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麻醉学网络作业

发布时间:2020-03-02 08:42: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麻醉学网络作业

第一章:

局部麻醉的药物作用部位是

BCDE A.中枢神经系统

B.蛛网膜下脊神经

C.皮肤、粘膜神经末梢

D.硬脊膜外脊神经

E.神经干(丛)

临床麻醉学的组成部分包括哪些内容?

1.对患者进行术前检查、评估和准备;2.麻醉的实施与管理;

3.专科患者的麻醉;

4.危重疑难患者的麻醉; 5.麻醉期间的监测;

6.麻醉并发症的防治。

麻醉科门诊诊疗内容包括

ACDE A.麻醉前检查、评估与准备

B.协助各科进行紧急气管插管临床麻醉 C.对麻醉并发症的随访和诊疗

D.麻醉前会诊或咨询

E.呼吸治疗、药物依赖戒断治疗(“戒毒”)等

下列学科哪一项是麻醉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三级学科

C

A.妇产科麻醉 B.体外循环

C.疼痛诊疗

D.门诊麻醉(三级学科:临床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测治疗)

麻醉科疼痛诊疗的工作内容包括

ACDE A.术后止痛

B.戒毒诊疗

C.急性疼痛诊疗

D.慢性疼痛诊疗

E.无痛诊疗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BCDE A.气管内插管和人工通气使胸外科能打开胸腔禁区

B.支气管麻醉技术使“湿肺”患者获得安全保障

C.低温麻醉的应用为阻断循环、打开心脏禁区进行心内直视手术奠定了基础

D.肌肉松弛药的临床应用推动外科学的发展

E.麻醉后苏醒室是保障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安全场所

第二章: 问题 1

屏气试验正常标准为

C A.>20秒

B.>50秒

C.>30秒 D.>40秒

E.>60秒

问题 2

手术患者术前病情评估与准备工作包括

ABCD A.全面了解患者的全身健康情况和具体病情 B.评估患者接受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

C.明确各脏器疾病和特殊病情的危险所在,术中可能会发生哪些并发症,需采取哪些防治措施

D.选择麻醉前用药和麻醉方法,拟定具体麻醉实施方案和麻醉器械准备 E.完善辅助检查

题 3

简述ASA分级标准

Ⅰ级无器质性疾病,发育、营养良好,能耐受麻醉和手术

Ⅱ级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虽然有轻度病变,但代偿健全,能耐受一般麻醉和手术

Ⅲ级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病变严重,功能减低,尚在代偿范围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稍差

Ⅳ级上述实质器官病变严重,功能代偿不全,威胁生命安全,施行麻醉和手术需要冒很大风险

Ⅴ级病情危重,随时有死亡的威胁,麻醉和手术非常危险 注:如系急诊,在每级术中前标注“急”或“E”字 问题 4

以下哪些因素为伴发冠心病患者手术高危风险因素

ABCDE

A.心肌梗死

B.不稳定性心绞痛

C.心肌梗死后仍存在的心肌缺血

D.缺血性及充血性心力衰竭

E.严重心律失常

问题 5

引起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ABCDE A.慢性肺部疾病

B.并存中至重度肺功能不全,行胸部和上腹部手术者

C.有吸烟史

D.有哮喘史

E.有支气管肺部并发症

问题 6

心血管系统高风险手术不包括

D

A.器官移植手术,特别是心、肺、肝、胰的移植手术 B.主动脉和大血管手术以及外周血管手术 C.颅腔内大手术

D.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

E.易致体内体液转移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手术 问题 7 下列哪项检查表明手术患者有中度心血管风险

C

E高危

A.EF

B.EF

E.EF

下列哪项不是Goldman心脏危险指数评估病情危重指标

B A.PaO2 50mmHg

B.血清Na+ >155mmol/L或17.85mmol/L或>50mg/dl E.Scr >265.2μmol/L 或>3mg/dl(正常为45-120μmol/L 或0.5-1.4mg/dl)

