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编

发布时间:2020-03-02 11:30: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编】

(一)范仲淹罢宴

范仲淹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殓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选自宋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⑦①

④【注释】①邠州:古州名,在今陕西境内。②觞(shāng):酒杯。③缞絰(cuī dié):丧服,此指穿着丧服。④营理:筹办。⑤賵殓:下葬时入殓的衣服。⑥彻:通“撤”,撤去。⑦赒:救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 .(2)赗殓棺椁皆所未具

属:

具:

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给予了他们救济的重金,让他们能完成装殓这件事。 B.用省下的重金救济他们,派人帮助完成装殓这件事。 C.用省下的重金救济他们,让他们能完成装殓这件事。 D.给予了他们救济的重金,派人帮助完成装殓这件事。 3.对文中“公怃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家感慨的样子 B.大家忧伤的样子 C.范仲淹忧伤的样子 D.范仲淹默不作声

4.这件事表现了范仲淹“ ”的思想(用初中阶段我们学过的范仲淹的名言回答)。 【参考答案】

1.(1)部属,隶属(2)具备,具有 2.A 3.C 4.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老农识画

马正惠公尝珍其所藏戴嵩《斗牛图》。暇日展曝于厅前,有输租氓见而窃笑。公疑之,问其故。对曰: “农非知画,乃识真牛。方其斗时,夹尾于髀间,虽壮夫膂力不能出之。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公为之叹服。(选自宋•曾敏行《独醒杂志》)

②【注释】①戴嵩:唐代著名画家。②输租氓:缴纳田租的农民。③髀:大腿。④膂力:体力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有输租氓见而窃笑 窃: .(2)似不类矣

类:

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农质疑画,问他错的地方。 B.先生质疑他,问他笑的原因。 C.大家质疑他,问他笑的原因。。 D.先生质疑画,问他错的地方。

3.老农指出《斗牛图》上的瑕疵是 。(用文中原文回答)(2分)

4.对“公为之叹服”的原因 ,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老农观察仔细能够指出画中的错误。 B.老农不畏权势敢于指出画中的错误。 C.老农凭借经验轻松指出画中的错误。 D.老农根据赏画知识指出画中的错误。

【参考答案】

1.(1)偷偷地 (2)像,类似 2.B 3.此图皆举其尾

4.(3分)B(3分)C(2分) A(1分)

(三)王猛执法

秦王坚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之弟也。酗酒豪横,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猛下车收德,奏未及报,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疾恶纠案,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者二十余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选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释】①秦王坚:指前秦世祖符坚。下文的“太后”是其伯母。②御史中丞:官职名。下文的“侍中”、“中书令”、“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均指官职名。③收:拘捕④报:答复。⑤纠案:举发其罪,考问其实。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秦王坚自河东还 .

还: ③

⑤①

②(2)坚驰使赦之,不及

及: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A.我到现在才知道天下有法律了! B.我到现在才了解天下已有的法律啊! C.我到现在才明白要制定天下的法律啊! D.我到现在才懂得用法律来统治天下的道理了!

3.王猛严惩强德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4.王猛和邓羌齐心协力严惩违法官员取得的成效有 。(用文中原文回答)

5.对文中王猛的作为评价,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嫉恶如仇 B.执法如山 C.雷厉风行 D.为人大度

【参考答案】

1.(1)返回 (2)赶得上 2.A 3.强德恃强横暴,抢夺别人的财物,掳掠他人的子女,成为百姓的祸害 4.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 5.(3分)B(3分)A(2分) C(1分)

(四)苏轼徙知徐州

(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奔走,吾谁与守?”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遂筑东南长堤。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宋史•苏轼传》)

【注释】①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苏轼徙知徐州 知: .(2)轼诣武卫营

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A.黄河河水冲垮了曹村,洪水泛滥到梁山泊上。 B.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洪水在梁山泊上泛滥。 C.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上可以泛舟。

①D.黄河河水冲垮了曹村,可以泛舟到梁山泊上。

3.苏轼在洪水泛溢“城将败”之际,采取了驱使富民回城、、让官吏分堵守护等措施。

4.文中“过家不入”体现苏轼的可贵品质是 (3分)

