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国际贸易大题

发布时间:2020-03-02 19:34: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文: 1006.75 7006台灯 成本 84rmb 41.89gbp=421.72rmb 论述:

基于实验,从进口商,出口商,工厂的角度,设计说明国贸的基本流程,并找一笔典型的交易说说结果。 工厂

13 收取出口商要求确认合同的邮件;

14 确认合同。在\"业务中心\"里点\"出口商\",在弹出画面的左边首先点\"切换\",将需要确认的合同设置为主合同;再点\"修改合同\",在弹出的合同的下方签字,填入各项详细信息(帐号等可在公司基本资料中找到),点\"保存\",然后再回到用户对话框中\"确认合同\";

15 组织生产。点\"业务中心\"中标志为\"市场\"的建筑物,再点\"查看市场\",选择商品\"02009\",点\"组织生产\",再输入生产数量\"15000\",点\"确定\",完成生产;

16 放货。点标志为\"出口商\"的建筑物,再点\"放货\",将货物送到出口商处,同时收取货款;

17 缴税。点标志为\"国税局\"的建筑物,再点\"缴税\"。至此,该笔交易完成。

一、推销

产品制造商和出口贸易商都需要积极开发市场,寻找贸易对象,可寄送业务推广函(Sale Letter)或在计算机网络、杂志、报刊上刊登产品广告来推销自己,同时可通过参加商展等途径寻找交易对手,增进贸易机会。

二、询盘

出口商收到工厂的业务推广函或看到广告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有意进一步洽商的工厂予以询盘,以期达成交易。

三、发盘

工厂按买主来函要求,计算报价回函给出口商。这期间可能需要函电多次往返接洽,最后得到关于价格条款的一致意见。

四、签约

交易双方经一番讨价还价方式后,正式签订国内买卖合同(Contract或Agreement)。在SimTrade中,买卖合同可以由出口商起草,也可以由工厂起草。

五、生产货物

签约后,工厂即着手生产货物。

六、交货

生产完成后,工厂依合同放货给出口商。

七、支付货款

工厂放货的同时,出口商支付货款,交易完成。

八、缴税

合同完成后,工厂还需到国税局就该笔合同的收益缴付税款,增值税率与综合费用费率可在\"淘金网\"的\"其他费用\"中查到,以合同金额乘之即得税款

选择20 简答20 计算20 案例20

英文

论述题20:

WTO的渊源,原则,入世的故事,和我国的关系,影响,和改变

答案

渊源

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该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其基本原则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它的前身是1947年订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而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商品货物贸易。

原则:

1、非歧视原则。

非歧视原则是WTO的基石,由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组成。“最惠国待遇”是指在货物贸易的关税、费用等方面,一成员给予其他任一成员的优惠和好处,都须立即无条件地给予所有成员。而“国民待遇”是指在征收国内税费和实施国内法规时,成员对进口产品和本国(或地区)产品要一视同仁,不得歧视。

2、市场开放,权利与义务平衡。

也称透明度原则,WTO倡导成员在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基础上,依其自身的经济状况及竞争力,通过谈判不断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开放市场,实行贸易自由化。

3、公平贸易原则。

WTO禁止成员采用倾销或补贴等不公平贸易手段扰乱正常贸易的行为,并允许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贸易补救措施,保证国际贸易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

故事:

2001年11月10日晚6时38分(卡塔尔首都多哈当地时间),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申请。中国将从12月11日起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关系:

好处:外国农产品将会比过去更加大量地进入中国市场, 一些优质的农产品将会以比较低廉的价格在中国市场上市。中国还可以增加外国文化商品的进口,增进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另外还有利于引进外资、有利于扩大出口、有利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扩大就业。自从加入WTO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比以前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人们的生活更加的富裕。

弊端:首先是我国垄断产业,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外来的冲击。其次,WTO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竞争,还有思潮。国外的一些腐朽思潮不可避免的会侵入。经济体制方面的诸多缺陷,将会对我国“入世”后进一步开放市场带来不利影响 国内法律制度与 WTO 的规则不尽相适,这必将影响我国“入世”后对外经贸活动的规范与管理。加入 WTO 后,中国就要一切按 WTO 的规则办事,如国民待遇、透明度等,使我国在立法和行政管理上不能完全自己作主,必须与国际接轨,然而,目前我国有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及其与 WTO 规则的适应在某些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加入 WTO 后,我国必须对不符合 WTO 规则的一些法律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