问题 9 以下哪些药物不主张麻醉手术前停药

ABCD

A.抗高血压药

B.抗心绞痛药

C.洋地黄类 D.抗心律失常药

E.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利血平之所以显得重要,那是因为长期服用利血平的患者,将耗竭神经递质产生降压效果,故其引起的严重的低血压,用麻黄碱与多巴胺无效。同时利血平可能加重中枢镇静。如果手术中出现大出血或低血压时,如果你术前没有及时停利血平,血压将很难提升与维持,便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术前合并有糖尿病,长期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维持治疗者,手术当日应停药。术前合并有心绞痛、快速型心律失常,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美托洛尔)维持治疗者,术前一般不主张停药,但可酌情适当调整剂量。术前合并有心衰、心房纤颤,正用洋地黄(地高辛)维持治疗者,手术当日应停药?。术前做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或冠脉安装过支架需长期服用抗凝药(华法林)患者,至少停用4-5天,有些医院要求时间更长,比如7天。对高血栓栓塞风险的病人,从术前停药至术后华法林效果尚未恢复的时段是血栓栓塞的高风险时期。手术前后约一周时间,通过肝素过渡性抗凝治疗可以有效减轻围术期病人发生栓塞的风险。术前合并有抑郁症,正在服用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多虑平)维持治疗者,手术前应停药,最好2周以上,单胺氧化酶抑药(MAOL)是儿茶酚胺、5-羟色胺和其他单胺物质的主要灭活酶的抑制药,如帕吉林、异唑肼、苯已肼等。这类药物可使儿茶酚胺类药物代谢减慢,在服用儿茶酚胺类药物或间接作用的拟交感药时加压反应可增强多倍,甚至出现高血压危险。服用MAOL者必须于术前2-3周即行停药。术前合并有高血压,长期服用降压药维持治疗者,术前不停药,应持续用药至手术当日早晨。换句话说,高血压药物在手术当天早晨,可早一些服下,用一小口水。不过,利血平这个药物是需提前停用的。术前合并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正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合并有甲状腺功能减退正服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术前都不停药。术前合并有癫痫,正在服用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维持治疗者,术前不停药。

问题 10

手术患者术前必须进行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

ABCDE A.血常规

B.尿常规

C.肝肾功能 D.感染疾病方面的检查

E.凝血机制

问题 11

D 下述指标哪项不是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

A.肺活量低于预计值的60% B.通气储备百分比

以下哪些与患者自控镇痛有关 ABCE A.负荷剂量

B.单次剂量

C.锁定时间

D.耐受剂量

E.背景剂量

问题 2

简述WHO推荐癌痛药物止痛治疗原则 1)口服给药:首选口服给药方式;

2)按阶梯用药:指根据患者疼痛程度,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强度的镇痛药物; 3)按时用药:指按规定时间间隔规律性给予止痛药;

4)个体化用药:指按照患者病情和癌痛缓解药物剂量,制订个体化用药方案; 5)辅助用药:针对癌痛发生的原因及病理改变,辅助使用糖皮质激素及神经营养药物,以改善止痛效果。 2-三阶梯:

轻度疼痛:非阿片类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辅助镇痛药 中度疼痛:弱效阿片类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辅助镇痛药 重度疼痛:强阿片类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辅助镇痛药

问题 3

慢性疼痛常用的治疗方法

ABCDE

A.药物治疗

B.神经阻滞

C.椎管内注药 D.痛点注射

E.物理治疗和心理学治疗

问题 4

WHO推荐癌痛药物止痛治疗的五项基本原则不包括

C A.口服给药

B.三阶梯用药

C.单一用药

D.个体化给药

E.按时用药 (第5 细节化用药:即考虑联合用药等注意事项)

问题 5

常用的阿片类药物有哪些 ABCD A.吗啡 B.哌替啶

C.芬太尼

D美沙酮

E.帕瑞昔布

问题 7

术后疼痛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不包括

E A.血栓形成

B.血小板粘附功能增强

C.纤溶机制下降

D.激活凝血反应

E.抑制血小板粘附

问题 8

关于三阶梯用药原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ABDE A.单独用药,避免联合用药以减少副作用

B.重度疼痛患者,选用弱阿片类药物

C.中度疼痛患者,选用弱阿片类药物

D.轻度疼痛患者,选用阿片类药物 E.中度疼痛患者,选用解热镇痛药辅以抗炎药

问题 9

术后镇痛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应特别注意

B A.尿潴留

B.呼吸抑制

C.给予足量镇静剂

D.伤口不愈合

E.体温升高

问题 10

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有

ABCDE A.视觉模拟评分法

B.语言描述评分

C.数字评分法

D.面部量表

E.简明疼痛问卷表

问题 11

以下对疼痛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受,缺少客观体征

B.疼痛不受精神和心理因素影响

C.用药期间的疼痛程度评估有助于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D.医生应以自我观点对疼痛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

