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9.14昌吉市林果产业发展情况汇1

发布时间:2020-03-02 22:02: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昌吉市林果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加快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的意见》及区、州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把发展林果业生产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和无公害绿色生产为保证,按照“规模调大,结构调佳,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生态三大优势,加快培育和发展林果产业,努力提高林果产业的特色化、有机化、规模化、产业化和效益化水平。下面,就林果业工作做简要汇报:

一、发展现状

目前,全市现有经济林总面积7.69万亩,其中鲜食葡萄2.58万亩;酿酒葡萄1.96万亩;榨汁葡萄0.51万亩;桃0.63万亩;苹果1.13万亩;李0.12万亩;杏0.27万亩;红枣0.09万亩;海棠0.11万亩;黑加仑、枸杞、沙棘、钙果等0.29万亩。果品年总产量5.47万吨,总产值17222万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1504元。占农业人均收入的16%。

二、葡萄产业布局及发展状况

鲜食葡萄主栽品种以红提为主,占总面积的80%以上,其他品种有巨峰、里扎马特、美人指、克瑞森等十余个品种,鲜食葡萄栽培区集中分布于三工镇二工村、南头工村;大西渠镇玉堂村;六工镇西五工村等乡镇村组,年产量3万吨左右,主要销往区外一些省市,如成都、重庆、上海、广州、深圳、福州等市,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鲜食葡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贮藏保鲜量也极 1 不稳定,全市有从事贮藏保鲜的企业和保鲜户达70余家,库存量在2万吨以上。注册登记的商标有天山金提、大漠红、玉樽、玉鼎、昌密。酿酒葡萄目前主栽品种有赤霞珠、梅鹿辄、蛇龙珠、霞多丽等,年产量达2万吨以上,集中分布在六工镇下六工村、新庄村,二六工镇、榆树沟镇、三工镇一些村组,基本上为新天国际酒业提供原料。2010年始我市依托昌吉果业公司大力发展榨汁葡萄,主栽品种为康克、康拜尔,目前集中分布在榆树沟镇,其它平原乡镇面积不大。

三、林果产品加工转化情况

近年来,我市围绕林果产业建设,引进和扶持了一批林果龙头企业。即以新天酒业为龙头发展酿酒葡萄产业;以昌吉果业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榨汁葡萄;以昌润蔬菜盐业公司为龙头发展鲜食葡萄储藏保鲜业。这些龙头企业为推动我市林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一定贡献。

四、发展林果业的主要做法

一是做好林果业协调发展和指导工作。按照在南部山区浅山逆温带发展鲜食杏,在中部绿洲农区主要发展葡萄及桃、苹果、李等时令水果,北部荒漠区(甘漠公路以北)主要发展酿酒葡萄的林果业发展规划,指导硫磺沟等牧区乡镇适当发展一定面积的鲜食杏,主要是做好已植杏园补植和管理工作;各乡镇大力发展榨汁葡萄,2011年栽植面积2万亩;在昌五路两侧发展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主要以紫香无核、美人指、红提、赤霞珠、梅鹿辄等葡萄为主。

二是加强技术培训,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市、乡林业技术推广部门的职能作用,搞好林果业技术开发、引进和推广 2 应用。依靠科技,加大对现有的林业科技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对特色林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我市深刻认识到要想林果业健康快速地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来支撑,就必须村村要有技术员,户户要有明白人,为此,我市在近几年每年都下大力气开展技术培训工作,造林前期就先对市、乡两级的林业技术员及部分种植户进行集中培训,同时聘请五名教授专家传授相关理论知识并长期进行技术指导,每年培训农民技术达2000余人次。

三是制定出台优惠政策,进一步增加对林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为加快推进我市林业发展步伐,市委、市人民政府及时制定出台了昌市党发1号《关于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 加快实现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及林果业质量管理补助资金发放及检查验收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为特色林果业发展提供了政策、资金和技术保障。2011年,市财政计划安排3500万元用于林果业发展,鼓励经济林采取整乡整村的规模化种植,对经济林示范园和整村连片当年种植500亩以上的经济林每亩补助500元,连续补助3年;500亩以下的新植经济林每亩补助300元,连续补助3年;新植防护林每亩补助200元;鲜食葡萄篱架改棚架每亩补助300元。同时安排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林果科技队伍建设和技术服务,不断提高林果管护水平。

