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发布时间:2020-03-02 13:01: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朗读都是不可忽视的,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始终,讲究心到、眼到、口到,能有效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努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不断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关键词:朗读;现状;策略;兴趣

朗读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始终,讲究心到、眼到、口到,无论哪个学段,在阅读教学中,朗读都是不可忽视的,能有效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就是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奠定基础,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小学生朗读现状

在教学中,笔者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发现,在谈话中发现,如今朗读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 朗读兴趣低下调查发现,如今的小学生,喜欢朗读的不足三分之一,对朗读缺乏兴趣的超过一半以上,这部分学生在朗读时一般属于“滥竽充数”型,只是嘴巴做个样子,几乎不发音,即使发音也是很小声,害怕自己读错了,惹同学们讥笑,久而久之对朗读就越来越不感兴趣。

(二) 朗读缺乏感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时候学生朗读课文时,要么每一句末尾拖得老长,如同唱歌;要么语速过快,如同打仗;要么语速过慢,死气沉沉;要么毫无感情,甚至朗读得不整齐,与文章的语境完全不符。

(三) 朗读感情夸张在朗读中,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在朗读时感情过于夸张,严重超越了文章内容所需语调,导致语气过于虚假,误导听众,影响了整体的朗读。

二、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

近几年来,小学生朗读现状不容乐观,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时间紧、任务重、势在必行,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激?l朗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是培养朗读能力的前提,采用多种措施,对学生投其所好,因材施教,方可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1.转变朗读观念。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期末考试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只要期末测试取得理想的成绩就可以了,与平时的朗读没有任何关系。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朗读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帮助学生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教师范读。一直以来,大部分学生都把教师当成自己学习的榜样,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神圣的,朗读教学中,有时候教师在朗读指导中进行了千言万语,还不如教师以身示范,为学生进行范读,如教学《月光曲》时,由于学生的音乐素养有限,感受月光曲的情境还有一定的难度,由月亮从微波粼粼的海面上升起,越升越高,教师的范读帮助学生在朗读中指引了方向,掌握了朗读的技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3.及时鼓励。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的朗读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总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地批评学生朗读中的不足,对于学生朗读的闪光点、进步之处,要及时进行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4.朗读比赛。竞赛是众多学生喜欢的活动项目之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竞赛,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朗读比赛的形式可以有很多:个人朗读比赛、小组朗读比赛、男女生朗读比赛等,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朗读比赛,重在参与,名次第二,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二) 巧用多媒体近几年来,学校都配备了白板等多媒体设备,这些设备能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为一体,这些多媒体设备连接上INTERNET后,借助班班通、人人通等教育资源平台,教师、学生都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下载需要的课件、视频、图片等资料,使得资源共享最大化,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如:教学《伯牙绝弦》一文时,一曲《高山流水》是多么的令人神往,朗读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高山流水》这首曲子,让学生欣赏俞伯牙精湛的琴技,钟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能力,感受作者的意境,这时候再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品读感悟教材课后对学生的朗读要求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就是说朗读不只是读得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还必须读得流利,最重要的是要读得有感情,引导学生边朗读,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才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最终目的。如:教学《最后一头战象》一文时,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战象当时英勇奋战的场景――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才有村里人对嘎羧敬重,感受到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四) 朗读形式多样

小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对新鲜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在朗读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一成不变的集体朗读形式,势必严重影响了学生朗读兴趣,朗读的形式是多样的:集体朗读、小组朗读、个人朗读、分角色朗读等,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如:教学《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语言描写相对较多,其中主要人物有作者、父亲、残疾青年、碧云四个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分角色朗读,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学生身临其境,感情因角色的不同而改变,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综上所述,当今小学朗读现状不容乐观,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势在必行。然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非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努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不断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任静静.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循序渐进策略[J].教育,2017(8).

[2] 刘敏杰.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J].教育科学,2016(3).

[3] 夏活华.让朗读如呼吸般自然――浅谈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J].课外语文,2017(5).

作者简介:

李志凤,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大南坂中心学校。

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初探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浅谈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浅谈小学生英语朗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尽心培养朗读能力

浅谈农村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推荐]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