E.WHO将疼痛程度分为12级

第四章:

1.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核心制度有多少项

16

2.以下哪些属于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核心制度ABCD A.首诊负责制

B.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C.会诊制度

D.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E.住院医师培训制度

3.以下哪项不属于围术期病人安全紧急情况

D

A.饱胃-反流-误吸

B.紧急困难气道(插管困难、通气困难)

C.院感爆发

D.低体温

4.医疗质量4S评价“金标准”

ABCD A.延长寿命

B.提高生存质量

C.节约医疗资源

D.提高病人满意度

5.手术安全核查三个时点是指BCD A.患者入手术室时 正确B.麻醉实施前 正确C.手术开始前

正确D.患者离开手术间之前

6.下哪项不属于患者安全十大目标 D A.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B.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C.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正确D.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医疗安全 7.围手术期: 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根据时间的不同分为:手术前期、手术中期和手术后期。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术后30天为止。

8.为什么要重视围手术期安全管理?

围手术期管理的目的是更好地落实术前准备内容、作好术中管理及术后康复措施,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

9.

麻醉医疗质量的评估指标有哪些ABC

正确A.围手术期死亡率 正确B.围手术期并发症 正确C.危重症救治成功率

D.手术室内死亡率

第五章:

1、属于酯类局麻药的

A.罗哌卡因 正确B.氯普鲁卡因

C.左旋布比卡因

D.利多卡因

E.布比卡因

3、通过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和酰胺酶进行代谢的局麻药是(酰胺类)

A.氯普鲁卡因 正确B.罗哌卡因

C.丁卡因

D.普鲁卡因

E.可卡因

4、局麻药全身毒性反应的常见原因不包括

A.局麻药的剂量或浓度过高

B.误将药物注入血管内

C.患者的耐受力降低 正确D.患者有局麻药过敏史

E. 未加入缩血管药物

5、臂丛神经的三个后股在腋动脉后方合成后束,延续为 正确A.腋神经及桡神经

B.肌皮神经和正中神经

C.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

D.臂内侧皮神经和正中神经

E.肌皮神经和尺神经

问题 5

有关局麻药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局麻药的亲水性有利于其向神经膜附近转运

B.脂溶性高的局麻药不易穿透神经细胞膜

C.局麻药的pKa越大,离子部分越多,碱基部分越少,其弥散性能越差,不易透过神经鞘和膜

D.局麻药的血浆蛋白率越作用高,作用时间越长

E.局麻药的亲脂性有利于局麻药透过细胞膜

第六章 问题 1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D A.脊髓有三层被膜,即软脊膜、蛛网膜和硬脊膜

B.成人脑脊液总量约120~150ml,其中蛛网膜下隙含有25~30ml C.成人硬脊膜外隙容积约100ml,其中滴管约25~30ml D.蛛网膜与硬脊膜之间形成的潜在腔隙为硬膜外隙

E.软脊膜紧贴于脊髓表面,与蛛网膜之间形成的腔隙为蛛网膜下隙

问题2 脊髓位于椎管内,成人脊髓上端从枕骨大孔开始,下端终止于A A.第

1、2腰椎之间 B.第2腰椎 C.第1腰椎

D.第3腰椎或第4腰椎 E.第12胸椎与第1腰椎之间

问题 3 蛛网膜下隙阻滞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 A.腰麻后头痛 B.尿潴留 C.马尾神经综合征 D.假性脑脊膜炎 E.粘连性蛛网膜炎

问题 4 仰卧位时,脊椎的最低点位于 B A.第3腰椎 B.第5腰椎和骶部 C.第4腰椎

D.第3腰椎和第4腰椎间隙 E.第4腰椎和第5腰椎间隙

问题 5 椎管内阻滞时,局麻药最先阻滞的神经纤维是B A.感觉神经纤维 B.自主神经纤维 C.本体感觉纤维

D.运动神经纤维E腰丛神经

第七章全身麻醉

问题 1 可能造成低血压的原因不包括E A.手术牵拉内脏 B.大量失血 C.深度麻醉 D.快速心房颤动 E.静脉注射氯胺酮

问题 2 下列有关吸入麻醉药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吸入麻醉药的强度以油/气分配系数来衡量 B.吸入麻醉药的强度以血/气分配系数来衡量 C.心排出量降低使吸入麻醉药血液摄取量增加

