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恐龙新说

发布时间:2020-03-02 05:54: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欲立之,先破之

——《恐龙新说》说课稿

浏阳人民路小学

唐检兴

迷信、盲从是社会文明前进的阻碍,这也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思想病症。创新是艺术的特性,而创新意味着对旧思想、旧观念的突破和扬弃。艺术鼓励人勇敢的怀疑、独立的思辩,大胆的创新。

(一)说教材

《恐龙新说》源于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第8课《恐龙世界》。这一课主要的要求是“根据相关影视、图书资料所获得对恐龙的了解,画一幅恐龙及其生活环境的想象画”这是一个学生很感兴趣的题材,充满了神秘与想象。我们一般的教学安排是,放一些恐龙的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恐龙,然后表现恐龙生活。这样安排容易陷入到宽泛之中,流于肤浅平庸。因为媒体对恐龙的宣传,各种恐龙的形象已经牢固建立在学生心中,因此一般学生满足于再现原有的恐龙形象,课堂缺乏探究性、创造性。

如何摆脱这种常规方式,开辟一条新的思路呢!尹少淳教授曾提出教师要“遵守规范,更要超越规范、超越教材。”教师应该站在发展的角度、艺术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长远发展,灵活的处理教材。我从《井底之蛙》得到一个启示,井底之蛙本是贬义词,意思大家都熟悉。但是换个角度来审视,从井底来看天空,那是一个多么特别的天空!原因就是观察的角度很独特。而艺术的特征也是个性——个性化的观察角度,个性化的表现方式,艺术惟有体现出个性才能体现出创新。

要让学生放弃头脑中的恐龙已知形象,就必须先对恐龙

的认识根基进行破坏,这样才能摆脱束缚,大胆创造出完全不同的恐龙新形象。因此我选择了《恐龙新说》这样全新的角度切入,洗刷学生的观察方式、思维方式。“欲立之,先破之!”是这堂课的教学策略。

1、活动目标:

中国有句古话叫“以不变应万变”,时势情态总是瞬息万变,而始终不变的应该是我们坚定的目标。目标是我们前进的方向,也是我们最终的彼岸。确定正确的目标,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

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来定位目标,四年级的孩子处于表现期与写实期之间,不再象前期孩子一样大胆放肆的作画,而是开始注重观察事物的结构,有写实的需求但同时仍热爱幻想。根据这个情况,我们设置了以下目标:

A、观察表现恐龙的结构特征,创造性的表现恐龙。 B、培养敢于突破常规,独立思辩和大胆创新的精神。 目标A是这堂课的主要知性目标,课堂行为主要围绕二者展开。而更重要的是贯穿其中的目标B,在实践中处处撕裂开旧的思维,体现出强烈的独立思辩和大胆创新的精神。此外,根据课堂启发站情况,还可以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情感的教育熏陶,在此不列入预设目标,以减轻课堂教学负担。一堂好课,除了教学知识、培养能力外,总是能够给学生以思想上的引导和情感上的激荡。

2、活动重点

教学目标中已经体现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观察和表现恐龙的结构特征。

新课程教学以来,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改变,学习变得有趣了、好玩了,但是相对的学科基础性东西却大大减少了,可学的东西也少了。美术教学似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美术毕竟是一门手艺性的课程,即使在小学,对美术技 2

法的关注应该重新得到一些加强。本课尝试在这两点上找到一个平衡点,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法,让学生既学有所乐也学有所得。

3、活动难点:

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在思想上得到激荡,培养他们敢于突破常规,独立思辩和大胆创新的精神。

教育中最难实施的领域仍然是思想,这是无形的教育,很多言语在思想面前显得苍白,只能依靠学生在实践中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就有赖于每个教学环节的落实到位。

(二)、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目标的保证,但是不要迷信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眼睛、耳朵、嘴巴、手等几个身体器官,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有效作用于学生的各种学习器官,交叉刺激人的大脑,不断的调整思维的活跃性。过多的教学方法堆积,不适时的教学方法利用,并不能有效刺激学生的思维,只能适得其反,给人以花俏、浅薄的感觉。

本堂课主要采用演示、引导、谈论、实践教学方法,演示法以直观形象刺激眼睛,引导法通过语言暗示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讨论法通过动嘴来调整思维的活跃性,实践法通过动手来保持思维的兴奋度。这就是陶行知说的“解放学生的眼、耳、嘴、手、脑”。灵活的将各种教学方法贯穿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有的教学方法运用,又体现出两个主要教学原则——自主性、探究性。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始终让学生自己来探究问题,充分体现出民主精神,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

一、发现恐龙 (2’)

出示恐龙化石图片

一、图片二,设疑引导学生逐步发现 3

恐龙,为后面设置情境,埋下伏笔。

出示(图片一)设疑:这是挖掘出来的一尊化石,大家看看是什么?让学生产生疑问与好奇,集中注意力。

二、重识恐龙(8’)

1、展示出(图片二),明确是主角恐龙。进一步设疑:你来做考古学家,观察它的骨架,判断这是一只什么恐龙?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研究恐龙的身体结构特征,探讨出身体庞大、牙齿尖锐、前肢短小后肢粗壮,尾巴长且粗等特征。把自主权交给学生,无为而教。

2、洗刷对恐龙形象的认识。

很多学生在书籍、电影里接触过恐龙,对暴龙、雷龙等形象都已经熟知,这些形象在他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尝试着摧毁这些原由形象,就能建立更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这就是策略中的“破”。

策略——问题引导: A这些恐龙的名字是谁起的? B他们看过真实的恐龙吗?

C真实的恐龙和现在看到的一样吗?

引导学生思考并认识:现在看到的恐龙形象都是后人通过化石和骨架想象出来的,这种形象建立的根基就值得怀疑。通过引导思考,学生逐步明白知识产生的过程,开始对一些所谓的真理进行重新审视。从而树立一种不盲目迷信的习惯,培养独立思辩和怀疑的精神。(情感教育契机)为下一步创造新的恐龙形象打好铺垫。

三、创造恐龙 (15’)

你能不能根据骨架创造一只全新的恐龙?

A 根据恐龙骨架画恐龙身体——身体结构内外的关系。 B 发挥自己想象,创造性的画出外表形象。 C 大胆的涂颜色,不受固有形象的约束。

为了降低难度,此练习集中放在单只恐龙上,通过小幅草图来完成练习。

四、恐龙展评(8’)

复原恐龙体现出孩子对恐龙的认识和表现,但是每个人的思维都有其局限性。通过有针对性的作品展览和评点,可以发现其中一些令人惊喜的创造,和一些有待改善的地方。展评可以启发思维,反省缺点,达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教师收集几张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和讲评。

问题探讨:恐龙的创造应注意哪些?

1、是否体现出恐龙的骨架特点

2、外在形象可以大胆突破创造

五、提高拓展(7’)

先说后看,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恐龙,他们有什么特点! 用课件展示一些恐龙的图片素材,引导学生观看并识别恐龙的名称,并说说这些恐龙的不同特点。

能够对其他恐龙进行全新的创造吗?尝试自由组合创造一幅《恐龙长卷》

漫无目的的图片浏览并没有多大益处,因为没有已知经验与新知识进行连接。但是当学生经过“复原恐龙”“展评恐龙”两个环节后,学生积累了直接的经验,有针对性的浏览图片素材,可以丰富学生的经验系统,启发学生思维。

师德新说

成语新说

新说对联

最新说课

格言新说集合

秘书工作分类新说

秘书工作分类新说

组长培养新说

西王母石室新说

一诺千金新说(成语新说)

恐龙新说
《恐龙新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可爱恐龙 恐龙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