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康社会体育特征及评价体系

发布时间:2020-03-02 06:09: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康社会体育特征及评价体系

作者:汪晓萍来源: 政法司理论处发布时间:2006-11-02

字体:【大】 【中】 【小】

1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小康社会中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

1.1 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创造性地批判、继承、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小康社会”的基本思想,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800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1991年,国家13个有关部门,联合参照国际标准,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中小康社会的内容,确定了16个基本监控指标和小康临界值,国家统计局用综合评分方法对16个指标进行测算,1990年全国小康实现程度为48%,2000年为96%,即可以说2000年我国已实现“总体小康”的标准。值得一提的是,在这16个指标体系中,除了第11项(人均预期寿命70岁)和第13项(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两项指标与体育有一定的关联外,总体而言缺少反映小康社会中全民体育水平、体现体育事业进步状况和体育工作总体效果的明确的指标。

1.2 小康社会中体育的基本特征

体育是社会主义事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小康社会的实现,也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体育现代化的实现,从另一个侧面而言,体育现代化是小康社会体育追求的目标和应该具有的特征。

体育现代化的过程主要指体育体制的民主化、体育管理的法制化、体育生活的多元化、体育设施的智能化,以及体育观念的理性化等的发展变化过程,这种转变的动力从根据上而言是产生于人类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后所获得的空前增长的知识,尤其是空前增长的体育知识,相对而言,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总体现代化水平还不高,体育现代化也刚刚提上议程。所以,中国现代所奋斗、追求的体育现代化,实际上是以目前发达国家及地区的体育发展水平和状态作参照系,朝着体育现代化的理想目标加速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如上所述,体育现代化是小康社会体育追求的目标和基本特征。体育内容现代化是体育现代化的核心,通过体育内容的现代化确保全面贯彻体育方针、政策、法规,体育内容的现代化决定着整个体育工作的运行与发展。本研究所指的体育内容现代化,主要指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以及体育产业的现代化。当然,小康社会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其体育现代化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在内容上会有所增加。因此,体育现代化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推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体育社会化既是体育面向社会,深入社会,全社会办体育,增加体育人口,同时也提高社会体育水平。“全民健身运动”和“奥运争光计划”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方针,其实施的成败和效果将是体育现代化的两大外部表现,竞技体育的水平体现在奥运奖牌数量,而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全民身体素质水平则可以用社会体育普及、开展程度来衡量。

竞技体育的现代化对我国体育事业的整体、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竞技体育的现代化程度往往要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紧紧联系在一起,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逐步走向辉煌和成熟,而与之紧密相连的世界体育发展也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各国和地区对金牌的争夺更加重视。 第二,竞赛活动

日趋频繁、导致传统训练观念发生变化。第三,科技含量不断增大,成为运动员成绩增长的重要因素。第四,体育的产业化、商业化、职业化对竞技体育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面向21世纪的中国学校体育应具有如下现代化的特征:第一,学校体育目标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第二,学校体育向着追求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第三,学校体育向着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第四,学校体育初步向整体化方向发展。第五,学校教学方法与手段向着多样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第

六、学校体育管理逐步向着科学化发展。

体育产业是以体育活动和体育产品为主要内容,通过体育健身、娱乐、体育竞赛、表演、培训以及体育技术、信息咨询的方式,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领域的产业。体育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起点相对较低,如何发展体育产业,如何建立和培养体育市场,以及如何把我国的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纳入国际一体化和全球化的体系是我国体育界面临的重大挑战,更是实现国家整体体育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如上所述,小康社会的体育发展是动态的、综合的、系统的过程,它同小康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 小康社会体育特征的国际研究

2.1 小康社会的指标的比较研究

“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经济建设方面的要求,那就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年的3000美元左右,从而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我国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50美元还应属于下中等国家的水平, 2000年的恩格尔系数城镇和城市总计37.9%,乡村为47.7%。乡村仍处于小康型社会比较低的阶段,城市和城镇进入富裕型的较低阶段。我国由于人口众多,使得享有卫生设施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较低。就全国来说,享有卫生设施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29%,2000年增长到38%。在这个增长中,城市的增长率却大大高于农村的增长率。2000年,虽然我国享有卫生设施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高于印度的31%,却低于孟加拉国的53%,也低于印度尼西亚的66%,更低于伊朗的81%。即使是在发展中国家中,我国也算是比较低的。

社会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往往使老百姓的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世界平均预期寿命在1990年为65.3岁,2000年增加到66.5 岁。我国的平均预期寿命,1990年是70.8岁,2000年达到了71.4岁,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比较高的。

2.2 小康社会体育特征的国际研究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国民的收入水平还是恩格尔系数都表明:我国现阶段还处于小康社会初级阶段,我国享有卫生设施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还比较低,使得我国婴儿的死亡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平均预期寿命自然也就比日、美等强国要小得多。正因为如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体育是以群众体育为主体,而群众体育有广义和侠义之分。广义的群众体育是相对于高水平竞技体育而言的,以全体社会成员中广泛开展的,人们以身体运动作为主要手段,对自己的身心进行锻炼,获得娱乐享受,提高健康水平,在身心健全发展上不断超越自我,并促进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进步的大规模社会活动。近年,群众体育在国内逐步被社会体育所取代。