D.吸入麻醉药的药效强度以最低肺泡浓度(MAC)来衡量 E.吸入麻醉药绝大部分通过肝脏或肾脏代谢

问题 3 下列静脉麻醉药中,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抑制作用的是A A.依托咪酯 B.氯胺酮 C.硫喷妥钠 D.丙泊酚 E.咪达唑仑

问题 4 对于七氟烷麻醉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C A.诱导、恢复迅速,麻醉深度易于掌握 B.不易引发冠状动脉窃血综合症

C.可增加心脏对儿茶酚胺的诱导的心律失常的敏感性 D.化学性质不稳定 E.对呼吸道无刺激性

问题 5 烧伤后1-2周内,下列那种药物可诱发心搏骤停A A.筒箭毒碱 B.阿曲库铵 C.琥珀胆碱 D.罗库溴铵 E.维库溴铵

问题 6 有关依托咪酯,以下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E A.不适合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

B.对经颅刺激的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较丙泊酚轻 C.可引起脑血流量、脑氧耗量的下降

D.在不影响平均动脉压的情况下,也可降低颅内压 E.有中枢性真镇吐作用

问题 7 不依赖于肝、肾功能代谢的肌肉松弛药是E A.罗库溴铵 B.维库溴铵 C.琥珀胆碱 D.泮库溴铵 E.顺式阿曲库铵

问题 8 为减少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宜将BIS控制在什么水平A A.40-60 B.80-100 C.60-80 D.低于20 E.20-40 问题 9 患者男性,60岁,因脑出血局麻下行钻孔引流术。入室表情淡漠,血压140/70mmHg,心率100次/分。静脉给与咪达唑仑2mg,芬太尼0.05mg,患者入睡,手术开始。术中患者血压突然上升至160/90mmHg,心率140次/分,呼吸困难,最可能的原因是 E A.药物过敏 B.支气管痉挛 C.麻醉深度不够 D.手术刺激 E.误吸

问题 10 下列麻醉性镇痛药中,作用时效最短的是 B A.哌替啶 B.瑞芬太尼 C.吗啡 D.舒芬太尼 E.芬太尼

第八章气道管理

问题 1 成人气管隆嵴相当于体表的哪个部位 A.胸骨上窝 B.第一肋间 C.第四肋间 D.胸骨角平面

问题 2 清醒气管内插管时为避免插管时应激反应可以做哪种神经阻滞 A.颈丛阻滞 B.星状神经节阻滞 C.喉返神经阻滞 D.喉上神经阻滞

问题 3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支气管痉挛的原因 A.麻醉过深 B.呕吐物返流误吸 C.过敏 D.气管内插管刺激气道粘膜

问题 4 盲探气管插管时,如出现导管探插受阻,管口呼吸音中断,并且可见颈侧近喉结处隆起包块,此时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导管打折

B.导管滑入一侧梨状窝 C.导管误入咽后间隙 D.导管误入食管

问题 5 经口气管内插管时,下列哪种体位可使口轴、咽轴、喉轴更接近成直线 A.头正中抬高位 B.头正中、仰卧位 C.头正中后仰位 D.头抬高、后仰位

问题 6 气管插管后并发气管狭窄的最常见原因是B A.导管过粗

B.导管长时间留置且高压力套囊未定时放气 C.气管切开后插入导管行全身麻醉 D.导管留置时间过长 问题 7 未预料的困难气道处理应当

A.借助面罩难以进行控制通气者,应立即使用肌松剂和后续的全麻药,快速插管 B.反复尝试插管,每次可试插2分钟左右,SPO2低于90%之后再考虑更换人员 C.及早考虑气管切开

D.插管时间原则上不大于1分钟,或SPO2不低于92%,插管不成功时,应再次进行通气至达到最佳氧合,然后调整插管方法或人员后再次试行插管

问题 8 关于困难气道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 A.常规喉镜暴露下,插管时间超过5分钟或尝试3次以上插管失败属于困难气管内插管 B.一般包括困难面罩通气和困难气道内插管两种情况

