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法制征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04:38: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教育科学发展 ——————论法制教育方式的转变

院野

法制教育是处于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学校教育开展的重要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法制教育在实践中愈发显现出它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今年是实施全国“七五”普法的第二年,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尤其是作为正处于青少年成长关键时期的中学阶段的教师,更需要自己首先深入了解普法,领悟普法的核心思想,法律关系本座说的创立者、历史法学派主要代表萨维尼提到:“解释法律是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是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学校普及法制教育,其本质上也是解释法律,进而才能对学生进行精准、高效的法制教育。

在大学期间,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了修读法学双学位,在我即将迈出校门步入社会之前,法制在国家和社会中就已经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法制观念不断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我们这一代,深知法律对于国家社会乃至个人公平发展所发挥的千钧作用。当面对不法分子时,法是刚健中正的;当面对正当权益受到侵害的弱势一方,法又流露出了柔软温和的一面。当今大众所处的法制社会,是古今多少仁人志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誓死捍卫才换来的。因此,应当缅怀并倍加珍惜之,但是,法与其他事物所不同的是,珍惜

1 法制社会的最佳途径不是将法治精神“压箱底”,而是不断地去运用它。现代实用主义法学创始人霍姆斯曾经说过:“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中渗透法制教育,让一代代人去运用法、检验法、改进法,守护法治的信念。

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尚可能让大众正确认识,但是把法制教育运用于实际,操作的结果却难以谈得上令人满意。正处于青春期并对于多彩世界充满浓厚兴趣的学生,却难以对枯燥的法律法规提起兴趣,法制教育界对此也有迫切的声音,例如:用彩色图片示范,用卡通人物讲解。但是,我认为这只能“治标”难以“治本”,在下文对于学校法制教育方式的改进,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法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并且首先从内而发地要求自己。法,即是规矩方圆,《淮南子》有云:“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与学生生活最贴近的规矩就是学校的校纪与班级的班规。我们的教师不妨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制定班规,教师只是负责帮助学生润色语言,学生自己制定的班规,肯定会比强加于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的班规更能让他们有纪律地遵循,同时在制定班规的时候,也为他们传递了这样的法制理念——————法,来源于大众之间的契约,需要每一个成员认真遵守。

学校教育的每时每刻,都可以渗透法制教育。教育最佳的契机,就在于教师紧紧抓住事件发生后的电光火石之间,及时地开展相关教育。而法制教育更是如此,这就需要首先教师本身要对于中国特色社

2 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全面细致的了解,不至于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提升到法制教育的层次时,一时语塞,大脑空空。在教学工作之余,应该深入学习宪法相关法、民法、刑法、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及道路交通法规等方面的法律,充实并扎实自己的法律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在即时性的法制教育中游刃有余。

《民法》的精神在学校教育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我的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曾经遇到过学生之间发生这样的纠纷:学生甲借给学生乙某物品,乙又把该物品借给了学生丙,学生丙把该物品丢失,这时应该由谁承担该物品的赔偿责任?学生之间,虽然说同窗情谊首冲,丢失的所借物品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涉及到贵重物品,没必要上纲上线,提出让学生进行赔偿的要求,应该进行和解协调。但是,应当借妥善处理这类事件的契机,向班级同学开展《物权法》中关于合同关系法律常识的宣传教育,并把事件详细剖析解读:在这个问题中,该物品的物权(即所有权)始终是属于学生甲,学生甲借予学生乙只是涉及该物品使用权的变更。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学生甲与学生乙之间围绕该物品新产生的合同关系,而且学生乙在把该物品借给学生丙的过程中,并没有告知学生甲也没有征得学生甲的同意,学生乙对某物品不具有物权,理应不具备转借他人的权利。所以在学生丙把某物品丢失的这个纠纷中,学生乙应负主要责任,学生丙也应该负部分赔偿的责任。这个例子并不特殊,它发生在每一个班级中,教师通过剖析这个事件,解读蕴含其中的法律精神。这种借契机进行法制教育对的方式会让学生对于物权的概念了解得更为深入一些,并且班里的其他学生

3 也清楚了在借同学物品后,应该妥善保管,不可将物品在未经物权所有人的允许下,转借给他人。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查士丁尼法典中写到的:“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给学生传达出物权的概念后,学生慢慢会理解为何“公共财产不可侵犯”,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买卖不破租赁”的问题时,也会从物权的角度进行独立思考,准确的分析,从而尽可能地避免法律纠纷。

除了在时间上改变常规的法制教育方式,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在空间上进行方式的改进,也是实施法制教育的有力途径。教师可以采用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看真实法庭审判的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法律的威严性,让学生树立法令力行、法禁必止的法制观念——————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无论是尊卑抑或贫富,只要实施了违法乱纪的行为,在法律面前都要认真忏悔。有人也曾提出,让学生自己举办模拟法庭,但是,我认为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不适宜开展模拟法庭的活动,理由有二:一方面,模拟法庭较为费时费力,需要前期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中学阶段,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模拟法庭的开展容易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的作用。这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在空间上法制教育的变革方式,还是以观看模拟法庭或者真实法庭审判的视频为主。在观看视频之前,教师可以画出法庭审判现场的平面图,并分别说明每一个位置所坐的审判人员的职责,在相关知识铺垫好以后,可以使学生在观看中更加清楚模拟法庭中所展示的审判流程。

4 要增强学生守法用法意识,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可以适时地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法律思考。在中学生导致车损赔偿问题中,受损车主感动于中学生良好认错态度的让不让赔的问题,应与车损导致的该不该赔的问题分开来看。意大利法理学家切萨雷·贝卡利亚曾经谈到公民与的法律之间的关系:“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让学生不会认为自己是学生,身份特殊较为弱势,就可以博得社会的谅解,游走于法网之外。从而能让学生体会到体会到自己身上的一份法定的义务。

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愈加被国家社会所意识到,这是我们革新法制教育方式的动力。鲁迅先生曾说道:“同是不满于现状,但打破现状的手段却不同:一是革新,一是复古。”法治精神发展的滚滚车轮已将复古压得粉碎,唯有革新才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法制教育的出路。通过开展焕然一新的法制教育方式,不仅会让学生乐于学法,乐于用法,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们也能乐在其中,让学生最终内化法治精神,成为知法、守法、用法、卫法的新一代公民,这才是法制教育最理想的目标体现。

法制征文

法制征文

法制征文

法制征文

法制征文

法制征文

法制征文

法制征文

法制征文

法制征文

《法制征文》
《《法制征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法制小征文 征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