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社会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06:58: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民族地区社会保障现状和困境

作者:潘祖宇

摘要:农村民生服务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多个方面对我国农村民生服务保障状况的分析,得出现阶段我国农村民生服务保障体系中存在保障水平低、社会化程度低、覆盖范围窄、投入不足、法律制度缺失等诸多问题,以期对建立健全农村民生保障保障体系有所帮助。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党中央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现又一重大举措,通过奠定坚实的社会保障基础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暑期与县社保局一道对交岔乡展开群众工作,重点就民生服务保障进行专题调研。现就结合在交岔乡开展的调研情况,针对本乡的社会保障服务现状,如何解决一些问题谈一些认识。 关键词:民生服务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

一、目前我镇民生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

民生服务保障中心是交岔乡人民政府所属不定级别全额预算的事业单位,现有人员编制7名,其中:财政工作人员3名,民政工作人员2名,属财政部门、民政部门和乡镇双重管理;统计及培训工作人员1名,职业介绍及社会保险工作人员1名,属于乡镇管理。

(二)工作职能:1

我乡民生服务保障中心坚持以服务民生为核心,在编制部门批复的乡镇民生服务保障中心具体职能的基础上,根据彭阳县编办《关于彭阳县乡镇“三定”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乡工作实际而整合形成的。集中了乡财政所财务管理、民政办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农技服务中心的农业直补、农机站农机补贴、劳动服务站创业就业、劳务输出、村级财务监督方面的职能,主要承担镇财政收支管理、预算编制、粮食和种子补贴、家电下乡补贴、农机补贴、农村各类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障服务、创业就业、劳务输出、村级财务监督管理工作。

(三)业务情况:

一是认真做好预算编制工作,为经济活动提供保障。坚持“乡财县管”制度,遵循“完整统

一、收支平衡、真实可靠、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和“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在确保乡村干部工资性支出的同时,大力支持农 业、教育、社会保障、道路建设、计划生育等重点建设,为乡政府经济活动按计划正常运行、政权正常运转提供可靠的财力保证。确保了乡村政权建设和全乡稳定。

二是积极推进税费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开展粮食、农资实行补贴。对农民购买彩电、冰箱、洗衣机、电脑等家电产品和摩托车,积极配合农机部门做好农机补贴工作。截止目前,共发放家电下乡补贴资金59469.47元,补贴户数达到236户;。积极做好新型合作医疗参合、农村养老保险宣传参保工作;全乡新农合参合人数8785人,收缴参合资金263550元,参合率达到了89%。

三是加强项目建设,努力培植财源。认真做好项目的申报、审批和资金管理工作。及时申报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四是强化就业创业培训,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制定了2011年培训计划,分解了目标任务,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加大农民创业就业培训,举办特色培训、畜牧养殖培训、特种行业培训;不断强化服务,加大有序的劳务输出力度,使劳务工作有专人、有场地、有制度,底子清、任务清、目标清、基地清,网络全。

五是关注弱势群体,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抓好低保金的及时足额发放工作,切实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为全乡低保户和困难群众做好医疗救助、大病医疗救助工作,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特别是低保户无钱看病的实际困难。

六是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成立乡村级财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按照“村财村用镇管”的体制,对村级财务实行“五权不变,依法委托代理制”。即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财务审批权和监督权不变,开展村级财务管理。

(四)管理体制:

乡民生服务保障中心以财政和民政工作为中心,切实加强基层社会民生服务,采取了财政所、民政办、劳动和社会服务站“三合一”的方式进行管理,工作中将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对象、标准、程序和政策依据,以及乡基层站(所)办理事务的程序等公布给群众,让群众接受监督,落实党的惠民政策。与便民服务中心的区别在于,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而不单是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

(五)平台建设:

交岔乡民生服务保障中心有办公室4间,设村级财务委托代理中心1个,实行独立办公;中心统一配备了办公桌椅、档案柜、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网络信息实现县乡联通;制定了《交岔乡民生服务保障中心工作流程》、《交岔乡民生服务保障中心工作制度》等工作制度,并统一制作上墙,达到管理到位、服务到位,初步实现了民生服务中心建设步入规范化。

二、存在问题

1、管理体制不顺、正常运行难: 民生服务中心应“政府主导,财政主管,部门参与,形成合力”,但由于从上到下缺乏一整套管理机制,使得各部门各自为阵,合力不足。

2、财源建设慢,收入增长: 中心抓财政收入已成为乡民生服务保障中心工作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目前的乡民生服务保障中心基本上是一个“吃饭”财政,对民生建设根本无力投入资金,财源建设成了纸上谈兵,收入增长乏力。