综上所述 加入WTO 对我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影响:

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里程碑 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从而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发展的催化剂 有利于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吸收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组织形式的有益经验。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扩大利用外资提供新的契机,比如将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

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有利于我国通过世界贸易组织保护我国合法权益

以反倾销问题为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就有利于取消国外对我施行反倾销的歧视待遇。

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为祖国和平统一奠定经济基础

改变

人世以来,我国逐步调整进出口关税税则,按世贸原则渐次调整最惠国税率、年度暂定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以及税则税目等项目。10年来,中国所有关税都被约束,且税率处于约束水平或接近于约束水平

5-7章 贸易摩擦,TBT,货币升值贬值,倾销反补贴,配额 贸易摩擦

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在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在贸易平衡上所产生的、一般是一国的持续顺差、另一国的逆差、或一国的贸易活动触及或伤害另一国的产业。

摩擦数量居高不下且呈增长之势,强度也在增大 从国际贸易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分析,由于相互间经济利益和贸易活动本身的要求,一国由以往单一经营的国内市场走向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就极有可能受多种外在因素影响而导致贸易摩擦增多。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融入世界经济的速度加快。随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融入度不断加大,反倾销、反补贴等国际贸易中的“刚性”壁垒不时冲击中国,使中国进入经贸摩擦频发时代。它说明中国的融入对已有的国际经济产生了冲击,也说明贸易伙伴已经开始利用世贸规则来应对中国的挑战。这恰恰证明了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已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技术性贸易壁垒\" 又称\"技术性贸易措施\"或\"技术壁垒\",是以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法规、协议、标准和认证体系(合格评定程序)等形式出现,运用于国际贸易当中的规定。由于这类壁垒大量的以技术面目出现,因此常常会披上合法外衣,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最为隐蔽、最难对付的非关税壁垒。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加上WTO规则的有关限制,国际贸易壁垒的种类和形式在不断地变化:关税税率越来越低,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也在逐步减少,新型的更灵活、更隐蔽的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却在不断发展、种类在不断增多。 它有着折叠严格繁杂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复杂的合格评定程序,折叠严格的包装、标签规则。

近年来,中国相当数量的传统优势产品频繁遭遇国外技术壁垒,出口纷纷受阻,有的甚至被迫退出了市场。商务部最新调查表明,国外技术壁垒对我出口的影响日益加剧,2002年中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造成损失17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出口额的5.2%。

基于贸易理论选择中国某个产业进行分析(现状,发展问题)

货币升值贬值

(Currency Appreciation)是指国家通过增加本国货币的含金量,提高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比价。

这种升值常常是在世界金融危机时,一国为了阻止外国货币的大量流入,避免本国货币在国内加速贬值而被迫采取的一种措施。货币升值的国家,由于货币对外比价提高,出口商品价格随之提高,进口商品价格相应降低,削弱了商品的竞争能力。

货币贬值在国内引起物价上涨现象。但由于货币贬值在一定条件下能刺激生产,并且降低本国商品在国外的价格,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减少进口,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把它作为反经济危机、刺激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

反倾销反补贴

反倾销(Anti-Dumping)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

反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或国际社会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公平竞争的秩序,或者为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发展,针对补贴行为而采取必要的限制性措施。包括临时措施、承诺征收反补贴税。应诉主体为政府。补贴是政府行为,反补贴的调查对象是政府的政策措施

意义:(1)反倾销与反补贴是国家维护对外贸易秩序的重要法律手段,可以克服行政手段的任意性。

(2)由于倾销与补贴都是一种不公平的贸易做法,国家运用反倾销、反补贴的法律措施,可以制止不公平交易,规范贸易竞争行为。

(3)反倾销与反补贴措施的实施,可以维护国家宏观经济利益,促进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4)反倾销与反补贴措施的实施,可以限制进口,合理调节进出口贸易,避免对外贸易损失,保护本国工业。

(5)反倾销与反补贴也是适应国际间发展贸易关系的需要,对维护国际经济贸易新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配额

配额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敏感商品的进口或出口进行数量或金额上的控制,其目的是调整国际收支和保护国内工农业生产,是非关税壁垒措施之一。