C.当仅有气管内插管困难而无面罩通气困难时,定义为非急症气道;而面罩通气困难兼有气管内插管困难者,定义为急症气道 D.甲颌距离正常值≥6.5cm 问题 9 下列关于喉罩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B A.胃内容物返流误吸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B.发现轻度漏气立即应考虑行气管内插管

C.放置正确后的位置是会厌位于喉罩的勺状凹陷内,罩内的通气口正对声门 D.充分过于饱满反而容易漏气

问题 10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的常见并发症不包括D A.食管撕裂 B.声带损伤 C.软组织损伤和出血 D.误入食管

第九章呼吸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监测(一)

问题 1 以下哪种方式能迅速、实时、连续地监测外周血压 A.锁骨下静脉置管测压 B.听诊测血压法 C.有创直接动脉内测压 D.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测血压 E.Swan-Ganz导管

问题 2 健康成年男性中心静脉压最可能为以下哪项压力值 A.20cmH2O B.10mmHg C.20mmHg D.10cmH2O 问题 3 以下哪项压力决定冠状动脉灌注压 A.舒张压 B.肺动脉压 C.收缩压 D.平均动脉压

问题 4 以下哪项压力最能反映右心前负荷状态 A.门脉压

B.上腔静脉入右心房处静脉压 C.颈内静脉压 D.股静脉压

问题 5 无主动脉狭窄时,以下哪项压力可反映左心室最大压力 A.舒张压 B.中心静脉压 C.收缩压 D.平均动脉压

问题 6 以下哪种方法可测得肺动脉楔压 A.桡动脉置管 B.股动脉置管 C.Swan-Ganz置管 D.颈内静脉置管

问题 7 以下哪项为Swan-Ganz置管的禁忌症 A.充血性心功能不全 B.右心房粘液瘤 C.ARDS D.MODS 问题 8 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中,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大于 A.40mmHg B.30mmHg C.25mmHg D.20mmHg 问题 9 以下哪种药长期使用可能造成氰化物中毒 A.硝普钠 B.吗啡 C.硝酸甘油 D.尼卡地平 问题 10 关于急性左心衰竭的处理,以下哪一项最不恰当A A.抬高下肢 B.肌注吗啡 C.呋塞米静注 D.半卧位

第九章呼吸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监测(二)

问题 1 无效腔量/潮气量(VD/VT)的正常值是C A.0.3~0.4 B.0.4~0.5 C.0.2~0.3 D.0.1~0.2 问题 2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D A.呼吸频率过慢可见于阿片类药物过量 B.呼吸频率过慢可见于严重缺氧 C.呼吸频率过慢可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D.下呼吸道梗阻可呈现三凹征

问题 3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正常值是C A.30~40mmHg B.25~35mmHg C.35~45mmHg D.40~50mmHg 问题 4

CO2波形图波幅增高常见于 A A.每分钟通气量不足 B.肺栓塞 C.采样管阻塞 D.血压下降

问题 5 中度ARDS时氧合指数为 C

A.150

B.后半部分的最大呼气流量与肺泡弹性回缩力有关

C.曲线前半部分的最大呼气流量取决于受试者呼气时用力的大小 D.后半部分的最大呼气流量与受试者呼气用力大小无关

问题 7 流速-容量环(F-V环)的临床意义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B A.自主呼吸时,波形出现锯齿状提示有分泌物 B.指导呼吸机撤离

C.判断支气管扩张药的治疗效果 D.监测呼吸道回路是否有漏气

第十一章

问题 1

临床上常用的脑复苏的基本措施是低温+低颅内压+全身支持

问题 2

大脑能耐受的循环停止的“安全时限”为

4-6min 问题 3

心肺复苏时首选的给药途径是静脉 问题 4

儿童胸外电除颤的能量一般不要超过

一般2-4 问题 5

苏患者进行低温治疗,控制最适低温是

32-34℃

问题6 成人心肺复苏时心外按压除了保证按压的频率达到每分钟至少100次以外,按压的幅度需要达到患者的胸骨下陷

5cm 问题 7

治疗严重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是

Adr 问题 8

胸外除颤时,电极板应置于心尖+右锁骨下,胸骨旁或右胸骨旁2肋间

麻醉学

麻醉学个人简历

麻醉学试题

麻醉学考试大纲

麻醉学专业教学计划

麻醉学专业求职信

网络研修作业

网络培训作业

网络远程作业

网络经济学作业

麻醉学网络作业
《麻醉学网络作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网络作业答案 作业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