3、中心责大权小,正常运转难: 乡政府是责大权小的政府,却承担了太多的工作任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许多事情都最终要落实到乡上。乡民生服务保障中心是最苦的财政,没有自己稳定的收入来源。但群众对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与乡民生服务保障中心收入的来源形成鲜明对比,常常是没有这方面的收入,却有这方面的支出。比如道路、桥梁建设,全乡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收入,却要承担这方面的义务,于是只能拆东墙补西墙。

4、可用财力少,民生服务难: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民生服务保障中心收入“蛋糕”越做越小,据统计,免征农业税后,乡民生服务保障中心可支配财力更少了。但在减少乡财权的同时,乡事权却比以前有所增加,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社会保障支出、农村卫生、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等等。支出的压力又日益加重,在财政保支出、保运转的压力困难的情况下,根本无力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5、保障范围窄,社会救助难: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带动下,全乡社会保障的范围和标准在逐年扩大和提高,困难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了基本保障,但保障水平层次较低,救助政策比较有限,受资金和指标限制,全镇仍有很多困难对象不能及时得到救助;结构性失业矛盾仍然存在,困难群众就业难度大,家庭贫困状况得不到根本解决,如:低收入群众的住房条件未能得到有效改善,无力建房现象普遍存在。

6、劳动者素质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 力,劳动力总量与劳动力素质结构的彼此困扰,新生劳动力与失业人员的相互交织,导致就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每年将向城镇和非农业领域转移,就业面临着来自城乡的双重压业压力越来越大。而全乡本身能提供的就业机会非常有限,劳动力转移输出困难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三、建设规范化民生服务中心的几点建议

目前民生服务中心所面临的问题,是在中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是体制不完善的具体表现。要逐步解决民生服务中心问题,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大对民生服务保障中心的政策倾斜: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调动服务民生的积极性。以提高综合素养为重点,转变工作作风为目的,加大工作人员培养力度。加大乡民生服务保障中心人员配备力度,不断充实服务力量。建议每年从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一批热爱基层服务工作、勇于开拓创新、素质好、能力强的优秀青年,安排到乡民生服务中心工作,既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又为乡发展输入新鲜血液,增强乡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2、增强乡民生服务保障中心实力:2

发展农村经济,培植乡财源是民生服务中心各项工作的“牛鼻子”,是乡民生服务保障中心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一是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夯实基础财源。二是要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建设新兴财源。三是要稳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开辟亮点财源。同时,建议抓好土地出让转让收益、基础设施建设收益,不断扩大补充性财源。

3、调动中心聚财理财积极性: 大限度地照顾乡民生服务中心的利益,确保乡政权的正常运转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全面要坚持“财力向下倾斜、缺口上移”的要求,以事权划分财权,以财权决定事权,最实行综合预算管理,逐步规范转移支付办法,对乡民生服务保障中心收入进行必要的调节,逐步缩小财力需求差异,均衡乡公共服务水平,确保中心有履行职能所需的基本财力。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认真落实好社保政策。完善城乡低保政策,拓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范围,最大可能的实现应保尽保,力争让更多的困难群众生活得到保障。二是建立完善相关保障制度,确保政策惠及于民。三是不断加大社会救助力度。进一步完善疗救助政策,放宽救助条件,扩大大病救助病种,提高救助标准;规范灾民救助制度,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多渠道救助特殊困难群体,扩大救助范围。

5、推进全民创业: 一是大力发展镇域经济,统筹城乡就业。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为抓手,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和服务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的岗位实现就业。二是积极挖潜创业项目,推动全民创业。正确引导创业人员创办适宜经济发展的致富产业,全面落实小额贷款政策,最大限度地保障创业人员成功创业。三是加快发展农家乐旅游,促进农民自主创业。规划发展以农家特色美食,乡村娱乐休闲,乡村度假养生为主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带动就业。四是继续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活动,实施外出务工人员订单培训,定向输出计划,力争使更多的

3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

*【作者简介】 潘祖宇,学号:2012210230,法学院,法学,联系电话:18271399605。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社会实践报告民族政策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调查报告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业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业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论文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调查报告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辨析题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填空题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社会实践报告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社会实践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