的各类度假别墅、木屋及酒吧、网球场、海鲜餐厅等配套设施,和已开展的包括潜水、半潜观光、海钓、滑水、帆船、帆板、摩托艇、香蕉船、独木舟、拖曳伞、蹦跳船、沙滩摩托车、水上降落伞、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30余项海上和沙滩娱乐项目,给前来观光和度假的旅游者带来原始、静谧、浪漫和动感时尚的休闲体验。 三亚亚龙湾(4A) 亚龙湾位于中国最南端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市东南28公里处,是海南最南端的一个半月形海湾,全长约7.5公里,是海南名景之一。亚龙湾沙滩绵延7公里且平缓宽阔,浅海区宽达50-60米。沙粒洁白细软,海水澄澈晶莹,而且蔚蓝。能见度7-9米。海底世界资源丰富,有珊瑚礁、各种热带鱼、名贵贝类等。年平均气温25.5°C,海水温度22-25.1°C,终年可游泳,被誉为“天下第一湾”。 三亚大东海(4A) 位于距三亚市区3公里的兔子尾和鹿回头两山之间。月牙形的海湾,辽阔的海面晶莹如镜,只见金沙融融,阳光、碧水、沙滩、绿树构成了美丽如春,水暖沙平,冬季水温在18°C-22°C,是冬泳避寒胜地和渡假休闲者进行潜海观光、海水浴、阳光浴的理想之地,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四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三亚鹿回头风情园(3A) 鹿回头风情园是一个以民俗风情和爱情传说为主题的公园。是一个自然风光和人造景观完美结合的景区。 鹿回头风情园位于三亚市河东区鹿回头半岛西北侧鹿回头岭脚下。占地210亩,园境依山傍海,绿椰古木环抱,自然风光独好。

省情

省情

省情市情

省情、市情

安徽省情

安徽省省情

省情部分

省情征文

省情教学计划

省情论文

海南省省情
《海南省省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