A.以身作则 B.临危不惧 C.公而忘私 D.亲民爱民

【参考答案】

1.(1)主持(2)拜访 2.B 3.调动军队筑堤护城

4.(3分)C(3分)A(2分) D(1分)

(五)傅永发愤读书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 (李延寿《北史•傅永列传》)

【注释】①傅永:南北朝时武将。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寻复南奔

.(2)涉猎经史

寻: 涉:

②①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个朋友给他书籍,但是他却不能阅读。 B.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 C.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能阅读。 D.有个朋友给他书籍,而且不要他回信答谢。

3.傅永发奋读书的原因是 (用原文词语回答) 4.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是 (3分)

A.只要正确对待挫折,就能取得进步。 B.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C.知不足而后努力,就能有所成就。 D.只要用心学习,年龄再大也不晚。 【参考答案】

1.(1)不久 (2)阅览 2.B 3.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4.(3分)C(3分)D(2分)

(六)李存审授镞

李存审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馀。”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据《资治通鉴》改写)) 【注释】①李存审:五代时后唐的大将。②镞(zú):箭头。③尔曹:你们。④膏粱:膏,肥肉。粱,精米。表示精美的膳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位极将相 极: .(2)命藏之

命: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A.你们的父亲在家乡很少只带着一把剑。 B.你们的父亲很少只带一把剑离开家乡。 C.你们的父亲年轻时只带一把剑回到家乡。 D.你们的父亲年轻时只带一把剑离开家乡。

3.李存审“位极将相”之前的经历有 。(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4.对李存审把自己身上所中的百余箭头留给孩子们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让孩子们知道自己创业的艰辛。 B.让孩子们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C.教育孩子们在安逸生活中仍要奋斗。 D.教育孩子们准备过艰难辛苦的生活。

【参考答案】

1.(1)到极点 (2)命令 2.D 3.身经百战、出生入死

4.(3分)C(3分)B(2分) A(1分)

④①

(七)君子济

皇魏桓帝十一年,西幸榆中,东行代地。洛阳大贾,赍金货随帝后行。夜迷失道,.④⑤往投津长,曰:子封送之。渡河,贾人卒死,津长埋之。其子寻求父丧,发冢举尸,资囊

③一无所损。其子悉以金与之,津长不受。事闻于帝,帝曰:君子也。即名其津为君子济。 (《水经注·河水》)

【注释】①幸:帝王驾临。②大贾:大商人。③赍金:带着钱币。④津长:长官渡口的官。下文“子封”是他的名字。⑤发冢举尸:挖掘坟墓,移开尸体。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夜迷失道

道: 名: (2)即名其津为君子济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其子悉以金与之,津长不受。

3.津长被称为君子,是因为他有 的德行。 4.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故事来介绍 。 【参考答案】

1.(1)路(2)命名、取名

2.他的儿子把钱币全部赠给津长,津长不接受 3.厚道,不贪财 4.君子济命名的缘由

(八)陶侃惜谷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①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注释】①聊:随便。②贼:损害,伤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用此何为 为: .(2)家给人足 足: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3.陶侃鞭打拔稻之人的原因是 。(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4.本文表现了陶侃 的思想品格。 【参考答案】

1.(1)做(2)足够 2.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 3.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

4.爱民如子、正直、爱护农业生产、珍惜粮食、对农民有较深的感情(写出两点即可)

(九)原谷谏父

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谏:好言相劝。④舆:手推的小车。⑤凶:不吉利。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是负义也 .

负: ⑤

④①

③(2)无需更作此具 更: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

3.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 。 4.这个故事给我们启示是 。

【参考答案】

1.(1)背,违背,背弃(2)再,还,又

2.父亲不听他的劝告,制作了一辆小推车,(载着爷爷)到野外抛弃他。 3.生怕自己老了以后也被儿子抛弃到野外。

4.老人养育子女很不容易,子女不能因为老了而抛弃他们。(或者:父母是儿女的榜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十)王华还金

王华六岁,与群儿戏水滨,见一客来濯足,以大醉,去,遗所提囊。取视之,数十金.也。公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少顷,其人果号而至,公迎谓曰:‘求..尔金耶?’为指其处。其人喜,以一铤为谢,却不受。

【注释】①铤:同“锭”,用以货币流通。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1)遗所提囊 .