2.2.1 社会体育的国际研究

社会体育在世界各地的兴起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人们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的机会和时间大大减少。又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出现了社会老龄化的现象。大量人口集中到城市,城市人口高度密集,人与人的社会距离缩短,大规模的社会体育活动成为可能;同时,大型体育设施和体育场所的建立也成为一种必然的社会要求。在各行各业中,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数越来越多,长时间伏案工作所造成的“运动不足”、“肌肉饥饿”影响了人体的健康,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问题。由于工业发达国家职工余暇时间普遍延长。在日本,工资照发的例假,每年共148天;美国每人每年的工作时间,比世纪初减少1 / 5到1 /4。大量的余暇时间为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时间保证,人们的余暇时间也需要大量的体育活动来充实。

我国体育人口总数与工业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据1992年英国体育理事会的统计,英国有45%的公民每周参加3次以上体育活动(每次30分钟以上),1990年加拿大有48%的公民参加了这一类型的体育活动,1994年芬兰这一指标33%。西方国家每周参加3次以上体育活动的人口比例明显过于中国。

2.2.2 竞技体育的国际研究

作为“奥运争光计划”的竞技体育运动,在我国体育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成功与否,对于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民而言,振奋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的远期目标应定位于“重点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大国”。当今竞技体育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综合实力的竞争。就其本质,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优秀的体育人才,因此,后备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其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进入市场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随着我国计划经济的转型,“举国体制”的竞技体育也开始发生变化,但由于项目的不同特点及体育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还没有完全脱离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绝大部分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由国家负担,虽然有的学校办起了高水平运动队,但在全国范围内并没有形成大的气候,加之经费的原因,高质量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生源有限,无法和高水平专业运动队竞争抗衡。

2.2.3 学校体育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一直是以增强体质,进行“三基”教育,以及培养道德意志品质作为框架的主体,我们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要形成自己的特色:第一,努力使社会与个人发展相统一;第二,要把体育寓于育人之中;第三,要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美国学校体育教育没有国家统一实施的教学大纲,但大致可分为:教育型大纲;能力型大纲;动作教学型大纲;游戏型大纲几类。其特点是内容项目多,选择性大,重视节奏运动和娱乐运动。突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第二,发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第三,实施国家提出的一系列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水平的措施。美国各州的教育管理部门乃至学校都有很大程度的自由,教学内容取决于州或学校的经济状况、学生数量和其他许多条件。各州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都把下列项目列为最普及的教学内容:足球、篮球、体操、田径、排球、棒球、垒球、橄榄球等。在许多学校游泳、网球、射箭、羽毛球、跳绳、韵律操、高尔夫球、曲棍球、自卫等也被列入体育教学大纲。

日本在关于身体教育内容方面则偏重于身体健康和健康生活的理解及对身体安全的保护。在体育技术方面,日本重视运动能力和活动力的培养,对运动技术的掌握要求很少提出。在学习体育知识方面,日本重视保健任务,而且重视思想品德的培养,体育的内容和实践联系较为紧密,比较重视所在集体中的主动性及责任,有明确培养学生体育爱好的任务等。在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是以教师为中心。改革开放后,受素质教育等思潮的影

响,学校体育教学研究层出不穷,如情景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小步子教学法”和“小群体教学法”等。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3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我国学校体育课外活动一方面贯彻自愿参加的原则,另一方面又有一些制度上的限制,这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需要,同时也与我国社会体育设施较差,学生在校外缺乏锻炼条件有关,从而形成了我国学生课外体育以校内为主的特点。

在我国,学校体育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工作已形成制度,在全国(除西藏自治区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学校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试点工作。就近阶段发展情况看,我国学生体育竞赛无论是在规模上、数量上都较以前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体育竞赛现行体制还不能完全同我国学校体育根本任务相吻合,理论和实际存在着一些差距,因此要尽快理顺各方面的关系,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2.2.4 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在我国是1985年被正式列为第三产业,体育产业的性质得以确定。但与世界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产业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国外体育产业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阳光产业,而在我国体育产业占GDP的产值比例仅为0.2%,这与我国体育产业进步较晚,对体育产业理念认识不足有一定的关系。

3 我国小康社会体育发展的评价体系

3.1 小康社会体育发展的相关研究

经调研,发现近年来以我国体育界许多学者对于小康社会中体育的相关问题和领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如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遗憾的是,目前尚无人对小康社会体育的基本特征进行总体的研究,没有对小康社会中体育应该达到的整体指标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所以,本报告将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小康社会体育的基本特征及其评估体系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

3.2 评价体系的研究方法

先运用文献资料法在初选120项指标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确定4类40余项能够反应小康社会体育的基本特征及其评价指标,作为第一轮专家评价指标内容。再运用特尔斐法请专家学者根据指标本身的性质、自己掌握的国内外信息及自身的经验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评判,并进行统计,采用保留目标群中内涵丰富、综合性强的指标,剔除意义相似指标的方法,选择了关键的、有代表性的10项作为操作指标。最后运用统计学方法根据指标之间的相似性,运用多元统计中的聚类方法进行判断。