四是强化服务,实行包乡定点,做到责任到人。为确保林果业的有序推进,近几年,我市实行市分管领导牵头负责,林业部门领导干部包乡镇,林业技术人员包村组的办法逐一明确任务,细化责任。在对全市林业系统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后全部将其人员分解到乡镇和涉农街道,狠抓林业生产任务的落实,为林果业发展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同时按照自治区林科院编制的绿色通 3 道规划,组织沿线各乡镇和林业部门专业人员深入农民家中,深入宣传加快林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以及本乡的优惠政策编印成宣传材料,讲述调整产业结构、种植经济林的意义、目的,宣传优惠政策,做好农民工作,充分调动农民发展林果业积极性。

五、林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农民还存有顾虑。一是农民对30年土地承包期结束后,林权的归属存在顾虑,对果园的投入、管理不敢做长远打算;二是随着葡萄面积的不断扩大,使用了部分耕地,影响了农民短期收入,部分农民还不能很好的处理当前利益和长期效益的关系,认识不到发展前景及经济收益;是对盛果后果品的销售存在顾虑;四是发展周期长,担心投入大、效益不高,特别是前两年没有效益。

2、技术力量支撑不够。现在林业系统的编制是按上世纪90年代林业面积定编的,并且很多乡镇没有按编制满额配备技术人员。近几年葡萄面积发展迅速,技术人员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求,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真正在第一线的熟练掌握管理技术的人员少之又少。

3、林业项目资金无法落实

2010年自治区把“三北”防护林工程及退耕还林配套荒山荒地造林项目纳入林业四大规划,新栽葡萄面积无法列入项目规划,造林前期投入大,农民负担较重,影响造林积极性。

六、今后的目标及打算

(一)加大特色林果业基地建设力度

打造乌昌大道两侧绿色经济林长廊,实现集旅游、采摘、观光、餐饮、休闲为一体的特色林果基地,提升林果业整体水平。 4 按照昌吉州“西葡东果”产业发展布局,在葡萄产业优势乡镇六工镇实行整乡推进。“十二五”期间,新增经济林总面积10万亩,其中葡萄8万亩,果品产量达11万吨,储藏保鲜能力由现在的2万吨,增加到6万吨,鲜食果品保鲜率达到40%,果品精深加工率达到60%以上,绿色果品率达到50%以上。林果业收入在全市农牧民人均收入中比重达到30%以上。

(二)做好特色林果储藏、保鲜与精深加工产业链建设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鼓励有序竞争,坚持优胜劣汰;尊重经营主体的选择,不搞强迫命令和“一刀切”。以市场为导向,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走特色产业化发展道路。

围绕特色林果产品优势产业带建设,依靠我市现有龙头企业,并引进、扶持一批龙头企业集群,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高林果产品附加值。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整合资源,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聚。加快制定产品质量标准,积极进行国产设备和引进设备选型,提高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程度。同时,改进包装,推行注册商标,并采用以果品个数为主、参考重量、按照标准计价的包装方式,取代传统的重量计价包装方式,尽快与国际接轨。依靠工业推动,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水果储藏加工问题,延长果品销售时间,增强竞争力。

(三)加强特色林果产品物流网络体系建设

立足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份额,提升林果产品竞争力。积极培育基地生产、产品研发、加工 5 贸易一体化经营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推进林果产品标准化、信息化、品牌化,建立以绿色食品为主的展示交易、加工保鲜、仓储配送、科研开发、信息处理、金融服务等一体化的现代特色林果产品物流网络体系。依托地缘优势、区位优势建立一个年吞吐量为500万吨涵盖全疆所有林果品种的新疆特色林果交易市场,通过发达的物流业来带动昌吉市特色林果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建设促进生态建设,生态建设推动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建立葡萄质量体系标准化

为加强我市葡萄产业发展,结合实际情况,出台昌吉市葡萄质量体系标准化,2010年到2011年3月份,已完成昌吉市葡萄质量体系标准化建设初稿,4月初,已邀请自治区、自治州和本市的经济林专家、种植大户、贮藏保鲜企业主及各乡镇林业站长对初稿进行了评审,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现正在进一步修改和细化,将反复征求多方意见和建议,定稿后将交由昌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发布。

(五)建立林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林果产品质量涉及人类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对林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建立林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形成覆盖全市林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昌吉市林业局 二0一一年九月十四日

红河州林果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关于加快林果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镇安县林果产业发展规划

林果产业观摩汇报

林果产业建设的自查报告

昌吉市人民医院发展简史

重庆市林业碳汇项目准入暂行办法9.14

某镇生物产业发展工作汇材料

中共石楼县委林果产业8.9(定稿)

旅游产业发展现状1

.9.14昌吉市林果产业发展情况汇1
《.9.14昌吉市林果产业发展情况汇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