遗:

(2)其人果号而至 号: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公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

3.“其人喜”的是 。 4.王华具有 和 的品质。 【参考答案】

1.(1)遗失 (2)大声哭

2.王华估计他酒醒后必定再来,担心别人拿了金子离开,就把它投到水里,坐在那儿等他来。

3.金子失而复得。

4.不贪财物 乐于助人 考虑周到(任选两点)

(十一)出裘发粟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日:“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如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注释】①霁:雨后或雪后初晴。②被:同“披”。③陛:宫殿的台阶。④有间:一会儿。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晏子入见

.(2)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3.“雨雪三日”而景公认为“天不寒”因为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4.晏子是个 的人。 【参考答案】

1、(1)进入,入宫(2)教导,告诫

2、(景公)就命令人发放衣服和粮食给挨饿受冻的人

3、公被狐白之裘。

入: 命:

④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4、敢于直谏(善于进谏) 体恤百姓(爱国忧民)

(十二)徐文贞归里

徐文贞归里,遍召亲故。一人取席间金杯藏之帽,公适见之。席将罢,主者检器,亡.其一,亟索之。公曰:“杯在,勿觅也。”此人酒酣潦倒,杯帽俱堕,公亟转背,命人仍置.其帽中。只此一端,想见前辈之厚。

【注释】①主者:管家。②亟:赶快,急切。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亡其一 .

亡: 俱: ②

①(2)杯帽俱堕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一人取席间金杯藏之帽,公适见之

3.“公亟转背,命人仍置其帽中”的用意是 4.从文中可知,徐文贞是个 和 的人。

【参考答案】

1.(1)丢失(2)全,都

2.一个人拿了酒席上的金杯藏在帽子里,徐文贞正好看到。 3.不让别人发现是他拿了金杯(私下里把金杯送给他) 4.重情谊 待人宽厚

(十三)杨公翥有厚德

杨公翥有厚德,为景皇帝宫僚,居京师。乘一驴,邻翁老而得子,闻驴鸣辄惊,公遂.①②③④鬻驴徒行。天久雨,邻垣穴,潴水公舍,家人欲与竞。公曰:“雨日少,晴日多,何竞为?”金水河桥成,诏简有德者试涉,廷臣首推公焉。(《玉堂丛语》) .【注释】①鬻:卖。②垣:墙。③潴水:蓄水。④竞:争辩。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居京师 .

居:

(2)诏简有德者试 简: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闻驴鸣辄惊,公遂鬻驴徒行

3.“廷臣首推公焉”的“首”字,表现了杨公翥 4.文中两次写到杨公翥对邻里的态度,目的是 。 【参考答案】

1.(1)居住,住在(2)选拔,挑选

2.(邻人之子)听到驴叫声就受惊吓,公就卖了驴步行。 3.有厚德(公认的有德者) 4.突出杨公翥谦让的厚德

(十四)章公懋为祭酒

章公懋为南京国子监祭酒,有监生请假,托言一力采薪不至,将往求之。公闻之愕.④⑤然,曰:“薪水之资脱有失,奈何?”忧动颜色。使亟求,且冀得之当复我。此生甚悔,曰:“公待我以诚,奈何诒之?”明日返命,具实谢罪。(《畜德錄》) .【注释】①国子监:最高学府。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监生:国子监学生的简称。②一力:独力,这里指自己竭力干活。③采薪:与下文的“薪水”,借指日常生活必需品。④资:供给。⑤脱:无着落,损失。⑥诒:欺骗。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将往求之

.(2)具实谢罪

求: 具:

③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公待我以诚,奈何诒之?

3.故事中监生的思想变化过程是:从“ ”到“悔”再到“返命”、“ ”。 4.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参考答案】

1.(1)谋求(2)详细

2.公用真诚来对待我,我为什么要欺骗他呢 3.诒 谢罪

4.待人要诚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或者:要认识到自己错误,要勇于改正。(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或者:为人要诚实,不要欺骗别人

(十五)邴原泣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

②①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④【注释】①孤:文中指的是失去父亲的孩子。②恻然:怜悯、同情。③徒:白白地,此处指免费上学。④就书:上书塾(读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过书舍而泣 .