进口配额

进口配额按限制的严格程度可分为绝对配额(Absolute Quota)和关税配额(Tariff Quota);前者是指某些商品进口数量或金额达到进口额度后,便不准继续进口的配额管理;后者是指在某些商品进口数量或金额达到规定的额度后,继续进口便需提高关税的配额管理;关税配额不绝对限制商品的进口总量,而是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数量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的待遇,对超过此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附加税和罚款。 出口配额 主动配额

指出口国根据国内市场容量和某种情况而对某些商品的出口规定限额。 被动配额

指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在一定时期内自动限制本国的某些商品对该进口国的出口数额,超过规定的数额则禁止对该进口国出口。又称“自动出口配额”或“自动限制出口”。 基于贸易理论,选择中国某个产业,分析现状,发展问题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从2005年起,我国农业在加入WTO谈判中争取的过渡期已基本结束,农产品贸易环境日趋复杂,市场风险日益加大。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及市场化程度更是不断提高,贸易格局逐步优化,农产品出口贸易额逐年上升,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主要讲述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相关发展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最后整理出一套完整的农产品发展策略,旨在推动中国农产品国际化的步伐。

一、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理论分析

(一)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经贸活动并获取比较利益,是自由贸易理论学派的一贯主张。

(二)绿色贸易理论

绿色贸易是指在贸易中预防和制止由于贸易活动而威胁人民的生存环境以及对人民的身体健康的损害,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贸易形式。广义上来说,绿色贸易分国内绿色贸易和国际绿色贸易。狭义上来说,绿色贸易就是指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在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中,农产品初级产品占了较大比重,而这些产品的技术标准很难达到国际要求的水平,许多国家处于保护其国内市场的考虑便以此为借口处处设置障碍,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二、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环境分析

(一)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面对的机遇性环境因素

我国与世界的贸易关系呈良性互动局面。首先,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进出口一直保持快速“双增长”,2001年到2011年出口平均增长速度为14.9%,进口平均增长速度为23.0% 。其次,我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为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对农业支持力度逐年加大,使

我国农业保持了比较健康的发展态势,粮食连年增产,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也均居世界首位。农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我国利用好世界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的历史机遇提供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面临的挑战性环境因素

我国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更加复杂。首先,区域贸易一体化在带来贸易创造的同时,也带来贸易转移;其次,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市场势力不强,跨国涉农产业巨头正在加紧登陆我国;第三,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本身具有“弱质性”。首先,我国的农业生产经营具有农户数量多、生产规模小、合作化程度低等特点,大量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在发展生产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盲目性,使得“小农户”与“大市场”难以对接;其次,我国入世承诺的关税水平以及国家对农业的支持有限;第三,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三、农产品国际贸易存在问题

(一)农产品缺乏品牌

品牌本身也代表着一定的经济价值,同时品牌也意味着良好的信誉,信誉就意味着巨大的商机。品牌可以带来的效应是贸易中不可忽视的必争利益。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上缺少知名品牌,这使得我国的一些优质的产品无法在交易中获得最优的价格。

(二)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低

由于我国农产品结构不优、市场结构较单一;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大;受农业生产经营条件的落后、农业经营成本的高涨、农业组织化程度低下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低下。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构成严重威胁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为了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通过制定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国外的产品或服务加以限制。一些发达国家出于特定目的,已将其演变为一种技术壁垒,以此来限制外国农产品的进入。商务部最新调查显示,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

(四)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一直出现逆差。2003年,我国农产品进口增长大幅超过出口增长,2004年仍保持逆差状态,逆差额为46.4亿美元,2005年逆差额有所减少,为11.4亿美元,2006年为58亿美元,2007年为43.7亿美元,2008 年扩大到181.1亿美元,截至2011年这一数字已经扩大为341.2亿美元。

四、农产品国际贸易问题原因分析

(一)资源制约

从农业的基本生产要素来看,农业人均资源贫乏,耕地面积持续减少。据统计,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4.8亩,中国人只有1.3亩,少3.5亩。在我国16亿多亩的农田中,七成左右的耕地都是靠天吃饭,这说明,我国农业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将面临严峻的困难和挑战。

(二)农业科技不发达

农业科技进步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中所发挥的作用正日益加大,没有科技进步,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就会遭到削弱。在农业科技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较明显,在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为60%~80%,在中国仅为30%~40%。近几年,我国许多农产品良种研究投入不足,推广乏力,导致农产品品质提高缓慢,市场份额逐步缩小。