3.3 小康社会体育的基本特征及其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本课题将分四大类来反应小康社会体育基本内容,即一级指标,分别是: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体育产业,其中能够反应小康社会中社会体育特征指标的有12种,竞技体育指标的有12种,学校体育指标的有12种,体育产业指标有10种,指标排序不分先后,总共46项指标。

本研究是建立在社会学的应用基础上,着眼于小康社会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测性,故选择了综合评分方法。确定评分标准,是综合评分法操作程序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它是在指标权重已经确定了的情况下,将每个二级指标所能收集到的数据,按数值的高低分成若干组,分组越多,准确性越高。如分成10组,即10等分,可赋予1~10分,也可赋予10~100分,本研究取1~10分。根据是根据每个指标中预想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确定的。

3.3.1 社会体育指标体系分析

平均每10万人拥有的体育场馆数量,意大利212个,瑞士220个,德国248个,芬兰

457个,日本260个,中国50.82个(根据原国家体委计财司的调查,至1996年末,全国共有体育场地设施615693个,即平均每10万人拥有50.82个),因此,达到发达国家每10万人200个以上的体育场馆数量,将是我国小康社会体育设施发展的方向。

体育人口。体育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40%。1992年英国体育人口为45%;1990年加拿大为48%;1990年加拿大为48%;1994年芬兰为33%。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体育人口在1996年31%的基础上可望平均增加5%以上。

国民体质。国民体质合格率≥78%。据1997年全国成年人体质监测结果表明,全国成年人体质合格率为71.40%。从未来国家社会发展现状出发,从吸引群众参与健身,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国民体质水平的角度出发,国民体质合格率应达到80%以上。

社会体育指导员。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数≥6.5%。目前发达国家如日本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5人。虽然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起步较晚,但自1994年《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正式颁布实施后,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发展迅速。

国民平均寿命。按照《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颁布的标准,小康社会国民平均预期寿命70岁。

体育消费。体育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地位和比重,常常可以反应出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文明程度。战后主要经济发达国家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变动较大,如美国 1940~1982年,按当年价格计算,文娱体育开支从85亿美元增加到1267亿美元。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用于体育消费的比例也有所增加,但从总体而言,水平仍然不高。

3.3.2 竞技体育指标体系分析

奥运会奖牌数量和排名。为了与体育大国、体育强国的地位相符合,在奥运会上奖牌与名次必须稳定在前三名以内,这自然也与小康社会竞技体育的基本特征相适应。

体育单项国际比赛名次。巩固优势项目,提高弱势项目,既是进一步巩固体育大国、强国的优势地位,也是即将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需要。

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寿命。30岁正是运动生涯步入巅峰的开始,而在中国体坛,30岁以上的老将却凤毛麟角。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一个冠军运动寿命越长,培养的成本就减少,由金牌产生的繁衍效益就越大越高。

优秀运动员的受伤率。中国运动员的运动寿命通常比外国运动员短,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带病、带伤坚持训练”的传统观念,往往也是导致我国一些运动员过早因伤病退役的原因之一。所以,就优秀运动员总体受伤率而言,除了射击等少数运动项目而言,受伤率几乎达到100%。

体育后备人才。在众多奥运项目中我国除乒乓球、体操、羽毛球、举重、游泳等少数几个项目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外,其他项目的运动水平与世界水平差距较大。

我国竞技队伍在1994年需要有3883.5人的投入才能产出1个世界冠军,1995年需要由3162.3人才能产出1个世界冠军,1996年则需要 4399.1人才能产出1个世界冠军。上述这些相差悬殊的数字表明: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金字塔”的比例失衡,塔基过宽、塔身过大,塔尖过小,即我国竞技体育的“成材率”较低。意味着国家的投入越大,竞技体育的投入/产出的比值越大,而塔尖越小则经济效益越差。

优秀教练员、运动员的文化程度。我国大部分优秀教练员都是运动员出身,就专业水平而言,具有相当的训练、教学经验,在科学训练上,由于受到本身理论水平的影响,明显存在着不足。近些年来,优秀在役或退役运动员选择了进入高校学习、深造,有望改变文化水平不足的现象。

4 建议

我国小康社会体育的发展应以少数首位型城市为核心,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津京地区为先导,以经济发展快速的城市为重点,从而带动农村地区和广大边远地区

的体育发展。尤其应该抓住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有利契机,来培养国民的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以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为基础,拉动体育产业和竞技体育的发展从而全面实现我国小康社会体育现代化的局面。

作者:汪晓萍(南京师范大学)

孙庆祝、马玉芳、李先国、胡牧、徐武

论述网络信息资源特征及评价体系

多元化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及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评价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探讨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实施问题解析

自我评价体系

幼儿园评价体系

自我评价体系

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小康社会体育特征及评价体系
《小康社会体育特征及评价体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