舍:

(2),中心感伤,故泣耳 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文中老师愿意教邴原的原因是 。

4.短文体现了老师 的精神,末句体现了邴原 的精神。 【参考答案】

1.(1)房屋(2)所以

2.你如果有志读书,我可以白白地教你,不收你的学费。 3.邴原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感动了老师

4.无私奉献 勤奋刻苦

(十六)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日:“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齐景公。②市租:税租。③奉:招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晏子方食

方:

知: ③

②①(2)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

3.“使者反,言之公。”使者此时复杂的心理可能有: 。 4.从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 的人。 【参考答案】

1.(1)正(2)了解

2.(于是)齐景公派公差送去千金与税款,请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 3.同情、不满、误会、怨恨 4.清廉、简朴

(十七)阮裕焚车

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世说新语》) .【注释】①阮(ruǎn)光禄:阮裕,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②剡(shàn):地名,在浙江嵊县。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曾有好车

好: 使: ①②(2)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何以车为?

3.“有人葬母”不敢开口问阮裕借车的主要原因是 。 4.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 的性格。 【参考答案】

1.(1)优良,良好(2)让 2.还要车干什么? 3.阮裕的车太好了

4.直率、助人为乐以及对自己要求很严格

(十八)苏武牧羊

卫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注释】①卫律:原为汉将,后投降匈奴,帮助单于逼害苏武。②单于:匈奴首领。③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④羝dī:公羊。⑤乳:生小羊。⑥别其官属常惠等:把苏武带去的常惠等随从与苏武隔开。⑦廪食:官府供给的粮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单于愈益欲降之 益: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实: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④①

②3.匈奴对苏武的迫害表现在:(用自己的话表述)

(1) (2)

4.读了苏武牧羊的历史故事后,你觉得苏武值得我们学习的是 的品质。 【参考答案】

1.(1)更加(2)果实

2.(匈奴)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

3.(1)把他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2)把他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

4.坚强不屈、忠贞不渝

(十九)骠骑将军霍去病

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④①

③如何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

⑤由此,上益重爱之。 .【注释】①骠骑将军:指西汉名将霍去病,官至骠骑将军,封冠军侯。他曾先后六次出击匈奴,解除了匈奴对汉朝的威胁。②不泄:不轻易抒发感情。③有气敢往:有英雄气概,敢于一往无前。④顾方略:只是方法与谋略。⑤第:房屋,住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天子为治第 为: .(2)上益重爱之 益: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

3.霍去病是个“有气敢往”的大英雄,具体表现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1) (2) 【参考答案】

1.(1)建造(2)更加

2.匈奴不消灭,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安家啊!

3.(1)汉武帝曾想教他学习吴起、孙武的兵法,(他)回答说:“(打仗)只是方法与谋略怎样罢了,不必学习古代兵法。” (2)武帝为他建造住宅;让他看看住宅,他回答说:“匈奴不消灭,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安家啊!”

(二十)石勒不计前嫌

后赵王勒悉召武乡耆旧诣襄国,与之共坐欢饮。初,勒微时,与李阳邻居,数争沤麻.池相殴,阳由是独不敢来。勒曰:“阳,壮士也;沤麻,布衣之恨;孤方兼容天下,岂仇..匹夫乎!”遽召与饮,引阳臂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因拜参军都尉。

【注释】①勒:石勒。他于公元319年建后赵,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市)。武乡是石勒的故乡。②耆(qí)旧:德高望重的老人及故友。③沤麻池:浸泡麻茎的池塘,麻茎在加工前必须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1.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

(1)后赵王勒悉召武乡耆旧诣襄国 诣: .(2)布衣之恨 布衣: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

3.李阳不敢来的原因是: (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4.文中的赵王是一个、的人。 【参考答案】

1.(1)前往,到„„去(2)老百姓

2.我从前挨够你的拳头,你也遭到了我的痛打。 3.初,勒微时,与李阳邻居,数争沤麻池相殴 4.心胸宽广 任人为贤

③①

课外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第二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编
《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