(三)我国国内农业支持政策的弱化

我国长期以来采取农业支持工业的产业倾斜政策,对农业支持重视不够、效果不明显,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农业出口竞争力。在农业国内支持措施的适用上,WTO 贸易规则规定的“绿箱”措施共有11 类,而我国目前仅使用了6类,还有5类没有启用。同时对农民培训的支出力度不够,仅占一般政府服务的2.1%,导致农民的人力资本匮乏,失去了以农业补贴政策措施给农民直接提供激励约束机制的机会。我国国内农业支持政策的弱化,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产业内无序竞争的影响

高新技术在我国农业中的研发、推广力度不够,农产品附加值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其低廉的生产成本。由于缺乏必要的协调机制,广大出口企业为了争夺海外市场,往往不惜成本,竞相压低出口商品价格。无序竞争的恶果, 一方面使本国农产品出口价格持续下跌,出口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另一方面也是诱发进口国实施绿色壁垒的重要原因。

五、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策略

(一)实施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1.建立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体系

产品采用国际质量标准是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关键。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8项无公害农产品国家标准;农业部颁布了137项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另外,农业部计划以每年500项的速度制定农业行业标准,建立农业标准体系。我国应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研究国际农业标准和有关国家的农业标准、技术法规主要内容,建立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并转化成出口推荐标准,消除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限制,实现与国际接轨。

2.实施IS014000和环境标志认证,与国际环境标准接轨

IS014000是一个系列环境管理标准,包括环境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评估和环境行为评价等若干方面,是将环境管理贯穿于企业的原材料、能源、工艺设备、生产、安全和审计等各项目管理之中的自愿性标准。实施环境标志是对一种产品进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环保控制,从而使产品从原料生产到回收利用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是企业突破绿色壁垒,走向国际市场的有效手段。

(二)加快产业升级,构建国内农产品行业价值链

1.国内农产品产业升级

练好内功、加大科技投入是我国农产品企业国际化的基础。所有从事传统农产品生产的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未来农产品国际竞争的核心是科技力量。企业只有加强科技投入,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开发安全有效、有特色的高技术产品,从低层次的价格战和广告战中走出来,转向高层次的技术战,才能缔造出品牌,走向国际主流市场。

2.构建国内农产品行业价值链

面对国内农产品行业混乱、重复建设严重的现象,整顿国内农产品产业秩序、构建分工明细、优势互补的国内农产品行业价值链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从市场产业价值链的角度,联合农产品生产所需原料的上游农资公司,和下游的以这些农产品多原料的生产厂商,以及农户三方构建一条产业价值链。这种模式可以使下游厂商的产品更加富有竞争力,上游农药种子公司提高销量,解决农户农产品滞销的问题,使农户收入稳定,实现三方共赢。

(三)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加强交流与合作,减少贸易摩擦

近年来,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上所产生的贸易摩擦呈上升趋势且处理效果一般,经常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加强国际间的贸易合作,减少贸易摩擦是中国农产品贸易中急待改善的问题。我国应成立贸易争端预警机制,减少突发事件对正常的双边贸易带来的不利影响,或者可以在两国之间建立贸易促进磋商机制,各方成员包括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通过定期对话,了解两国贸易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向政府及相关社会机构提出政策建议,以减少两国间不必要的贸易摩擦。

(四)完善农产品出口的服务体系

随着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内国际市场相互影响不断加深,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质量价格竞争已经不具有优势,建立完善的营销和促销网络、实施品牌战略是农产品立足国际市场的关键。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中中小企业占大多数,这些企业进入农产品出口市场时间短、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信息渠道不畅,同时,国际农产品市场瞬息万变,进口检验检疫要求等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加,能否及时迅速准确掌握信息已经成为扩大农产品出的一项关键工作,而获得这类信息,对每个企业来说使其成本很高,因此,特别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农产品出口政策、市场方面的信息。

材料分析题20 P12 P87 P115

选择题10x2 简答题30 计算题10 erp, 关税

春 国际贸易实务 考试大题答案

大题

大题

大题

党课大题

妇产科大题

初二 大题

电算化大题

计量大题

心理学大题

国际贸易大题
《国际贸易大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